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历史上太后听政为何要“垂帘”?

揭秘:历史上太后听政为何要“垂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944 更新时间:2024/1/15 9:48:25

导读:封建社会时期,皇帝要亲临金銮殿处理政务大事。但也会由于特殊情况,皇帝不能上朝亲政时,就由皇后或太后临朝听政。那么,太后听政时为何要“垂帘”呢?

垂帘听政之始

稍知历史的人,对“垂帘听政”四字,恐怕都带有深恶痛绝的情绪。因这四个字,连着一部丧权辱国史——倘若不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滥揽坤纲,中华民族也许不会经过长达一个世纪的血与火的蹂躏。是谁在男权社会极严厉的封建社会里发明创造了这么一种专权方式?是慈禧么?并非。

网络配图

其实,垂帘听政不是慈禧太后的创造,历史上最早使用它的人,比慈禧尚早800多年,第一个垂帘听政的是宋真宗皇帝的皇后——宋仁宗皇帝的娘。史料载:宋仁宗继位时,年龄幼小,政事不懂,而太后精于朝政,颇有才华,就代替儿子听大臣奏事,听政于朝。史云:“太后听政,殊建言群臣奏事者,太后垂帘听之。”

这位“殊”,乃是做过亳州知州的晏殊,才名满天,诗文行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自小被誉为神童,七岁时,被抚州太守张知白以“神童”之名推荐,擢升为秘书省正字。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得到了宋真宗皇帝的赏识,先后出任应天府太守、亳州太守、礼部尚书等官职,最后,终于入阁拜相。晏殊勤奋好学,手不释卷,也非常注重发现和培养人才。他做应天府太守时,就把当时尚不知名的范仲淹聘请出来教授生徒,终于使范仲淹步入政界。史书上称:“五代以来,兴学自殊始。”当时文坛上一些叱咤风云的文人如富弼、杨察、范仲淹、孔道辅、杨琦等,大都出自晏殊的门下。对文坛、文人、文风的影响,很是不小。

可见,垂帘听政始自宋仁宗的太后娘,发明者是晏殊。以理揣测,晏殊当时的心境,大约认为太后虽处理朝政很娴熟,但礼教盛行,男女毕竟有别,臣子与太后面对面奏答,不太方便,有失礼仪,遮以垂帘,外不见内。

网络配图

至于太后在皇帝御座后面,用帘子遮挡的方式听政,则是从唐代武则天开始的。《旧唐书·高宗纪下》记载:“时帝(唐高宗)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太后(武则天)……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至于为什么要“垂帘”,是因为临朝听政当然要和群臣相见,可是从前生活习惯是男女有别,内外有别。皇后居中宫,主内治。在临朝听政时,须遵守内外有别的原则,所以就只好“垂帘”和群臣相见,宣谕、奏事都在隔帘情况下进行。

1861年咸丰皇帝在热河行宫忧愤交集,终于一命呜呼!临终前遗诏立他六岁的儿子载淳(chún)为皇太子(即同治皇帝),肃顺、载垣(yuán)、端华等八人为顾命八大臣,赞襄一切政务。

由于载淳尚在年幼,因此,围绕着由谁来掌权的问题,八大臣与太后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西宫慈禧太后首先策动东宫慈安太后与肃顺等八大臣争权,然后又与在北京的恭亲王奕取得联系。9月初,奕以奔丧为名,赶到热河,与两太后密谋,随后立即返回京城布置一切。这时正好有御史董元醇(chún)奏请皇太后“垂帘听政”。八大臣看了奏折,暴跳如雷,立即拟了上谕进行驳斥;慈禧太后却将折旨扣下不发,引起两宫太后和八大臣之间的尖锐冲突。11月1日两太后回到北京,第二天就将载垣、肃顺、端华三人革职拿问,不久就将他们处死,其余五大臣或革职或充军。

网络配图

三天后,载淳正式登基,改年号为“同治”。慈禧太后见条件已经具备,就宣布正式“垂帘听政”,自此西太后慈禧掌握清政府最高权力达四十余年

这个内外有别的原则,不仅仅皇家如此,从前社会上也是这样的习惯。例如住宅有内外院之分,妇女在家除和家里人以及至近亲戚(男)在内院相见之外,也不和男的来宾相见,家中男仆人到上房向女主人回事,须请女仆代言,如果女主人有所询问也是在室内说,男仆在室外回答,这都是以前生活中常见的。

由此可见,为何听政要用“垂帘”的形式,其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整个社会上都是内外有别、男女有别的风尚。清朝的慈禧太后也是从“垂帘听政”开始到最后执掌国家大权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海瑞的另一面:逼五岁女儿饿死 薄情致妻妾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名气最大的三个直臣中,汉代的汲黯可爱,宋代的包拯可畏,明代的海瑞可叹。网络配图上回曾说到包公廉隅,令人凛凛,尚在人情之常;海瑞的性格,每有常情不能度者。当初海主事骂皇帝获罪,逮下锦衣卫狱,第一个上疏论救的,是户部司务何以尚。为这件事,何以尚挨了一百廷杖,也入诏狱,日夜拷问。若干年后,海瑞出任南京

  • 揭:秦始皇铸造十二铜人的幕后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铸造十二金人,秦始皇陨石事件真的吗,秦始皇陵墓有人看守吗

    导读:秦朝十二铜人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物品,相传是因为秦始皇为了保证国家的安定团结,所以下令收集兵器,打造了这十二个铜人,但是在后人的流传中,这些铜人神秘消失。那这些铜人身上有怎样的秘密呢?网络配图秦朝十二铜人的由来秦始皇为一了巩固第一个封建王朝的政权,除了在原来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统一的、中央集

  • 萧何:刘邦夺取天下最重要的后勤部长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萧何与刘邦的关系,萧何后人灭刘邦后人,刘邦56万联军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是刘邦的上司,沛丰县人。萧何是刘邦从起义之初到楚汉争霸直至西汉建立,一直是刘邦身边重要的谋士。在项羽分封天下后,协助刘邦镇守汉中,为汉高祖刘邦最终战胜西楚霸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兵力支持。萧何月下追韩信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招募了楚汉第一军事天才,同时,萧何直接参与制

  • 宋福金的一生有多传奇?她和徐志诰是怎么认识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奇,宋福金传,金太宗是赵匡胤转世

    宋福金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起我国的古代社会,那可真是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社会,在封建王朝时期,虽然我们也是有着一定成就的,比如创造出了科举制度,又修建了许多,至今仍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工程和建筑,而且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也是处于霸主地位的。但是这些封建王朝也是有

  • 岳家军中背叛岳飞的人分别是谁?他们为何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精忠岳飞王贵的背叛,谁出卖岳飞,王贵最后为什么要出卖岳飞

    岳家军中背叛岳飞的人分别是谁,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自古以来,岳飞都被视为民族英雄的典型代表,他所统率的岳家军不仅军纪严明、训练有素,而且战斗力极为惊人,以至于金人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然而,就在岳飞被秦桧构陷之际,岳飞麾下竟然也有数人反戈一击。我们知道,岳

  • 平阳公主先后嫁过三个丈夫 平阳公主最后为什么会选择和他合葬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平阳公主嫁了几个人,历史上平阳公主嫁给谁,卫青得知平阳要出嫁

    你真的了解平阳公主和丈夫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汉武帝的姐姐平阳长公主,在历史上也是一位传奇的女人,与她的大姑姑馆陶长公主一样,都喜欢给做皇帝的弟弟介绍美女。一来二去地,自己和弟弟都收获了人生的真爱,以及事业的巅峰。她一生嫁过三个丈夫,终因卫青的无上功绩,获得陪葬茂陵的荣耀。平阳

  • 从草根到开国名将:冯胜为何还是没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冯胜后人,冯胜刚,开国大将排名

    我们知道,历朝历代,除了开国之初需要依靠武将浴血拼斗打江山之外,其他大多相对和平的统治时间,均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因此,打江山的那一批武将甚至谋臣,一旦建国,大多失去利用价值,遭君主猜忌,难免落得一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悲剧!其中,明朝开国名将冯胜,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

  • 朱祁镇为何说马良不可重用,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哪些人不能重用,朱祁镇瓦剌老婆,大明天子朱祁镇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朱祁镇的故事。明朝的诸位皇帝中,明英宗朱祁镇创造了多个“唯一”,例如,他是唯一一个两次登基的明朝皇帝;唯一被俘虏过的明朝皇帝;唯一当过太上皇的明朝皇帝;唯一拥有两个年号的明朝皇帝。同时,明英宗也是明

  • 元朝灭亡后,朱元璋是如何处理上千名高丽美女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如何灭的元朝,朱元璋为什么被丑化,明朝怎么打败了元朝

    元朝灭亡后,朱元璋是如何处理上千名高丽美女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朱元璋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出身于乞丐的皇帝,他的做事方式令无数官员颤抖,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皇帝,却也有着柔情的一面,元朝末代皇帝不理朝政,昏庸无能,还非常喜欢高丽美女,在当时那个年代里,大臣们谁要是

  • 平阳公主是一个二婚“寡妇” 她为什么还能嫁给卫青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平阳公主的一生,二婚女最好别嫁未婚男,卫青与平阳公主有几个孩子

    你真的了解卫青和平阳公主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所以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规律,古代生活在帝王家的人,就算是皇帝,在婚姻方面,大多数时候也是身不由己的,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有政治联姻的情况,尤其是清朝时期就更加明显了,比如康熙当年娶了四对姐妹花,就是联姻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