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景帝之子刘德竟然是因为太过贤良而遭杀害?

汉景帝之子刘德竟然是因为太过贤良而遭杀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656 更新时间:2024/2/4 11:20:31

刘德是汉景帝的第二个儿子,他的母亲叫栗姬,他是废太子刘荣的亲弟弟,他后来受封成为河间王。他的一生都是十分风雅的,因为他喜爱的是儒学,所以那个时候他的衣着和行为举止都模仿儒生,认为这样可以很好的将儒学发扬出去。他带头这样做了之后也有很多的儒生争相模仿刘德的行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德虽然做为一名皇子,但是他并没有掉落在权力的斗争漩涡中,进而对保护古典书籍和一些稀少的精神文化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一直用自己的力量在保护着这些巨大文化宝库,他用了自己一生的精力去整理和保护这些书籍,也保存了非常多的东西下来。大家也都知道在秦的时候,焚书坑儒这件事情的发生让多少的好书都被烧毁了,而且踪迹难觅。刘德所做不仅是对宫里的书籍清理和保护,他还探访民间,在民间的字画家中搜寻了一些珍贵书籍。但是他并没有吞并这些书籍,他所做的就是摘抄一本,再将原件还给原主人,还会出重金表示感谢。

他的藏书是最多的,而且刘德对于藏书的态度简直是慎之又慎,他招揽天下的学士来帮助他,但凡遇到了不同的意见或者是书本有的残缺不全的地方,大家都要坐在一起商议的,之后很严谨的补上去,这才能够过关。在这些藏书中,对后世人影响最大的应该算的上是《毛诗》和《左氏春秋》了。因为汉朝也承袭了秦的制度,但是到了汉武帝时觉得这样不行,就实行了孔孟之道,这样才能够让国家长治久安。

刘德怎么死的

刘德是汉景帝刘的第二个儿子,他从不依靠自己皇子的身份去追名逐利,而是为了保护国家的古典书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按理来说像这种不追求皇位的皇子应该是不会受到什么权利的斗争的,但是刘德位于皇权中心,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德并不想争取皇位,也不想跟和汉武帝刘彻产生什么争执,他一直就走遍了各国去寻访遗落在各地的古典书籍。他十分爱好古学,为了书籍他可以舍弃财宝。在汉朝之初,并不是尊儒学的,都是在承继秦的制度,这样子秦的制度上的不完善和直接性全部都暴露出来了。所以最后决定独尊儒术。刘德去往了燕赵魏鲁等国家,就是为了搜集典籍,他并不是想自己看到这些知识,在花重金购买这些书籍上他从不吝啬,而且看完之后都会让人摘抄一份一样的传给百姓们观看。

他虽然不争斗这些,但是他的贤良还是被世人传颂着。而汉武帝刘彻是在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王氏怀上的一个儿子,王氏曾经入梦后发现有个太阳进入自己的体内。刘彻虽然天资聪颖,在上位后也颇有政绩,但是这些在他后期都被巫蛊之祸事件给掩盖住了。其实刘德虽然是不争取名利的,但是刘彻却认为刘德的行为太过于贤良,会对自己产生影响,就对刘德有了猜疑。而刘德在刘彻的猜疑心中渐渐的郁郁寡欢,不久就去世了,被封为献王。

河间献王刘德墓

刘德是西汉河间献王,他是汉景帝的第二个儿子,也是汉武帝的兄弟。他的一生就致力于保护和搜集古书,在古书的研究上面也下了很多的功夫。他不是那种自己收藏古书的人,而是花重金在民间收集古书,然后在自己看完了之后,就命人摘抄一份传播出去。那么在之后刘德是怎么去世的呢?他的墓地又在哪里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德是一个非常喜欢儒学的人,因为汉是一直延续了秦的规章制度。但是汉武帝继位了之后,就认为这样子的规章制度还是不行的,就想开始改变,这才有了罢戳百家一说。尊儒术也是刘德非常乐意见到的事情,因为他很喜爱古文化,后来他就开始改变自己。刘德将服装也穿成儒生的样子,而且行为举止皆是非常文雅的。他还成立一个专门鉴定古书的类似于协会的地方,在收集到了古书之后就在一起探讨。

其实汉武帝对于刘德的才华是非常欣赏的,他认为他走儒术的道路是正确的,而且刘德不仅正直还对保护书籍有很大的兴趣。后来刘德的贤能被世人所熟知,汉武帝一边赞叹他的才华,一边又开始猜忌于他,认为他有一天会超过自己,后来刘德就郁郁而终了。

现在献王刘德的墓地在献县,因为刘德被封做是献王,所以献县的名字也是这样来的。献王墓地位于西八册屯村西侧,在这里不止刘德墓,还有很多王室都葬在这里,是个墓地群,占地将近4万平方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根本不是暴君:儒家抹黑秦始皇?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很多历史上的皇帝我们都有值得尊敬的,也有为之感叹的,更有的是咬牙切齿的,对于秦始皇的评价,一贯抨击他的是“暴君”的名字,但是他的丰功伟绩可谓是所有皇帝中最显眼的,最近有人整理出来关于历史秦始皇暴君一说,存在很大的疑点。那么秦始皇到底是不是一个暴君呢?网络配图秦始皇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远不如其他几

  • 王聪儿怎么从江湖艺人变成白莲教起义领导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白衣女侠王聪儿出生于湖北襄阳(今湖北襄樊),她出身于江湖艺人,曾参加白莲教起义。在此期间,她曾担任起义军总指挥,是八路义军的统帅,算得上是一个貌美如花,德行高尚,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女英雄。图片来源于网络白衣女侠王聪儿在参加白莲教之前,跟随母亲学习杂技,跑马走绳,武刀使棒,样样都行。她自幼丧父,母女

  • 和珅死前留下一首诗 竟暗藏大清灭亡之因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历史上最大的贪污犯,肯定会有人说到和珅。乾隆时期的和珅可谓是家财万惯,富可敌国,于是才有了后来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个说法。乾隆皇帝驾崩后,和珅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不仅被打入了大牢,而且还被赐白绫自尽。和珅从天堂坠入地狱仅仅不过20天的时间。网络配图嘉庆四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本是万家团圆的时刻,但

  • 雍正如何夺帝位:权力斗争烈时假装拜佛当居士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爱心觉罗·胤禛)可谓是一个饱读内典、深明禅学的“佛心天子”。他曾给自己取了“破尘居士”、“圆明居士”之号,将自己装扮成不好杀、不邪淫、不饮酒、不贪财的佛爷皇帝。尽管人们常说他谋父逼母弑兄屠弟,为政苛猛。网络配图与乃祖相比,雍正帝可说是高明得多,他不是为遁世出家而为佛,而恰恰是把居家修道作为障眼

  • 揭秘:韩世忠如何从一介农民成长为一代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韩世忠生于1089年,卒于1151年。韩世忠出生在一个十分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爱好练习武艺,而且学的十分认真还非常肯吃苦,因此在他小的时候武艺就比其他人强。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就很老实,喜欢弃恶扬善。图片来源于网络长大后,因为身材魁梧个子又高,而小时候练习武功的原因,他力气十分大。于是他在二十岁没出头

  • 让成吉思汗也敬三分的一代奇才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耶律楚材是元代的名相。他曾建议将攻城后的俘虏迁往山后开采金银,种植葡萄。这一举措避免了蒙古军队的屠杀,挽救了很多百姓的性命,也给国家增加了收入。网络配图占领了中原的各个地方,成吉思汗要怎么处理这里的人口和财物呢?习惯了草原放牧的蒙古人,怎样习惯在中原地区耕种?蒙古的将军们建议把居民们杀光,把耕地变为

  • 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名字为什么不是火字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二儿子,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弟弟,朱高煦还有一个弟弟叫做朱高燧。有心者可以发现,明成祖朱棣这三个儿子,分别叫做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其中大哥朱高炽和三弟朱高燧名字中的第三个字都是火字旁的,伴儿朱高煦名字为什么不是火字旁?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朱高煦名字为什么不是火字旁”这个问题,我们

  • 张齐贤:两度拜相,揭秘其流传千古的宰相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君主是至高无上不可冒犯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喊出了多少被至尊皇权压迫下臣子的绝望与无奈。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但是历史上总有几个大臣敢于无视这种规则,他们不屈服于权利和伦理纲常,他们只坚持自己的小任性:魏征痛怼唐太宗,喷的唐太宗无地自容,其实除去

  • 康熙朝“九子夺嫡”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康熙朝后期发生了“九子夺嫡”事件,演变成一次影响巨大的政治“地震”,而此次事件的导火索——太子胤礽的废立,纠其根本原因,恐怕康熙难逃其咎。不得不说,作为皇帝,康熙相当称职,而作为爸爸,在太子的成长过程中,他无意中成了“大树爸爸”。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胤礽是孝诚仁皇后

  • 曹操在杀吕布的时候身边谋士那么多 曹操为什么只听刘备的意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杀吕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根据《三国志》来看,曹操在捉到吕布后,确实是想杀了吕布的,只不过当听到吕布表忠心后,他也不好下手了,在思考究竟该怎么处理!这个时候,曹操并没有主动询问刘备,倒是刘备主动跳了出来,拿丁原董卓说事,给了曹操一个杀吕布的借口。不过也正是因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