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炎将一把好牌彻底打烂的根源在哪?有哪些错误

司马炎将一把好牌彻底打烂的根源在哪?有哪些错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375 更新时间:2024/1/14 5:25:1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炎将一把好牌彻底打烂的根源在哪?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作为西晋的开国之君,晋武帝司马炎的确算得上是“半世明君半世昏”,在位前期革新政治、振兴经济,厉行节俭、推行法制,不仅缔造了“太康之治”,且发兵攻灭吴国,结束东汉末年以来乱世。然而,就在统一天下之后,司马炎却又生生将一把好牌彻底打烂,之所以如此说,主要源于其施政过程中犯下的如下致命错误。

错误之一:大封宗室,罢州郡兵,为“八王之乱”埋下隐患

历来改朝换代,后世开国之君必然会汲取前朝历史教训,重新构建朝廷结构,从而确保王朝统治稳固,得以永世流传。作为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也是如此,可惜他的措施太过极端化,反而为西晋埋下了巨患。

曹魏之所以被司马家族取代,“宗室衰微,帝室孤弱”乃是重要原因,司马炎为了防止悲剧再度上演,于是大封皇族为藩王,用以对抗士族。最初只是封王而不赐封地,诸王在京师为官辅佐皇帝,后来为了防止地方势力做大,于是分封诸王于各地,不仅先后分封二十七位宗室为王,且规定“邑二万户为大国,兵五千人;邑万户为次国,兵三千人;五千户为小国,兵千五百人”。

东汉以来的乱世,主要便在于地方势力的崛起,司马炎为了防止地方做大,于是采取了“罢州郡兵”的做法,下令“悉去州郡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晋书·山涛传》),也就是说诸州无事者不再驻兵,刺史只作为监察官员,不再担任将军职务,不再领兵,也不兼领兵的校尉官,同时实行军民分治,都督校尉治军,刺史不治民。

司马炎此举本是为了巩固统治,但却没想到完全打破了地方势力平衡,地方势力的确再难做大,但也滋生了手握重兵的诸王野心,结果为此后的“八王之乱”埋下了祸根,而地方势力由于太弱,“八王之乱”中也根本无法帮助朝廷平乱,结果使得西晋统治迅速崩溃。

错误之二:胡人内迁,平衡打破,为“五胡乱华”埋下隐患

自两汉以来,由于中原政权与北部、西北部少数民族时常发生战争,因而经常有投降的外族部落迁入境内与汉人杂居,再加上东汉末年至西晋初期,中原地区由于长期遭受战乱,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动力不足,曹魏、西晋不仅允许匈奴内迁,甚至对此采取积极鼓励和招诱措施。

胡人不仅内迁时间较长,且内迁部族和数量极多,例如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便接纳了四万南匈奴,到东汉永元元年(89年)又有二十多万匈奴人归附汉朝;又如氐族在汉武帝和三国时期曾两次大规模迁徙;再如三国时期鲜卑轲比能遇刺身亡后,秃发部由塞北迁居至河西,乞伏部也大规模迁入雍、凉二州等。

外族持续数百年的内迁,直接打破了北方汉人与外族人口的比例,而这种现象到西晋时已经极为严峻,如郭钦便指出,“西北诸郡,皆为戎居”。而由于东汉末年以来的长期战乱,朝廷允许胡人内迁的同时,还曾大量招募胡人为兵,例如汉灵帝以匈奴兵帮助朝廷平定黄巾之乱,又如曹操将氐族、匈奴兵将编入军队用来增强军队战斗力。

而晋武帝司马炎不仅没有意识到胡人数量猛增带来的危险,反而同样招募胡人为兵,例如以匈奴人刘渊为北部都尉,惠帝时更是以刘渊为五部大都督。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大规模任用胡人将领的情况下,不仅使得这些外族尽知晋朝虚实,而且使得外族军队得到了充分锻炼,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进而为五胡乱华埋下了隐患。

错误之三:储君立错,儿媳选错,为朝廷内乱埋下了隐患

按照“立嫡立长”的原则,司马衷八岁时被立为太子,此事本来无可厚非,但随着司马衷的逐渐长大,其智力的不足已经表现的极为明显,司马炎更是“素知太子闇弱”(《晋书》),然而他不仅没有更换储君,甚至连儿媳也选错了,结果直接导致了西晋迅速陷入内乱。

其实司马炎并非没有想过更换太子,奈何出身弘农杨氏的皇后杨艳,直接以一句“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给顶了回去,再加上朝臣也对司马衷极力支持,司马炎不得不“顺从王公卿士之议”(《晋书》),再加上司马衷背后的庞大势力,以及司马衷之子司马遹“幼儿聪慧”,司马炎最终放弃了易储。

如果说储君选错还有情可原,那么选错儿媳就完全不可理喻了,贾充本就是西晋开国功臣,对于司马炎有拥立之功,在皇后杨艳和荀勖等人的极力推荐下,司马炎最终同意为太子司马衷迎娶贾充的女儿。不过,贾充最开始是想将小女儿嫁给太子,后由于女儿实在太小,这才改由贾南风代替妹妹出嫁,而《晋书》对于贾南风的形容是“妒而少子,丑而短黑”,这样一个女人,真不知道司马炎是怎么为儿子选的。

由于儿子智力低下,司马炎临终前留下了“太后杨氏家族和司马亮卫瓘等人共同辅政”的遗诏,谁知贾南风权力欲膨胀,不仅直接诛灭了太后杨氏家族,而且勾结楚王司马玮将顾命大臣全给干掉了,最后更是对司马遹下手,直接酿成了“八王之乱”。

以上便是晋武帝司马炎在执政后期犯下的三个致命错误,也正是由于这三个错误,导致一把好牌被打的稀碎。而与这三个错误比起来,所谓的朝政混乱、好色无度虽然也有些过分,但由于当时正处于“太康之治”,尚不足以产生灭国危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黔国公沐朝弼是什么样的人?他一生有何罪行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黔国公沐朝弼是什么样的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元朝末年,朱元璋起兵濠梁,在朱元璋身边,除了徐达、常遇春等成年将领以外,还有一些年轻的小将。例如名将邓愈,16岁就开始带领乡邻抗击元朝;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19岁便参加池州之战。虽然邓愈和李文忠年纪轻轻便上了战场,但和另外一位

  • 从北京逃亡西安,慈禧为何只带了十余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从北京逃亡西安,慈禧为何只带了十余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八国联军入侵了北京,慈禧太后最终还是带着光绪皇帝和一些重要官员向西匆忙逃去。事实上,对于是否要逃亡,慈禧太后并没有想好。曾经咸丰想要逃的时候,慈禧还百般劝阻不支持他逃亡呢。但是如今决定权落到她的身上又不知道该怎么

  • 揭秘:辽东总兵李如松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李如松是辽东总兵官李成梁的大儿子,字子茂,从小跟随父亲四处征战,耳濡目染,熟知兵法。有了父亲打下的良好基础,李如松的起点很高,起步就是都指挥同知,比李家祖辈一直世袭的铁岭卫指挥佥事高出一大截。万历十一年李如松出任山西总兵官,万历十五年为宣府总兵官。万历二十年,哱拜在宁夏反叛,朝廷原本打算重新起用李成

  • 刘义符作为南朝宋第二位皇帝,他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宋少帝刘义符(406年-424年),南朝宋第二位皇帝。小字车兵,宋武帝刘裕长子,永初三年(422年)即位,次年改年号“景平”(自423年开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少帝刘义符(406年—424年),是南朝宋的第二位皇帝,字车兵,宋武帝刘裕长子,母曰张夫人。

  • 胡宗宪:明朝兵部尚书,一心只想平息抗倭之乱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知道他的人想必也不算太多,但官方是将其算在民族英雄一列的,可以说这个人作为名臣来说,是有明一朝最有争议的人。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胡宗宪,字汝贞,号梅林,徽州绩溪人,又以平海盗王直功,加太子太保。以得明世宗宠信,晋兵部尚书,并加少保。后被弹劾其为“严党

  • 曹操不杀祢衡,而将孔融满门抄斩,是何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祢衡和孔融是好友,虽然相差二十岁左右,但也算是忘年交。孔融为了祢衡的发展,将他引荐给曹操,曹操也爱祢衡的才华,很是高兴。但祢衡觉得曹操是一个国贼,不屑与之为伍,于是称病不出,曹操闻后很是气愤,就羞辱祢衡,让他作鼓吏,就是敲鼓的小吏。祢衡也

  • 揭秘:历史上唐穆宗长庆元年的科举复试案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唐穆宗李恒在位只有四年,年号为文学史上非常著名的“长庆”,却也是中晚唐朝臣纷争加剧的重要阶段。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首先是宫廷内,李恒能够登位主要依靠宦官及后宫的力量。李恒的母亲是大功臣郭子仪的孙女,有强大的家族背景。就在李恒好不容易被唐宪宗册立为太子后,群臣都认为可顺势让

  • 定妃万琉哈氏不受宠,没有什么地位,却成为清朝最长寿的嫔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定妃万琉哈氏,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又因为这个王朝离我们最近,所以大家都喜欢去探究这个王朝的所有历史。在探究当中,最让大家感兴趣的,就是那些妃子们的生活。看过清朝宫廷剧的朋友们都知道,为了得到帝王的宠爱,妃子们使出了浑身解数。但

  • 刘弗陵和刘病已到底是什么关系 刘弗陵为什么会传位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刘弗陵和刘病已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汉昭帝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然而在汉昭帝之后还有一个汉废帝才到汉宣帝,到底汉昭帝刘弗陵将皇位传给谁了?为什么汉昭帝和汉宣帝之间还有一个没有年号的皇帝?这其中原因很让人好奇刘病已和刘弗陵的关系。汉昭帝刘弗陵传位给谁?汉昭帝,是汉武帝刘彻

  • 李广利原本是汉朝的臣子 李广利为什么要背叛汉武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广利和汉武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根据历史资料,汉书外戚传,据记载那个时候有一个方士,名叫齐少翁,曾经隔着一条帘子,用方术给李夫人招了一次魂,因为这件事情,汉武帝还说了一首诗:是耶非耶,立而望之,翩何姗姗其来迟。关于方术招魂的故事,肯定是假的,不过后来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