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文化政策和军事决策外,汉武帝还有其他的千古之策吗?

文化政策和军事决策外,汉武帝还有其他的千古之策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731 更新时间:2024/2/4 11:23:5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中国封建时代两千多年下来,皇帝很多,高寿的却不多。高寿的不多,在位时间长还有所成就的就更少。可也正因为这种稀少,真正的“老皇帝”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离我们近些的康熙和乾隆帝是这样,离我们已经很远的汉武帝也是这样。

一、声名远扬的千古一帝

毫无疑问,汉武帝是我们许多人最熟悉的封建帝王之一。无论是更加私人化的“金屋藏娇”和“巫蛊之祸”,还是深刻影响国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用霍去病霍光,汉武帝的名字都因他的种种作为出现在古往今来的许许多多的书籍和谈话之中。

孙中山曾将汉武帝与入选世界百大著名人物的秦始皇、让整个亚洲和欧洲都为之颤抖的元太祖和左右十九世纪政治风云的拿破仑相提并论,说汉武帝是:“不言武功,又有千年之志”。那么汉武帝除了我们熟知的文化政策和军事决策,还有什么“非武功”的千古之策呢?

二、汉武帝留下的财政政策

我们常说汉武帝时期是大汉盛世,国家迎来了繁荣昌盛的巅峰。但堂堂汉武帝,其实也曾有过“口袋空空”的窘迫时期。

自辛苦推翻大秦之后,为避免重蹈亡秦覆辙,西汉推行了“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宽松国策。经过几十年的恢复,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国家迎来了所谓“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这也被视作是武帝盛世的良好基础。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好局势,在传到汉武帝手上时,被武帝发现情况好像并不是表面所展现的那样。

虽然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只要是在没有天灾的年份,大汉的国库充盈得栓钱的绳子都会绷断。但贾谊晁错等也揭露,一旦发生水旱等天灾,卖爵、卖田,甚至卖子的民众自救举措屡禁不止,“应接不暇”。而面对这样的人间炼狱,汉武帝曾想开库救灾,却发现国库因为长期的轻徭薄赋而并无“几两”银钱。

同时,汉武帝还发现,大汉虽然是以自己为帝,但国家并非全然处于自己的统治之中。虽然文景二帝已因七国之乱而对诸侯王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手段,但在汉武帝即位初期诸侯的势力依然强大。一批富豪,也利用自身占有的资源进一扩大自己的势力。且在帝国的北方和南方,匈奴和百越也在威胁着大汉的统治……于是这一切问题汇总再汇总,汉武帝总结出的当务之急就还是解决国家财政危机。大汉从“无为”到“有为”的转变,在现实的催促下终于提上日程。

汉武帝的财政改革主要有三方面:其一,统一货币,禁止私自铸钱;其二,调整税收,增加对商人的税收;其三,执盐铁酒官营。且值得一提的是,在发生大规模灾疫时,汉武帝还推行了“异地搬迁”,向诸侯和富人征收额外税款等措施。

三、汉武帝留下的监察政策

除了真正支撑武帝盛世的财政政策,汉武帝还留下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监察政策。为有效地加强中央统治,汉武帝对西汉初期的监察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立起一套完整高效的监察体系。

汉武帝的监察体系包括四部分:中央监察、地方监察、军队监察和临时性监察。前两者,还分别细化为御史监察、丞相监察、中朝监察、司隶校尉监察和刺史监察、郡对属县的监察。

就监察机构而言,汉武帝时的机构无疑是较为多样化和完善的。彼时从中央到地方,从常设到临时,汉武帝都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监察机构。这既奠定了监察的常态化基础,又留有余地,为突发、偶发情况做好了准备。

就监察官员职权而言,武帝开创了监察官员位低权重的历史。比如我们熟悉的刺史,在当时只是俸禄六百石的小官,但监督的却是俸禄高达两千石的太守。要知道,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指太守)乎”。

就监察权和监察方式而言,武帝还实现了监察制衡和形式灵活多样。前文提到,在中央监察中武帝进行了进一步划分。而这些细分的监察单位,在同属帝王领导的前提下又相互监督,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制衡。同时,除了常规监察,临时监察还有官员代为监察和帝王亲巡等形式。这进一步发挥出来监察的功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东汉名妓来莺儿于曹操是何关系?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东汉名妓来莺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的三国枭雄,大家想到的第一个人物,应该是魏国的奠基人曹操。曹操是一个文武双全,十分有野心的人。在历史上关于曹操的舆论非常多.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人公,是东汉建安年间的洛阳名妓,她的名字叫做来莺儿。在有科学依据的正史,以及

  • 西魏文皇后乙弗氏深受皇帝宠幸,为何最终横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对女性来说拥有生育能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担任着为家族延续香火的责任,尤其是皇室。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女子,她年仅16岁出嫁,26岁成为皇后,结婚14年间连续生下12个孩子。她跟他的丈夫都彼此的相爱着,但令人想不到的是,由于自己的丈夫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之后,竟然将她下令赐死。这位命运无比坎坷的女

  • 隋文帝为什么被称为帝王典范?他的出身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隋文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1.短暂的王朝说到历史上的著名的流星王朝,就不得不提到秦王朝和隋王朝。历史上那么多短暂的朝代,为什么单独这两个这么出名这么有面子呢?当然是因为他们建立的意义非同凡响,秦王朝不必多说,横扫六合,华夏民族的大统一,那么隋朝又

  • 隋文帝做了什么?他是如何一步一步夺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隋文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1.周武王当周武帝这位雄主还在位之时,杨坚一边受到重用,一边深受怀疑,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杨坚从出生时,那位非常有名望的尼姑就说他不是常人,甚至还躬亲抚养,一直到后来也有相士说他有帝王之相,杨坚自然是非常动心的。但是他碰上

  • 唐宣宗李忱有多特别?装疯卖傻36年只为保护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唐宣宗李忱,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封建社会中,皇家内部对于权力的争夺从未停止过,这是由多方面复杂的原因造成的,伴随着权力争夺往往是深渊大口,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就算如此,也阻挡不了人们对于权力的前赴后继。历史上在唐朝存在的300多年中,出现过20

  • 李世民当初权势那么大 李渊的妃子为何不巴结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世民和李渊妃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是个人老心不老的人,而且越老越风流,越喜欢风花雪月,晚年时已经有了二十个儿子,可见纳的妃子之多,而且这些年轻的妃子,大多喜欢巴结李渊那些年龄大一些的儿子,比如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但是为何李渊嫔妃不巴

  • 王娡是如何进入后宫的?她的母亲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王娡,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在中国古代很多朝代皇帝选妃子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要是不能够满足条件当然也是没有机会能够留在宫中的,而嫁过人的妇人当然也不可能成为皇帝的女人,不过也有例外的,当然了这是往后的那些朝代了,像很早之前的思想还是没有这些要求的,非

  • 李渊的妃子曾经陷害过李世民 李世民登基后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和李渊妃子,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的朝代,尤其是唐朝统治阶级在性生活方面的做法更是让后世咋舌不已,比如唐太宗李世民霸占弟媳、唐玄宗李隆基强抢儿媳等,所以后世经常称唐朝为“脏唐”。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搜刮了众多美女,她们

  • 宣华夫人为什么会成为多位皇帝的后妃?她经历过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宣华夫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其实在古代有很多女子本来是皇帝的妃子,但是后来却有太子即是日后的皇帝勾搭上了,之后在皇帝上位之后还进了新皇的后宫成为了新皇的妃子,最有名的应该就是武则天了吧,本来是李世民的妃子,但是在李世民病重的时候又与太子李治有了来

  • 宇文招:想匡救北周社稷的王爷,最后被杨坚诛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周文帝宇文泰的第七子,一生东征北讨战功赫赫,最后被杨坚诬陷谋反,全家遇害,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此人的故事。宇文招,北周宗室大臣,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七子。我们先简单的看下宇文招的一生:西魏时期受封正平郡公,北周建立后历任柱国、大司空、大司马等职位,进爵赵国公,宇文邕即位后晋封赵王,参与灭亡北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