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面对突厥屡次犯边,李世民为何会拒绝加固长城的建议?

面对突厥屡次犯边,李世民为何会拒绝加固长城的建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157 更新时间:2023/12/5 23:51:39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面对突厥屡次犯边,李世民为何会拒绝加固长城的建议?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史记·楚世家》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这是中国史书上第一次出现“长城”的名字。齐宣王是战国著名的君主,也就是“滥竽充数”成语中那个喜欢一群人一起吹竽的国君,当时齐国最大的敌人是楚国,齐宣王修筑的长城,从济州到东海,长达千余里,用来防御楚国的。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战争中,城墙攻防是重头戏。而长城,则是中国最著名的“城墙”。长城的起源,发生在西周时期,而真正让长城扬名万世的人,是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统一七国后,在七国原有的长城基础上进行修复、改造和连接,形成了“万里长城”,成为中华民族多年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防线。秦始皇虎视眈眈,秦朝的骑兵并不输于匈奴,又有蒙恬等虎将,匈奴被秦朝大军打得一退再退。

虽然秦朝大军所向披靡,但北方草原并不适合长期驻军,因此秦始皇修筑长城以守为攻。《过秦论》云:

乃是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长城在汉朝防御匈奴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长城遭到了大规模破坏。唐朝初年,突厥屡次犯边,李世民却并不指望长城来防御突厥。贞观二年,突厥大军压境,有大臣建议加固长城,却被李世民拒绝。李世民甚至认为:不修长城,唐朝才会打败突厥!为什么呢?

先从突厥说起,突厥是北方著名的游牧民族,公元6世纪的时候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境内的阿尔泰山附近游牧,公元552年,突厥各部被统一,形成“突厥汗国”。30年后,由于隋朝的分化,形成东突厥和西突厥,最后唐朝的攻打下先后灭亡。纵观突厥的发展史,它对中国的南北朝和隋唐都有较大的威胁。

公元615年,突厥始毕可汗曾率10万骑兵将隋炀帝杨广围困于雁门关,让隋炀帝十分狼狈。甚至有人将这场战争和西汉初年刘邦所经历的“白登之围”相提并论。可见,突厥实力之强大。

唐朝和突厥的渊源较深,公元617年,李渊起兵反隋。因为李渊的老巢位于太原,大后方就是东突厥。倘若突厥和刘武周联合攻打李渊,李渊的大军将无路可退。因此,在起兵之前,李渊派遣刘文静处死突厥,和突厥约定结盟。最终,始毕可汗和李渊约定:

若入长安,民众土地入唐公,金玉缯帛归突厥。(《资治通鉴》)

需要说明的是,李渊当时并不是依附突厥,双方仅仅是结盟,不是君臣关系,而是平等的关系。两年后,始毕可汗去世后,李渊十分悲痛地哀悼自己的盟友,“上举哀于长乐门,废朝三日”。

始毕可汗的去世,导致突厥和唐朝的盟约失效,此后,突厥两代可汗分别发兵攻打唐朝,特别是颉利可汗登基后,此人生性残暴,杀人如麻,喜欢以战争的力量来征服敌人。当时正值隋朝末年,唐朝根基未稳,李渊为暂避突厥之祸,甚至提出迁都。好在李世民用反间计将突厥打败,迁都才作罢。

若论和突厥作战,李世民素有心得,但李世民也有低头的时候。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爆发,唐朝宗室喋血,李世民成为赢家,登基成为唐太宗。颉利可汗趁着唐朝内乱,一方面派兵佯攻乌城,徐世绩、程咬金、柴绍等人率领的唐军主力部队慌忙迎敌,结果被对方拴住。另一方面,颉利可汗亲率20万大军直逼长安,此时长安城空虚,李世民慌忙派尉迟恭组织兵力抵挡,虽然取得小胜,但无法阻挡突厥的大军。

颉利可汗到达渭水河畔,胜利的旗帜不停地挥舞,李世民自知长安空虚,于是只能设置疑兵,唱一出空城计。唐朝在长安城内的守军倾巢出动,列队严整,盔甲光亮,在渭水河畔,李世民亲率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隔着河水指责颉利可汗背弃约定:

颉利见军容既盛,又知思力就拘,由是大惧,遂请和,诏许焉。

颉利可汗被唐朝的疑兵所惧,最终选择签订和平条约,双方杀白马为誓,突厥退兵,史称“渭水之盟”。

渭水之盟看似和平解决了突厥之围,但在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心中,被别人打到家门口,无疑是一种耻辱。李世民每天带人都在显德殿练习弓马骑射,立志要铲除突厥。

两年后,也就是贞观二年,突厥大军有异动,纷纷向长城集结。有大臣急忙向李世民献策:自古以来,长城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最坚强屏障,如今突厥大兵临境,请陛下速速加固长城,以防御突厥入侵!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看似非常合理建议,参考汉朝防御匈奴的策略,假如唐朝能以长城为屏障,对突厥形成防御之势,固然不错。虽然长城并非牢固不破,但至少唐军以逸待劳,能够延缓突厥的攻势。

出人意料的是,李世民没有同意加固长城,反而断言:若修长城,唐朝必败。

李世民为何会这样认为呢?

在李世民看来,若想建立强大的大唐王朝,需要强大的民众支持。李世民登基后,重视农桑,减免税赋,趁着“渭水之盟”的契机,百姓们好不容易休养生息。若想修复和加固长城,必然要征调几十万的民夫,此举轻则会让百姓的赋役大幅度增加,重则会造成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如果这样,到时候唐朝自顾不暇,必然会被突厥打败。再说,李世民要的是征服突厥,而不是防御。

孟子》曰:固国不以山河之险。李世民所畅想的大唐帝国,应该是以百姓支持为基础的,而非靠万里长城。李世民说:

“突厥灾异相仍,颉利不惧而修德,暴虐滋甚。骨肉相攻,亡在朝夕。朕方为公扫清沙漠,安用劳民远修障塞乎!”——《资治通鉴》

即:突厥的颉利可汗天生残暴,骨肉相残,不及善行,突厥内部天灾人祸不断,其灭亡已经不远了。朕正要上战场消灭他们,何必辛苦百姓们去修长城呢?

所以说,修长城除了劳民伤财,对李世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有唐一朝,也没有大规模修复长城。

一年后,李靖率10万铁骑攻打东突厥,在定襄出奇制胜,次年,夜袭阴山,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灭亡。接下来,李世民对西突厥几次用兵,在唐军的攻打下,西突厥每况愈下,唐高宗时期,苏定方率军征讨西突厥,西突厥灭亡。

万里长城犹在,而唐朝对突厥,却从没有依仗长城。

当然,不能因此来否定长城,在五千年中华史上,长城对中华文明有着不可抹灭的历史贡献。只是,并非历朝历代都依仗长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淑慎公主:被软禁到15岁,后半生守了50年寡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这位公主,父亲被废囚禁,自己被软禁到15岁,后守了50年活寡。我们平日里在电视上看到的公主基本上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着实是很让人觉得羡慕的,可大家是否有知道她们的命运有多悲惨呢?要明白身为帝王之女不仅要成为清王朝用作政治交换的礼物,同时就算结婚了也不怎么能和驸马相见。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

  • 乾隆最宠爱的皇贵妃,看她封号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热播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的纯妃苏静好吗?她在剧中前后形象反差是很大的,看完这部剧大家都对历史上的纯妃产生了好奇心,那么真正的纯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女人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根据历史记载,乾隆皇帝的纯妃名为苏氏,从这个姓氏我们就能看出她是汉族女子,历史记载纯妃的

  • 愉妃:生下一个家喻户晓的儿子,她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纨绔世子妃结局,纯懿皇贵妃,家喻户晓造句

    “格格”这个称呼伴随着《还珠格格》这部电视剧变得被人们所熟知,很多人都认为格格是满清皇室对公主的别称,其实不然,格格并不是指公主,清朝的公主有两种,分别是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而格格这个称呼指的是“侍妾”,也可以成为通房丫头,相当于大户人家的下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不过,格格也

  • 朱标究竟有何手腕,无一人与他争夺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朱标究竟有何手腕,无一人与他争夺太子之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朱标是最让人惋惜的太子,其父朱元璋对他十分喜爱。幼年时就邀请文臣传授功课,在朱标当太子的时候朱元璋也在身后默默支持,甘愿放权。惋惜就惋惜在这么“天胡”开局的情况下朱标却只活了三十七年。以悲壮的方式消失在历史中,朱标究竟有何

  • 刘邦在临终前,把保卫国家的重任交给周勃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董承给刘备看过血诏后,又将义状,刘邦死前说的一段话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周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周勃是西汉初期的一个著名将领,但在那个强中还有强中手的风云际会年代,不算最冒尖的人物。除了武艺高强,上前线能冲锋陷阵外,讲智慧不及张良和陈平,讲熟谙兵法排兵布阵不及韩信,讲与和刘邦的关系嘛不及萧何……但后来为啥官至丞相、太尉,成为西

  • 秦国有哪些名将?他们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国厉害的人物,楚国名将排名,秦国最厉害的将军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国将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最近很多人都在问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个秦国的的确确是厉害,但是也不是一个人厉害的,那么这个秦国的厉害人物我们有没有办法给大家做一个排名,看看这些名将们到底谁更加厉害呢?10、蒙骜蒙骜本身齐国人,种种原因后投奔秦国,是秦国后期的著名将领。

  • 庞德的武力值不容小觑,为何就是不愿在刘备的帐下效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庞德和许褚谁厉害,庞统死是为了让刘备打益州吗,庞统说刘备不能得天下的原因

    按理说,三国乱世里大家各奔东西,靠着的树倒了就选下家也再平常不过。为了一展才能夺取功名的武将无可奈何下换个君主也在常理之内。更何况刘备忠义仁厚不比昏君,是个正直有能力的主。有个好领导何乐而不为?在一边是死亡一边是换主的选项里,大部分将帅选的都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

  • 刘巴虽然为人很是清高,但他为何还能受到刘备的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自以为清高是什么意思,水镜先生对诸葛亮的评价,刘备为什么得人心

    众所周知,诸葛亮在战略规划、治国理政等方面都具有非凡的智慧,取得过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堪称三国头号政治家。由于诸葛亮身负旷世奇才,性情难免清高孤傲,能让他推崇、折服的人才屈指可数。就蜀汉政权而论,能让诸葛亮自叹不如的奇才仅有两人,除了刘备的首席军师法正外,便是本文的主人公-刘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

  • 故剑情深的主人公,平民皇后许平君与汉宣帝的凄美爱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宣帝为什么不杀霍成君,汉宣帝恨汉武帝,汉宣帝南园遗爱

    许平君(公元前88年—前71年),砀郡昌邑(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汉宣帝刘询的第一任皇后,汉元帝刘奭的母亲,平恩侯许广汉之女。许广汉初入仕途做的是昌邑王刘髆(武帝宠爱的李夫人所生之子)的侍从官,后来汉武帝出游,许广汉跟随着昌邑王一起从长安到甘泉宫,但是他误取别人的马鞍放到自己的马背上,被定为盗窃

  • 刘备在乡下靠着贩卖草鞋维持生计 东汉皇室为何没有忘记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是汉室宗亲为何卖草鞋,刘备卖草鞋的故事,刘备借荆州怎么得来的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和皇室,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备可以说是历史上出身最低的几个皇帝之一,尽管祖上曾经西汉中山靖王,但他所处的时代是东汉王朝,他们的这一分支早已经没落,以至于他年少时只能和母亲在乡下相依为命,靠着贩卖草鞋维持生计。后来刘备的族叔觉得刘备是个人才,花重金培养他,所以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