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和朱元璋的关系:朱棣为什么造反夺位

朱棣和朱元璋的关系:朱棣为什么造反夺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841 更新时间:2024/1/21 8:00:09

朱元璋朱棣是父子关系。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而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并不是继承了朱元璋的皇位,而是起兵推翻了他的侄子朱允炆的帝位而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们这对父子的关系十分微妙。在《奉天靖难记》中记载到“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心异之,独钟爱焉”,并谓“一日安国家,必燕王也”。朱元璋在位时,特别欣赏四儿子朱棣。朱元璋其他的几个儿子流氓气重,在封国内成天饮酒作乐,沉迷女色。唯独朱棣勤政务实,深得民心。朱元璋认为朱棣是继承皇位的好人选。朱元璋看朱棣,就像看到了从前的自己,有着非同寻常的气魄、胆识与性格。不得不说,朱棣具备了成为一国之君的禀赋。分封时,他将分量最重的燕地予以朱棣;娶亲时,他赐开国第一功臣徐达长女给朱棣。朱元璋对朱棣尽显器重。但是,事实却出乎人的意料,朱元璋却让他的皇太孙朱允炆继承了帝位。

朱允炆“性至孝”,孝顺聪明,从小受到儒家教育,书生气十足。朱棣则是有勇有谋,好战。孰优孰劣,谁更适合继承皇位,也难下定论。

但是,鸟飞留影,水过留痕。后人认为,朱元璋并非器重朱棣,而是朱棣下令让明初官修史书,将他的皇位合理化。在《明太祖钦录》中收录了这样一句话“说与晋王知道,教陈用、张杰、庄德预先选下好人好吗,堤备临阵时,领着在燕王右里行”。由此可见,朱元璋对企图心重的朱棣是有所提防的,更是担心朱棣会对皇太孙朱允炆的继位形成巨大威胁。

但是,重重迷雾的背后,朱棣与朱元璋的关系究竟如何,我们也不能妄下断言。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朱元璋与朱棣父子俩的亲情关系永远无法改变。他们都为明朝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朱棣为什么造反

朱棣造反的事件就是历史上的“靖难之役”。1389年,朱元璋驾崩,因为太子朱标早逝,皇位由皇太孙朱允炆世袭。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为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听取大臣齐泰黄子澄的意见,开始采取“削藩”政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先帝朱元璋为了抵御外患,巩固疆土,将他的几个儿子分封到各地,成为“藩王”。藩王势力日积月累,成为朱允炆登基后的巨大阻碍,其中燕王朱棣的力量一直是朱允炆的心头之患。

建文帝朱允炆毫不手软地向他的叔叔们举起了屠刀,几位势力较小的藩王先后被削,被贬庶人。与此同时,朱允炆和亲信大臣密谋逮捕燕王朱棣。采取逮捕行动的张信是朱棣的旧部,将消息偷传与朱棣。

朱棣得知,装疯以自保,并训练死士,积聚力量,准备反攻。1399年,朱棣起兵反抗,打着“诛齐黄,清君侧,靖国难”的口号,攻占金陵,而朱允炆也在皇宫大火中不知所踪。朱棣即位,江山易主。

建文帝书生气十足,毫无治国经验,并不具备一国之君的才能。相反,朱棣有勇有谋,与明太祖朱元璋颇像。《奉天靖难记》中记载,太祖谓“异日安国家,必燕王也”,朱元璋一直对朱棣寄予厚望。朱棣在看到侄子朱允炆登基后,心有不甘,一直隐忍,在封地培植自己的力量,等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机会。总而言之,朱棣造反,就是为了自己登上皇位。

朱棣装疯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也是我们后人所熟知的永乐大帝。朱元璋在位时,为了抵御外患,将诸子分封各地,封为藩王,手握重兵。藩王大多流氓之气,在封国内纸醉金迷,沉迷女色,为非作歹。而被封为燕王的朱棣,有勇有谋,才德兼备,深得民心,具有较强势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在1398年,朱元璋驾崩后,因太子朱彪早逝,就将皇位传于太孙朱允炆,即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因担心藩王势力日益增强,胁迫中央,便开始采取“削藩政策”,毫不留情地与他的叔叔们短兵相接。周、代、岷、湘、齐诸王被削藩,湘王自焚,其余被废为庶人。“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登基的皇帝心狠手辣,燕王朱棣的处境也岌岌可危。

建文帝为巩固皇权,没有停下“削藩”的步伐。他封张昺为北平布政使,张信、谢贵为北平都指挥使司,牵制燕王势力,并密谋逮捕朱棣。张信偷传信息于朱棣。朱棣见势,装疯,以蒙蔽张昺和谢贵二人。

在京城,朱棣疯了的消息也传开了。他成天胡言乱语,满口胡言,披头散发。不得不说,朱棣是一个好演员,也骗过了建文帝派来刺探虚实的人。

朱允炆就此深信朱棣疯了的传言,渐渐放下了戒备。

然而此时,朱棣在燕王府后苑开始培养死士,加强军事力量,蓄谋待发。1299年8月,他以“清君侧”名义,率军南下,掀起历史上的靖难之役,最终逼侄子退位,自登皇位。朱棣的“装疯”以自保的策略获得了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何要设锦衣卫这样的特务机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锦衣卫不但对付大臣,还按照皇帝的意思私下打探军情民意,凡是有一点对皇帝不利的言论都逃不过他们的耳目。封建社会自秦朝立国以来,历朝历代都在用着各种手法维护着统治者的利益,他们目标是一致的,只是方法不同而已。秦朝以暴治国,信奉武力至上,结果二世而亡。汉唐尊儒而教,但外戚、宦官污秽于朝,仍摆脱不了历史的轮

  • 解密荆州牧刘表有十万军队为什么不能成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刘备说:荆州是个用武之地,西部益州的刘璋暗弱,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取之不难。如果跨有荆、益两州,再实行一个好的内外政策,则霸业可成。鲁肃在劝孙权时也说:为将军计,应该是立足江东,然后进伐荆州的黄祖和刘表。如果得到了整个江南再加荆州,就可以建国称帝图天下,成就汉高祖刘邦的事业。刘表

  • 汉武帝是靠着女人才上位的?金屋藏娇就是证据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金屋藏娇”是一个笑里藏刀的夺嫡故事,熟悉这个故事的人都会说是馆陶公主扶持汉武帝上位的。但是,汉景帝作为“文景之治”的重要奠基人,虽然有种种毛病,但他的威权无可置疑,对朝政的掌控也无人可撼动,怎么可能在继承人这种问题上掉链子呢?网络配图野史说,馆陶公主想把女儿阿娇嫁给当时的太子刘荣,让女儿以后做皇后

  • 刘邦:史上最完美的空手套白狼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从泗水亭厂到开国帝王,不难看出此人的野心。刘邦一生其实是个非典型政客形象,其内里和流氓政客并无二致,用心术空手套白狼的事,他可没少干。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刘邦的政治野心是怎么达成的。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从泗水亭长到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一国之君。他的帝王之路走的

  • 大清最可怜皇帝:穿补丁衣不敢吃肉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记忆中的皇帝的形象都是锦衣玉食,生活是极尽能事的奢侈。但清朝有位皇帝实为可怜,那得算是道光了。他登基的时候,国库里没什么钱,而朝廷每年的税收又与日俱减。道光只得节衣缩食,勒紧肚皮过日子。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那段岁月吧。其实,道光的节俭,早在当皇子就已经开始了。在嘉庆的训导下,道光立志节俭。

  • 三国曹魏著名名将李典为什么会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李典是东汉末年之时,曹操麾下的一员名将。李典为人谦虚谨慎,深明大义,又好儒学,颇有长者之风,军中的人都对他十分尊敬。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李典的简介吧。图片来源于网络李典的生卒年在史书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只知道他活了三十六岁,就英年早逝了。后来,曹丕念在他往日的功劳和高尚的节操,追谥其为愍侯。李典成

  • 李自成打下了江山却败在了女人的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起义军首领,勇猛有识略,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1644年率领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自杀,明朝灭亡。网络配图在崇祯十二年,李自成东山再起,却在崇祯十三年的时候被敌人困在了山中,他率领五十个骑兵突围,进入了河南,那个时候中原地区,灾荒严重,社会的矛盾十分尖锐,在部下李岩的建议下,

  • 三国趣闻:枭雄曹操靠什么收服虎士许褚?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和许褚的关系,想必大家都不会太陌生。作为曹操的贴身护卫,许褚把曹操的安微一直放在心里。而关于曹操如何收服许褚的却有着一个美丽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义门。图片来源于网络常言说:义马易得,义兄难求。一天,曹阿瞒沿着弯弯的涡河,出去访名师义友。他朝下游一直走了五十里,到了一个集镇。这个镇街临涡河水,背靠

  • 最巅峰的时候坠落 曹营阵亡军衔最高的将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二战中阵亡的最高将领,巅峰战舰上将,巅峰战舰军衔

    夏侯渊,曹魏阵营名将,曾经被曹操高度评价为虎步关右第一人。可是就是这位夏侯渊,不久之后却被曹操痛骂为草包将军,这是为啥咧?曹操征讨汉中张鲁之后,率主力回到邺城,把守卫汉中的重担甩给了夏侯渊。不久之后,刘备率领张飞、黄忠发起汉中争夺战。刘备手上有三国第一流的谋士法正,而夏侯渊这边只有一个张郃可以打打商

  • 乾隆处处模仿爷爷康熙,最后把清朝搞垮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而后来的乾隆却处处模仿康熙,只可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康熙进行战争,是不得已而为之,乾隆却自诩十全老人,打了一辈子败仗,临终又想起来爷爷康熙指定他继承皇位,他也想起来指定冕宁将来继承嘉庆的皇位,真是瞎了眼睛。乾隆被爷爷康熙意中,选定为雍正的接班人。乾隆即位后对爷爷非常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