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探秘清代规模最大的王府 曾是和珅的宅邸

探秘清代规模最大的王府 曾是和珅的宅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572 更新时间:2024/1/8 11:04:34

府位于前海西街17号,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据说恭王府总面积为一百多亩。相当于中山公园,这是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王府,曾是珅的宅邸。

网络配图

1996年10月起开放的只是恭王府的后花园,占地9亩,但其规模已经是非可观的。

恭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分别由多过四合院组成,后为长160米的二层后罩楼。

网络配图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太上皇弘历归天,次日嘉庆褫夺了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抄了其家,估计全部财富约值白银八亿两,相当于国库十几年的总收入,所以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2月22日和珅被“赐令自尽”。

西式门,据说在当时在北京只有3个。这也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另一绝是戏楼和福字碑。 在清代的北京,往住宅中引入活水,是要经皇帝特批的,恭亲王府是少有的几个享此殊荣的王府之一。

网络配图

花院门内的假山石,起到影壁的作用,名称为“独乐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朱元璋的神秘出生地:“龙兴凤阳”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一个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的故事在坊间流传甚广,他身上笼罩着重重传奇的迷雾。为什么数百年来人们对朱元璋的经历始终兴趣不减?因为他的经历实在是太神奇了,如果说近五百年后的美国总统林肯的经历是“美国梦”的典型,那么朱元璋的经历的传奇色彩,则一点也不比这个美国总统逊色。而在中国历史上,同为靠农民起义起家

  • 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宫 宫廷珍宝不知去向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被逐出紫禁城的溥仪逃往天津,与日本军方来往密切。溥仪(左2)、婉容(左1)、日本驻天津军司令官小泉六一(右2)合影1924年11月5日下午4时,大清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 溥仪离开了紫禁城,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平民。11月3日,国民军将原故宫景山之守卫部队缴械,调北苑听候改编,引起清室极大惶恐,便暗

  • 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 惨死冯太后权欲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三岁封储,十二岁登基,十四岁生子,十八岁禅位,二十三岁暴卒。这一连串的人生数字,清晰直白地勾勒出了少年天子拓跋弘辉煌而又悲愤的一生。拓跋弘是不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年轻的父亲,没有作过专门考证;但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也是中国皇帝中一位极其伟大的父亲,却是毋庸置疑的。网络配图拓跋弘(454—47

  • 揭秘:努尔哈赤44年戎马生涯 打仗为何总能以少胜多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在历史上曾有两个谥号,分别为1636年皇太极改元称帝时所加的“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即“太祖武皇帝”),和康熙元年(1662年)所定的“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弘文定业高皇帝”(即“太祖高皇帝”)。后者在历经十余代的追封加谥后,最终成为历史上字数最多的皇帝谥号

  • 明太祖朱元璋治国 超标“用车”一次就被砍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是一位从贫苦人家成长起来的开国皇帝,深知一米一粟来之不易。因此,他当了明朝的皇帝后,积极倡导勤俭节约的风尚,反对铺张浪费的奢侈行为。网络配图朱元璋倡导节俭先是从自己开始。明朝的皇宫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由于当时朱元璋尚未称帝,所以明皇宫投资小,规模小,装修也不奇巧华丽。1368年,朱

  • 朱元璋眼中的历代开国帝王:只称赞谁是“好汉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明代这位开国帝王,自称起自布衣,托迹缁流,掠入行伍,适天下大乱,遂起兵滁州。这当然都是拣好听的说,他明白,当过和尚,当过兵痞,游方讨饭,打家劫舍,并非十分光彩之事。所以,他在自撰《朱氏世德碑记》的文中,总是强调“上世以来,服勤农业”“先祖营家泗上,置田治产”。其实,他只是一个无家无业的“流民”,与土

  • 范蠡为什么知道勾践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交代一下大背景,春秋末年,晋楚秦齐四大国都陷入了混乱,晋国为了对抗楚国拉拢江东这块不起眼的吴国,吴国在晋国技术支持,以及伍子胥、孙武等人才帮助下,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网络配图范蠡不是楚国贵族,即使学富五车,在楚国也很难有发展机会。建功立业,扬名於後世,以显父母是有抱负寒门毕生的理想。大夫文种四处为

  • 揭秘荒唐亲王灭绝人性 掘墓杀子只为这?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南梁豫章王萧综来说,他的人生就是这样荒唐。自已身为老二,感觉不得宠,然后亲妈告诉他真正的身世,然后掘墓,杀子,反继父,最终身死。萧综,身为南朝梁武帝萧衍的二儿子,504年被封为豫章郡王,历都督,管郢司霍三州军事,将军刺史等一系列头衔,其实还是非常吃香的。但他总感觉自己不得宠。怎么说呢?网络配图他

  • 雍正处罚权臣隆科多为何致清帝国失去贝加尔湖地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和年羹尧的飞扬跋扈不一样的是,隆科多知道自己在雍正的即位过程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又说不清道不明的角色,正如后来他自己所说,“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时”。这句话颇费思量。或许隆科多知道自己在最高权力转移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雍正也许先会感激他,但权力稳固后,隆科多的死期也就到了。因此,隆科多

  • 雍正为何百般提防曹雪芹家 暗示其别“坏朕声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开篇这首不起眼的小诗,滴泪为墨、研血成字,道不尽千古文章的无尽苍凉,说不完万代文人的际遇辛酸。“文章憎命达”在曹雪芹和莎士比亚的身上得到同样的应验,他们少年家境衰落,中年历尽磨难,晚年痛失爱子,且都英年早逝,令人惋惜。但不同的人生经历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