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刘邦建立汉朝,那么他又是如何驾驭人才的呢?

历史上刘邦建立汉朝,那么他又是如何驾驭人才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236 更新时间:2023/12/18 14:11:37

刘邦从一位市井小民成为一名叱咤风云的开国皇帝,这与他的个人能力是息息相关的。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关于刘邦与萧何的故事,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今天聊一聊刘邦对萧何的猜忌与试探,从中可以看到刘邦惊人高明的政治权术,以及萧何高智商低情商的下场。读史使人明智,了解这一段历史,对今天我们工作生活不无裨益。

历史上的刘邦,非常精通政治权术,通过楚汉争霸前后对比,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些刘邦权谋:形势不利之时,善于慷慨让步;有机可乘之时,就会心狠手辣。但刘邦之所以打败项羽夺取天下,并不仅仅只是高明的政治权谋,更需要驾驭人才与知人善用。

善于驾驭人才,使其各尽所长,这是刘邦击败项羽的关键之一,知人善用我们都比较熟悉,那么刘邦如何驾驭人才呢?以萧何为例,刘邦通过四次悄无声息的试探,展现刘邦顶级权术之余,也算彻底“驯服”了萧何。

一探萧何

楚汉争霸时期,萧何留守关中,除了镇抚百姓,建设刘邦根据地之外,还要招兵运粮确保后勤。垓下之战前,刘邦对项羽屡战屡败,之所以能迅速回血整军再战,就在于萧何及时补充粮草与兵员。

这时,刘邦对萧何看似非常信任:萧何奏请之事,刘邦无不应允;来不及请示的,萧何自行决断。刘邦果真100%信任萧何?真相并非如此。

公元前204年,楚汉争霸正酣,与项羽对峙于京、索之间,刘邦本人风餐露宿,军旅生活极为艰苦,但刘邦却先后几次派遣使者慰问萧何。一次、二次、三次......慰问,萧何非常感动,觉得刘邦认可他的工作,但萧何手下鲍生看出了不对劲,于是劝告萧何:

汉三年,与项羽相距京、索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何曰“今王暴衣露盖,数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益信君”。於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

简单的说,刘邦派遣使者明是慰问萧何,实际是对萧何不放心,担心萧何割据关中。萧何对此一无所感,鲍生劝告萧何将家族中能够领兵打仗的全部派到刘邦那里,既为质子,又能消除萧何在关中的实力。萧何照此行事,于是刘邦大悦。

萧何掌管后方,深受百姓爱戴,而刘邦在前线屡战屡败,如果萧何割据关中,刘邦必然下场凄惨。因此,刘邦对萧何不放心可以理解,但采取的试探手段却非常高明,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二探萧何

形势不利之时,刘邦善于慷慨让步,但汉朝建立后,形势有利之时,刘邦开始剪除异己,首当其冲的是坐拥重兵的异姓诸侯王。对于这一点,萧何必然心知肚明。

前197年,陈狶谋反,而陈狶曾是韩信部下,而韩信又是萧何推荐,因此陈狶谋反这件事最终可能会牵连到萧何,萧何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所以为了自保才与吕后合谋除掉韩信。当时韩信无兵无权,怎么可能在刘邦老巢谋反?

刘邦听闻之后,立即派使者回去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5000户,还派了一名都尉率500名兵士作相国的护卫。众人都向萧何祝贺,萧何也非常高兴,但唯独一个名叫召平的门客,却身着素衣白履,昂然进来吊丧,让萧何非常不高兴,召平为萧何破析了他的危机:

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

这段话大概意思是,皇帝在位风餐露宿,你安居都城却反得加封食邑,估计皇帝是在猜疑你,公不见淮阴侯韩信的下场吗?最终,萧何依召平之计行事,力辞封邑,并拿出许多家财,拨入国库,充作军需。汉帝刘邦“乃大喜”,奖励有加。

在迎合刘邦诛杀韩信这件事上,萧何表现的非常敏锐,但对刘邦暗中的试探,萧何却看不破,因此不能说萧何政治嗅觉不灵敏,只能说刘邦权谋手段太高明。

三探萧何

刘邦接连除掉彭越韩信,让英布非常紧张,在刘邦一步步紧逼之下,英布起兵造反,刘邦亲自率兵平叛。

每一次萧何派人输送军粮到前方时,刘邦都要问“萧相国在长安做什么?”使者回答,萧相国爱民如子,除办军需以外,无非是做些安抚、体恤百姓的事。刘邦听后,总是默不作声。使者回去之后,将之告诉萧何,但萧何却没有什么反应。一天,萧何偶然与门客聊起这件事,门客听后却语出惊人:

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馀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

说到底,与以前还大不相同,当时陈狶、卢绾、韩王信、英布等反叛,已经让刘邦成了惊弓之鸟,而萧何经营关中数十年,深得百姓信赖,又掌握军权、政权、财权等,一旦萧何有异心,刘姓天下还存不存在都不好说。

最终,萧何无奈之下剥削百姓,做了一时的贪官污吏,降低自己的社会声望,以消除刘邦对他的猜忌。获悉萧何贪污之后,刘邦果然“上乃大说”。

四探萧何

平定英布叛乱之后,刘邦回到长安时,百姓拦路告状,控告萧何低价强买百姓土地房屋,价值数千万之多。

刘邦回到宫中,对前来拜见的萧何说,“当相国的竟然侵夺民众的财产,为自己谋利!”随后将控告信全部交给萧何,让萧何自己去向百姓谢罪。对萧何贪污之举,刘邦没有一丝责骂或处罚,只是让萧何主动向百姓谢罪,这几乎已经不是试探,而是告诉萧何该怎么做了,无非就是谢罪,然后别再做邀名的事情了,但萧何却还是没有搞明白。

相国因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禽兽食。” 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乃为请吾苑!”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

萧何反而趁机向刘邦请命,肯定刘邦将上林苑中的空地让给百姓耕种。刘邦听后勃然大怒说:“相国你大收商人的财物,却来讨取我的上林苑!”随后将萧何关进了监狱。

刘邦之所以发怒,肯定不是舍不得上林苑的一些空地,也肯定不是因为萧何贪污受贿,而是认为萧何又以上林苑讨好百姓收拢人心,猜忌萧何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幸运的是,因为萧何为人还算正直,又真心廉政为民为民谋利,几天之后一位姓王的侍卫说了公道话,最终刘邦尽管心里不愉快,还是将萧何释放了。但萧何出狱之后,就像换了一个人,变得谨小慎微,对刘邦更是诚惶诚恐,恭谨有加了,之后对国事就只能保持沉默了。或许,到了这时萧何才真正读懂刘邦,理解张良为何急流勇退了。

刘邦“驯服”萧何,或萧何读懂刘邦之后,两人关系也就变得索然无味,从此两人见面都极为客气,再无老朋友的感觉了。

刘邦对萧何的四次试探,尽管看似有些阴险,但从上位者角度来说也没有错。萧何权力太大,刘邦虽然贵为天子,但汉初形势很复杂,江山远未安定,刘邦可谓薄履薄冰,一旦萧何心存异心,刘邦或将身死族灭,由不得刘邦不小心。因此,刘邦对萧何既是猜忌,又是不得不用,左右为难。

与此同时,无论刘邦如何试探,甚至有些蛮不讲理的羞辱,萧何都没有选择反抗,表现出逆来顺受。或许,这与萧何刀笔吏的出身有关。

总之,刘邦与萧何的关系,并非我们印象中的君臣相得、君臣和谐,至少刘邦还一直提防、警惕着萧何。在刘邦心目中,没什么人不被他猜疑过的。古代帝王自称寡人,刘邦这种对谁都猜疑的性格,还真是天生寡人的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徐凝的诗作中不乏精品,为什么他会销声匿迹?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徐凝,生卒年、字号不详,唐朝时期诗人,浙江睦州人,与白居易、元稹二人交好,享有诗名,他的三首关于牡丹的诗作,被后世所推崇。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徐凝的故事吧。在唐朝元和年间,徐凝颇有诗名,诗风朴实,不乏精品。在唐朝那个诗人层出不穷,牛人辈出的朝代,徐凝好像生错时代的一个人。本来,在同龄人中

  • 三国时期孙权的军事能力如何?他会带兵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吴太祖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214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他让张辽、李典与乐进等人与七千士兵防守合肥,在此之后,曹操出征张鲁,而孙权则在和刘备平分荆州后率领十万大军到陆口,打算攻打合肥。在曹操离开前,他曾留下一份信件,称如果孙权来了之后,

  • 张辽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是一样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辽之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丁奉作为东吴大将,却能干掉张辽,丁奉是怎么做到的?正史中的张辽又是怎么死的?吴国大将丁奉干掉张辽,是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正史上张辽是病死的。张辽镇守守合肥,曾经以八百人打败孙权的十万军队,张辽冲锋的时候口里喊着自己的名字,杀得吴军望

  • 夏侯惇没有战绩却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夏侯惇地位为什么这么高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了解读者都很感兴趣夏侯惇地位,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论战绩夏侯惇并没有多少,夏侯惇地位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夏侯渊的地位什么还那么高?相对于刘备阵营的主要军事将领人人都是多面手这个现实,曹操阵营的军事人才就比较分工明确。例如有乐进、李典、张辽和夏侯渊这种战术型人才,也

  • 樊城之战徐晃哪里来的实力击退关羽 徐晃的优势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樊城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樊城之战徐晃为什么能够击退关羽?徐晃哪里来的实力?徐晃到底靠的是什么?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从江陵挥师北上,攻打襄樊。镇守襄樊的曹仁被关羽击败,难以抵挡,向曹操求援,曹操命于禁、徐晃率军前来救援。因为徐晃所部在汉中之战

  • 刘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刘备是伪君子还是一个仁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刘备为人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刘备究竟是一个仁君还是一个伪君子?一直比较佩服刘备,倒不是我有多聪明,我觉得像诸葛亮,庞统,关羽,张飞这样人能一生与刘备共患难。那刘备肯定就特别了不起了,他不像曹操和孙权,有家族势利,有父亲的基

  • 曹睿与曹芳是何关系?他是如何获取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国(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8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曹睿是曹丕长子,三国魏国的第二位皇帝,一共有三个儿子,虽有奢淫过度缺点,却更有善为军计、明察断狱、容纳直谏的优点,算是历史上的一位明君。曹芳是曹彰之孙,曹睿的两

  • 孙吴重臣步骘,揭秘其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步骘(zhì)(?-247年),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年,步骘迁居到江东避乱,到江东后生活困苦。后与同龄的广陵人卫旌相识交好,二人白天靠种瓜自给自足,在晚间则努力研习书籍。建安五年(200年),孙权被曹操表为讨虏将军,步骘入仕孙权。建安十四年(209年),

  • 谦妃:从宫女到妃子,她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在雍正时期,有一位宫女,她成功逆袭成妃子,还生下了一个皇子。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此女子就是雍正后宫中的谦妃刘氏。刘氏的出身非常卑微,父亲也只是一位包衣统领,这就使得刘氏没有参加妃嫔选秀的资格,只能通过宫女选秀来进入皇宫。进入皇宫之后的刘氏因为年轻貌美,很快就迎来了雍正的注意,不

  • 18岁嫁给康熙,惇怡皇贵妃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康熙王朝惠妃结局,康熙王朝慧贵妃下场,康熙的女儿都嫁给什么人了

    惇怡皇贵妃瓜尔佳氏,她的一生经历了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瓜尔佳氏出身尊贵,这也使得这位女子能够参加八旗的选秀,后瓜尔佳氏成功进入了皇宫,成为了康熙身边的女人,此时的瓜尔佳氏也仅仅只有十八岁。温柔至性的瓜尔佳氏一下便俘获了康熙的心,随后她就被封为了和嫔,如此快的晋升速度在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