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武王为什么要编造商汤灭夏的故事

周武王为什么要编造商汤灭夏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037 更新时间:2023/12/9 14:51:13

周武王的故事

武王姬发,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姬昌和太姒的次子。他的结发妻子叫邑姜,是当时的国相姜子牙的女儿。他的哥哥伯邑考被残暴的纣王杀害了,所以兄终弟及,他继承了王位。

周武王图

即位后,武王继续任命姜子牙为军师,得力助手有兄弟周公、召公、毕公等人。他们进一步整顿内政、增强兵力。一时人才济济,声誉日隆。

武王审时度势,先在孟津举行了大型的军事演习,前来会盟的诸侯竟多达800个,可谓声势浩大、气派非凡。

过了几年,商朝政治愈加腐败,黑暗暴虐。亲朋好友在路上遇见了都不敢说话,只能点头示意。忠臣比干箕子犯颜死谏,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一个被挖心,一个被囚禁。纣王穷奢极欲,导致众叛亲离,民怨沸腾。

武王抓住时机,果断发兵讨商。他御驾亲征,在三军面前庄重宣誓,历数纣王十恶不赦之罪。纣王穷兵黩武,与武王的军队在牧野进行决战,最后大败而归。回去后,他在鹿台自焚身死,商朝就此灰飞烟灭。

传说伐纣途中在陕西遇到了一种怪兽。为了鼓舞士气,武王杀了怪兽,分肉给士兵吃。但是人多肉少,最后只好煮汤分着喝,众人喝了都赞不绝口。这也是今天臊子面的雏形。

武王子承父业,经过多年的秣马厉兵,终于消灭了商朝,完成了父亲的遗志。他定都镐京,追封其父为文王,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儿子产生了老子”。他还分封诸侯以加强对土地的管理,但也为后来的诸侯割据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武王为了巩固政权,夙兴夜寐、励精图治,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但是很可惜,在消灭商朝后不久,武王就因为积劳成疾而驾崩了,让人为之痛惜。

武王和邑姜生有五子一女,大儿子姬诵就是后来的周成王

周武王为什么编造商汤灭夏故事

据周王朝记载历代的书籍《尚书》中得知,根本就没有夏朝,夏朝是个空无须有的朝代。当年的商纣王残忍暴虐,女色环绕,更使得百姓民不聊生,而周武王为什么编造商汤灭夏的故事呢?

周武王画像

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周武王准备攻打商国的时候,被朝廷大臣否决,因为大臣们认为没有理由去攻打商国,而周武王的一意孤行并没有接受大臣们的认可,导致在中途首阳山多名将士被活活饿死,后周武王退兵回朝。

朝廷人士及百姓大肆批判周武王的行为,认为其以暴制暴的方法跟商纣王基本为同样的人,深知道臣服民心重要性的周武王并没有立刻做出强硬举动。为了避免臣民们的不满以及避免对商国的讨伐出现差错,周武王连夜跟姜子牙商讨此事,后两人合力凭空捏造出一个夏国,并告知于天下,商汤灭掉了夏朝。

而正是如此,周武王才能有理由去攻打商国。从《尚书》中的记载得知,整个商朝以前的历史中都没有任何朝代是夏国,到周武王灭商纣王成功后,才开始有了商汤灭夏的故事。而周武王和姜太公将夏朝凭空捏造此事,并没有让人怀疑,周武王下诏跟天下百姓说道:原有商汤灭夏,我周国不能坐以待毙。就算是在后代人们也查不出夏朝是被捏造出来的。直到现代人们经过调查,才明白这是周武王为满足自身野心而编造出来的故事。

周武王分封诸侯

周武王分封诸侯,他这么做,达到了两个效果,一个是奖励,另一个是巩固统治。在这里我们可以认为,武王姬发分封诸侯,巩固他王朝地位的作用更为明显,也更为重要。

周武王像

周武王分封诸侯,并不是向纣王做事那样,全凭自己的喜好,而是全面考量各方面的因素,所以他在分封的时候,几乎将能够考虑进来的因素都考虑到了。比如他知道对待之前三皇五帝的后人应该礼遇,他将能够找到的三皇五帝后人都找到,并且对他们进行了分封,让他们成为诸侯。比如他知道对于前朝的太子,没有赶尽杀绝,而是想方设法将他保留下来,也将他分封了一块土地。

对于这些对自己打下江山并没有什么作用的人周武王都进行了分封,他没有理由不对自己的亲族进行分封。他对自己的众多兄弟也进行了一定土地的分封,还有最有功劳的大臣,他也没有漏掉,这群最应该有赏赐的人,周武王也给了他们土地和人民。

有历史记载,周武王在登基之初,总共分封了七十多个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像是棋子洒在周朝的疆土上。诸侯国的君主在自己的封土上拥有绝对的权威,为了自己和子民的安全,他们还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在关键时刻可以调动军队抵抗外部势力的侵入,但是正是因为这些军队的合法性,也为之后的七国争霸的时候埋下了导火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仁宗李峼介绍:朝鲜在位时间最短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仁宗李峼生平仁宗李峼在朝鲜的历届国王中算是在位时间最短的,他登上王位仅仅八个月就去世了,而且关于他死亡的原因史册上的记载并不是十分清晰。李峼的一生并没有十分大的作为,主要还是因为他在位时间太短的缘故,而李峼和照顾他长大的文定王后之间也有着许多的潜在矛盾,这些在仁宗李峼生平中都有着十分明显的显示。那么

  • 清朝最牛皇子 因太有才错失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家一群儿子争皇位的故事早我们已经见惯不怪了,历朝历代都不缺这样的故事,当下酒菜都嫌多。这种事历来都是皇帝的家事,跟老百姓没关系。但是,在皇帝制度下,国家和百姓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本人的品行和才能。碰上了一个好皇帝,大家一起享福,碰上一个烂皇帝,大家跟着躺枪。这是帝制时代不可能

  • “塞上神童”徐琦是因病身亡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徐琦简介徐琦,字良玉,在现今的宁夏银川市出生,原籍在钱塘,就是如今的浙江杭州。徐琦是明代时期宁夏的第一位进士,同时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外交家,为明代对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徐琦徐琦的籍贯是宁夏,祖籍却是钱塘,原因主要是他的祖父触犯了王法,被朝廷发配到宁夏驻守边疆后,全家人都跟着他的祖父一起来到了宁夏

  • 唐朝宦官李辅国为何能权倾朝野甚至摆布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李辅国乍看李辅国,还以为是李林甫,傻傻分不清楚,只怪唐朝李氏一族太过庞大,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李氏王朝中李姓者的名人真是不胜枚举,文人有李白,谋臣有李泌,武将有李绩,尤其是晚唐时期,宰相中李氏一族基本上处于垄断性质,如李林甫、李辅国、李泌等等。李辅国剧照言归于正传,李辅国,出生于在唐玄宗时期,

  • 李世民为何一再纵容侯君集“打家劫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侯君集简介侯君集是唐朝名将,曾经当过兵部尚书,早年的时候侯君集不学无术,空有强壮的身体,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后加入秦王府和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立下战功。唐朝统一后,随着官位越来越高,侯君集开始认真学习。贞观十七年因为涉及太子谋反受到牵连被处死。侯君集剧照侯君集早年的时候比较浮夸,明明自己武艺不精却还要

  • 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皇帝 国破后自缢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金哀宗(生于公元1198年-卒于公元1234年)原名守礼,完颜守绪,宣宗完颜珣第三子,金国第九位皇帝,公元1223-公元1234年在位,史称哀宗。守绪生逢末世,虽志大才高、卓识有为,但终因生不逢时,国中问题积重难返而回天无力,哀宗在位十年,国破后自缢而死,终年37岁,成为金朝皇帝中令人叹婉的千古悲剧

  • 她是清宫中丑得无敌的皇妃 逼死溥仪的亲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瑾妃估计没有几个人会知道她是谁,但要提起她的妹妹珍妃,却没有几个人不知道。珍妃是个拿得起来放得下的女子,不仅机智,美丽,而且大胆,只可惜生不逢时,她即使想帮助光绪皇帝推行维新变法,可是最后却不敌专权的慈禧太后,而惨遭失败。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在逃亡西安之前,她命手下的二太监崔玉贵将珍

  • 他本是好皇帝结果因宠信家奴 成了俘虏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昨天给大家讲到了历史最坑儿子的太上皇,列举了北齐的高纬,北周的宇文赟以及在坑儿子界赫赫有名的唐玄宗李隆基和宋徽宗赵佶。这四位在做皇帝的时候,眼看江山社稷快被自己玩完了,于是都灵机一动下了一道诏书。把自己屁股底下已经烧红的龙椅传给了儿子们——“来,儿子,爸爸传给你一个好东西——龙椅哎!”“不,爸爸,儿

  • 皇帝去北边打猎 回来后竟被亲弟弟幽禁了起来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昨天笔者给大家讲到了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哥哥身份当上太上皇的皇帝(怎么感觉有点绕口),他就是明英宗朱祁镇。本来朱祁镇还算是一个热血青年,但因为听信宦官王振的话,轻率地决定亲征瓦剌,结果在土木堡被俘。从一个大天朝的皇帝变成了草原人的俘虏。当然我大天朝的史书,往往都是咬文嚼字的。朱祁镇明明变成了一个俘虏,但

  • 揭秘周延儒死亡之谜:究竟是他杀还是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周延儒明朝最后一个首辅,只要对明朝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那就是周廷儒。周廷儒于1593年生,幼年时期,就有了一定的名气,从小就能写一手的好文章,为人比较有个性,民间对其的传说有很多。周廷儒肖像据说,周廷儒4岁的时候,他的祖父驮着他去街市上瞎逛,看到了一座徐阁老徐溥的碑坊,就问道:“徐阁老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