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历史上既是开国皇帝,又是亡国之君的帝王都是哪些人?

在历史上既是开国皇帝,又是亡国之君的帝王都是哪些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44 更新时间:2023/12/16 0:55:11

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各朝各代由于早殇、累于政事或沉溺淫乐,短寿的皇帝很多。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那么,历史上既是开国之君,又是亡国之君的皇帝,又有多少呢?

1、新始祖王莽。王莽出身魏郡王氏,凭借西汉末年外戚身份,王莽在汉成帝时开始进入朝廷中枢,历任黄门郎、射声校尉、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大司马等职。在击败外戚卫氏家族、敬武公主、梁王刘立等政敌后,王莽开始独揽朝中大权。汉哀帝去世之后,王莽拥立刘婴为皇太子,自己则代理天子朝政。初始元年(9年)十二月,王莽迫使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刘婴禅位称帝,改国号为“新”。王莽篡位本就遭到不少人反对,再加上其建立新朝后全面推行革新,而与此同时又屡屡爆发旱、蝗、瘟疫、黄河决口改道等灾害,结果激化了社会矛盾,各地起义纷纷爆发。地皇四年(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兵败被杀,立国仅十余年的新朝就此灭亡。

2、武悼天王冉闵。初名石闵,是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冉闵果断敏锐、勇猛无畏,因而石虎对其极为宠爱,如同对待自己的孙儿一般,历任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封修成侯。石虎去世之后,太子石世即位,冉闵则拥立石遵夺取皇位,冉闵被任命为都督中外诸军事、辅国大将军、录尚书事,辅佐朝政。后石遵与冉闵矛盾爆发,冉闵遂杀石遵,拥立石鉴即位,冉闵又升任大将军、封武德王。后石鉴与冉闵同样矛盾激化,冉闵又杀石鉴。青龙元年(350年),冉闵即位称帝,改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不过,冉魏建立仅仅两年,因其内部战乱不断,结果遭到前燕进攻,冉闵兵败被杀,冉魏灭亡。

3、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元善见是孝文帝元宏的曾孙,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元修与权臣高欢决裂,遂逃离洛阳,前往关中投奔宇文泰,高欢于是拥立元修为帝,建立东魏,实际只是高欢手中的傀儡罢了。武定五年(547年),权臣高欢去世,长子高澄继承其位,相较于父亲高欢而言,高澄对待元善见可就没有那么客气了,不仅时常对其欺辱,甚至一度将元善见囚禁在了含章堂。然而,就在高澄准备杀掉元善见时,自己却在武定七年(549年)九月被刺身亡,结果就当元善见以为自己好日子即将来临之时,高洋却继承了兄长的权势。比起高澄,高洋更加凶残,元善见只好继续做自己的傀儡。武定八年(550年)五月,孝静帝元善见被迫禅位于高洋,东魏灭亡。

4、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因“容止美”被召入宫,为唐太宗李世民才人,获赐号“武媚”。唐太宗晚年,久不受宠的武则天开始与太子李治眉来眼去,李世民去世后,武则天短暂进入感业寺出家,二次入宫后被唐高宗封为昭仪,击败萧淑妃和王皇后之后获封皇后。李治晚年因病无法理政,武则天开始参与朝政,逐渐掌握朝中大权,唐高宗李治去世之后,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后又废除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最终于天授元年(690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史称武周。武则天在位早年尚算勤政,但晚年或许因年龄太大,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神龙元年(705年),“神龙政变”爆发,武则天被迫禅位于唐中宗李显,还政于李唐宗室,武周至此退出历史。

5、大中皇帝高升泰。高升泰出身于南诏、大理高氏,乃是当地最为重要的几大家族之一。高升泰文武双全,因此被赐封大理清平官,兼职九爽,后官至布燮(国相),封鄯阐侯。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大理权臣杨义贞发动政变,杀国君段廉义自行称帝,改元德安,号“广安皇帝”,高升泰随后起兵讨伐,攻灭杨义贞后,拥立段寿辉为大理皇帝。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大理皇帝段寿辉在高智升、高升泰父子的压力之下,以自己在位其间灾难频发为由避位为僧,禅位于自己的从兄弟段正明。段正明在位十三年,人心逐渐归于高升泰,高升泰接受段正明的禅让为帝,改年号为“上治”,改大理国国号为“大中”。高升泰在位仅一年,次年因病去世,其子遵从父亲遗志,将皇位还于段氏,“大中”国便也就此退出了历史。

实际上,除了以上这些皇帝之外,还有一些乱世的临时政权,由于也曾称帝,因而其实也可以算入其中,例如窦建德的大夏、刘守光的燕、刘豫的伪齐、黄巢的大齐、陈友谅的大汉、徐寿辉的天完、李自成的大顺、张献忠的大西、洪秀全的天平天国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李景隆获“大明战神”这一称号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渗透李维恭为何对付许忠义,钱斌原型,李模胜

    大明战神李景隆被称为大明战神的李景隆,是因为他很有军事才能,很会打仗因而得此誉称吗?李景隆剧照李景隆,明朝开国将领李文忠之子,但丝毫没有继承其父的骁勇善战、智勇双全,而是自负妄为,胆小怕事,毫无领兵之才,由于逢战必败因此被讽刺笑称“大明战神”,网友纷纷惊呼高端黑。李景隆承袭了其父的爵位,却丝毫没有继

  • 清咸丰时两广总督叶名琛:饿死印度的'六不总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两广总督叶名琛(1807年~1859年4月9日),字昆臣,清朝中后期的政治人物,湖北汉阳人,官至两广总督擢授体仁阁大学士。在中国晚清时期的御敌斗争中,有一位魂断异国他乡的高级官员,他效仿伯夷、叔齐,活活饿死在印度。他就是被时人讥讽为“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两广总督叶名琛。在很长一段时

  • 安禄山到底凭借什么能得到唐玄宗的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玄宗安禄山,安禄山是现在的哪里人,关于安禄山和杨贵妃

    唐玄宗晚年最宠爱两个人,一个是杨贵妃,另一个是安禄山。那么安禄山是凭借什么得到唐玄宗宠信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安禄山究竟有何本事,为什么能让唐玄宗对他器宠有加?史书记载安禄山:倾巧,善事人,人多誉之。也说就是说他为人机巧,善于察言观色,可谓八面玲珑,深得别人的喜爱。《安禄山事

  • 尉迟恭有何过人之处能被选进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道宗,秦琼与尉迟恭谁厉害,凌烟阁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其中,有李靖那样的将才,有魏征那样的相才……尉迟恭靠的什么呢?他靠的是生死不渝的赤胆忠心。(一)与李

  • 明朝后期皇帝几十年不上朝 明朝为何还能维持近三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皇帝多少年不上朝,明朝为什么没有好皇帝,多年不上朝的明朝皇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明代皇帝,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明代皇帝不上朝的长达几十之多,可以说皇帝昏庸无能,明代为什么还能维持近三百年之久?真相又是什么样的?元代末年,因为统治者的残暴昏聩,导致不少农民起义军爆发,1352年,郭子兴带领起义军攻占濠州,明太祖朱元璋受邀一同参与起义,此后因多次立下战

  • 官渡之战中,袁绍如果没有遭遇许攸的背叛会是什么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官渡之战田丰,三国杀官渡之战许攸,官渡之战献计的谋士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实际上许攸背叛袁绍,只是给曹操提供了一个烧毁袁绍粮草的情报,并非袁绍败亡的真正原因。只是由于曹操军火烧了乌巢

  • 嘉靖时期严世蕃父子一手遮天 严世蕃到底嚣张到什么地步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上真实的严世蕃,一手遮天图片,严世蕃几个儿子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代严世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代有这么个狂妄的官二代,他体型肥胖臃肿还是个独眼,但却不经科考便能平步青云轻松上位建设部副部长一职。他贪污受贿、压榨官员百姓,嫌弃太子小气,让王爷倒贴,甚至让皇帝为他的贪婪背锅,但最终却因为玩得太欢,不仅玩死了自己还害死了老

  • 蜀汉大将军费祎遇刺,幕后主使真的是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姜维邓艾钟会,姜维最后用什么计,诸葛亮的继承人费祎蒋琬

    蜀汉在三国里是实力最弱的一方,尤其是刘备,关羽等老一辈的人才离去,蜀国更是严重的人才凋零。一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道尽了蜀汉后期人才凋零、后继无人的无奈与现实。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三国正史中,刘备集团是最倒霉的:有能耐的都活不长,以至于姜维伐魏

  • 明朝宦官汪直一生都经历过什么?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上的汪直是个怎样的人,明朝是不是有两个汪直,汪直是个好太监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明朝政府为控制倭患猖獗的局面,朱纨采取了“革渡船,严保甲”等一系列措施,加强海禁。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嘉靖年间,一个名字和成化年间奸宦汪直相同的海上霸主横空出世,他在中日两地频繁进行走私活动,甚至还在日本建立了一个宋政权,自称“徽王”。尽管有着僭越

  • 靖难之役一场大火让朱允炆下落不明 朱允炆最后死在大火中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允炆为什么叫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用李景隆,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代朱允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靖难之役,朱棣攻破南京城,一场大火朱允炆下落不明,朱允炆到底去了什么地方,朱允炆是不是死在大火里边?1.张居正的说法靖难之后朱允炆到底去哪里了?这个问题其实万历皇帝就问过张居正张首辅:听说建文帝在那个时候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