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初三杰一的韩信早年是什么生活?他是如何改变自己的?

汉初三杰一的韩信早年是什么生活?他是如何改变自己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169 更新时间:2023/12/22 22:22:53

西汉萧何张良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这三人为汉高帝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在没有发迹之前,韩信就是一个游荡在街头的混混,不仅没有正当职业,甚至连饭门都找不到。为了能吃口饱饭,韩信常常需要寄居在亭长家蹭饭吃,时间短的话还是可以接受的,但韩信一吃就是数个月。就算收留他的亭长和他关系再好,也避免不了产生矛盾。

史料记载: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随后韩信被亭长的妻子嫌弃,赶出了家门。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韩信这么大的英雄,为了吃饭,也不得不忍受屈辱和他人的白眼。

韩信在河中钓鱼,想用鱼来充饥,恰好碰到几位洗衣服的大娘,其中一位大娘看到韩信可怜,就拿出东西给韩信吃,韩信这一吃就是几十天。

要说韩信的出身的确很普通,虽说他的悲惨程度不及朱元璋,但也是吃不饱、穿不暖,窘迫不堪。之后韩信投奔了刘邦,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史上屈指可数的将星,那么为何如此优秀的韩信,在早年却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呢?

能力和出身不一定成正比

固然寒门难出贵子,但事实上,寒门也出了不少令人惊异的强者,好比朱温安禄山、朱元璋、刘裕等等。

安禄山早年就失去了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为了生计,安禄山和同乡史思明常常要去偷山羊。不料被时任幽州节度使的张守珪所抓,就在杀头的那一刻,安禄山喊道:

“大人为何要杀死壮士?”

张守珪随即发现了安禄山的与众不同,令其在军中任职。安禄山在军中服役,就好比鱼儿游入大海,一番努力之下,安禄山摇身一变,成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手握重兵,在皇帝面前也是说一不二。

宋武帝刘裕出身同样不堪,母亲在分娩后就去世了,有了好心人帮忙,刘裕才能顺利长大成人。早年刘裕为了一口饱饭,打过渔,也卖过草鞋,在入伍北府军之后,才有了之后的作为。

可见,出生和能力不一定成正比,一个人早年的遭遇不能决定他的将来,人的出身无法选择,他能选择的只有在成人之后的道路。

即便韩信身负大才,但他可能自己都意识不到,一个人的天赋是需要挖掘的,在其未发现之时,很可能只是个普通人,甚至吃饭都成为问题。

韩信需要施展才华的平台

在这个世界上,或许八成人都只能平凡地度过人生,而剩下的两成人才可能成为人杰,有些时候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韩信的军旅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在秦末乱世,韩信想有一番作为,而他没有创业的本钱,只得投奔到他人麾下。首先,韩信投奔到项羽军下。

在屡次献计后,项羽并没有采纳,一方面由于韩信人微言轻,另一方面,项羽也缺乏识人辨人的才能,假如项羽重用了韩信,那么楚汉争霸可能就要被改写,刘邦要想一统天下,就可能变为痴人说梦。

在项羽营中不受重用,随即韩信投奔了刘邦。起初,韩信只是个接待宾客、不入流的小官,因为某种原因犯了法,在要被杀头之时,韩信对长官夏侯婴大喊:

“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夏侯婴可是刘邦手下的红人,夏侯婴见韩信长得仪表堂堂,谈吐不凡,就留下了韩信的命。也正是因为夏侯婴的手下留情,才让韩信接触到了萧何,直至成为大将军。

如果萧何没有去追韩信,那么韩信也就成不了那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战神。在大将军的就职演讲中,韩信侃侃而谈,将局势分析得一针见血,刘邦很高兴,韩信也得到了他梦寐以求,施展抱负的机会。

一个人再有才华,也需要一个施展的平台,如果没有这个平台,他可能一文不值,韩信就是如此。假如他没有碰到夏侯婴,那么就会死得不明不白,如果他没有碰到萧何,也就错过了这大好机会,甚至还会变回那个无业游民。

韩信不甘于苟且偷生

在韩信骨子里有一种不服输的意志,刘邦在早年,同样常常去别人家蹭饭,只不过刘邦有本事赊账,还能不能让对方发火,可是韩信缺乏这种能力,于是面对不给饭吃的亭长夫人,韩信只能选择走。

为何韩信要选择走?而不是给亭长说说好话,继续让其蹭饭,没准亭长夫人耳软心活,还能给韩信找个工作。可见韩信还是有原则、有底线的,即便他沦落到食不果腹的程度,他也不想被人瞧不起。

有人说了,如果韩信有骨气,为何还要承受那胯下之辱?或许在韩信看来,胯下之辱只是个坐标,从此之后,他要将他的人生一分为二,在此之前他只是游荡在坊间的无业游民,而在此之后他将一鸣惊人,成为万人瞩目的大人物。

从后续韩信的表现,他的野心根本不是一个诸侯王可以满足的,他曾多次威逼刘邦,甚至差点来个自立为王。要不是当初刘邦的态度还算诚恳,秦末将成为三足鼎立的局面。

韩信对君臣关系的处理,不太妥当

上天是公平的,老天给了安禄山高智商、高情商的脑子,反手就给他一副肥肥胖胖,三百斤的皮囊。韩信同样如此,韩信可谓古今闻名的兵仙,能自称“多多益善”者,在史上屈指可数,但韩信同样有他的弱点,那就是权谋、政治智慧略显不足。

如果将安禄山的脑子,安在韩信的头颅里,那么可能也就没有刘邦什么事了。韩信最后是死在吕后手中,而且吕后仅仅耍了个小花招,就将韩信骗入了宫中。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军人的最高荣誉应该是战死在沙场,而不是死在女人手中,面对命运的安排,韩信也是无能为力。

韩信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却没想到,最终还是给她人做了嫁衣,早年落魄,晚年悲惨,呜呼哀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冒顿单于最后如何统一蒙古草原 如何评价冒顿此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冒顿是草原上的一个奇迹,他的事迹一直被后世传诵。他的父亲头曼单于将匈奴这个游牧民族发展起来,而到了他的儿子冒顿这里,冒顿将这个民族发展到了最强盛的时候,这个时期的匈奴是最恐怖的,他们几乎横扫亚欧大陆,之后又将蹄铁踏向了中原,踏到了冒顿最梦寐以求的地方。冒顿(mò dú)(前234年——前174年),

  • 赵奢是谁 关于赵奢的生平简介他是一位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赵奢是历史上一个比较出彩的人物,他是个优秀的政治家也是个优秀的军事家。在历史的长河里,他凭借着过人的能力和才干而得到了君主的赏识,也因为良好的人格操守,而受到世人的尊重,纵观他的一生,是个充满了智慧的智者的形象。赵奢,出生年月不详,嬴姓,赵氏,名奢,赵奢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

  • 三国诸葛氏家族的成员有多牛 魏蜀吴三方做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历史上,有一个家族的成员在魏、蜀、吴三个国家中都做到了丞相。即便是三国时代结束后,其成员甚至在东晋都封侯拜相,并且在蜀国、吴国、东晋两度被托孤辅佐幼主,成为实际上的“摄政王”。虽然这个家族成员并未有人封王称帝,成为最牛的家族,但就混政坛而言,绝对是最吃得开的。今天就带你认识下这个显赫的家族——琅

  • 章惇为何被列入奸臣传 章惇书绝壁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章惇为什么被列入奸臣传章惇,字子厚,公元1035年建州蒲城生人.青年时期的章惇博学多闻,擅长文辞,他的一手书法也是刚劲有力,世人评价其虽然不如唐人写的工巧,不过气势早已远迈。章惇为人性子豪爽耿直,眼里可谓是容不得沙子,是北宋年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是这么一个有名的而又有性格的人,为何人称为奸臣呢

  • 悲情皇帝晋愍帝司马邺 是如何饮恨而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邺最初过继给伯父秦献王司马柬,袭封秦王。永嘉七年(313年),晋怀帝于平阳遇害之后,司马邺于长安即帝位,改元建兴。司马邺即位时,西晋已经没有可以作战的战力;而且长安也没有可用的物资可以与前赵作战。建兴四年(316年)八月,刘曜发兵攻打长安,并且切断长安的粮运;晋愍帝在食粮断绝的情况之下于十一月十

  • 周文王被商王所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周文王封神了吗周文王在位时兢兢业业为了周国的昌盛,每天是废寝忘食,让百姓过上了好日子,不负祖父、父亲的嘱托,把周国大理的很好,且在暮年都还在为讨伐商纣做准备,最终不幸积劳成疾,从此一病不起,把大任交到儿子手上。取得如此大成就的周文王确没被封神?这是为什么听小编慢慢道来。周文王画像在封神榜中很多人都封

  • 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武艺精湛的曹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曹丕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魏国。曹丕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

  • 历史上崔杼是谁 关于崔杼的生平简介和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崔杼并非一个君主、帝王,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丰功伟绩,与他有关的不过是一些与帝王相联系的花边轶事。因为他的上司,让崔杼戴了绿帽子,崔杼一时间,气急攻心,就把自己国家的君主给杀掉了。“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文天祥《正气歌》里提到的这两句,就是与崔杼有关的信息。前一句讲的便是春秋时崔杼弑君的故事,

  • 呼延灼和金兀术有什么隐藏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水浒传呼延灼呼延灼是《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中位列天罡星第八位的人物,书中记载他是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的嫡派孙子,是并州太原人(今天就在山西太原),呼延灼在上梁山之前在朝中任职汝宁郡都统制,一身高强武艺,被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使用的武器是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所以被人称为“双鞭呼延灼”。水浒传中的双鞭

  • 夏朝末年商汤王为什么会成为商朝的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商汤灭夏夏朝统治末年,国君昏庸无道,民众苦不堪言,那时的国君迷信于君王之位永固的说法,便不把自己的子民当回事,拼命压榨民众的财富。商汤伐桀夏朝最后一个国君桀,荒淫无道,残忍暴虐,民众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夏桀还以太阳自比。他说自己就是那太阳,太阳不消失,他就不会灭亡。民众为了脱离夏桀的统治,暗暗诅咒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