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上位的 汉文帝为何没有成为汉献帝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上位的 汉文帝为何没有成为汉献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911 更新时间:2024/2/1 19:57:49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文帝和汉献帝,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汉惠帝刘盈的异母弟。西汉初年,吕后去世后,太尉周勃联合丞相陈平等人率领京城附近驻扎的北军彻底的粉碎了吕氏势力,然后迎立刘恒进京继位,史称汉文帝。

然而奇怪的是,汉文帝刘恒和汉献帝都是被大臣拥立的皇帝,但是一个成为了一代明君,一个却成为了一个傀儡,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汉文帝刘恒

一:皇帝对比

1:汉文帝刘恒:很有能力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他的母亲薄姬是原来魏王魏豹的宠姬,魏豹被杀后,薄姬成了俘虏,被送入织室织布,后来刘邦见她有些姿色,就把她纳入了后宫。

后来薄姬受到刘邦的宠幸,生下了儿子刘恒。

公元前196年,刘邦在平定了代地的陈豨叛乱之后,就册立了八岁的刘恒为代王,建都于晋阳。

刘恒在代地就藩期间,一方面与民休息,发展生产,恭俭作则,代地因此大安。另一方面,西汉初年,朝中政治局势并不稳定,先是有刘邦铲除异姓诸侯,后是有吕后临朝称制,大肆铲除异己。再加上刘恒的母亲薄姬的悉心教导。因此,刘恒从小就养成了谨慎沉静的性格。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后,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便率人诛灭了吕氏势力。随后开始商议由谁来继承皇位,最终经过商量。周勃认为刘恒很懦弱、很无能,并且在刘姓的诸侯中,存在度不高,如果立他的话,便于自己控制。于是就立了刘恒为帝。

然而,汉文帝继位不到一天,周勃就知道自己看错人了。

刘恒在进入皇宫后的第一个晚上,通宵没有睡觉,一连下了三道诏书:

第一道诏书:任命他的一个亲信做卫将军,掌管京城的南北二军。

周勃原来掌握着北军的军权,但是刘恒在进皇宫的第一个晚上,就首先夺了周勃的军权。

第二道诏书:对于拥立他做皇帝的功臣们一一赏赐、封官进爵,对于被吕后贬斥的刘姓王公则恢复了爵位和封地。

第三道诏书:对于跟随父亲刘邦的功臣们分别赏赐、分封。

刘恒的三道诏书,不仅从根本上保障了自己的帝位和生命。同时也把朝臣们拉到了自己的身边,对于巩固自己的帝位有很大的帮助。

也正是因为这三道诏书,使得刘恒没有成为一个傀儡皇帝。

其实在刘恒夺周勃军权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刘恒不会、也不甘于做一个傀儡皇帝的。

2:汉献帝刘协

汉献帝刘协,字伯和,东汉末代皇帝,母为灵怀皇后王荣。

早年曾得到董太后的抚养,举止端庄,时称“董侯”。汉少帝即位的时候,刘协被册封为渤海王。后被改封为陈留王。

公元189年,在司空董卓的拥立下,即位为帝。

刘协虽然被拥立为帝了,但是此时的刘协才9岁而已。让这么一个孩童来掌控这么大的一个帝国,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而看过《三国》的人恐怕都知道,董卓绝不是什么忠臣,之所以立刘协为帝,最大的原因恐怕就是便于控制了。因此,从个人能力来说,身为孩童的刘协对于国家大政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只有当傀儡的命了。

二:朝廷重臣的忠诚度对比

1:汉文帝的朝臣

吕后死后,朝中掌权的人是吕后的两个侄子:吕禄吕产。吕禄以赵王的身份担任汉朝的上将军,吕产以吕王的身份担任西汉的相国,二人共同把持着汉朝的朝政大权。

此时朝中的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那都是跟着刘邦一起打天下的老臣。看到吕氏家族的人如此把持朝政,危害刘氏政权。于是二人便开始谋划诛灭吕氏势力。

最终,周勃通过郦商的儿子郦寄的游说,成功的骗取上将军吕禄交出北军的军权。吕禄交出军权后,周勃便迅速地铲除了吕氏的势力,随后迎立代王刘恒为帝。

从整个铲除诸吕的过程可以看得出来,当时朝中除了吕氏势力外,很大一部分朝中重臣还是忠于刘氏的,而且此时朝中的大臣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当年跟着刘邦打天下的老臣,因此他们的忠诚度是不用怀疑的。

正是因为朝臣的忠诚,因此没有人有图谋不轨的野心。而这也保证了刘恒的顺利掌权,从而避免了成为傀儡的命运。

2:汉献帝时期的朝臣

东汉灵帝死后,嫡长子刘辩继位。但是因为年幼,实权掌握在临朝称制的何太后和大将军何进手中。而且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汉少帝继位的时候,东汉政权就已经名存实亡了。他即位后不久就遭遇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和以十常侍为首的内廷宦官集团这两大敌对政治集团的火并,被迫逃出皇宫。

汉少帝回宫后不久,被以“勤王”为名进京的凉州军阀董卓废为弘农王,随后陈留王刘协被立为皇帝。

汉献帝继位的时候,董卓的军队已经完全控制了京城,而董卓自己则自封为丞相,后又加封为太师,完全控制了中央政权。

后来司徒王允利用董卓与义子吕布之间的矛盾,成功的利用吕布杀死了董卓。

王允在杀死董卓后,就与吕布共同主持朝政。从此以后骄傲自满,加上王允气量狭小,未能维持住关中的局势,结果不到一个月,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人就击败了吕布,占领长安,并且杀死了王允,重新控制了东汉政权。

后来,刘协在杨奉、董承的护卫下,终于摆脱了李傕、郭汜的控制,向东逃去。

公元196年,时任兖州刺史的曹操迎接刘协入驻洛阳,随后曹操挟持刘协迁都到许昌,从此曹操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

纵观刘协被立为皇帝后的朝臣,历经董卓、李傕、郭汜、曹操等,几乎全都是心存野心,图谋不轨之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刘协有心复汉,这些人会容忍吗?

因此,从朝臣的角度来看,他们也希望刘协当一个傀儡皇帝,而不会真正地效忠于他。

董卓

三:朝外势力

1:文帝时期的朝外势力

在朝廷外面,西汉时期主要分为两部分:诸侯 和 地方官吏

(1):先说地方官吏

对于地方官吏来说,到底是刘氏当国还是吕氏当国,其实一点都不重要,人家只要能保住人家自己的官职爵位就可以了。因此对于大部分官吏来说,人家是持中立态度的。

不过有一个人要特别说明一下,那就是灌婴。

灌婴本来是朝中的大将军,后来吕后死后,齐王刘襄起兵,要杀进京城,扬言要杀掉那些不该当皇帝的人,其实就是要诛杀吕氏势力,在这种情况地下,掌握实权的吕禄和吕产就派大将军灌婴带兵出征。

因此,灌婴本来是朝中势力,但是后来变成了朝外的重臣势力了。

灌婴出征的时候,任何人,包括周勃和陈平在内,其实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倾向于刘氏还是倾向于吕氏的。灌婴带兵到了荥阳之后,宣布联合刘襄,共同反对诸吕。从这一刻开始,朝中的重臣终于明白了,灌婴是支持刘氏的。

因此,在朝外,地方官吏主要持中立和支持刘氏两种态度。也正是因为地方官吏的这种态度,使得朝中的大臣不敢有任何不臣之心。

灌婴

(2):再说一下诸侯势力

文帝继位的时候,此时正处于西汉初期,诸侯国对中央的忠诚度还是无可置疑的。最明显的莫过于诛杀吕氏势力的时候,诸侯的表现了。

吕后死后,朝中的实权主要掌握在吕后的两个侄子吕禄和吕产的手中。这时刘邦的庶长孙刘襄首先在山东起兵,扬言要攻入京城,杀死那些不应该当皇帝的人。其实就是要诛杀吕氏家族的人。

而在刘襄起兵的时候,此时在位的皇帝是汉后少帝刘弘,不过因为刘弘年幼,朝中的实权掌握在吕氏家族的手中。说得直白点就是刘弘其实就是个傀儡皇帝。而这也给了刘襄起兵的理由。

从刘襄的起兵可以看得出来,此时朝外的诸侯是忠于刘氏的。假如汉文帝继位后,真的被大臣架空成为一个傀儡皇帝,那些那些刘姓诸侯是绝不答应的。

因此,刘姓诸侯对中央的忠诚,也使得汉文帝没有成为一个傀儡。

刘襄

2:汉献帝时期的朝外势力

(1)地方势力

要谈论这个问题,首先要说一下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

公元184年,也就是汉灵帝光和七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再加上全国大旱,颗粒无收但赋税不减,最终,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这就是东汉末年发生的“黄巾起义”。

为了有效地镇压起义,汉灵帝接受太长刘焉的建议,将部分刺史改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担任,让其拥有地方军、政大权,以便加强地方政府的实力,从而更容易控制地方,进而达到有效进剿黄巾起义的目的。然而,也正是因为汉灵帝的权力下放,使得地方军拥兵自重,群雄相互攻击,进而逐鹿中原,甚至最终东汉皇帝在军阀的眼中如同无物。

在这样的背景下,汉献帝继位后,各地军阀怎么可能效忠于他呢?

(2)再说一下地方刘姓势力(此时的刘姓势力不一定是诸侯)

东汉末年,王室衰微,尽管如此,还是有一部分刘姓势力是效忠于中央的,但是这些效忠中央的刘姓势力毕竟力量有限,还不足以使汉献帝摆脱傀儡的命运。

①刘备

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少年时曾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但是因自身实力有限,因此在诸侯混战的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此时的刘备大多都是依附于其他的诸侯,因此,他不能帮助汉献帝摆脱傀儡的命运。

刘备

刘虞

刘虞是东汉东海恭王刘强的后代,丹阳太守刘舒之子。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张自己的势力,后来出任幽州牧,累授大司马,封襄贲侯。袁绍因此曾想拥立其为帝,但是被刘虞拒绝了。

公元193年,刘虞在率兵攻打公孙瓒的时候,兵败被俘,最终被杀。

③刘表

刘表是西汉鲁恭王刘余的后代。东汉时,被任命为荆州牧。刘表在荆州期间,开经立学,爱民养士,自求自保。而且刘表还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然而,刘表为人性多疑虑,并且没有征战四方的雄心。

因此,汉献帝也指望不上刘表了。

从这三个刘姓势力分析可得,此时的刘氏势力要么是没有实力,要么是自求自保。对于汉献帝并没有什么实际性的帮助。

总结:

综上所述,可得,同为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而汉文帝没有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的原因,归纳起来大概有这么三点:

1:汉文帝很有能力,但是汉献帝刚继位时,还是个孩子。

2:汉文帝时期的地方势力持中立和拥立中央的态度,而汉献帝时期的地方势力则已经是割据状态了。

3:汉文帝时期的刘姓诸侯是拥立中央的,并且很有实力。而汉献帝时期的刘姓诸侯已经是没有实力和只求自保的状态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丕让汉献帝禅让退位 汉献帝为何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丕和汉献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196年,在外流浪快一年的汉献帝被曹操接入军营中,曹操令人送来一盆肉给他吃,汉献帝望着这盆肉哭了,他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肉,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曹爱卿,你是朕的大忠臣呀!没有爱卿的收留,朕会饿死在街头。自从汉献帝被李傕和郭汜

  • 司马懿究竟残忍到什么地步 为 报仇连小孩都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三国司马懿。常有人说,三国时期的最大赢家就是司马懿,那么司马懿这人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呢?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一下。三国鼎立时期,最为强大的魏国,曹操独掌大权,他最喜欢是小儿子曹冲,曹冲自小非常的聪明,在曹操眼里,是个难得的帝王之才,可惜过早夭折,其实他最喜欢的是儿子曹

  • 张春华作为司马懿的结发妻子 司马懿晚年时为何如此讨厌她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懿和自己的妻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司马懿,应当是十分熟悉,历史对于司马懿一直都是颇有争议的,因为司马懿的为人十分的阴险毒辣,是那种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任何手段的人,但是尽管如此,我们无法否认司马懿确实是一个才华横溢,智慧过人,有手段有谋略的人。

  • 张绣杀了曹操的儿子 曹操为什么还要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张绣和曹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197年,曹操征讨张绣,张绣见曹军势大,于是开门献降,久居军旅的曹操寂寞难耐,在侄子曹安民的引荐下,将张绣的婶子招进了军帐,知道消息后的张绣大怒,起兵反叛,曹操的长子也曾是曹操最爱的儿子曹昂为了掩护曹操撤退,将自己的战马让给曹操,自

  • 历史上的曹爽到底是什么样的 曹爽真的是庸碌无能的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历史曹爽,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曹爽兄弟按照早已安排好的日程,陪伴魏帝曹芳到洛阳城南九十里的高平陵去祭祀魏明帝曹叡。在曹爽兄弟出城后,司马懿当即释放出被曹爽迁至永宁宫的郭太后,并假借郭太后的名义迅速占领洛阳城,抢夺了曹爽兄弟在城中的武装力量。随后,司马

  • 东汉末年四大恶人是谁 他们分别做了什么恶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东汉末年四大恶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魏晋时期,有一个叫李康的士人,写了一篇文章叫《运命论》,这篇文章是讨论国家动乱与士人之间的关系,李康运用历史事件与人物,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则善恶书於史册,毁誉流於千载。意思是:那么将善恶都写在史册上

  • 曹操的儿子那么多 他们的能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操的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植虽然文采风流,终究一介文士,从未显示出过多治国治军才能。何况曹操本人就是大文豪,对文采想来也不会太崇拜。当然曹植生性放荡不羁,比较合曹操豪气干云的脾气,但最终还是因为太不懂规矩失去了曹操的宠爱吧?曹操其实这种偏爱也是有原因的

  • 孙策明明有儿子可以传位 孙策为什么还要传位给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策传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策遇害的时候,孙策的长子孙绍还没有成年,根本无法继承孙策在江东的势力。因为孙策的三弟孙翊为人豪爽,江东群臣都想要拥戴孙翊为江东之主。然而孙策却坚持立孙权做江东之主,孙策对孙权说:“统兵征战,与天下群雄决一高下你不如我。治理江东,稳定基业

  • 曹洪作为曹操的救命恩人 曹丕继位后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丕杀曹洪,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曹洪两次救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历史上曹洪只救过曹操一次,也正是因为曹洪救了曹操一次,曹丕才没有能够杀掉曹洪。曹洪晚年遭到曹丕的报复,主要是因为曹洪为人贪财吝啬。史书记载,曹洪家财万贯却一毛不拔,曹丕少年时期曾经找曹洪借过布匹,结果曹

  • 曹操一共有多少个儿子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的儿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操一生子女众多,仅见于正史的,便有25子6女,另外还有3位养子,可谓多子多福。那么,曹操的亲子们都有怎样的人生?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呢?丰愍王曹昂字子修,曹操的庶长子,生母为刘氏,但由丁夫人抚育成人。曹昂聪慧过人,性情刚胆谦和,深为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