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读史记“留候世家”:张良的故事

解读史记“留候世家”:张良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708 更新时间:2024/2/2 23:39:29

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的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的首都阳翟(今河南禹州)任过五代韩王之相。

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为留侯。

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谋圣”。

司马迁的《史记》是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构成,其中“世家”记录着活跃在帝王身边的贵族、侯王的兴衰史,《留候世家》便是一个典型的事例。留候就是指有着“汉初第一谋臣”之称的张良。

张良、萧何、韩信被史家誉为“汉初三杰”。萧何为刘邦的幕僚长,位列第一功臣,但他的政治生涯并不乐观,最后被刘邦所猜疑,被捕下狱,险些治罪;韩信拥有重兵,战功赫赫,但素来被刘邦所猜忌,最终难逃被诛杀的厄运,可悲可叹;唯有“谋臣中的第一高人”张良,在汉初帝王争霸的历史舞台上成功地扮演了“王者师”的角色,始终受到刘邦的尊重,以至于成为古往今来能够运用政治智慧来保护自己的范例。

司马迁在《留候世家》的记述中,文学色彩并不是多浓厚,前后都是运用了一种平淡朴实的笔法,描述了张良如何从一个拥有报国之志的青年,如何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汉王出谋划策,争夺天下,然后在政治生涯的鼎盛时期又急流勇退的传奇而又富有智慧的一生。民初史学家李景星在其《四史评议》一书中论曰:“史传例不称字,而《留侯世家》独称字,以高帝常字之也。凡此,皆太史公推重子房处。盖子房乃汉初第一谋臣,又为谋臣中第一高人,其策谋甚多……”又曰:“《留候世家》尤妙在‘老人授书’及‘四皓定太子’两段,全于淡处着笔,虚处传神,使留候的逸情高致一一托出,信乎其为文字中之神品也。”

《圯上逢黄石公》一段,有传奇色彩,但司马迁未加任何修饰,就像给我们讲述一个很亲近很实在的故事。张良桥上遇黄石公,正是自己的理想抱负遭受挫折的时候。他博浪沙击杀秦始皇不成,历经十年磨难,巧遇黄石公,从为老人拾鞋穿鞋,几次相会,到老人赠书,展示出张良的不凡气量和隐忍有容的人格魅力,也说明了张良已经从一个江湖的豪侠之士,变成了一个成熟、深沉、机智识变的不平凡人物,为后来成为“王者师”埋下了伏笔。

《谏止复立六国》是张良政治智慧的一个出色表现。当时刘邦被项羽困在荣城,忧心如焚,急不可待的寻求破楚的良策。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提出了重新封立六国,想借助六国君臣百姓的力量来削弱楚国。刘邦把握不准,就去征求张良的意见,张良当时就对这一决策进行了否决,并且针锋相对的论证了这一策略的不可行性,同时指出了这一策略失误的八条原因。

张良巧妙地以商汤伐夏而仍然封其后人于封地为例,把楚汉相争的严酷现实和商汤伐夏桀、武王伐纣的历史加以对比分析,最后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如果重新封立六国,只能断送汉王创下的伟业。

在这里,张良善于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为现实斗争服务。此外,在向君主谏言时,能把自己置于适当的位置,既雄辩,又不气势张扬,既严肃地指出厉害关系,又不置君主于难堪的境地,这种知彼知己、把握分寸、刚柔相济的主宰形势的能力,无疑具有不可忽略的借鉴作用。

司马迁在《四皓定太子》一段里,把张良的政治智慧又推向了一个层次。汉高祖想废掉太子,欲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吕后惊恐万状,向张良寻求良策。张良说: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群臣百余人何益?张良冷静地分析了客观形势的变化,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汉高祖为成就帝业,可以采纳他的意见。如今天下安定,处理家庭骨肉之间的事情,汉高祖就不会这么容易的采纳自己的意见了。张良正是基于对客观形势及自己在这一格局中的位置的透彻分析,才决定采用了与上次谏止汉高祖重新分封六国时的不同策略,用间接的手段达到直接的目的,即借助四皓的力量来达到巩固太子地位的目的。

这个目的达到了吗?司马迁运用绘声绘色的描述回答了这个问题。“鸿鹊高飞,一举千里。羽翩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赠缴,尚安所施!”汉高祖面对戚夫人的悲泣,唱起了这支楚歌,这是一首汉高祖无力驾驭局势的无可奈何的挽歌,也是一首别出心裁的张良出色的政治智慧的赞歌。司马迁就是这样通过一个个看似平淡无奇的历史事件,层层推进地凸现了张良出色的政治智慧。

《留候世家》的最后一节便写到了张良急流勇退。张良大半生用智谋为汉王争得天下,但“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历史规律,他是深知的。急流勇退从理论上讲,虽是消极的,但它的确是一颗在特定历史时代各种复杂而特殊的政治文化因素相互制约下结出的历史之果。

急流勇退,既要有识时务的睿智,又要毅然决然割舍功名利禄的勇气。所以看似超然的急流勇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割舍名利的痛苦的灵魂挣扎过程。从这一意义上来看,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能够急流勇退的人,既是智者,更是勇者。张良正是这样的智者和勇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汉末最有治民之才的名臣——刘虞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武帝名称一览表,东汉大儒,东汉末年大儒

    汉末天下大乱,现实宦官当道,黄巾四起,之后各路诸侯带着各自的目的,参与到平定天下的征途中。有的人等不及的想要篡夺皇权,比如奸贼董卓、袁术之流,有人挟天子令诸侯,比如曹操之流,有人打着另立朝廷,拥立新帝,以抬高身价,比如袁绍、韩馥之流,也有人割据一方,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比如益州的刘璋,荆

  • 诸葛亮摆空城计司马懿明明识破了,他为何还要退兵?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司马懿最后一战,诸葛亮在哪里用的空城计,司马懿为什么没有识破空城计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然后和赵云率军进驻汉中,用汉中太守魏延为丞相府司马 由于曹魏事先毫无准备,他们见诸葛亮率领蜀汉大军而来,纷纷望风而降,一时间,陇右五郡有三郡都投降了诸葛亮。为了全据陇右,进而占据雍凉地区,诸葛亮打算绝陇道,并在短时间内攻下整个陇右。为此,诸葛亮让马谡出兵坐

  • 诸葛亮和郭嘉的真正实力对比 两人的实力差距很大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郭嘉比诸葛亮聪明,感觉两人各方面差距大,如何让两个人的三观产生差距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郭嘉实力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生前有那么厉害吗?两人之间的实力差距有那么大吗?也是演义加成,也许是因为易大师的课堂上有加成。不知何时,郭嘉能力都和卧龙比较高低了,更有甚至,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真是奇哉怪也。首先,诸葛亮和

  • 武则天的男宠地位有多高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想做她的男宠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的男宠称什么,武则天挑选男宠的三大必要条件,武则天的男宠是谁

    武则天时期很多人都想做她的男宠,武则天男宠到底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有这种想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本来武则天已经想要在暮年时期还政于李唐王朝,可因为张家兄弟二人的恶意挑拨,使得武则天再次回到洛阳管理朝政。武则天回到洛阳之后,朝政大臣开始

  • 李白和杨贵妃之间是什么关系 电视剧演的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白和杨贵妃是一个时代的人吗,杨贵妃与李白的关系,李白和杨玉环

    李白和杨玉环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两人的关系是不是和电视剧演的一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古代的诗词,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曾接触到了不少的诗人,小编最喜欢的就是李白。李白身上有三个特点,第一,随身携带着自己的美酒,走到哪里都能喝两

  • 三国时期被封“折冲将军”的分别是谁?都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许褚为什么被称为虎痴,古代封号是怎么封的,被称为虎痴的人是谁

    杂号将军和重号将军是汉末三国时期武将最主要的官职。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重号将军虽然地位较高,但是数量有限,主要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等。因此,从西汉时期开始,朝廷就册封了大量的杂号将军,以此授予立下战功的武将。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杂号将军得到了更

  • 李孝恭的一生战绩如何?他最后不得善终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云一生战绩,汉王赵王谋反结局,成吉思汗一生战绩辉煌

    在我国历史上,唐朝,可以说是中国人最为自豪的朝代。在那个朝代,文化昌盛,万国臣服,被称为大唐盛世。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如果说唐太宗李世民是那个时代最为璀璨的皓月的话,那么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便是拱卫着月亮的群星。而我们今天要讲到的这位传奇武将,便是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功劳

  • 独孤贵妃:唐代宗最宠爱的女人,可惜红颜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代宗不与独孤合葬,唐宫美人天下皇帝爱谁,李世民的最爱的四个女人

    她是唐代宗李豫最宠爱的女人,天生丽质、貌美聪慧,去世后三年皇帝都不愿让她出宫归葬,此人就是贞懿皇后独孤氏,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唐代宗的结发妻子并不是贞懿皇后,而是崔妃,咱们先来说说唐代宗的嫡妻崔氏为何没当上皇后。崔氏的母亲是韩国夫人,也就是杨贵妃的姐姐,崔氏自然就是杨贵妃的外甥

  • 燕昭王在位期间都都有何作为?燕国的国力有何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燕国很弱吗,五代十国燕国怎么灭亡的,燕国为什么这么弱

    燕国(青铜器铭文作匽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始祖是周文王庶长子召公, 战国七雄之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燕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彊国之闲,最为弱小,几灭者数矣。”然而自从周武王分封自己的庶长子召公奭建立燕国以来,这个时常

  •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为何不愿成为皇太后?她与胤禛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孝恭,康熙的德妃乌雅氏有几个孩子,孝恭仁皇后和孝懿仁皇后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也有学者尊称其为“千年一帝” 。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康熙当了61年的皇帝,活了69岁,后宫中记录在册的后妃有70多人,其中,一共有4位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