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松锦之战对明朝有何影响?崇祯帝为何不答应求和?

松锦之战对明朝有何影响?崇祯帝为何不答应求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840 更新时间:2024/2/8 5:09:19

1640年到1642年,明清之间爆发松锦之战,这是明清之间的最后一场大战。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风雨飘摇的明末,崇祯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国内有李自成的农民军,辽东有实力强劲的八旗铁骑。公元1642年,松锦大战结束,明军惨败,洪承畴祖大寿先后投降满清。关外地区几乎全部沦陷,只剩宁远孤城一座,明军再无还手之力。就在此时,皇太极提出议和请求,而且条款并不算苛刻,只是双方划定界限,互相交换一些财物。即便崇祯拿不出那么多钱,如果他同意议和,最起码可以让明军有喘息之机。

只不过崇祯还是拒绝了,为何在如此危难之刻,亡国就在眼前,崇祯仍是不同意议和呢?

朝野舆论压力很大

史料记载:

“‘是尔君好逞干戈,犹尔之君杀尔也。天运循环,无往不复,有天子而为匹夫,亦有匹夫而为天子者。天既佑我,乃使我去帝号。天其鉴之!’辛丑,大军逼燕京。”

崇祯拒绝议和,那么皇太极也就只能再度发兵。松锦之战虽说清军取得了胜利,皇太极的军事天赋也显露无遗,但在近三年的战争中,清军也损失惨重,同样需要时间修整。所以,我们推测,皇太极提出议和,也有些迫不得已的成分,如果议和达成,对清廷也是个不错结果。

事实上,在很长时间内,女真人并没有吞并大明的打算,即使是有,对他们来讲也只是个遥不可及梦想。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单单一个关宁锦防线,他们都无法攻克,所以皇太极提出议和,也在情理之中。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毕竟当时明军处于劣势,还必须两线作战,如果辽东方向的战事能告一段落,那么崇祯有可能腾出手来,解决李自成的农民军。原本议和事宜是秘密进行的,陈新甲、谢升等大臣都已经汇报给了崇祯,崇祯同意议和继续进行。

史料记载:

“一日,所遣职方郎马绍愉以密语报,新甲视之置几上。其家僮误以为塘报也,付之抄传,于是言路哗然。”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再秘密的事情也可能会走漏风声。一次,兵部尚书陈新甲收到部下马绍愉的密信,陈新甲看完就放到了桌案之上。他家的书童以为这封信是将要发出的军事情报,就让人传抄下去,一下子大家都知道了秘密,原来皇帝在暗地之中搞议和。

舆论为之哗然,陈新甲就成了众矢之的,即使大家知道这是皇帝默许的,但那个替罪羊只能是陈新甲。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口水也能淹死人,在舆论的压力下,崇祯妥协了,迫不得已停止了议和。

不论如何,崇祯还是要考虑大臣们的意见的,况且当时东林党一家独大,文官集团势力空前,如果大臣们一味地阻止议和,他这个做皇帝的也无可奈何。

顾忌脸面,爱惜羽毛

知道消息泄露之后,崇祯帝十分恼火,他并是不恼火议和由此失败,而是恼火陈新甲的不小心,这么重要的机密,怎么就轻易泄露了?

换言之,正是陈新甲的不小心,让皇帝丢了脸面,原本说一不二的皇帝形象,变成了委曲求全的伪君子,这让崇祯帝无法接受。

陈新甲固然有错,但他也是在为朝廷办事,即便成了众矢之的,罪不至死。崇祯为了脸上那层最后的遮羞布,为了保全他的脸面,将罪责全部推倒了陈新甲身上,周延儒、陈演等大臣都曾极力劝说,但崇祯还是把陈新甲给杀了。

亡国之祸就在眼前,而崇祯却还在爱惜他的羽毛,将国家逼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理论上来讲,崇祯应该不惜一切代价,保证议和顺利进行,脸面和尊严都不如生存来的重要。

崇祯拒绝议和,那么只能和清军再度兵戎相见,可是明军已经毫无招架之力,亡国之祸就在眼前。

崇祯性格有缺陷

即位之前,崇祯的生活环境并不美好,由于明光宗朱常洛是宫女王氏所生,万历皇帝对朱常洛并不好看,还十分厌恶。十五年的国本之争,就是为了太子之位,直到1601年,朱常洛才被立为太子。

朱常洛本人都遭受排挤,那么更别提他的五子朱由检。在朱常洛继位后仅仅一个月,就去世了,红丸案很是蹊跷,深宫中暗流汹涌,人人自危,崇祯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

崇祯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中成长,因此他的性格也变得特殊且极端。崇祯皇帝性格多疑,对旁人很难信任,他不相信宦官,也不相信文官、武将,边境的武将他说杀就杀,兵部尚书也不知杀掉了多少。

在其身上表现出诸多缺陷,比如刚愎自用,比如首鼠两端,既自卑,又自信。在废除阉党的斗争中,他做得干净果决,但面临内外交困的窘境时,他却无能为力。

事实上,不论是谁当那个皇帝,都不一定比崇祯做得好。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女真反叛,加之自然灾害不断,官员队伍腐败严重。这就好比一台即将报废的机器,就算请来再好的修理师傅,他也无法将这机器恢复原状,只能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扔掉换新的。

公元1644年,李自成即将要攻入京城,此时议和或许已经没有意义了,要想挽回败局,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南迁。左中允李明睿曾上疏崇祯,劝他尽快南迁。

李明睿是这么说的:

“天命微密,当内断圣心,勿致噬脐之忧。”

事关紧急,必须当机立断,只要南迁成功,还可以组织人马东山再起。崇祯也明白了,如果再拖下去,李自成就打进来了,跑都跑不了。

崇祯有意南迁,只是他碍于脸面,再次询问大臣们的意见,一时间舆论再起,很多大臣不同意南迁,崇祯犹犹豫豫之间,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性格决定命运,在亡国之际,崇祯就应该当机立断,不要考虑什么尊严和脸面,只要他到了南京,一切都会有所好转。南京保留着所有的职能部门,崇祯到了之后,可以即刻开始运转,这比宋高宗建炎南渡不知要强了多少倍。

奈何拖来拖去,一切都晚了,崇祯自缢身亡,得了个君王死社稷的美名,但南明没了主心骨,便成了一盘散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从伴读丫头到当朝皇后,此女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从伴读丫头到当朝皇后,她的一生有多传奇?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此人便是清朝时期的孝和睿皇后,当时十公主出生了,而这也让年迈的乾隆皇帝非常的高兴。并且让十公主生母晋升为了妃子,从此以后十公主也成为了乾隆皇帝最疼爱的一个公主。同一年的时间里,在钮祜禄氏家族也出生了一个女婴,而这个

  • 揭秘:固伦和静公主的一生有多幸福?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固伦和静公主,她的母亲是大名鼎鼎的令妃。乾隆皇帝为了她打破惯例,将她封为了固伦和静公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固伦和静公主是令妃的长女,也是皇宫中的第7个公主。自从她出生以后就被众人视为掌上明珠,乾隆皇帝对她更是尤为宠爱。七公主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的特别聪明,所以说后宫里面的那

  • 为顺治帝生下第一个皇子的女子竟是宫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可能大家都知道顺治最爱的是董鄂妃,但最先为他生下皇子竟只是一个宫女,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顺治皇帝登基的时候年纪只有6岁,因为年纪还太小,所以不能作为一个真正的皇帝掌权,所有的大事还必须要自己的母亲还有朝堂上的辅政大臣决定。在当时只有当皇帝成婚之后才能真正行使自己的皇权,所以

  • 明朝孙若微到底是什么样的 电视剧和正史差距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代孙若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电视剧演的孙若微那么厉害,真实的孙若微到底是什么样的?电视剧演的是不是真的?《大明风华》中,女主角孙若微的光环可谓是十分强大。观看完整部电视剧,我们都会觉得这个女人真是了不得。尤其是在姚广孝为其摸骨后说出的话,更是意味着她简直就

  • 穆嫔:生下康熙最后一位皇子,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文章的主人公是穆嫔陈氏,在康熙晚年时入宫,生下皇帝最后一位皇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这个女子来自苏州。她没有显赫的家世,父亲也没有爵位或者是一官半职,说明这位女子出生在一个平民的家庭,是一个普通的女子。而在康熙,雍正时期就经常有江南的官员向朝廷进贡一些美女。由此我们可以

  • 朱祁钰登基后机会那么多 朱祁钰为什么一直不除掉朱祁镇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朱祁镇和朱祁钰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祁钰登基之后,机会那么多,朱祁钰为什么没有除掉朱祁镇?朱祁钰到底是怎么想的?“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皇帝朱祁镇被瓦剌大军生擒,成为了明代历史上的奇耻大辱,皇帝成了俘虏,京师上下为之震动,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为

  • 朱祁镇身为皇帝却被俘虏 敌人为什么第二年就将人送了回来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代朱祁镇,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祁镇被抓之后,朱祁镇为什么第二年就被放回来了?他们当初为什么会放人?当时,几位辅政大臣为了让朱祁镇学习更多以文治国的东西,为他准备讲论经史的经筵,每月定期举办隆重的讲学礼仪。让朝廷一流的讲师给朱祁镇讲述治国之道,而这种一直要受

  • 朱元璋能够宽怒地主和陈友谅的家人 朱元璋为什么让张士诚死上两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地主刘德和陈友谅都欺负过朱元璋,朱元璋也宽怒了刘德和陈友谅的家人?朱元璋为什么会让张士诚死上两次?一直以来,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给人的印象都是残忍好杀,冷酷刻薄,手下的功臣被他大肆杀戮,动辄有灭族之祸。在民间传说里,朱元璋建造一座“庆功楼”,

  • 朱元璋当初为什么主动跟陈友谅求和 朱元璋是怎么保护好实力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朱元璋和张士诚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当初主动与张士诚求和,张士诚为什么没有答应?张士诚是怎么选择的?朱元璋写信给张士诚说:“老哥,我们都是穷苦人出身,都是为了能好好的活着,你看咱俩商量一下,你不打我,我也不打你,相安无事的生活,行不行?”朱元璋

  • 朱棣造反为什么能成功 朱棣是托了朱元璋的福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靖难之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靖难之役朱棣为什么能取得成功?为什么说这是托了朱元璋的福?靖难之役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也是封建历史上少见的藩王造反成功的案例,其中的主角朱棣也是大家熟知的人物。为什么朱棣能成功呢?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他个人领兵打仗的能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