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厉王与周幽王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暴君

周厉王与周幽王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暴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731 更新时间:2023/12/22 7:00:56

周厉姬胡

周厉王,姓姬名胡,是周夷王姬燮的儿子,公元前879年,周夷王去世,传位姬胡,史称周厉王。而周厉王为历史所记住的,是他的暴虐成性,骄奢淫逸,以至于百姓起义。

据史书记载,周厉王继位后,爱财爱权,亲近当时的诸侯国荣国国君荣夷公。当时的大臣芮良夫是忠臣,知道荣夷公是自私自利的人,所以劝谏周厉王,说:“周厉王若是再与荣夷公亲近,周朝必将衰微。那荣夷公是自私自利的人,是什么都想要独占的人,如今却用财利来诱惑您,势必是对您有所企图!身为皇帝的您不能看透人心,还与荣夷公交好,这是不对的。希望皇帝可以远小人,亲忠臣,为百姓和江山社稷谋福利啊!”

周厉王来专制,不但不听,反而重用荣夷公,让他做了卿士,掌管国事。荣夷公教唆周厉王封山锁林,物产专制,当时百姓大多靠山林生活,山中物产能供养百姓,周厉王这一做法使得百姓失去了生活来源,百姓心中不满,开始议论纷纷。

周厉王专横,不允许百姓议论他的过失,找来巫师监视议论他的人,谁议论就杀谁,一时间都城人人自危,人心惶惶。

虽有谏官上谏,指责周厉王的过失和错误的做法终会引起民怨,将百姓比作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是周厉王依旧一意孤行,不听劝谏,终于百姓起义反抗,要杀死周厉王。周厉王不能顺应民心,逃到彘地,最后死在彘地。

周厉王在位年数

史书记载,周厉王暴虐成性,骄奢专横,更是亲近小人荣夷公,封山锁林,致使民不聊生,哀声哉道。更有甚者,派来卫国巫师监视百姓,听到百姓议论他,就将此人杀掉。百姓起义,终于将周厉王赶到彘地,最后周厉王也死在了彘地。

史学家认为,如果说武王伐纣是西周的开国史的开始,那么周厉王在位的年数以及最后被赶往彘地,就是周王朝衰落的开始,即西周的丧国史的开始,所以说,对周厉王在位年限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按理说,周厉王当政时期,周朝的史官等都有,考证继位和他死去的时间应该是不难的,但是现实并非如此。

张汝舟《西周年考》中认为,周厉王在位三十七年。

可是学者戚桂宴在《厉王在位年考》一书中认为:周厉王即位后十六年被敢去彘地,十四年后死在了彘地,前后是在位三十年。

但是历史的权威《史记·周本纪》是这么记载的:周厉王在位三十年后,开始亲近荣夷公,三年后被赶去了彘地,四年后死在了彘地。这样算起来,周厉王在位三十七年。

按理说,《史记》的记载该是比较靠谱的,但是偏偏史记记载的时间与太多的历史事件无法对上号,有学者推测,司马迁考证周厉王的在位时间也是根据史料而来,也许是连司马迁都没能理解史料上的纪年方式,所以疑则传疑,直到今天,周厉王的在位时间依旧是个谜。

用来讽刺周厉王暴行的诗歌是

周厉王在位期间,亲近小人荣夷公,并且听信了荣夷公的教唆,封山锁林,不许百姓取山林中间的物产,中国古代一直是小农经济,百姓大多靠山吃山,周厉王这一举动,无疑是动摇了百姓的根本。

百姓心中怨愤,议论纷纷,指责周厉王。周厉王不喜欢百姓议论他的作为,请来了卫国的巫师,监视百姓,听到有人议论他,就杀谁,一时之间,都城的百姓人人自危,对面相逢,只敢用眼神传达怨愤。

周厉王以为自己完美的解决了这件事情,跑去告诉当时的大臣召穆公。召穆公是忠臣,见皇帝如此对待百姓,便引用了《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民劳》中的话来讽刺周厉王的行为,规劝周厉王百姓是治国的根本,以水比作人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周厉王应当亲贤民远小人,多位百姓谋福利!

召穆公说:用这样子的方法来堵住百姓的悠悠众口,就好像去堵一条河流,河流是堵不住的,一旦决口,将会遭受灭顶之灾。对待百姓的正确方法,是多倾听百姓的心声和建议,满足了百姓的愿望,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百姓是一国的根本,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久,才能一直安宁繁华下去。

但是周厉王反驳说:“我是天子,他们都是愚民,堂堂天子怎么能被愚民议论纷纷,还要去听他们的话呢?”于是周厉王继续他的暴行和暴政,最终被他眼里的“愚民”所推翻。

周厉王 周幽王

有关西周末年谁才是暴君,对此我们脑海里会出现两个人的身影,一个是第10位君主,那就是周厉王,第二个就是最后一代君主周幽王。针对他们两个人的生平,我们会发现周厉王才是真正的暴君。

周厉王在位的时候,开始想着独占钱财,而不是把钱财分给百姓,重用荣夷公,对其他忠臣们的忽视,导致归附他的人越来越少。但是周厉王不会改变自己的恶习,依旧奢侈专横,致使百姓们都在大庭广众之下,开始议论对周厉王的不满。召公就面见周厉王,劝谏道:“百姓们对大王您的政令都开始有所不满。”这样的话让周厉王听完之后,大怒,于是,他就找了一个巫师来,跟他说:“你替寡人监视那些议论的人,只要是你告发的,寡人就杀谁。”这样一来,百姓对此的议论就变少了,同时各诸侯也不敢来朝拜圣上。

在公元前845年,周厉王的管理更为严苛,导致百姓根本就不敢议论,在路上碰到,也只是互相用眼色示意。对此现状,周厉王甚为满意,认为百姓都不敢乱议论自己,以为是自己有本事,却不知道百姓是畏惧他的权力,怕惹上是非。在公元前842年,百姓不满暴政,开始相约起义,逼迫周厉王逃跑。

而作为末代皇帝的周幽王,他本身不是个暴君,我们更多的称他为昏君。他对朝局的不理睬,只是贪图美色,对自身生活的重视,而忽略了身为一国之君的义务,而且他只是剥削百姓,而没有实行武力镇压。从这一点上来说,他比自己的祖父好很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刘彻拜倒在她石榴裙下 妓女翻身做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武大帝刘彻为什么不娶刘陵,汉武帝最后一个女人叫什么,刘彻的皇后是谁?

    汉武帝刘彻的一生,是精彩的,成就了一番大业,他在位时国力最为昌盛,是中国古代史上几位大帝之一。然而,有一位女子却让汉武帝朝思暮想,欲罢不能。作为一代大帝,还有什么是他想要而得不到,然后就有这样一位女子,初见面就让大帝爱慕,并且爱了一生,这位女子出身并不高,或者说非常低微,但就是她,作为一个妓女,却被

  • 徐昭佩死后被休:徐娘虽老 犹尚多情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元娘为什么敢和徐令宜对抗,徐昭佩半面妆,徐昭佩与梁王帝故事

    徐昭佩,南梁元帝萧绎的妃子,嫁入帝王家后费尽心力难得萧绎宠爱,索性胡作非为,不给萧绎好脸色、酗酒、养小白脸,企图被休回娘家重拾自由。可是萧绎忍而避之,终于在其子阵亡后迫使徐昭佩自杀。徐昭佩尸身被遣回娘家,自由倒是有了,却再也无福享受。出嫁时的不测风云徐昭佩的可怜命运,或许源自她的显贵出身。她的祖父是

  • 汉武帝最爱的李夫人为何死前不愿见刘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武帝爱李夫人吗,汉武帝的李夫人活了多久,汉武帝的李夫人结局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首《佳人歌》,尤其是第二句,变成了“倾国倾城”后,就成了绝世佳人的专属。这首歌是汉武帝时期李延年所作,李延年虽然年轻时因为犯过错,受过宫刑,在宫里也只是养狗的职位,但知音律、善歌舞,武帝很喜欢他。李延年唱这首歌时,汉武帝不禁神往:世间难道还真有这样漂亮的人?真的有,而且就是歌词的女

  • 冯润:用春药魅惑君王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卫琳琅小说,苍天有泪之小妾当家,将就的贵妃小说免费阅读

    北魏孝文帝元宏是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他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促进了西北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人民的大融合。然而,这位大英雄的私生活却十分不幸,他的妻子不仅用春药迷惑他,而且还淫乱宫廷。这个胆大妄为的女人便是冯润,野史称她为冯妙莲。因病出宫延兴元年(471),5岁的元宏在祖母冯太后的牵引之下登上了帝位,

  • 商汤王到底是怎么成为商朝的王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商汤是什么朝代的人,商朝的大王,商汤是商朝开国君主吗

    商汤王商汤王,商朝开国国君的名号,这是一个被儒、道、墨三家奉为圣人的存在。商汤王的名号是其死后,后人由他的庙号衍生而来。商汤王原名子履,是夏朝的一方伯爵,按古时的爵位制来说,伯爵在夏朝的诸侯国之内是比较高的了。子履在推翻夏桀的统治之后,建立了商朝,子履又被称为成汤,这才有了商汤王这一称号。成汤的始祖

  • 韦后乱政:被皇帝宠坏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皇帝议政的地方,郡主嫁到,皇帝办理朝政的地方

    唐中宗的妻子韦氏是个连名字都没留下的女人,所有的史书对她的评价除了贪婪、淫荡,就是狠毒、骄纵。《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都说,这个狠毒的女人亲手毒死了自己的丈夫……一切都是因为权力。在韦后的心中,权力真的比患难与共十多年的夫妻真情还重要吗?红杏出墙的皇后唐中宗的妻子韦氏是中国历史上最接近皇帝宝座的少

  • 花蕊夫人的凋零:一样花开 两样落败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凋零的花瓣透出的是生命的终结,花蕊夫人哪里人,花开总有时的下一句

    苏东坡曾这样形容后蜀的花蕊夫人:“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他虽然没有亲眼见过花蕊夫人的美貌,但从宋建立以来,关于花蕊夫人的故事就在民间流传开来。有一次,苏东坡碰到一个年老的尼姑。尼姑说她小时候曾跟师父到过后蜀皇宫,亲眼看到过如花似玉的花蕊夫人,还吟诵了一小段花蕊夫人的诗词。苏东坡听了之后,便

  • 伊尹是谁 伊尹为何能够以天子之礼下葬?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下葬以后不能收礼,伊尹活了多少岁,伊尹五次投靠夏桀原因

    伊尹简介伊尹生于公元前1649年,名挚,“尹”是官职名,等同丞相,也就是他后来担任的职位。伊尹是生于夏朝晚期,后辅佐商汤讨伐夏朝,建立商朝,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据记载,伊尹在商朝为相长达五十余年,死时正好100岁高龄。伊尹出生于有莘国,是一个奴隶。从小聪颖好学的他,一边田间劳作,一边学习尧舜

  • 商元圣伊尹的故事 商汤见伊尹的典故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吕尚伊尹的典故名称,夏桀王的历史典故,伊尹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商元圣伊尹的故事由于商朝时仍然在使用甲骨文作为文字,所以当时对伊尹的历史文献十分缺乏,直到后世春秋战国才慢慢开始有对他的零星的记载,但因为时隔多年已经不可考证,所以伊尹在文献中常常以故事的形式出现。伊尹据说是被一对奴隶父母收养,养父是个厨师,他养母主要负责采桑养蚕,因为居住在伊水,所以给他取姓“伊”

  • 红颜薄命的大小周后:南唐遗梦中的姊妹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晚唐花语苏沐瑾第二部,姊妹花是啥花,三朵姊妹花

    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个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的风流人物。虽然他是一个失败的君主,但却是个成功的词人,一生中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词作。这其中少不了他的两位妻子——大小周后的功劳。才子佳人“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裛。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