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平之战赵括被围困46天之久 廉颇和李牧等人为何没有出兵救援

长平之战赵括被围困46天之久 廉颇和李牧等人为何没有出兵救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23 更新时间:2024/2/6 22:20:2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赵括廉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长平之战开始后,赵括40万大军被围困时间长达46天,此时的赵国李牧和廉颇在做什么,他们两人为何没有带兵救援?他们就这样见死不救吗?

战国时,根据范雎‘远交近攻’的战略和纵横家提出的‘连横’理念,秦国作为原本边缘国家开始逐鹿中原,首先拦在秦国面前的便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分裂出的韩赵魏三国,如果秦国想逐鹿中原,那么韩赵魏三国必须除之。

因此秦国首先便盯上了韩国治下的上党郡,从地理方位来看,上党郡几乎是秦国东出的唯一道路,因此对于秦国的战略目标而言,上党郡必须在自己手中,因此公元前270年,秦昭王决定进攻韩国,八年后,秦国占领了韩国的野王,彻底切断了上党郡和韩国都城的联系,因此韩国国君恒慧王决定以放弃上党郡的代价恳求和平。

对于秦国而言,能不打自然最好,于是欣然接受了这个请求,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韩国上党郡郡守冯亭有自己的想法,他转而向赵国投降,如此明显的祸水东引自然很容易被发现,赵孝成王和平阳君赵豹和平原君赵胜和赵禹共同商议是否要接收上党郡与秦国为敌。

赵豹第一个表示反对,他认为赵国此时还没有做好战斗准备,而赵胜和赵禹却觉得:“发动百万大军作战,经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到十七座城池,这是大利,不能失去这个机会。”因此赵孝成王派遣老将廉颇前去接收上党郡。

愤怒的秦王果然派遣王龁前来进攻赵国,然而廉颇老矣,善防而不善于进攻,很快就因为收缩兵力防御连丢两城,赵孝成王因此大怒,不顾大的战略方向,他需要的是胜仗,因此赵孝成王派赵括接替廉颇,不出半年,便直接将王龁击溃,秦王因此只能派遣白起接替王龁。

白起上任后并没有收缩逃兵,而是延续着王龁的路子撤退,赵括觉得这是因为秦国军心已经涣散,因此白起暂时没能力整合部队迎击,然而实际上,白起此时已经率两万五千人绕到了赵括三十万大军身后,在赵军营帐内来回冲杀,最后断取赵军粮道《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秦国原本正在逃跑的士兵见白起打了胜仗,又折了回来,重新汇聚在白起麾下,仅为完成了对已经丧失战意的赵军合围,赵括见中计后连忙收缩兵力防御,然而此时赵军军心涣散,根本不听赵括指挥,仅仅数十天内便投降了一大半,断粮四十六天时,赵括多次率军突围不成,士兵竟然已经开始自相残杀,以战友为食。

在此情况下,赵括被迫收拢残部,在四十六天时,抱着必死的决心最后一次突围,结果突围到一半赵军大半或倒戈,或投降,整个突围队伍乱成了一团,赵括本人也在突围中丧生,此战后,白起将所有的赵军聚集在一起活埋,只留下来240位年纪比较小的士兵返回赵国,至此赵国整整一代男丁死绝,再无逐鹿中原的实力,只能苟延残喘。

很多人看长平之战都很奇怪,通常来说赵国四十五万大军被围困,总会有人来支援才对,可是这么多天过去,赵国将领廉颇、李牧仿佛根本不管这四十五万大军一般,一般的史书里就算是救援失败也会有记载,而偏偏长平之战,没有哪怕一个字是写赵国援军的,反而是秦昭王为了防止意外,在河内郡征召数万青年支援白起。

这是因为对于赵国而言,全国上下已经无兵可派了,首先应该知道,赵国最初不是一个独立国家,赵魏韩三国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因此他们的国力其实约等于三分之一的晋国,本身实力就不如秦国,也就是因为秦国年年征战,所以两国勉强能够对垒而已,四十五万大军已经是赵国全部的实力了。

而赵国曾经一起分裂晋国的韩魏则刚和秦国打过,此前赵国就没有支援他们,韩魏必不可能派出援兵,而齐国太远,楚国又因为秦国‘远交近攻’的战略,与秦国谈和,更是不会出兵帮助赵国,但凡赵孝成王信任廉颇,起码不会丢掉整个上党郡,或者是听从赵豹的建议,也不会让赵国彻底失去逐鹿中原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裕指挥的灭南燕之战,在历史上有多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偏安南方的王朝中,军功最盛的莫过于东晋。东晋最漂亮的一场战役就是刘裕指挥的灭南燕之战,在历史上有多牛?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409年,占据今山东地区的南燕对东晋的淮北地区发动了数次袭扰,结果东晋当局迅速做出了攻灭南燕的决定,并决心以刘裕为主帅,使用约5万人的核心精锐

  • 长平之战如果赵国没有上赵括的话 赵国还会输的那么惨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长平之战,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长平之战赵国战败。45万大军几乎全军覆灭,如果赵国没有换上赵括的话,结局会是什么样的?赵国最后能不能获胜?俗话说得好,将帅无能,累死三军。把这句话用在赵括身上,再恰当不过。没办法,长平之战,赵括打得实在太臭了。不仅他自己马革裹尸,战死沙场,还

  • 李隆基身为李旦的儿子 李旦为什么支持太平公主,打压自己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旦和李隆基,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李隆基作为李旦的儿子,李旦为什么支持要太平公主?李旦就不喜欢这个儿子吗?李旦打压李隆基的原因是什么?对唐代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们都了解,唐睿宗李旦是依靠妹妹太平公主和儿子李隆基的支持才第二次当上皇帝的。按理=一般的常理来说,唐睿宗李旦登基后

  • 李治到底是什么样的皇帝 李治真的很懦弱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高宗李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很多人对于唐高宗李治的印象特别不好,觉得身为皇帝却是一个妻管严,皇位最后都被自己的老婆武则天给夺去了。历史上的李治真的是这样的一个人吗?李治是不是一个懦弱的皇帝?他是太宗皇帝的第九个儿子,也是他与长孙氏的孩子,因为他的两个哥哥接连被废,

  • 张颌和张辽都是投降曹魏的降将 两人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张辽和张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辽与张郃都是投降曹魏的降将,两人的结局为什么完全不同?两人为什么连地位也不一样?历史上有许多可以比较之事,比如蜀汉与东吴都以南方为根据地,却一个早亡,一个苦撑许久;比如曹操与曹丕都是文武兼备之才,但曹操在文坛颇得赞誉,曹丕却被许多人忽

  • 李世民当上皇帝想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 李世民为什么还要霸占弟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世民和弟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世民夺权上位之后,想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李世民为什么还要霸占自己的弟媳?她就有那么大的魅力吗?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带兵在玄武门设下埋伏,击杀了太子和齐王,不久唐太宗上位,李世民登基成为了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这场政变结束之后

  • 为什么说管仲是利己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他有哪些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被后人誉为“华夏第一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司马迁说:“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史记·管晏列传》)其实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并不低,

  • 青年时期的杜甫是怎样的?他有着怎样的理想与抱负?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杜甫在巩县出生,汉武帝时期酷吏杜周是他的元祖,杜审言是他的祖父。在当时没有人知道,对于中国诗坛而言,杜甫的出生绝对是一件值得铭记的大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杜甫是西晋名将杜预的十三世孙。杜预是京兆杜陵人,但在东晋初年,杜甫祖上这一支迁到

  • 杜甫曾困守长安十年,这十年间他过着怎样的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长安城一直是唐朝诗人心目中的圣地,也是他们实现理想和释放热情的沃土。天宝五年(746年),杜甫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也来到了长安,这一年他35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政治抱负来到了长安城。但和李白在

  • 李建成和李世民相比 李渊为何更喜欢长子李建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渊和李世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同样都是李渊的两个儿子,李世民功勋卓著却被李渊无视,李渊为什么对长子李建成如此喜欢?李建成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唐太宗李世民大家都不陌生,说起来,他还是挺厉害的,是他带领着部队打下了唐代的天下,不过但是他的父亲李渊,却不怎么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