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扶苏为何会被秦始皇发配边疆?他为何没能继位?

扶苏为何会被秦始皇发配边疆?他为何没能继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586 更新时间:2024/1/29 9:26:22

公子扶苏秦朝宗室大臣,秦始皇长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然而众所周知,秦始皇在南巡途中暴毙于沙丘,宦官赵高伙同丞相李斯篡改圣旨立胡亥为帝,赐死扶苏。胡亥当政后高压暴政治国,群情激愤,随后农民揭竿而起反攻,一统天下的秦朝不过二世而亡。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出自《诗经·山有扶苏》,形容香草佳木茂密繁盛的样子,也正是扶苏名字的来由。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共有子23人,其中长子为扶苏,相传扶苏的母亲容貌映丽,深得秦始皇喜爱,秦始皇便用这首民间流行的情歌为其子命名,饱含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喜爱与期待。而扶苏也不负厚爱,尽管有父皇的偏爱,扶苏从未耽于玩乐,沉迷享乐之中,而是用功读书,勤练武艺,成为了一个文武双全,宅心仁厚的少年。司马迁《史记》记载:“扶苏为人仁,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尽管秦始皇治世以严苛的法家思想而闻名,但扶苏却更加的仁慈更讲究儒家礼法,不难想象父子两人政见不合的样子。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侯生、卢生两名儒生评议批判秦始皇的暴政,秦始皇听闻后勃然大怒命令逮捕两人,于是其二人暗中从咸阳逃亡外地,御史大夫见状便拷打审问所有相关的儒生,不多久儒生们就相继彼此告发,秦始皇亲自下令判处活埋犯禁的儒生达四百六十多人,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焚书坑儒事件。面对秦始皇的暴怒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敢求情,只有扶苏出来劝谏:“如今天下未定,人们大都崇尚儒家礼法,如果父亲您用残酷的刑罚处罚他们恐怕会不得民心啊。”俗话说忠言逆耳,尤其是自己儿子的“忤逆”之言,仁慈有时是一种不必要的软弱,出于种种考虑,最终秦始皇下令发配扶苏到边疆带军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同时监督蒙恬修长城。

这是一场挑战,更是一个机遇,如蛟龙入水,在驻守上郡期间扶苏的帝王之才开始逐渐显露。扶苏首先对郡内轻徭薄赋,鼓励农桑,大大提高了农民积极性和粮食产量;同时与将军蒙恬一起北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获得了秦朝最强军事力量的支持,整个边境气象焕然一新。而扶苏本人也有民望、军功在身,朝内外公子扶苏的名号逐渐响亮,不少人已经品味出秦始皇嬴政的一片苦心,不出意外扶苏一旦调回京师就会坐上那众望所归权力宝座。

可惜人算始终不如天算,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再次开始声势浩大的天下巡游,同行的有小儿子胡亥和多名朝中重臣。当年七月,车驾行至沙丘,秦始皇嬴政突发疾病,药石无灵。垂危之际嬴政命令贴身宦官赵高传唤丞相李斯,在两人见证下立遗诏。《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秦始皇临死之前修书给扶苏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真挚的情感表达,对长子有着不一般的期望,希望扶苏赶快回到咸阳主持他的丧事并继承帝位。诏书刚刚封好还没来得及送出给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

这边秦始皇的故事刚刚落幕,另一边赵高李斯的阴谋大戏立刻上演,赵高李斯等人伙同秦始皇小儿子胡亥篡改遗诏,改立胡亥为太子。同时暗中隐瞒下嬴政已经驾崩的消息,列举许多莫须有的罪名给扶苏和蒙恬,下令赐死两人。扶苏和蒙恬接到旨意时难以相信,但旨意却言之凿凿,令人生畏。蒙恬劝说扶苏:“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扶苏泪流满面,或许他早已明白朝中已然变天,否则这封圣旨根本不会到他手里,此时他已是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何况就算此时不死难道率军杀回咸阳又使刚刚平定的天下再次生灵涂炭吗?事已至此,扶苏不得不做出退让“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随即执剑自刎。

扶苏死后,胡亥顺理成章成为秦二世,残暴统治与其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大乱之后应有大治,秦始皇懂,扶苏也懂,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政治远见,而胡亥也不过只是赵高的傀儡。十几年的压迫已逼得民不聊生,胡亥的继位更是失去民心,陈胜吴广起义时甚至发出过感叹:“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也不过三年时间胡亥便被赵高手下逼迫自尽,而李斯也被猜忌陷害腰斩于咸阳。秦二世三年(前20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彻底化为一缕青烟,退出了时代的舞台。

有人说:如果这封圣旨及时的传递了出来,由扶苏继位那么秦朝的命运就会改写。如果扶苏率三十万大军打回咸阳也会有不一样的结局。但历史的洪流绝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秦二世而亡的历史命运不会

因为公子扶苏的继位就千秋万代。事实上,一切看似命运的安排最初都有伏笔。

其一,治世思想和政治阵营不同。扶苏性格坚韧仁厚,崇尚儒学,而秦朝治世历来以法家思想为纲领,丞相李斯更是法家集大成者,儒家思想在朝中格格不入。同时扶苏背后代表的是蒙氏一族和秦国老士族,而胡亥则是六国士子和新融入秦朝的山东士族选出来的傀儡。公子扶苏既崇尚儒学又与秦国老氏族关系匪浅,如果继位是不是下一步就是卸磨杀驴了?这也很好解释了为何李斯临阵倒戈宁愿违背秦始皇遗诏也不愿扶苏继位,因为可以是胡亥,也可以是其他皇子总之不能是扶苏。

最后,时局留给父子俩的时间太少了;乱世当法,治国当儒,秦统一六国后仍有六国残余势力尚待清除,帝国仍存在潜在的危机,而扶苏事儒,徐徐图之则大有可为。秦始皇预见了危机选择了政见和自己完全不同的扶苏,但造化弄人,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扶苏成长,没让扶苏培养起自己的势力,不得不感叹时也命也,有时就是这么无奈。

温润如玉贵公子,风光霁月好儿郎。公子扶苏以他温厚纯良、仁义忠孝为底色反衬出他更加色彩浓烈的悲剧人生。他的人生虽然短暂,却带给后人不尽的遗憾和叹息,如同一抹月色,亘古不灭的柔柔照进后人心中,或许这样,也是命运最好的安排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靖难之役朱棣为什么能打败朱允炆 藩王为什么不帮皇帝朱允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靖难之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靖难之役,朱棣打败朱允炆上位,朱允炆为什么会被朱棣打败?朱棣又是怎么取胜的?难道说真的是天命吗?朱允炆被朱棣打败,只能怪朱允炆日子过得太好,天真且无能。坐失皇位,被历史淘汰,朱棣天命所归,也是太正常了。朱允炆从朱元璋手上继承大明基业,在靖

  • 夏侯惇打仗基本都是输多赢少 夏侯惇为什么还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知道曹操和夏侯惇,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夏侯惇基本都是胜少负多,曹操得知这样的结果,曹操为什么还对夏侯惇如此重视?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的评价是怎么来的?夏侯惇在“兖州之变”中的表现曹操在创业的过程中有一次巨大的挫折,就是“兖州之变”。简单来说,就是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老家兖州

  • 历史上范仲淹一生都有哪些贡献,能让后世铭记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古语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用在范仲淹身上一点都不为过。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北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范仲淹回乡祭拜范氏宗祠。在苏州祖宅住了几天后,范仲淹决定在苏州南园旁边买一块地,在此处盖一处房屋,待老迈时回乡居住。按照家乡

  • 历史上秦始皇到底是如何死的?真的是病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千古一帝秦始皇是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秦始皇真可谓是一生传奇,自幼流落异乡,朝不保夕,历尽艰辛回国并登基之后,朝堂上面临权相独揽,后宫又面临赵姬淫乱,拨乱反正后一一灭亡六

  • 胤祥的后代都是何结局?乾隆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胤祥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所谓铁帽子王,便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按照清朝的规定,亲王去世之后,其子袭爵需要降一等为郡王,而铁帽子王则如同“铁饭碗”一样,子孙袭爵是不需要降等的。得益于胤祥的忠心耿耿,

  • 关羽和赵云打败仗之后 手下的士兵反应为何截然相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赵云和关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羽和赵云都打过败仗,士兵对待两人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手底下的士兵为何反应那么大?汉末三国,可以说是一个猛将倍出的年代,群雄崛起争霸天下,可以说这段历史曾让多少人热血沸腾。这些猛将各个勇武过人,虽然性格各有不同,但毫无疑问在当时都是各方

  • 关羽能够轻松秒杀颜良和文丑 关羽为什么拿不下庞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关羽实力,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关羽能够秒杀颜良和文丑,关羽为什么对小小的庞德拿不下?关羽的实力退步有那么大吗?还是说庞德实力强于他们?一、武功成谜的关羽《三国演义》中的武将单挑,是笔糊涂账。最典型的就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张飞一个人几乎就能抵挡住吕布,按理说加上关羽和刘备,

  • 南宋名臣崔与之,他的一生有多清廉?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来说说南宋名臣崔与之,他为官期间廉洁奉公,放着高官与赏赐不要,为官的赠与他更是不屑一顾,那么崔与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岭南太学中进士第一人崔与之出生于广东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一个清贫的医生家庭。因少年时期他父亲的因病去世,使得崔家家境困窘。但这反而让

  • 宋理宗赵昀:流落民间的平民,是如何偶得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第14位皇帝、南宋朝第5位皇帝:宋理宗赵昀,他只是流落到民间的皇子,那他怎么获得皇位的?最后又是怎么沦为昏君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出生时如平民,因偶遇得到皇位宋理宗赵昀,初名赵与莒(后改名赵贵诚),于开禧元年正月癸亥日(1205年1月26日),出生在绍兴府山阴县虹桥

  • 明朝末年袁崇焕的谜之操作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629年六月(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袁崇焕于皮岛斩杀毛文龙,并将皮岛军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由陈继盛率领,另一部分由刘兴祚率领,意图让二人互相牵制。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谜一般的操作看似眼花缭乱,其实都围绕着一个战略中心展开:军阀化!老袁要做关外的老大,要军政一体,要做土皇帝。他讲的以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