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文忠与朱元璋是什么关系?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李文忠与朱元璋是什么关系?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857 更新时间:2023/12/16 22:19:18

李文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与此同时他也是朱元璋手下的名将和谋臣,他也是明朝开国的第三功臣。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此人身为朱元璋的养子,地位远远高于沐英、何文辉等人,生前被封为公爵,死后被封王,此人就是李文忠。李文忠的母亲朱佛女,是朱元璋的亲二姐,也就是说,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外甥。

李文忠12岁时历经苦难,终于找到了舅舅朱元璋,朱元璋将他培养成了一名战功赫赫的开国大将。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朱元璋非常悲痛,2年后,朱元璋让李文忠的长子李景隆袭承父亲曹国公的爵位。李景隆生于明朝建立之后,自幼饱读诗书,在朝堂上对答如流,让朱元璋颇为满意,连太子朱标都时常夸赞李景隆是文武全才。洪武年间,李景隆被朱元璋多次派往各大要塞之地去练兵,官至太子太傅。

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李景隆是朱允炆最信任的大臣之一,朱允炆在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下,秘密筹备削藩。当时朱元璋还在世的儿子中,燕王朱棣年龄最长,屏藩燕京,势力较强,是建文帝削藩的主要目标。但朱棣势大难图,建文帝决定第一个拿周王朱橚下手,因为朱橚是朱棣的同母弟弟,屏藩开封,实力较弱。于是,建文帝派李景隆以巡视边疆为名,带兵经过开封,把周王府围住,生擒朱橚,然后将他贬为庶人。

对此,《明史》曰:

帝使李景隆备边,道出汴,猝围王宫,执橚。

后来燕王起兵靖难,老将耿炳文在真定大败。建文帝火速召来李景隆,让他出任主帅。李景隆信誓旦旦,在长江边向建文帝保证一定消灭叛军。建文帝十分感动,亲自扶着李景隆的马车,向他行“捧毂推轮”之礼,并且充分给他随机应变的权限。

可是,李景隆在战场上的表现,证明了他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了朱棣对李景隆的不屑:

燕王笑曰:“兵法有五败,景隆皆蹈之。为将政令不修,一也。北平早寒,南卒裘葛,不足披冒霜雪,又士无赢粮,马无宿藁,二也。不量险易,深入趋利,三也。贪而不治,智信不足,气盈而愎,仁勇俱无,威令不行,三军易挠,四也。部曲喧哗,金鼓无节,好谀喜佞,专任小人,五也。

也就是说,朱棣认为,兵法上有“五败”,李景隆全部命中,朱棣最后还补了一句“李九江膏粱竖子耳!”“九江”是李景隆的乳名,朱棣提着李景隆的乳名骂他,真是把李景隆贬得一无是处了。事实证明,朱棣看不起李景隆,是完全正确的。李景隆攻打北平,最终无功而返,不得不撤军。大同之战,等李景隆赶到时,朱棣已经取胜了。最后在白沟河之战,李景隆损兵折将,一败涂地,让建文帝从此只能立足于防守。

李景隆被召回后,众人都建议杀掉李景隆,以谢天下。然而,建文帝却心存仁慈,认为李景隆兵败,是自己用错了人,李景隆忠心耿耿,不忍杀之。后来,证明建文帝错了,李景隆并不是“忠心耿耿”,因为当朱棣的大军来到南京城外,李景隆竟然率先打开金川门,迎接朱棣进城。所以说,李景隆不是能力问题,是“态度”问题。

朱棣登基后,李景隆被封为太子太师,被朱棣称为大功臣。然而,李景隆这种投机之人,不管是建文旧臣,还是朱棣新臣,都看不起他。永乐二年,之前被李景隆贬为庶人的周王朱橚趁机弹劾李景隆图谋不轨,朱棣表面上不予追究,实际上派人暗查,后来发现李景隆和他的弟弟确实有叛变的嫌疑,便削去李景隆的爵位,让他回家思过。

李景隆在家中,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竟然选择绝食,一连绝食10天,负责监管李景隆的锦衣卫怕出人命,向朱棣汇报。没想到朱棣听到后却说:“无他,景隆惜命,非饥死之人!”的确,李景隆从骨子里被朱棣看不起,已经无法改变,面对李景隆的绝食,朱棣竟然说:不用管他,李景隆惜命,不会饿死自己的。后来李景隆知道绝食无效,便停止了折腾。李景隆又活了20年,在朱棣死之前,李景隆才病逝。

李景隆一家,三世公爵,两代功勋。李景隆最终被评为“草包”将军,而且在朱棣面前丢人现眼,在《明史》中,实在难找第二个这样的人。可惜朱元璋、朱允炆如此信任李景隆,没想到此人却成了千古笑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神人”也会被忽悠:诸葛亮曾四次中计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通过对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巧摆八卦、智取成都、骂死王朗、木偶退兵等一系列“典型事迹”的浓墨重彩的描写,把诸葛亮塑造成了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具有传奇色彩的张良似的足智多谋的“奇人”。他的才能有如“皓月之明”,他的计谋更是“神出鬼没”。 周瑜被他戏弄于股

  • 明朝清官海瑞的官仕之路是什么样的?发生过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朝海瑞官居几品,海瑞到底是不是好官,海瑞做过哪些官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驾崩,死后无嗣,其生母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嘉靖皇帝(明世宗,1507-1567)晚年深居西苑,不在朝堂处理政务,专心设坛求福,引起很多大臣不满,杨最、杨爵劝谏嘉靖却因而获罪之后,一

  • 李世民和徐茂公之间的关系如何 徐茂公为什么会被流放到外地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徐茂公后人,李世民和徐茂公,唐朝徐茂公简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世民和徐茂公,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世民和徐茂公之间是什么关系?两人的关系到底有多好?李世民临死前为何将他流放在外地?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英主,后世许多帝王都把他当成了榜样,所以说李世民的一言一行都成为了做皇帝要学习的事物。徐茂公是隋唐演义之中的名人,在唐代

  • 于谦在北京保卫战时,选择出城迎战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于谦北京保卫战及其历史意义,于谦为什么能打赢北京保卫战,于谦北京保卫战打了多久

    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率数十万大军出征瓦剌,惨败于土木堡。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土木堡之战皇帝朱祁镇被俘,朱祁钰临危受命,成为大明新一任帝王,而他要面对的则是一地鸡毛。北京城外瓦剌大军虎视眈眈,随时都可能攻到城下,朝廷内部也是谣言四起,甚至有人已经打包准备跑路,如果朱祁钰

  • 诸葛亮家族在三国中赫赫有名 其中谁的后代最为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诞和诸葛亮什么关系,诸葛亮家族为什么要去三个国家,诸葛亮这么聪明为什么没有统一三国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三兄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诸葛亮三兄弟分别属于三个派别,三人后代中,谁的后代是最厉害的一个?诸葛亮的家族在三国时期赫赫有名。诸葛亮应该算是其中人气最高的了。同时,诸葛家族应该算是最成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诸葛家一共有三兄弟,分属于三个派别。其中诸葛亮担任了

  • 隋唐英雄程咬金与秦叔宝的先祖是哪几位三国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秦琼和程咬金啥关系,历史上有秦琼和程咬金这些人吗,隋唐英雄程咬金排第几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陈寿的三国志改编的小说,里面三分虚七分实,相比较正史存在着一定差距。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细看《三国志》、新旧两唐书以及相关墓志铭,我们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程咬金至少是官三代,他的职业也不是私盐贩子,在认识秦琼之前,是东阿县令的乘龙快婿,

  • 历史上真实的香妃是什么形象?身带异香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古代香妃真的有香味吗,历史上香妃为什么会香,历史上真的有香妃这个人物吗

    在乾隆的后宫里,香妃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人物。当然历史上后宫并没有封号为“香”的人,而历史上,香妃确有其人,乾隆一生拥有无数的美人妃子,可却独独对这个香妃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从目前掌握的档案资料和诸多学者及历史学家的分析可以断定,香妃其实是有原型基础的,在

  • 刘邦给刘邦列出的罪状是真的吗 里面有多少事情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真的那么不堪吗,卢绾投奔项羽是真的吗,历史上真实的刘邦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罪状,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邦给项羽列出的罪状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些罪状全部都是真的吗?刘邦此举有什么目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是只有兵对兵、将对将的见血博弈,有些不见血的战争也是非常重要的。《孙子兵法·谋攻篇》:“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

  • 曹操爱才若渴,那他会处死许攸和荀与什么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孟德虽死,曹贼永存什么意思,许攸是谁杀死的?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当时许攸曾向袁绍出谋划策,他认为曹操兵力较少,如今曹操出兵抵御袁绍大军,那么曹操的老巢许都定然空虚,此时袁绍可以派一支军队攻占许都,如此一来袁绍

  • 胤祹手握重兵为什么不参与夺嫡 康熙这个儿子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了解读者都很感兴趣康熙儿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康熙最聪明的儿子是谁?他手握重兵为什么不参与夺嫡?他最后活了多少岁?康熙,作为人类历史上在位时间仅次于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君主,他的一生几乎可以用波澜壮阔来概括,康熙所承接的年代恰巧是清代在中原统治走向繁荣鼎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