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琼为什么在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在最后一个?

秦琼为什么在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在最后一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260 更新时间:2023/12/29 17:48:07

秦琼是隋末唐初的名将,随着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他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为何排在最后一个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秦琼之所以排倒数第一,不是因为李世民对他有什么看法,而是单纯因为他的官不够大而已。

因为贞观十七年,李世民评定凌烟阁功臣榜的时候,是先挑出了二十四位自己觉得功劳很大的功臣,然后按当时这些功臣的官职大小,依次进行排名。这些功臣,有些当时已经死了。如果是已经死了的功臣,就按照他死后朝廷追赠的最大官职来计算。

在这些功臣当中,长孙无忌当时的官职是司空,官做得最大,所以排名第一。而秦琼当时已经死了,李世民给他追赠的官职,是徐州都督,官职最小,所以排名第二十四。

正史上的秦二爷,和演义小说里说的一样,都是山东人。不过,演义小说里关于秦二爷从军之前的经历,那就完全是杜撰了。正史上并没有记载过秦琼的早年经历,只是记载他们家以前是当官的,但也就是县郡这一级的官员,官做得不算特别大。隋朝的末年的时候,秦琼曾到隋军名将来护儿手下当兵。

这个来护儿可不是一般人,早年曾随杨广一起平定南陈,后来还曾参加过隋朝征讨高句丽的几次战斗。演义小说里面那位靠山王杨林,就是以这个来护儿作为一部分原型。而在正史当中,秦琼在来护儿帐下的时候,同样很受重视。据说秦琼母亲去世的时候,来护儿还特意派人去慰问。至于原因,则是因为来护儿很看好秦琼,认为秦琼将来会有大出息。

一个小兵的母亲去世,大将军却要派人去慰问,这足以说明很多东西了。

后来,秦琼被调到了另外一名隋朝名将张须陀麾下任职。到了张须陀麾下之后,秦琼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尤其是后来,当张须陀和一个叫卢明月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战斗的时候,秦琼更是一战立下大功。

这场战斗当中,双方兵力差距极大,战事极为不利。当时隋军这边,只有一万多人;而卢明月那边,则是十几万人。为了打赢这场仗,张须陀制定了一个‘偷家’的作战计划。决定先把卢明月的主力引出来,然后让人率领一千精锐去偷袭他们的军营,毁掉农民军的辎重粮草。

但是,没有人敢去。

因为就算把卢明月的主力给引出来,农民军那边的兵力还是十分恐怖的。而隋军这边能够用来偷袭的军队,也就一千多人,这无疑是送死了。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秦琼挺身而出,站了出来。靠着自身的勇武和果敢,秦琼不但成功偷袭了敌人的大营,还顺便毁掉了敌人的辎重,并且辅助张须陀,一战灭掉了农民军。

一万人,打十万人,而且还是全歼。

这一战,秦琼无疑居功至伟。而在这一战之后,秦琼也被直接提升为建节尉。对比今天的话,大概等同于团长这个级别。

再之后,秦团长跟着张须陀,继续征战,多次打败各地的农民军,战功卓著。不过,好景不长,仅仅一年多以后,张须陀就碰上了一个硬茬。

瓦岗军。

和演义小说里说得不太一样。在演义小说里面,瓦岗军是秦琼和程咬金等一众英雄豪杰,建立的起义军势力。但是在正史当中,瓦岗军其实是一个叫翟让的人,拉起来的农民军。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瓦岗军其实和其他农民军没有任何区别,实力也不是特别的强。

直到李密的加入。

在演义小说里面,李密是个贪花好色、不学无术的小人。但正史的李密,其实是个极有才能的猛人。李密加入瓦岗军之后,瓦岗军才开始迅速发展。

瓦岗军的迅速发展,自然引起了隋军的注意。隋朝这边,随即派张须陀带兵去征讨瓦岗军。但没想到的是,双方开打之后,李密直接以计谋击败了张须陀,彻底打垮了这支隋军。

而这一战之后,秦琼也就成了瓦岗军的俘虏。被瓦岗军俘虏之后,李密倒是也很欣赏秦琼的勇武,所以并没有杀他,反倒是极为重用他,让他带领自己麾下最精锐的军队,扮演一个带头冲锋的将军角色。

v

在瓦岗军内部,秦琼认识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也被李密派到了麾下精锐军队当中,担任和秦琼一样的角色。可能是因为俩人都是山东人,而且打仗的时候一起并肩作战,所以两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而且,这段友情,后来更是持续了一辈子。

这个人,叫程知节,也叫程咬金。

秦琼加入瓦岗军之后,作战依然勇敢。而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李密在瓦岗军内部权柄越来越大,甚至超过了瓦岗军的原领袖翟让。李密这个人,能力是有的,但在忠诚方面就不咋地了。不久之后,李密顺手干掉了翟让,成了瓦岗军的最高领袖。

李密这个人,真的是既有能力,行事又心狠手辣,确实堪称一代枭雄。

但可惜的是,运气似乎不太好。

就在李密刚刚‘下克上’成功,掌握了瓦岗军的大权之后,隋朝派王世充前来进攻瓦岗军。此时瓦岗军刚刚经历了一场严重的内斗,内部人心不稳,战斗力自然成了一个大问题。不过,李密确实是很有本事,就算瓦岗军刚刚经历过严重的内斗,他仍是带着瓦岗军,打垮了王世充,甚至一度兵围洛阳。

但就在这个时候,江都那边传来的消息:杨广死了。

杨广的死,对于隋末的各方势力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尤其是李密,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以及其他很复杂的原因,李密不得不暂时放弃进攻洛阳,转头打着替杨广报仇的旗号,去进攻江都那边。

要说李密是真的有本事,连番大战之后,瓦岗军本就已是折损严重,但他却仍然打败了江都那边的宇文化及。此时的瓦岗军,声势达到了顶点,但真实实力却跌落到了低谷。所以这一战之后,重新恢复实力的洛阳方面,率军猛攻瓦岗军。最终,瓦岗军全军覆没,李密也败逃而去。

瓦岗军自此成了历史。

而瓦岗军战败之后,秦琼和程咬金等瓦岗一系的将军,也都成了王世充的俘虏。王世充倒也算是一代枭雄,并没有为难他们,反倒是继续重用秦琼等人,让他们继续充当先锋大将的角色。然而对于王世充的这份善待,秦琼和程咬金却并不买账。

因为秦琼觉得,王世充这个人,人品实在是有点差劲,性格有点过于阴暗卑鄙。

像王世充这样的人,就算将来能成功,他们这些将领肯定也没什么好结果。而战败的话,他们自然就更惨了。

所以,一番商量之后,秦琼和程咬金终于决定,还是得找机会逃跑。

不久,机会来了。

当时王世充进攻已经开国的唐朝,唐朝这边,派李世民率军抵御王世充。就在两军交战之前,秦琼和程咬金忽然带着自己的亲兵,直接跑到了唐军那边,投降了……

仗还没开始打,将军就投降了,而且还是临阵投降。

这还打个毛线啊!

对于李世民来说,平白得到两个擅长冲锋陷阵的将军,肯定是大喜事。所以,李世民对秦琼和程咬金二人,也是极为重用,将两人放到了自己麾下最精锐的玄甲军当中。

玄甲军是当时唐军精锐中的精锐,武器装备好到令人发指。李家砸锅卖铁,也就只攒出了三千五百骑而已。而秦琼和程咬金在这支军队当中,便扮演着带头冲锋的将军角色。

到了李世民麾下之后,秦琼也算是得遇明主,开始为唐朝为李世民征战天下了。

此后的几年里,秦琼先后跟随李世民,征刘武周、讨王世充、灭窦建德、灭刘黑闼……唐初北方的几场重要大战,秦琼无一缺席。而且每战必身先士卒,冲在最前方。

真的猛将,敢于冲在最前方,冒着敌人的箭矢,于万军之中直冲敌方军营,杀对方的主将。

秦琼就是这样的人。

几年之后,唐朝已经彻底平定了天下。在这个过程中,秦琼也是立下了大功。不过,随着国内局势逐渐平稳,唐朝内部开始出问题了。身为秦王的李世民,开始和太子李建成越发敌对,两人针对太子之位,展开了残酷的斗争。

作为李世民的铁杆下属,秦琼自然是站在李世民这边的。不过,像这种政治斗争,秦琼这种擅长疆场厮杀的猛将型人才,能发挥出来的作用似乎并不算太大。

没办法,各有所长嘛!

然后,就到了武德九年。

武德九年,李建成和李世民这对兄弟的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双方已经是彻底不死不休了。最终,李世民决定抢先下手掀桌子。一场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干掉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然后迫使老爹李渊禅位给自己,自己登基做了皇帝。

在玄武门事变当中,秦琼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一直是一个历史谜题。甚至有关秦琼到底有没有参加玄武门事变,后世都说不准。因为在《旧唐书.秦琼传》当中,对这段历史的记载是:六月四日,从诛建成、元吉。但同样是在《旧唐书》当中,在李世民的传记里,记载了一大串参与玄武门事变的人名,比如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人。但在这串名单当中,唯独没有秦琼。

对此,后世史学界,始终没有一个让所有人都信服的解释。不过,大多数史学家认为,秦琼应该是参加了玄武门事变。只是因为身体原因,秦琼没有到玄武门那边上阵厮杀,而是负责秦王府的后路。一旦玄武门那边打败了,秦琼需要保证大家的后路,保证大家能够顺利逃出长安城,前往洛阳那边再次举兵。

这个说法,还是比较让人信服的。

因为秦琼这个人,肯定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将领之一,这点毋庸置疑。不过,常年的战阵厮杀,冲锋在前,确实让秦琼身上的伤病极多。在李世民登基之后,秦琼也没有再离京领兵的经历,一直都留在京中养病。

我们有理由相信,常年的战阵厮杀,已经拖垮了秦琼的身体。但玄武门事变那一天,秦琼依然坚守在某个岗位上,为秦王府的那些人把守后路。

贞观十二年,秦琼病逝于长安,善终。秦琼死后,李世民追赠其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五年之后,李世民评定凌烟阁功臣榜,秦琼以徐州都督的官职,名列第二十四。

纵观秦琼一生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秦琼绝对算是李世民的铁杆支持者,所以不存在李世民不待见秦琼的可能。只不过,秦琼是一个典型的猛将型人才,除了战阵冲锋之外,对唐朝的贡献确实相对有限。再加上他伤病较多,退休的时间比较早,自然也就比不上同为冲阵猛将的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立下赫赫战功的开国功臣尉迟恭,他最后是否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尉迟恭是唐朝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第七名,深得李世民的信任,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作为李世民最信任的一员大将,尉迟恭最后的结局还是不错的。不但本人得以善终,陪葬昭陵,极尽哀荣。而且在尉迟恭死后,尉迟恭的后代也都过得不错,福泽绵延数代。尉迟恭之所以

  • 曹睿临终前为何选择司马懿与曹爽辅佐曹芳?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曹魏代汉与高平陵之变在三国乱世中是划时代的事件。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尽管这两件事相差近三十年,但同时参与两次政变的人并不少。不过,其中一人非常特殊,他的身份是汉武帝刘彻之后,不仅高度参与曹魏代汉,取代同宗的汉献帝刘协,还是司马懿掌握大权的关键推手。作为汉朝皇族

  • 李林甫做了什么?他为何会背上千古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口蜜腹剑”这一成语是用来形容李林甫的,历史上真实的李林甫确实不是什么好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是个奸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当政十九年,李林甫在位期间为了排斥异己,打压政敌,做了很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恰好间接引发了后来的安史之乱。甚至可以说,安史之

  • 豫妃:仅仅5年就封妃,她死后乾隆罢朝三日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此女30岁大龄才进宫,却日夜受皇帝恩宠,仅仅5年就封妃,死后乾隆还为她罢朝三日。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位女子便是豫妃,其实这位女子并非清朝的特例,当时还有其他大龄的女子也得到过皇帝的宠爱,比如说大名鼎鼎的海兰珠和容妃,分别是在26岁、27岁的时候进宫。不过,豫妃的年纪在当时确实

  • 一生换了六任丈夫,羊献容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女子,一生换了6任丈夫,最后还成了敌军的皇后。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她就是羊献容,她出生在西晋年间的一个贵族家中,她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朝廷中担任过宰相,而且她从小就长得十分的貌美。她这样的出身嫁给了肯定是皇亲国戚。于是乎后来的她就嫁给了晋惠帝。虽然这个人也是个皇帝,

  • 郭子仪是个完美的将领吗?为什么说他再造了大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郭子仪是唐朝时期中兴名将,战功赫赫并得以急流勇退,安享晚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郭子仪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历史上真实的郭子仪,有四个字的评价,应该是最为中肯的。再造大唐。如果没有郭子仪的话,唐朝可能真的一百多年就打住了。而且再之后,中国极有可能再次进入东晋十六国那种状态。外围的回纥、吐

  • 揭秘:道光帝晚年最宠爱的女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道光帝晚年最宠爱的女人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当时就有这样一位女子,她刚入宫就遭到皇帝的降级,在5年的时间中连生了4子,最后几任的清帝全部都是她的后代。这位女子就是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她长得非常美丽,家世更是显赫,在她刚入宫的时候,原本封号为“秀贵人”,但是皇帝特别看重她,于

  • 她连嫁5次都成寡妇,最后却当了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有一位女子接连出嫁了5次,丈夫都去世了,但是皇帝听说后,却下令将她封为了皇后。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位女子就是汉宣帝刘询的皇后王氏,王氏的先祖在早年间建下不少功业,因此被封为了“侯”,所以她的家世还算尊贵。王氏的父亲当家后,只想着赌博玩乐,所幸王氏长得极为貌美,还十分贤惠知

  • 刘秀建立东汉后尊刘奭为父是为何?与什么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西汉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于鄗城,后定都于雒阳 ,延续“汉”的国号,史称东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刘秀平定天下之后,在祭祀祖先的问题上,史书上有这么一段记载:宜以宣、元、成、哀、平五帝四世代今亲庙,宣、元皇帝尊为祖、父,可亲奉祠…别为

  • 孙权的治国方策是什么样的 孙权是怎么做到偏居一隅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对孙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19岁便接手了孙吴的基业,孙权有能力将偏居一隅的江东,孙权的能力到底有多强?孙权治国策略到底是什么样的?东汉末年,社会秩序被破坏,但凡有点势力的都想称王称霸。地方豪强们有着自己的私人武装,在江东,他们以宾客和豪侠为主体,招纳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