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杀高顺却不杀关羽,曹操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杀高顺却不杀关羽,曹操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403 更新时间:2024/3/17 10:32:53

建安三年(198年)的下邳之战吕布战败,曹操收降了吕布属下的张辽陈登父子等人,掌控了徐州,并免除了后顾之忧。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公元200年,曹操攻打刘备,刘备败逃投奔袁绍,关羽战败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礼,任命为偏将军。之后,曹操称赞关羽为“天下义士也”,对关羽不告而别投奔刘备时说“各为其主”,因此之前既不扣押,之后也不追杀。

论忠义,高顺宁死不降,关羽不得已投降曹操,高顺比关羽更忠义;论威胁,当时正值官渡之战,关羽逃到刘备身边,变相地增强了袁绍的实力,比高顺威胁更大;论未来,吕布势力已被瓦解,放了高顺也无妨,曹操认为刘备是天下唯二英雄,或能与他争夺天下,关羽回到刘备身边必将如虎添翼.........既然如此,为何曹操杀高顺时干脆直接,却称赞关羽忠义之辈,又是以“各为其主”为由阻止追杀?

作为三国风云人物,曹操有文人的情怀,有雄才大略的胸怀,但在官渡之战决生死时,放任关羽“投奔”敌阵,单纯地说成欣赏忠义之士,或许有助于提升曹操雄主形象,表现出曹操浪漫主义的一面,但明显不太符合情理。固然,欣赏一个人不需要理由,但曹操不杀或不扣押关羽,就其主要原因而言,与其说是感其忠义,不如说是政治作秀。

曹操铲除吕布之后,面临的最大敌人是袁绍,但与袁绍等不同,曹操是处于四战之地,除了北方的袁绍,关中诸将尚在观望,南边刘表张绣不肯降服,东南孙策蠢蠢欲动,暂时依附的刘备也是貌合神离。

在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拉开了序幕,袁曹两家的生死决战,一触即发。与此同时,袁绍派人联络各大军阀,约定共同进攻曹操,不少军阀都响应袁绍号召反曹。

面对这一形势,曹操大约只有2万主力,双方兵力严重不对等。可以说,无论从地利上,还是从实力上看,曹操都远不如袁绍一方,所以曹操很多部下暗通袁绍。尽管曹操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他有取胜的机会,并做了相应的战略部署,但客观地说,面对这种巨大的实力差距,想必当时曹操也是内心彷徨,只是不能在部下面前表露出来,留给部下的必然是十足信心。

更为严峻的是,汉献帝嫔妃董贵人之父董承,在199年末策划了“衣带诏事件”,与刘备等人密谋反曹,尽管事情泄露,200年正月除了刘备之外董承等人尽皆伏诛,但这件事对曹操打击巨大,外有袁绍等强敌,内部又不够稳定,曹操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衣带诏事件中,刘备当时领兵征讨袁术,正好躲过一劫,之后袭杀徐州刺史车胄,占据了徐州。随即,刘备联络袁绍,打算合力攻曹,而曹操为保障许都与青、兖二州的联系,避免两面作战,于是就亲自率军攻打刘备,最终刘备全军溃败,只身逃往河北投奔袁绍,关羽被曹操擒获,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礼,任命为偏将军。

曹操为何杀高顺,却不杀关羽,反而还待以厚礼?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关羽还是投降了曹操,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至少给了曹操台阶,而曹操倡导唯才是举,又面临严峻形势,接纳关羽也就理所当然的了;一方面曹操不太欣赏高顺,却比较欣赏关羽,这种欣赏不需要太多理由。这里做一个假设,如果关羽面对劝降默不作声,曹操会不会杀了关羽?

之后,曹操让张辽以私人感情来问询关羽,但关羽直言与刘备情同兄弟,“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张辽如实汇报,曹操称赞关羽“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没过多久,袁绍派大将颜良淳于琼郭图等进攻白马,关羽阵斩颜良,袁军将领无人能挡,白马之围被解,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又过了几天,关羽尽封曹操的赏赐,留书告辞,向北回到刘备身边,曹操部下建议追杀关羽,而曹操认为各为其主。

关羽回到刘备身边,无疑增强了反曹集团的实力,会进一步恶化曹操面临的局势。按照正常逻辑来看,曹操因为欣赏关羽,的确可以不杀关羽,但至少应该软禁关羽,暂时不让他回去增强袁绍实力,等到击败袁绍之后再放,才更符合情理。因此,曹操对关羽放任自由的态度,可见不是单纯欣赏或各为其主就能够说得通。

欲要明白为何放任关羽,还要回到曹操面临的形势上,当时曹操面临的形势是外有袁绍大军压境、内有臣子暗通袁绍,曹操想要击败袁绍,首先一条是稳定人心、凝聚人心,至少让之前忠于自己的部下团结一致,否则内部再乱的话,曹操几乎必败无疑。

公元200年二月,袁绍发起渡河战役,想要夺取黄河南岸的要点,由此准备要与曹操主力决战。四月份时,关羽斩杀颜良,随即不告而别。关羽离开之后不久,曹操与袁绍对峙官渡,大战一触即发。也就是说,关羽离开的时间,正好是曹操自顾不暇的时间,曹袁战事极为关键的时间。这时,不说在复杂的战场上能否追杀到关羽,即便追杀到了关羽,对曹操也没什么太大好处。

首先,曹操认为关羽忠义而不去追杀,带来的好处是安抚忠于曹操的部下,连敌人都能放过,曹操自然不会亏待忠于他的部下,有利于曹操进一步凝聚人心,也暗示部下做忠臣。清朝乾隆年间,由于满清统治稳固,于是嘉奖忠于明朝之臣,贬斥投降之人,哪怕清朝功臣洪承畴,都被放在了《贰臣传》的首位,道理与曹操的差不多,就是称赞忠臣,无论忠臣是敌是友。

官渡之战后,曹操缴获很多书信,属于部下写给袁绍的投降信,但曹操将其付之一炬,目的是安稳人心。由此可见,当时曹操内部极其危险,而关羽正好可以让曹操作秀,借此称赞忠臣,鼓励大家争做忠义之士;如果追杀关羽,反而让人感觉曹操不重视忠义之士。或许,曹操还向有不忠倾向之人表达你们安心做事,即便我失败了,袁绍也不会为难“各为其主”的忠臣的意思。

其次,关羽虽然勇武,但在战场上单个人的勇武,并不能改变战局,曹操并不认为一个关羽就能让袁绍实力突飞猛进,更何况曹操也不认为以袁绍性格会重用关羽。也就是说,在数十万人的战争中,关羽的勇武改变不了战局。

第三,刘备名声很大,身份又很特殊,是“刘皇叔”,杀了刘备结拜兄弟,与刘备不死不休,对当时的曹操也没什么好处。更何况,刘备跳槽频繁,老谋深算,又野心勃勃,投奔谁谁倒霉,估计曹操也不会认为刘备会与袁绍一条心,关羽回到刘备身边,增强的是刘备实力,而以刘备老谋深算的性格,几乎不会将关羽、张飞等人派到战场上与曹军全力厮杀。事实上,刘备也差不多是这样,后来很快就离开了袁绍。

可见,曹操放过关羽或含有欣赏之意,或还有其他计算,但主因还是政治作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宰相谢安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谢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东晋政治家、名士,他是个怎样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谢安少以清谈知名,屡辞辟命,隐居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许询等游山玩水,并教育谢家子弟。后谢氏家族于朝中之人尽数逝去,他才东山再起,历任征西大将军司马、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

  • “咏絮之才”的才女谢道韫,她的一生过得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谢道韫,东晋著名女诗人,她的一生是怎样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出身名门望族,叔父谢安是东晋宰相,父亲谢奕是安西将军,堂伯父谢尚是尚书仆射。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所说的“谢”,就是指谢道韫出身的谢家,而其中的“王”则是指王羲之所在的王家。王、谢两家是魏晋时期

  • 历史上袁绍有机会能击败曹操吗?他为何没把握住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张杨旧部眭固杀杨丑,欲北投袁绍,曹操派史涣、曹仁击破眭固,取得河内郡,把势力范围扩张到黄河以北 。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袁绍从曹操出兵攻打眭固的举动中,看出了曹操的居心,毕竟此时北方割据中仅他们两人的实力最为强大,为了除掉曹操,占据北方,并一

  • 刘备是怎么知道诸葛亮有才华吗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出山,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当初和诸葛亮齐名的人还有一个庞统,刘备为什么亲自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刘备是看重诸葛亮的才华吗?“三顾茅庐”的经典故事大家都了解,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不辞辛苦相继3次才将他请动,并且态度全是极为尊敬。不难看出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

  • 邓绥太后掌权16年,她的段位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在东汉时期,有一位绝色太后叫邓绥,她在后宫争斗中大获全胜,还成了太后掌权16年,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然而与甄嬛不同,这位邓太后,她是以温婉善良低调的人设成为了宫斗胜利者,如此反常,不能不让人疑惑,这人是不是一个远比甄嬛更高段位的白莲花呢?就让我们来一探这位25岁绝色太后的上位史

  •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 慈禧为什么不第一时间除掉光绪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戊戌变法,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戊戌六君子被杀,光绪皇帝被慈禧下令囚禁,慈禧太后为什么不废掉光绪皇帝?慈禧到底是怎么想的?而可怜的皇帝光绪被对外告知说是身体生了大病,不能继续亲政,朝中大权暂时还回慈禧太后手中,就这样可怜的光绪皇帝

  • 汉成帝刘骜究竟有多宠爱赵氏俩姐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赵飞燕赵合德在历史上以美貌留名,多年独霸恩宠,惑乱君心残害皇嗣。汉成帝刘骜究竟有多宠爱这俩姐妹?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成帝刘骜第一次见到赵飞燕时是在姐姐阳阿公主的府中,这与汉武帝初见卫子夫何其相似。那时,她以舞姬的身份出现在刘骜面前。灵动轻盈的舞姿恰如梁上飞燕,一双妩媚动人的眼

  • 宋仁宗最宠爱的女儿福康公主为何喜欢一个宦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福康公主是宋仁宗最宠爱的女儿,从小金尊玉贵,被父亲视为掌上明珠。如此尊贵的福康公主,为何喜欢一个宦官?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皇位,有时候甚至是为了生存,皇宫中尔虞我诈父子相残比比皆是,真情难得一见。而宋仁宗却有一个十分聪慧孝顺的女儿福康公主,每每仁宗生病,

  • 光绪皇帝如果没有死的话 清朝最后还能迎来曙光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朝和光绪,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光绪皇帝如果没有死的话,清朝又会是什么样的?清朝最后能不能迎来曙光?清朝最后又会是什么样的?光绪皇帝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本是亲王之子,无缘皇位,但上天眷顾,同治皇帝英年早逝,又无子嗣,掌权的慈禧为能垂帘听政,继续掌控朝政,便让年仅

  • 隋朝储君杨勇为什么会斗不过杨广?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杨勇是独孤皇后和杨坚的长子,为人忠厚老实,后来又被立为了太子,那他为何会败给杨广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所以只要他不出什么大错,他就是大隋朝的第二代皇帝,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杨勇最终没能如愿坐上皇位,他在途中又遭遇了什么事情,本是毫无悬念的储君之位,为何会遭遇惊天大逆转?多情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