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不计前嫌接纳杀子仇人张绣,他是何用意?

曹操不计前嫌接纳杀子仇人张绣,他是何用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566 更新时间:2024/2/6 13:16:26

曹操是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若说曹操一生最为后悔之事,因自己风流而害死长子曹昂,绝对算是其中之一。然而,张绣作为杀死曹昂的罪魁祸首,数年后当张绣再次投降,曹操不仅丝毫未提报仇之事,甚至表现得相当热情,这又是为什么呢?曹操既然并未报仇,张绣的下场又为何如此之惨呢?

张绣先降后叛杀死曹昂,曹操并非不想为儿子报仇

当叔父张济因与刘表交战去世之后,张绣接收其部众归降刘表,遂成为荆州刘秀的藩属势力,驻于荆州北部宛城。彼时,曹操虽已经将天子迎往许昌,但荆州刘表虽然遣使奉贡,但却与北方的袁绍结盟,遂与曹操矛盾加剧,而荆州以北的张绣自然首当其冲,成为了刘表抵御曹操的前沿。

建安二年(197年)正月,曹操率军南下,面临曹操进攻的张绣,转头便降了曹操。我们知道,曹操有个“好人妻”的毛病,张绣刚刚投降,曹操便纳了其叔父张济的遗孀邹夫人,这自然令张绣极为不满。

曹操听说了张绣的不满,便打算秘密将其除掉,结果计划泄露,张绣立即再度反叛偷袭曹操,曹操兵败之后虽然得以逃命,但其长子曹昂、近身侍卫典韦和侄子曹安民,却因护送曹操逃亡而最终葬身于宛城,而曹操正室夫人丁氏也因曹昂之死而与其决裂。

此战损失如此惨重,曹操对于张绣又岂能不恨之入骨。事实上,曹操并非没有复仇之心,为此他甚至不顾荀攸劝谏而先后进攻张绣,然而由于张绣与刘表重新结成联盟,再加上袁绍意图趁虚袭取许都,以及袁术称帝等事件影响,最终不了了之罢了。

张绣再次率军来投,曹操不复仇乃时局所迫

建安四年(199年),随着与曹操之间的矛盾日渐激化,袁绍派人对张绣进行招降,意图对曹操形成腹背夹击之势。张绣由于时刻面临着曹操的威胁,对于袁绍的招降颇为意动,后在贾诩的建议下,这才转投曹操。

对于张绣的再次投降,曹操非但没有再提为子报仇之事,反而牵着张绣的手一起参加宴会,表现的极为热情,甚至很快便与张绣结成姻亲,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并封张绣为杨武将军。

那么,曹操为何要做出这番姿态呢?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1、局势对曹操不利,张绣投降可避免腹背受敌。此时的曹操与袁绍之间,矛盾已经难以调和,迟早必有一战,而面对实力远在自己之上的袁绍,曹操必须全力以赴。而一旦曹操与袁绍大战,那么背后张绣对曹操的威胁无疑极为巨大,从下图不难看出,曹操此时虽然地盘不小,但张绣却恰好处于曹操势力的腰部,一旦张绣骤然发难,在曹操的腰眼上捅那么一下,曹操可是完全受不了的。因此,张绣投降之后,不仅使得曹操实力得以增强,而且免除了腹背威胁,他自然极为高兴。

2、曹操急需招揽人才,张绣来降对曹操帮助极大。对于曹操来讲,此时期麾下虽然人才不少,但其中却大多来自于颍川的荀氏、韩氏、钟氏和陈氏等几个大族,虽然这些人对曹操助力极大,但对于一个政权来讲,如果任由权力集中于这几家之手,显然极为不利。因此,曹操对于招揽人才极为重视,虽说将天子迎往许昌让其增加了不少印象分,但由于当时士子阶层对于宦官之家出身的曹操评价仍然较低,曹操急需扩大自己的声望,曹操对张绣的热情,同样有作秀的成分在。张绣投降后,曹操曾拉着劝降张绣的贾诩之手,激动的说道,“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三国志》),可见此事对曹操的影响力。

如上,要说曹操彻底放弃了对张绣的仇恨,恐怕并不太现实,但在当时那种局势下,既然接纳张绣要比将其推向袁绍更为有利,曹操又何乐而不为。曹操毕竟是一代枭雄,暂时放弃仇恨,他还是能够做到的。

曹操虽未直接杀死张绣,但张绣的下场其实并不好

张绣归降曹操之后,先是跟随曹操参加了“官渡之战”,而且凭借战功,被升任破羌将军。之后,又于建安十年(205年)随曹操在南皮击破袁谭,曹操又将张绣的食邑增加至两千户,乃是当时曹操手下将领之中,食邑最多的。

建安十二年(207年),张绣又随曹操远征乌桓,结果还没到达地方,便死在了半途。关于张绣之死,《三国志》中记载为病死,但《魏略》中却记载,五官中郎将曹丕因曹昂战死之事对张绣极为不满,对其说道,“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张绣心中不安,遂自尽而死。但需要注意的是,曹丕成为五官中郎将乃是在建安十六年(211年),这里时间存在冲突。

张绣去世之后,其子张泉继承爵位,获封长乐卫尉。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九月,张泉却被卷入了魏讽等人的谋反之中。由于当时曹操不在,因此坐镇邺城平定叛乱和追缉叛匪的正是曹操次子曹丕,而当时受魏讽叛乱而被牵连的,除刘廙之弟刘伟因曹操干涉而得以免死之外,因连坐而被杀者多达数十人。

按理来说,张绣杀死曹昂,对于曹丕继承曹氏权力是有利的,他不应该因此而对张绣怀恨在心,可事实却是,张绣有可能是被曹丕逼死,而张绣之子张泉却是实打实的死于曹丕之手。张泉死后,国除。

关于张泉之死,其是否真的参与叛乱,已经不是很重要了,而曹丕处死张泉,是否出于曹操授意,其实也已经不重要了,毕竟无论如何,张绣、张泉父子算是彻底玩完了。虽然此时曹操的统治已经稳固,但如果真的为了多年前的仇怨再报复张绣父子,实在是有损形象,因此即使事件背后有曹操的影子,必然也做的极为隐秘,史书对此难以记述详细。

此外,张绣之女嫁给曹均之后,先后生有曹抗、曹琬、曹敏三子,其中次子曹琬被过继给了长子曹昂。也就是说,张绣虽然没有直接死于曹操之手,但其和儿子却全被曹丕害死,其女儿所生之子,也被过继给了曹昂,曹昂被杀之仇,倒也等于变相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渊的儿子那么多 争夺太子之位的人为何只有三个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李渊儿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渊一共有22个儿子,谁都有资格争夺太子之位,为什么参与争夺的人只有三个人?其他人为何没有参与进去?(李渊剧照)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讨论。一、实际上只是李世民和李建成的争斗。其实,储位本来是没有悬念的。

  • 北魏皇后冯润:得恩宠却私会美男,最后被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时期的皇后冯润,她入宫后得皇帝恩宠,却私会美男,最后被迫殉葬。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冯润的姑姑便是当时的冯太后,冯太后为了能够保证冯家的势力一直久盛不衰,所以说特地将冯润和她的妹妹冯清安排进宫,成为了孝文帝的妃子。按照辈分来说,这一对姐妹花还是皇帝的姑姑,不过她们的年纪却和

  • 高干:大将军袁绍的外甥,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袁绍出身“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他的外甥高干归降曹操,最后是什么结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东汉末年,袁绍起家大将军(何进)掾,历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参与指挥诛杀宦官。怒斥董卓,出任渤海太守,册封邟乡侯。初平元年(190年),袁绍担任关东联军首领,带兵讨伐董卓,自号车骑将军。

  • 武则天当初都已经出家了 武则天又是怎么坐上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武则天做尼姑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武则天都已经落发为尼,武则天最后却能坐上皇位,武则天是怎么做到的?作为几千年以来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能够登上皇位,她的的权力来源非常简单,那就是继承发展了李治集权的结果。唐代是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的关键性时期。这段

  • 揭秘:历史上的安定公主有多无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最无耻的公主是谁?不仅认侄媳当干妈,甚至还给侄媳主动献上很多男宠。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这个人就是安定公主,也叫做千金公主,千金公主本来是李渊的女儿,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亲妹妹。所以说之后的李治也就是她的侄子,而武则天则就是她的侄媳。因为千金公主很晚出生,所以说也和李治的年纪

  • 惇妃:28岁才被乾隆宠爱,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她是乾隆的宠妃,因恃宠而骄错杀宫女失宠,最后却又复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乾隆的宠妃是不在少数的,惇妃汪氏却是在28岁的时候被乾隆宠爱,这也是个特例了,毕竟一般受宠的女子们都是年轻貌美的,而汪氏却反其道而行之,近而立之年才开始受宠。汪氏的出身包衣,地位低微,可是她很幸运因为年

  • 宋仁宗后宫妃子不少,为何最后是侄子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仁宗盛治”,这都有赖于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他的后宫妃子不少,为何最后是侄子继承皇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宋仁宗的后妃其实不在少数,他有两位妃子是在死后被追封为皇后,所以他一生是有过四位皇后,他的后妃在记录上的也是有十三位之多,可是在后宫中这么多的女子里,少说子嗣最少

  • 唐太宗最喜爱的新城公主,为何一生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唐太宗李世民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他的子嗣也更是枝繁叶茂,皇子数十余位,公主竟有达二十余位。新城公主作为唐太宗李世民最喜爱的女儿之一,她的一生却坎坷至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新城公主是长孙皇后的女儿,李世民的嫡女,身份来说是很尊贵的,又是李世民最小的嫡女,所以深受李世民的喜

  • 杨坚不用三年时间就结束了三百多年的乱世 杨坚是怎么做到这件事情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隋朝杨坚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原大地经历了300多年的乱世,杨坚不足三年时间就实现了一统。杨坚是怎么做到的?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和平美好,而是处于长时间的战乱当中,直至近代新中国成立之后

  • 曹魏一共有11位“司徒”,他们分别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司徒是一个很重要的官职。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为大司徒。西汉末至东汉初,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至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马,又置太尉,以太仆赵熹为之,而与司徒、司空为三公。三国时期: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对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