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立杨广为太子是隋文帝一生最英明也是错误最大的决定?

为什么说立杨广为太子是隋文帝一生最英明也是错误最大的决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977 更新时间:2023/12/21 16:58:03

有人说隋炀帝杨广是千古一帝,他做过一些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事情,也有人说他是暴君,一个并不昏庸的暴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569年,杨广生于长安。杨广出生的时候,他爹杨坚还只是北周的一个大将军,不久之前刚刚继承了他爷爷的爵位。而当时的北周,正处于最为强大的时期,几年之后灭掉了北齐,统一了中原北方。

不过,杨广的出生,似乎给杨家带来了巨大的好运。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杨坚屡立战功,然后成为皇帝的老丈人。等到皇帝女婿死了以后,杨坚的小外孙做了新皇帝,由杨坚把持朝政。又当了几年强大外戚之后,杨坚干脆直接从自己外孙手里,抢了皇位,自己做了皇帝。

隋朝就此开国。

公元581年,隋朝开国,这一年,杨广13岁,封晋王。

七年之后,隋军南下灭陈。年仅20岁的杨广,总领全军,同时由隋朝名将高颎实际指挥。这一战,隋军一鼓作气,灭掉了南陈,彻底统一了天下。

才满20岁的杨广,便已有灭国之功。

可惜的是,不管杨广再怎么优秀,他仍然只能做晋王,而做不了太子。没办法,谁让他头上还有个大哥呢?在杨广之前,隋文帝和皇后独孤氏,已经育有一子,也就是杨广的大哥杨勇。而杨广,则是嫡次子。

凭啥我比你优秀,而你只是比我早生了几年,就得让你做太子呢?

于是,在杨广成年之后,一场夺嫡之战,就此开始。

身为太子的杨勇,其实有点像是现代的文艺青年。长得帅,好学习,善作诗词,个性率真不做作,交往的也都是当时的名士。这样的人,如果做一个诗人的话,或许会很成功。但做皇帝的话……后来的李煜、赵佶等人,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相比之下,杨广显然更适合做皇帝。

因为他会隐忍,而且够狠。

杨广知道,自己老爹崇尚节俭,所以自己的生活也相当的朴素。在做皇子的时候,杨广几乎完全与美色绝缘。除了自己的正妃萧氏之外,基本连侍妾都只是用来凑数的。而且,杨广还积极联络朝臣,将当时隋朝重臣杨素宇文述等人,都拉到了自己这边,结成了一个庞大的晋王党。

除了这些以外,杨广还在自己的生母独孤氏面前,经常说大哥的坏话,诬陷大哥。虽然杨广和杨勇都是皇后独孤氏所生,但经过杨广这样日积月累的诋毁,独孤氏也开始对杨勇有所怀疑,觉得大儿子不适合做太子了。

一个生性疏狂,喜奢侈,喜美女,典型的文艺青年,就是不太会干活。

另一个为人朴素,不好色,战功卓著,在朝中有口皆碑,连老妈都觉得他更有才能。

如果你是杨坚,你说你选谁做太子?

公元600年,在经过长达十年的夺嫡大战之后,杨广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一年,隋文帝杨坚废掉了太子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

从当时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一个十分英明的决定。

但从后世的角度来说,这恐怕是隋文帝杨坚一生当中,所有决定当中错误最大的一个。

公元602年,杨广的生母独孤氏病故。独孤氏去世之后,原本身体强健的杨坚,也迅速病重。两年之后,杨坚病危,杨广抢先封锁了皇宫,顺利即位。

对于隋文帝的死,历史上一直众说纷纭。很多人都说,杨坚病重之时,已经看透了杨广的为人,想要再次立杨勇为太子。结果杨广抢先封锁了皇宫,最后活活勒死了自己的父亲。

事实到底如何,后世不得而知。

但从这一天开始,杨广确实登上了皇位,成为了庞大的隋帝国的新一代掌权者。

我已是皇帝,已经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无需再继续伪装了。

杨广登基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自己的兄弟。杨广先是以杨坚遗诏为名,逼大哥杨勇自尽。另外三个弟弟,也被他分别幽禁致死。杨勇的几个儿子,也被他全部流放岭南,并于途中处死。

如此手段,堪称狠辣。

然后,杨广开始疯狂透支隋朝的国力,以实现自己的许多疯狂想法。

第一件事,是营造洛阳城,在各地建造宫殿。

杨广迁都洛阳,其实还真不光是为了想要住得舒服一点,或者单纯想搬家什么的。杨广之所以想要把隋朝的都城,从长安搬到洛阳,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想摆脱关陇集团的束缚。

关陇集团,成型于当年西魏时代。历经西魏、北周、隋这三代的发展后,关陇集团已经成为一股极其强大的政治力量。就连皇帝本人,都要受到关陇集团的制约。

杨广不愿意受到任何人的制约,而关陇集团,又是他能够统治这个国家的政治基础,不可能直接清理。所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搬家。

长安,是关陇集团的核心之地,但洛阳不是。

为了修建洛阳城,杨广大范围征调民力。整个洛阳新城,历时十个月建造完成。参与建造洛阳城的总人数,长时间保持在两百万人的规模,每个月进行轮换。

如果假设每个人只去服一个月劳役的话,建造洛阳城的总人次,就达到了两千万。

这还只是洛阳一地。

除了洛阳新城之外,杨广为了方便自己去各地巡视,有地方居住,还建造了显仁宫、江都宫、临江宫、晋阳宫、西苑等大型宫殿。另外,杨广几次下扬州巡视,每次出巡,同样需要消耗极大的人力物力。

所以,光是这一件事,就已经足以让隋文帝辛苦积攒二十多年的家底,全都打了水漂了。最要命的是,这还仅仅只是第一件事而已。

第二件事,修大运河。

客观来说,大运河的贯通,对于整个中华文明来说,确实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大运河贯通之后,江南的水域网络,可以直接连通关中。整个中原地区,基本上都可以用水道连接起来。

这条大运河的作用,就相当于是今天的高铁,一条贯通国家南北,将国家原本分成数段的铁路,彻底连接成铁路网。

杨广的眼光其实相当不错,看到了这条大运河贯通之后,能够带来的巨大好处。但问题是,他忽略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修这条大运河,到底要花多少人力?

为了完成这项超级工程,杨广消耗掉的国力,比第一件事只多不少。

第三件事,征讨高句丽。

征讨高句丽,对于隋朝来说,同样是个十分重要的事情。隋朝那会儿,高句丽是北方一个极为强大的政权,占据了今天整个东北再加上朝鲜半岛,以及更北方的大片地区。对于隋朝来说,高句丽比突厥人更麻烦。因为突厥只是单纯的游牧民族,最棘手的只是骑兵。想要对付突厥,隋朝只要同样建立起强大的骑兵军团即可。

但高句丽不一样。

高句丽除了善于骑射之外,还从中原这边,学会了一套极为完善的戍堡体系。每占领一个地方,就在当地建城修堡垒,步步为营,一步一步扩大自己的地盘。突厥是打完就走,不占地盘。而高句丽不但占地盘,而且想要收复失地还十分困难,因为你得一个堡垒一座城的慢慢拆过去。

大业七年,杨广征调了一百多万士兵,两百多万民夫,这基本已经相当于是倾国之战了。结果,这次战争,因为杨广本人指挥不当,被打败了。非但没有打服高句丽,隋朝自己反倒战死了几十万人。

征讨高句丽,让原本已经被逼得快没有活路的老百姓们,彻底活不下去了。于是,在这一年,山东人王薄揭竿而起,拉开了隋末起义的浪潮。

面对这样的局面,杨广仍然不肯罢手。第二年,再次举倾国之兵,进攻高句丽。结果前面刚开打,身后负责督运粮草的杨玄感,就发动了叛乱。杨玄感是当年扶保杨广上位的那个杨素的儿子,杨素此时已经死了,但在朝中的人脉仍在,全部被杨玄感继承。

为了收拾杨玄感,杨广不得不再次撤军,先对付杨玄感。最终,杨玄感被镇压。

杨玄感被镇压之后,又过了一年,杨广依然不放弃征讨高句丽。第三次举倾国之兵北上。但这次征讨,则更是雷声大雨点小。因为此时的隋朝内部,已经烽烟四起,到处都有农民起义。所以最终,杨广不得不和高句丽议和,就此撤退。

就这样,三次征讨高句丽,高句丽没什么大事,但是隋朝却遭遇了重创。

而且,在征讨高句丽期间,隋朝损失了大量的精锐。这也为后来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这三件事加在一起,已经让杨广的皇位,做不稳当了。

更要命的是,杨广即位之后,还创造性地提出了科举制。

这里要多说一句,杨广提出的科举制,和我们后来熟知的科举制,其实是完全两个概念。隋朝的科举制,其实相当于是处在科举制和察举制的过渡阶段。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参加考试,只有那些被地方推举上来的人,才有资格考试。

但是,即便这样,科举制依然打破了之前数百年时间内,世家大族对选官选材的垄断。

那些世家大族也不傻,见到手里的权力没了,自然打心眼里反对杨广。如果说,前三件事,让隋朝国力严重透支,让杨广失去了民心的话。那么这第四件事,则让杨广失去了世家大族们的支持。

既无民心,也无世家大族的支持。这样的统治,如何能安稳?

所以,到了大业十年之后,隋朝已经是积重难返,灭亡只是个时间问题罢了。

大业十四年三月,身在江都的杨广,被麾下的禁军发动叛乱杀死。此时的隋王朝,早已彻底丧失了对全国的统治,所能辖制的地盘,仅仅只剩下洛阳和江都一带,再加上南方的一部分地盘而已。

回顾杨广的一生,我们会发现,杨广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功在千秋,活在当代的事情。他所做的这几件事,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同样也做了。杨广支持科举,李世民也支持科举;杨广征讨高句丽,李世民也常年对外征战。

但是,李世民就成了千古名君,而杨广就成了千古暴君。

究其原因,恐怕就要归咎于杨广本人,严重忽略了国力消耗这个问题了。他所做的这几件事,如果分成好几代人去做的话,说不定就没有任何问题了。但恰恰是杨广过于心急,想要一个人做完所有事情,所以才导致了隋朝二世而亡。

对于杨广这个人,千古一帝这个称号,肯定不适合他。倒是另外一个称号,可能更适合他一些。

妄人。

一个狂妄到觉得自己可以做好所有事情,丝毫不考虑其他人感受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禅作为蜀汉的皇帝 刘禅在位时间为什么是最长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禅在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作为三国时期的君主,刘禅在位时间为何是最长的?刘禅依靠的是什么?影视剧中的刘禅东汉之乱的根源大多数人会将东汉之乱的罪魁祸首,归于宦官、外戚轮流掌权。形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东汉时期的皇帝大多短命。皇帝短命就意味着,幼主登

  • 蜀汉有兵有将 刘禅为什么还要开城门选择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禅投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有兵有将有援军,刘禅为什么还要选择开城门投降?刘禅投降的原因是什么?信仰没了,有兵有将又有什么用,诸葛亮时候,蜀汉基本上就笼罩在一片保守和投降的氛围之中,所有人都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大家都了解这一天迟早回来,只是不了解他什么时

  • 为什么说李世民是个十分复杂的人?如何客观评价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说李世民拥有雄才大略,是真正的千古一帝;有人说李世民晚年昏聩,大兴土木;有人说李世民勇猛无敌,战无不胜;也有人说李世民灭绝人伦,弑兄篡位。这些事李世民确实都做过,他是个相当复杂的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一个人,我们似乎很难用单纯的好坏来形容他,只能说他是一

  • 钟会造反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场叛乱为何很快就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钟会造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钟会之乱到底是什么样的?钟会造反为什么不到三天就草草结束了?前言:在三国魏蜀吴中,刘备建立的蜀汉因为关羽失荆州以及夷陵之战惨败元气大伤,成为三大势力中最为弱势的一方。虽然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以及姜维希望通过北伐扭转局势,

  • 萧皇后的一生有多坎坷?隋炀帝去世后她经历了怎样的磨难?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萧皇后是一代暴君杨广的皇后,他在隋炀帝遇害后,饱经磨难,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野史传闻说,李世民后来娶了萧皇后,这事纯粹是无稽之谈。萧皇后不但比李世民大三十岁,而且论辈分的话,李世民得管萧皇后叫表姑。最重要的是,当萧皇后再次回到长安,李世民有机会接触她的时候,她其实

  • 初唐四杰脂的是哪些人?骆宾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初唐四杰”指的是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为“王杨卢骆”。四杰齐名,原并非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后遂主要用以评其诗。杜甫《戏为六绝句》有“

  • 唐玄宗独宠杨贵妃那么多年 杨贵妃为什么连一个孩子都没有生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杨贵妃和唐玄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玄宗独宠杨贵妃长达十一年时间,杨贵妃为什么连一个孩子都没有生下来?历史上又是什么样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盛世美女杨贵妃从公元745年到公元756年,整整11年,唐玄宗始终对她三千宠爱于一身。可见这四大美女之一

  • 杨玉环作为李隆基的儿媳 杨玉环是怎么吸引李隆基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李隆基和杨贵妃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玉环作为李隆基的儿媳,她是怎么吸引李隆基的,两人之间有发生什么事情吗?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杨玉环被封为贵妃之后,就集后宫三千宠爱于一身,成为唐玄宗身边离不开的美女。唐玄宗整日与她厮守,如胶似漆,一刻

  • 历史上的荣国夫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统治长达半个世纪的年代,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成为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女皇帝。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先且不论后人对于武则天的评价如何的褒贬不一,毁誉皆有,武则天开创了中国特殊的女性皇帝统治中国的局面这一点,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那么,这样一位成功女

  • 探索晏几道坦坦荡荡的一生,不富贵却活的光明磊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的第七个儿子,二人合称“二宴”。晏几道善于写情爱生活,是婉约派代表诗人。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晏几道的故事吧。北宋宝元元年夏天,晏殊的第七子出生,取名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此时的晏殊已经四十七岁,老来得子,尤其宠爱。而晏几道也颇具乃父风范,天资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