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彰真的是一个勇无谋的匹夫吗 曹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曹彰真的是一个勇无谋的匹夫吗 曹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568 更新时间:2024/2/6 23:57:06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彰,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曹彰被誉为曹操之子“黄须儿”,曹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曹彰最后是怎么死的?

为什么说《三国演义》这部书特别值得大家一看呢,这里面可不仅仅是枭雄们战略的博弈,谋士们智慧的角逐,猛将们的捉对厮杀,还有许许多多人性上的东西。为什么我不喜欢《水浒传》呢?就是因为只有阴诡的出卖和残忍的屠戳,缺乏人性。而《三国演义》则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曹彰也不例外。咱们今从另一个角度――人性方面来分析一下这个年轻的勇士。

受当时的环境影响,曹彰这孩子从小就不爱读书,而是喜欢舞刀弄剑,“少善骑射,膂力过人,能手格猛兽”。这可是相当厉害了,赤手空拳能格杀猛兽,可见曹彰的勇力之强悍程度,隐隐然有当年“逐虎过涧”之典韦的风采。

与他的两位兄弟曹丕、曹植不同,两个兄弟都是文学家,肚子里有学问,能诗善赋,曹彰没有什么文化,只喜欢打仗。他的理想是“好为将”,在战场上策马奔腾,冲锋在前,“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赏必行,罚必信”。

曹彰很崇拜本朝的卫青霍去病两位名将,立志要像他们一样“立功沙漠,长驱数十万众,纵横天下”,在疆场上建功立业,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代郡北部的乌桓发动了叛乱,曹操命令曹彰前去征讨。曹彰亲率五万大军远赴代北,他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冲锋在战场的最前线,“身先战阵,直杀至桑干”,一举粉碎了乌桓的叛乱,平定了代北。这说明曹彰很有领兵打仗的将才,擅长指挥大规模的骑兵集团,战斗风格凌厉迅猛,犹如雷霆。

北方平定后,曹彰率部南下到汉中战场,支援在汉中争夺战中屡屡失利的曹操。曹操非常高兴,有了曹彰率领的这支强悍骑兵部队的加入,就将战线稳固在了阳平关一带。

曹彰有两次展现自己强悍武力的时刻:一次是刘备的义子刘封率兵来挑战,曹彰挥戟上阵与刘封交手,结果是“只三合,封大败而回”;再一次是马超和副将吴兰引兵分路抄袭曹军两翼,曹彰在混战中正好遇到了吴兰,两将厮杀起来,“不数合,曹彰一戟刺吴兰于马下”。

在前面的五界山之战中,刘封曾经与曹军猛将徐晃交锋,是“战不数合”,抵敌不住,败退回阵。以曹彰与刘封交战的表现来看,比徐晃的威力更大,也就是说曹彰的武力值应该至少不会低于徐晃。

曹彰“不数合”刺死吴兰。如果吴兰与雷铜武艺相近的话,那么曹彰的表现还要优于“战不数合”诈败回马杀死雷铜的张郃,他的攻击力也在张郃之上。

以此看来,如果曹彰继续能够在战场上发挥他的才能的话,他将是曹魏阵营中向典韦、许褚这类超级猛将迈进的新生一代,前途无可限量,至少能够成为独当一面的战区级主将。以他的身世和威望,也不至于后来曹家让司马懿夺了大权,因为曹彰毕竟还年轻。

有人认为曹彰是个有勇无谋的匹夫之辈。未必,曹彰能够独领一军远征乌桓,大部队尚未集结完毕,只有先锋一部千余人,但当乌桓军露出破绽,曹彰当机立断,认为“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而后抓住战机,率兵进击,获得大胜,这岂能是一介勇夫所为?

曹操死后,诸子争王,曹彰率兵而回,将兵权全部交还给曹丕,被曹丕命“回鄢陵自守”,从此卸甲放马,告别了他心爱的战场,郁郁而终。

曹彰思想单纯,并不意味着他是个有勇无谋之辈。如果他当时反对曹丕继承魏王之位,以他的军事才能和在大军中的威望,当时曹魏军中谁敢去讨伐他?又有谁能与之一战?被张飞挑伤的许褚?还是被张飞屡次欺凌的张郃?退一万步来说,他就算不交兵权,曹丕又能奈他何呢?

但曹彰是个率真的孩子,为了家族和国家不陷入内斗,兄弟阋墙,内斗纷起。曹彰选择了交出兵权,放弃了自己最后一层保护。但你可以真诚对待别人,别人就一定会真诚地对待你吗?曹彰一交出兵马,曹丕顺坡下驴,解除了他的一切兵权,派他去鄢陵自守。

当曹彰在洛阳城外向着这雄伟的城池望去最后一眼,夕阳下单人匹马向鄢陵而去的时候,他的眼中一定充满了泪水。因为他了解自己将来不会再有机会踏上战场了,但他是曹操的儿子,他必须做出这样的抉择,才无愧于英伟一生的父王的期望。

他多么希望自己并非出身于这样的家世,他宁愿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家的孩子,那样即使不能做统率千军万马的将领,也至少能够以一介普通战士的身份继续策马奔腾于疆场,继续披着自己的铁甲,继续执着自己的剑,在枪林箭雨中一马当先,在最后一场战斗中被最后一支流矢击中,以一个战士的宿命倒在心爱的沙场上。

仅四年后,任城王曹彰突然暴病而亡,终年尚不及35岁。最是无情帝王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贾诩有着毒士的称号 贾诩为何没有担任过一个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第一毒士贾诩,五大毒士,荀彧荀攸贾诩传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贾诩称号,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贾诩号称毒士,贾诩这个称号到底是怎么来的?贾诩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众所周知,在汉末三国的众多谋士中,贾诩无疑是其中颇为特殊的一位。贾诩此人,一生算无遗策、奇计频出,但因计谋过于毒辣且曾向李傕等西凉军阀献出反攻长安的计策,故而被称为“毒士”。

  • 黄祖的能力如何?他又是如何当上江夏守将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梁中书让杨志与谁比武,真实历史上杨业只有一个儿子,凭借一手飞石击退梁山15人的是谁

    中国历史上有一群小人物,之所以称他们为小人物,是因为他们的身份都很低微,有些人甚至连姓名都没有在历史上留下来。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在东汉末年,还有一个和上文中许贡门客、马忠差不多的人物,他凭关系当上守将,因为能力平庸导致屡战屡败,还因为自视甚高而白白放走了甘宁这样的顶级武

  • 刘备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样的 汉室后裔身份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汉室宗亲是真的吗,刘备到底是不是汉室宗亲,刘备是汉室后代吗

    对刘备身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献帝都称刘备为皇叔,在加上刘备自称时都说自己是刘胜之后,刘备有可能冒用汉室后裔的身份吗?事实上,三国时期很多载入史册的人物,小时候身边的玩伴就很不一般了,比如曹操小的时候就和袁绍相识,当时他还与袁绍一同偷过别人的新娘,而刘备小时

  •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损失大将魏延 这件事对蜀汉的损失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延是谁的大将,魏延斩杀的大将,历史上诸葛亮为什么要一味伐魏

    我爱历史网小编了解读者都很感兴趣蜀汉北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蜀汉五次北伐当中,蜀汉失去了诸葛亮和魏延,魏延对于蜀汉来说,其影响有多大?公元234年,诸葛亮率领蜀汉大军进行第五次北伐,当时诸葛亮屯兵于五丈原,与司马懿进行了一百多天的对峙,然而由于司马懿畏惧蜀汉的兵力而畏惧不出,

  • 李旦退位后继位的为何不是嫡长子李成器而是庶出李隆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旦后面的皇帝是谁,李隆基过继给李弘,唐朝李旦和李隆基的关系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712年—75

  • 汉献帝刘协的一生都经历过什么?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献帝的儿子,我不是汉献帝,汉献帝刘协是一个怎样的人

    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 ,河南洛阳人。东汉末代皇帝(189年—220年在位),汉灵帝刘宏嫡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为灵怀皇后王荣。延康元年十月乙卯(220年11月25日),刘协在魏王曹丕逼迫下禅位于曹丕,降封山阳公,保留天子礼仪,将两个女儿嫁于曹丕。下面由我爱历

  • 吕范作为孙策的臣子 两人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桓是孙策的儿子吗,孙策的正室是谁,臣子的意思

    还不了解:吕范和孙策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范和孙策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两人为什么能够成为朋友?这里边有什么故事吗?影视剧中的吕范初识孙策公元193年,刚刚为父亲孙坚守完孝的孙策,前往寿春投靠袁术。孙策此行是为了收回袁术麾下,父亲孙坚的旧部,以便再谋大业。期间孙

  • 富察·马齐为何敢顶撞皇帝?他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富察氏后人明星,历史上富察皇后善良吗,乾隆对富察皇后其实不好

    富察·马齐(1652~1739年),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大臣、外戚。户部尚书米思翰次子,孝贤纯皇后的伯父。属于清朝入关后第二代满族贵族,自幼生长在以汉文化为主体文化的大环境中,受到汉文化的长期浸染,但另一方面,满族传统制度与习俗对他仍有较深的影响。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清朝虽然可

  • 邹忌是什么人?能得齐王重用的他有何魅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田忌和邹忌为什么有矛盾,田忌赛马中田忌是个什么样的人,陈涉世家原文翻译

    一鸣惊人出自 《韩非子·喻老》,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个“一鸣惊人”的国君,一是致使楚国春秋称霸的楚庄王,另一位则是楚威王。“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齐威王重视人才,先后重用了宗室重臣田忌、相

  • 孙武与孙膑为何不愿效力于齐国?与什么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揭秘孙武和伍子胥谁更厉害,战国孙膑为什么跳崖,孙武为什么离开齐国

    春秋战国,是我国封建历史上人才和思潮集涌现的特殊时期,层出不穷的思想家、军事家、谋略家令人目不暇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大约公元前512年左右,孙武离齐千里奔吴,献孙子十三篇于吴王阖闾,开启了一段不算成功的吴国之旅。大约公元前360年左右,孙武后代之一孙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