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法正辅佐刘备九年,他的一生有多大的贡献?

法正辅佐刘备九年,他的一生有多大的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345 更新时间:2024/1/19 19:16:14

法正的智慧和谋略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他辅佐刘备九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法正辅佐刘备九年,在这九年中,帮助刘备取西川,定汉中,克成大业。这九年是法正一生中最辉煌的九年,也是刘备一生中最辉煌的九年!

法正死后第二年,刘备称帝,同年大举伐吴。这是一次感情用事的错误军事行动,蜀汉大臣赵云等纷纷劝阻,但都未成功。结果,夷陵一战,陆逊火烧连营,刘备几乎全军覆没,最终含恨逝世于白帝城。

史载,诸葛亮感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惜哉孝直!痛哉孝直!?

今天笔者就为您盘点,法正的四大功劳。

一、迎刘备入蜀

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璋派法正迎刘备入蜀讨张鲁。法正得遇明主,遂竭诚尽智,积极替刘备出谋划策。

他首先建议:“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凭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刘备欣然采纳。

迎刘备入川,的确是一个很有眼光很有见识也很大胆很冒险的行动。当时刘备虽然借孙权之力,新破曹操,名声大振,且刘备素有英雄之名。但其仅占有荆南四郡和刚从孙权借来的江北之地,力量仍然很弱;再加上蜀中地理复杂,山川险峻,易守难攻,即使有张松做内应,也很难说胜算有多大。

法正毅然选择迎刘备入川,这是相当有胆识的,也是法正把自己的个人活动和聪明才智烙在这段历史行程上的第一道印记。

二、迫降刘璋

刘备入川,北拒张鲁,后又假意欲回荆州。张松不明原由,写信劝阻,被其兄张肃发现并告密,遭来杀身之祸,壮志未酬身先死,着实可悲可叹。刘备与刘璋的矛盾也因此公开化了。

为了促使刘璋早日投降,法正致函刘璋。这封信实质上是一则内容严峻而遣词委婉的劝降书。信中全面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指出占有益州三分之二土地的刘备,粮食供应充足,得到方方面面吏民的拥护,且有孙权派兵作为后援,而刘璋方面则屡吃败仗,士无斗志,“坚城皆下,诸军并破”,且供给匮乏,民不堪命。官僚们则是没有远见,各谋私利的阿谀奉承之徒。

非常明显,刘璋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众叛亲离的地步,坚持顽抗绝不会有好下场,只有开城归顺才是“保尊门”无恙的唯一出路。这封软硬兼施的信,恫吓与规劝并举,诈惑与欺负欺哄齐下,在外部军事压力的配合下,刘璋只好乖乖出降了。

三、厚靖安人心

刘备军围成都,刘璋蜀郡太守许靖打算逾城投降,因被发觉而没有成功。刘璋投降后,刘备以许靖叛主不忠而瞧不起他,不予任用,法正因而进谏。

刘备立即采纳了法正的意见。所谓:“太平崇仁义,乱世尚权谋”,斗争策略的灵活性,不是一般迂腐书生所能理解的。

四、建策取汉中

219年1月,刘备听取法正意见,放弃进攻阳平,渡过汉水,向定军山一带机动,以此调动夏侯渊军离开坚固阵地,在运动中寻找战机。夏侯渊果然中计,与张郃率军渡过汉水,试图夺回定军山要地。

刘备采用声东击西战术,定军山一战,夏侯渊授首,大破曹兵,夺取了汉中,这次胜利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对日后蜀汉的立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汉中是益州联结中原的门户,占有汉中,蜀汉在北面就有了一道屏障,这样进可攻,退可守,回旋余地广大。

献取汉中之策,无疑是法正在三国鼎立形成时立下的又一大功劳,曹操也对其赞赏有加:

“吾固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又曰:“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

法正的一生,实则是知识分子奋斗的一生,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既受社会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抓住机遇的结果。

当今的时代是重视个人价值的时代,从法正身上,我们或多或少应该能够得到一些发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武神赵子龙的迷弟你知道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三国里鼎鼎有名的蜀国将领,他的一生有多少迷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许多人的眼中,赵云是一位身材魁梧,长相俊美的男子,放在现代肯定能迷倒众多少女。而且还特别有本事,自从在刘备手下做事,不管是平定江南还是长坂坡战役,许多战役中都有他的参与,也为蜀国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即使

  • 历史上朱标能当25的太子,他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成穆贵妃孙氏(1343年~1374年),陈州人,明太祖朱元璋宠妃。被册封为贵妃,在后宫之中,居第二位。明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年仅三十二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朱元璋的宠妃孙贵妃去世,后宫之中,一片哀婉。

  • 秦灭六国秦始皇都是坐镇后方 赵国灭亡后秦始皇为什么亲自跑到邯郸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始皇灭赵,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秦始皇灭六国时坐镇咸阳从不御驾亲征,秦始皇灭赵后,为什么亲自跑到邯郸?秦始皇此举有什么用意?《史记》:十九年……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秦灭六国之战,成就了王翦、王贲、李信等人的威名,秦始皇本人似乎并不享受

  • 三国中结局最令人唏嘘的八大名将,他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同样是汉末三国时期,有很多不幸的名将,他们个个能力卓越,明明可以在沙扬上建功,然后扬名立万,却不幸死于非命,或者便英年早逝。这些令人唏嘘的名将,都是谁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八、颜良颜良是袁绍麾下的上将之一,当时的名将孔融曾说,“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由此可见他的武艺之高。

  • 姚崇在唐玄宗时期做了三年宰相就请辞,这究竟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姚崇,本名元崇,字元之,唐朝著名“就时宰相”,“唐朝四大贤相”之一,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值得被尊敬的存在。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在我国古代,能够做到宰相的位置实属不易,这也是大臣们的最高追求,毕竟宰相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只有一个人的功绩达到一定的高度,才有资格被授予宰相的称号、承担起

  • 关羽北伐占据优势 关羽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当初为什么兴师动众北伐曹操?关羽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和必要性存在?其实是由原因存在的。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首先第一点就是理由充分1,汉中之战后,蜀汉士气提升很大,曹操败仗之后还损失了大将夏侯渊,刘备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士气毕竟是如日中天,而曹操这边士气肯定会的低下,这也给

  • 吕布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胜仗 还有3次的背叛记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演绎,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其实历史上的吕布并非如此,他除了3次的背叛,战场上也没有打过一次胜仗。吕布是三国早期名将,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在文学作品中,吕布是三国第一勇将。京剧有个曲目叫做《三英战吕布》,是说三国时期的一流将领关羽和张飞

  • 为何评价杨涟“千年之下,终究不朽”?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杨涟杨涟,字文孺,号大洪,汉族,湖北人,明朝著名的谏臣。杨涟一生效命于朝廷,为朝廷的建设做出了自己重要的贡献。杨涟为人老实忠厚,极其痛恨那些搅乱政局之人。后来,因为反抗阉党来遏止魏忠贤的事件中,杨涟为了维护政局的稳定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杨涟杨涟的青年时期,刚好是“东林”正兴起的时候,那时他对于

  • 吕后诛杀韩信:韩信错信萧何为人被灭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梁、项羽,却得不到任用。不得已转投刘邦,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后经萧

  • 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克制骑兵发明的哪三种武器?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克制哪位英雄,诸葛连弩攻击范围,诸葛亮三国时期哪国人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下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