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杜如晦:唐朝初期名相,与房玄龄并称“房谋杜断”

杜如晦:唐朝初期名相,与房玄龄并称“房谋杜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595 更新时间:2024/2/10 11:03:25

杜如晦,字克明,唐朝初年名相,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襄州刺史杜吒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出身京兆杜氏,初仕隋朝,授滏阳县尉。晋阳起兵后,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幕府谋臣,授兵曹参军。迁陕州长史,从平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叛乱。迁秦王府从事中郎,积极运筹帷幄,为时人所敬服。文学馆建立后,位列十八学士之首。与房玄龄等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贞观元年,与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侯君集五人论功第一,拜太子左庶子,册封蔡国公。唐太宗即位后,历任兵部尚书、检校侍中、吏部尚书,迁右仆射,配合房玄龄同心辅政,负责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并称“房谋杜断”。 贞观四年(630年5月6日),病逝,时年四十六岁,追赠司空、莱国公,谥号为成。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杜如晦自幼聪慧有悟性,喜欢与人谈论历史、文学方面的知识。隋朝大业(605年—618年)年间,杜如晦被征为预备官员。吏部侍郎高孝基非常器重杜如晦,对他说:“你有应付事态的才能,应该作为国家的栋梁,希望你能坚持住这份美德。我想先让你做个小官,就是俸禄少点。”于是用杜如晦为滏阳县尉,但不久之后,杜如晦便弃官而回。

秦府高参

隋朝大业十三年(617年),太原留守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挥军杀入长安。长安平定后,杜如晦被李世民召入秦王府任为法曹参军,而后被迁升为陕州总管府长史,视为亲信。而太子李建成见秦王府有非常多的人才,害怕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向唐高祖李渊建议将秦王府的官员都调到外地任职。命令下达之后,被迁到外地的人非常多,李世民对此非常担忧。当时在秦王记室的房玄龄对李世民说:“府中幕僚虽然被迁往外地的人比较多,但是没有什么好可惜的,只有杜如晦聪慧,能洞察事理,这个人有王佐之才,大王如果为镇一方,那用不上他,但如果以后要经略天下,那就非杜如晦不可,只有此人才能帮你大忙。”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话后才醒悟过来,对房玄龄说道:“你要是不说,差点让这样的人才流失啊。”于是李世民向李渊上奏,请求将杜如晦继续留在秦王府为官。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同年七月,陇西薛举进犯泾州,李世民率军前往讨伐,但被击败。而后薛举突然病死,李世民再次出兵讨伐其子薛仁杲,并让杜如晦等随军参赞军事。薛仁杲兵败投降,后被斩首。

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与宋金刚攻据太原,杜如晦随从李世民前往讨伐,将刘武周击退。

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率军进攻洛阳王世充,而王世充又与窦建德联合,杜如晦随李世民先破窦建德,后破王世充。李世民在征讨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时,杜如晦随从李世民参赞军事,为李世民运筹帷幄,判断军势,李世民根据杜如晦的判断准确出击,将各地反王一一消灭。

玄武政变

李世民讨伐各地叛乱,威望越来越高,遭到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妒忌,二人与李渊的嫔妃张婕妤尹德妃暗中勾结,图谋陷害李世民。淮安王李神通以战功获封土地数十倾,张婕妤的父亲私下里找李渊想要那片地,李渊答应他,但李神通以这块地已经先赐给了自己,于是不愿意给张婕妤的父亲,张婕妤却向李渊说是李世民仗势欺人,让李神通夺走了土地。而后杜如晦骑马经过尹德妃的父亲尹阿鼠的府邸,尹阿鼠让家童出来将杜如晦强行拽下马殴打,并且大骂道:“你是什么人,敢过我家门前不下马!”之后尹阿鼠却让尹德妃告诉李渊是李世民让杜如晦欺负尹阿鼠。李世民向李渊深刻辩解,但是李渊十分宠幸张、尹两人,不信李世民。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并建立文学馆,用杜如晦为从事中郎,为十八学士之首,李世民常常到文学馆与杜如晦等讨论经义,而且经常说到晚上。但太子李建成却对对此非常忌惮,他对齐王李元吉说:“秦王府中能让人担心的,只有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于是李建成上言李渊,将房玄龄与杜如晦逐出京师。

武德九年(626年),李建成拉拢尉迟恭遭到拒绝,于是派人刺杀尉迟恭,失败后李建成上言李渊将尉迟恭打入大牢。李世民将尉迟恭保释出来后,尉迟恭打听到李建成和李元吉想要于昆明池对李世民不利,将此事告诉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立刻去找李世民,让李世民先发制人,但李世民因自己与李建成是亲兄弟,所以犹豫不决,尉迟恭劝谏李世民不能以小仁而废社稷大义,并表示如果李世民不做决定,自己将和长孙无忌逃离,但李世民还是拿不定主意,尉迟恭又与侯君集日夜劝谏。这时李世民想起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于是派长孙无忌秘密将二人召回,但二人被李渊逐出京师,私自回京就是死罪。李世民于是取自己的佩刀交给尉迟恭,尉迟恭带房玄龄与杜如晦化妆成道士潜入秦王府。经过与房、杜二人的谋划之后,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发动玄武门事变,将李建成和李元吉诛杀。事成之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杜如晦被任命为太子左庶子。十月,李世民论功行赏,拜杜如晦为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赐实封食邑一千三百户。

贞观之始

贞观二年(628年),李世民命杜如晦以检校侍中之职兼任吏部尚书,仍然总管东宫兵马。杜如晦在任内非常称职。

贞观三年(629年),因发生大旱,李世民让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于名山大川祈雨。同年,杜如晦代替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仍旧管理官员的选拔,与房玄龄一起辅佐朝政。建立台阁规模以及表彰人物的事情,都是由房玄龄与杜如晦所定。二人在当时获得的赞誉非常高,称为良相。

深受追念

贞观四年(630年),杜如晦染病,于是向李世民请求辞官,李世民仍然按照杜如晦以前的官职给他发俸禄,但李世民还是非常担心杜如晦的病情,多次派遣使者和名医前去救治杜如晦,派遣到杜如晦府上的人在路上前后都能望见。但杜如晦最终还是病死,终年四十六岁,李世民为此大哭不止,三天不能处理朝政。转封杜如晦为莱国公。

杜如晦死后,李世民作诏书于著作郎虞世南说:“我和杜如晦之间情义深重,今杜如晦不幸病逝,追念他以前的旧功,我非常伤心,希望你体会到我的意思,为杜如晦制作碑文。”

后来,李世民赏赐给房玄龄一条黄银带,不禁感到伤心,哭着对房玄龄说:“当初你和杜如晦一起辅佐我,但是赏赐只能给你一个人。我听说鬼神什么的害怕黄银,我再拿一条黄金带,你带到杜如晦的灵房去吧。”

贞观五年(631年),李世民因十分想念杜如晦,所以经常梦到他,在杜如晦忌日的那一天,李世民派遣官员到杜如晦家中慰问杜如晦的妻子和孩子,给家里的赏赐还和之前的一样。并且封杜如晦的一个儿子(杜荷)为郡公。

贞观七年(633年),李世民下诏在杜如晦等人的墓前祭少牢。

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世民命阎立本画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二十四人的画像置于凌烟阁,杜如晦位列第三。

据《类编长安志》记载,杜如晦墓在咸宁县南三十里,但是已经被夷为平地,成为当地农民躬耕的土地。其墓碑铭文为好友书法家虞世南所撰,墓碑已经被损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吕不韦为什么饮鸩自尽?如果不自杀后果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吕不韦饮鸩自尽的故事。公元前239年,秦王政二十一岁了,他己经成年,只要举行过加冠礼,他就可以亲政了。而在亲政之前,朝廷的一切大权都掌握在吕不韦手中,赢政只是一个傀儡君主。每逢上朝处理政事,只能听本

  • 孙权夺荆州和刘备夺益州相比 两者是不是一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和刘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孙权夺取荆州困难,还是刘备夺取益州困难?刘备夺取益州,和孙权夺取荆州,基本是一样的,都是欺骗了自己的盟友。刘备是刘璋请来对抗张鲁的,刘璋肯将益州门户为刘备打开,可见他的诚意。没想到刘备居然在这个时候杀了回马枪

  • 孙权在第一次偷袭荆州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会主动求和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孙权和刘备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第一次偷袭荆州,刘备为何主动割地求和?219年,关羽率军攻打襄阳、樊城之际,孙权派吕蒙等人偷袭荆州,结果导致关羽被杀。人们对于这件事非常熟悉,其实在此之前,孙权还曾经偷袭过一次荆州地区。刘备闻讯,亲率军队前往救援,

  • 后世如何评价李元吉?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李元吉,本名李劼,小名三胡,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四子,神木市太穆皇后窦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元吉为人骁勇,猜鸷骄侈,擅长马槊。晋阳起兵时,领军留守太原,册封姑臧郡公。唐朝建立后,授并州都督,进封齐王。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南侵并州时,逃归长安。参与

  • 杨恭仁:唐初时期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杨恭仁,本名杨纶,改名杨温,字恭仁,唐朝初期宰相,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出身弘农杨氏观王房,清正廉洁,晓畅军事。初仕隋朝,拜吏部侍郎,封成安郡公,参与平定杨玄感叛乱。出为河南道大使,镇压农民起义。 兵败之后,逃归江都。江都之变后,迁任吏部尚书。武

  • 吕布当初没有偷袭徐州 刘备最后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对三国吕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假如吕布没有偷袭徐州,刘备会怎么发展?徐州属于四战之地,也是平原之地,历来就非一个政权发展的理想根据地。举个例子,当年楚霸王项羽就把自己封在徐州一带,结果项羽四处出击时,不得不留下许多兵力守护根据地。就这样还是遭遇很多军事骚扰,最

  • 刘备为什么不愿意在宴席上袭击刘璋 刘备坚持入川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刘备和刘璋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不肯在宴席上袭击刘璋,为何却坚持要入川?前言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刘备定然是比较著名的人物,此人原本不过是”织席贩履“的普通人,但是却在乱世之中获得机遇,也获得了无数人的帮助,最终成功问鼎皇帝的宝座,建立了蜀国。当然,

  • 唐朝皇帝发明的“风流箭”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皇帝发明的“风流箭”是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皇帝也会有苦恼的时候。除了政事上的,妃嫔多了也会有各种烦恼。有人会说妃子多还不好嘛?但要知道面对众多佳丽,各个都是拥有超高的颜值,看多了皇上也会眼花缭乱,不知该如何选择,而且妃子们都希望能得到皇上的宠幸。于是有的皇帝就想出

  • 刘备当初坐拥徐州六郡 吕布是怎么偷袭得手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徐州和吕布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坐拥徐州六郡,为何轻易就被吕布偷袭得手?陶谦身为徐州牧,理论上讲,徐州的二郡三国都归他管。但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汉末天下大乱,军阀混战,原有的行政划分早就不存在了。举个例子说。刘备救援徐州,事后,被刘陶谦安置在

  • 历史上的孝庄太后有多漂亮?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孝庄太后有多漂亮?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说起清朝的太后,人们立刻就会想到那个昏庸至极的慈禧太后,一手造就了清朝的毁灭以及无数的悲剧。而同时,还有一位被誉为“贤后”的孝庄文太后,她一生竭尽所能培养出了顺治和康熙两大明帝,为清朝鞠躬尽瘁,更是让多尔衮为之又爱又恨,神魂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