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通俗小说丑化了数千年的张士贵:大唐骑兵名将

被通俗小说丑化了数千年的张士贵:大唐骑兵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363 更新时间:2024/1/18 19:57:57

张士贵(586~657),唐代名将。本名忽峍 ,新旧《唐书》皆有传,祖籍盂县上文村。史载说他自幼学武,“善骑射,臂力过人”,“弯弓百五十斤,左右射无空发”。和“三箭定天山”的白袍薛仁贵一样的英勇善战,隋末聚众揭竿起义,后归顺李渊,在完成唐朝统一大业和边境扩张的戎马生涯中屡立战功,先后任右光禄大夫、右屯卫大将军、左领军大将军等职,

并被封为虢国公、勋国公。唐显庆初年(公元657)病故,谥号:襄,享年72岁,

但是这一切真实的历史记载并未给张士贵留下好名声。无疑,张士贵是一个被许多代许多人记住了的历史人物,但是被人们记住了的他,却是另外一付模样——嫉贤妒能,迫害忠良,甚至谋反朝廷等,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繁荣昌盛的时代,同时也是张氏家族大放光彩的时代。张氏家族中不仅有为唐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出生入死、建功立业的军功世家,而且有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安邦治国的宰相望族。张氏家族的文治武功在唐朝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张士贵(公元586~657年),本名忽峍,后更名士贵,字武安。官左领军大将军,封虢国公,子孙袭爵。卒后唐高宗为他举办隆重葬礼,赠辅国大将军,谥号曰襄。当朝宰相上官仪亲自为他撰写墓志铭,对他为李唐王朝出生入死、屡建战功的一生给予极高的评价。又诏赠东园秘器,并给仪仗之荣、陪葬太宗于昭陵。家族之荣耀与显赫达到了顶点。

张士贵的祖籍是山西盂县上文村。其曾祖张俊,官北魏银青光禄大夫、横野将军;祖父张和,官北齐开府车骑将军;父张国,仕隋朝历任陕县主簿,硖州录事和参军,以军功授大都督,定居虢州卢氏县,张士贵就出生在这里。张士贵及其子孙为李唐王朝南征北战,戍守边防的经历在山西盂县上文村祖坟的墓碑中,均有记载。从九世孙张崇嗣至二十一世孙张书,生前居官在外,死后均葬上文祖坟,且有墓碑记载其业绩。盂县上文遂以张士贵及其裔孙而闻名。隋朝大业末年,张士贵在虢州聚众反隋,后投奔李渊,被封为光禄大夫。按照李渊的旨意,在河南攻城略地,发展势力。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攻下隋都长安后,派相府司马刘文静经略河南。刘文静以张士贵为向导、以所占地盘为依托,在河南战场夺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李渊对屡建战功的张士贵大加奖赏。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时,指名要张士贵进京奉见,并加官通州刺史。从此张士贵便成了李唐王朝的一位叱咤风云的名将。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张士贵跟随秦王李世民西征,夺取了消灭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的胜利。接着,张士贵又被任命为“马军总管”,以劣势的兵力击败了王世充的五万马步联军劲旅,创造了以少胜多的骑兵战例。

武德二年,张士贵在李世民的统率下,渡过黄河在山西击败勾结突厥的刘武周割据势力,取得了山西会战的重大胜利。唐高祖对张士贵的卓越战功,破格赏赐。武德三年,张士贵又跟随李世民进军河南,凭借他在河南征战多年的优势,大败王世充和窦建德。此后,又跟随李世民东征河北。由于张士贵多次跟随李世民屡建战功,遂被授为秦王府将军,成为李世民的嫡系和心腹。武德九年,在李世民夺取皇位的“玄武之变”中,张士贵又立有大功。《旧唐书太宗本纪》明确记载:“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李世民从自己的经历中深知“玄武门长上”职务之重要,所以他称帝后,立即任命张士贵为“玄武门长上”,成为禁卫军的首脑。贞观七年(公元633年),西南发生暴乱,唐太宗任命张士贵为“行军总管”前去平定。

贞观十五年,雄据漠北的薛延陀统军南犯,唐太宗组织五路大军进行反击,张士贵一路出云中,大败敌军。其他四路亦都捷报频传,薛延陀不得不遣使求和。战争结束后,张士贵立即被召回京,依然统率禁军。贞观十八年,唐太宗诏令调集粮草,招募军士,准备东征高丽。山西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薛仁贵到张士贵军营应募,成为其部属。次年三月,张士贵以“辽东道行军总管”的名义跟随唐太宗东征高丽,十月还师,无结果。但“安市大捷”却是这次东征中打得最漂亮的一仗。这次战斗打响后,张士贵首先率领精部队冲锋陷阵,薛仁贵身穿白色衣甲、手持方天戟杀入敌阵的英勇形象,给亲临前线的唐太宗留下了极为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后来唐太宗曾对薛仁贵说:“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东征回师后,薛仁贵一直跟随张士贵守卫玄武门。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张士贵致仕,薛仁贵接替了守卫玄武门的重任。次年,山洪暴发,由于薛仁贵奋力呼喊,救了高宗一命。高宗特赐他御马一匹。显庆三年(公元658年),薛仁贵二次东征高丽时,张士贵已经离开了人间。因此,张士贵对其部属薛仁贵始终是信赖、器重并大力扶持的,根本不存在加害之事。然而北宋以后出现的讲述隋唐故事的话本、小说和戏剧,却把张士贵说成是旧势力的代表,编造了许多迫害薛仁贵的故事,所有这些,纯属虚构。这是宋代及其以后的文人学士为了通过讲述历史,影射和抨击当朝权贵而虚构的,都是特有所指的。因此,虚构的历史上的张士贵是截然不同的。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张士贵谢世后,陪葬太宗于昭陵。

摘自《中华姓氏谱·张姓卷》

张士贵,虢州卢氏人,本名忽峍。弯弓百五十斤,左右射无空发。隋大业末,起为盗,攻剽城邑,当时患之,号“忽峍贼”。高祖移檄招之,士贵即降,拜右光禄大夫。从征伐有功,赐爵新野县公。又从平洛,授虢州刺史。帝曰:“顾令卿衣锦昼游耳。”进封虢国公、右屯卫大将军。贞观七年,为龚州道行军总管,破反獠还,太宗闻其冒矢石先登,劳之曰:“尝闻以忠报国者不顾身,于公见之。”累迁左领军大将军。显庆初,卒,赠荆州都督,陪葬昭陵。

摘自《新唐书》

张士贵者,虢州卢氏人也。本名忽峍,善骑射,膂力过人。大业末,聚众为盗,攻剽城邑,远近患之,号为「忽峍贼」。高祖降书招怀之,士贵以所统送款,拜右光禄大夫。累有战功,赐爵新野县公。从平东都,授虢州刺史。高祖谓之曰:「欲卿衣锦昼游耳。」寻入为右武候将军。贞观七年,破反獠而还,太宗劳之曰:「闻公亲当矢石,为士卒先,虽古名将,何以加也!朕尝闻以身报国者,不顾性命,但闻其语,未闻其实,于公见之矣。」后累迁左领军大将军,改封虢国公。显庆初卒,赠荆州都督,陪葬昭陵。

摘自《旧唐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开元名将盖嘉远:屡立战功但骄傲自满最终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盖嘉运,生卒年不详,唐玄宗时人。开元中,官至北庭都护府(治庭州,今新疆奇台西北)。统辖西突厥十姓部落诸羁縻府州。玄宗先天元年,设北庭伊西节度使,由北庭都护兼领,统瀚海、天山、伊吾三军共两万人,用以防制突骑施(突厥部落之一,其地当在今新疆伊犁河以西,热海以东)、处木昆等部落。抗击突骑施由于两《唐书》均

  • 开元戍边名将张守珪:历经三朝戎马一生的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张守珪(公元684年-740年),字元宝,唐代陕州河北(今山西平陆)人,唐朝名将。他的一生是在战争中渡过的,长期戍边,戎马倥偬,从一名下级军官成长为威震一方的边帅。其主要事迹在唐中宗、睿宗和玄宗时期,由于战功卓越,累官至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赐南阳郡开国公。在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期间,他多次与突厥、

  • 开元名将张孝嵩:安定西域屡挫吐蕃的安西大都护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张孝嵩 唐(约公元七二七年前后在世)字仲山,唐朝大将,南阳(今河南邓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中前后在世。官河东节度使,南阳郡公。孝嵩著有文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行于世。张孝嵩身长七尺,仪表非凡,后进士及第。张孝嵩虽是文人,但为人却慷慨好兵,经常想去边疆建功立业。开元三年(715年),张孝

  • 唐初大将李谨行:能够陪葬乾陵的唯一的异族藩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隋唐时期,在我国东北地区有一个名叫末曷的民族正在悄然兴起,末曷族散居着大小七八个部落,其中最大的两个部落是黑水末曷和粟末末曷。黑水末曷的聚居地在今黑龙江流域,于武德五年遣使来唐。贞观二年(628)成为唐朝藩属,“自后或族长自来,或遣使朝贡,每岁不绝”——《唐会要 卷九十六》。粟末末曷的聚居地在今辽宁

  • 历史上不娶年轻貌美的女子只娶寡妇的传奇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熟悉三国,也都知道一代枭雄喜欢寡妇。无独有偶,在曹操之后的后周开国皇帝郭威也是一位喜欢寡妇的皇帝。郭威算得上一个传奇人物,他从普通的士兵,最后成为了开国皇帝,是五代十国的佼佼者,是一位历史上公认的清廉勤政的好皇帝。郭威的嫔妃也不少,受宠的有四位,柴氏、杨氏、张氏、董氏,柴氏是皇后。这四位有共同

  • 唐初名将高侃:唐高宗时期灭掉高句丽的头号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高侃,唐朝名将,高适的祖父。高侃是唐高宗时期一个重要的将领,为大唐边疆的安定作出过很大的贡献,是一位“俭素自处,忠果有谋”的名将。高侃最早出现于史书是在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此时他已官至右骁卫郎将,奉唐太宗之命出征东突厥的车鼻可汗。贞观四年(630年),唐军击灭东突厥颉利可汗后(参见唐灭东突厥之

  • 连战三十六员大将的牛人:古往今来的猛将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冷兵器时代,擅长枪、槊的猛将很多,但能使用铁枪的却寥寥可数,正史中记载的有五代的王敬荛、北宋的郭遵、金朝的张铁枪、元代的隋世昌,我们熟悉的民族英雄岳飞也有“单骑持丈八铁枪,刺杀黑风大王”的事迹。但其中最出名的,却是五代时的这个猛人——后梁擎天柱,人送外号“王铁枪”王彦章。甚至可以说,王彦章是古

  • 岳飞帐下的第一猛将杨再兴:浑身是箭血战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义军首领曹成部下有一悍将杨再兴,骁勇无比,曾经在一次作战中,杀死了岳飞的胞弟岳翻。后来曹成大军被岳飞击溃,杨再兴被俘,岳飞并没有被杀弟之仇所束缚,而是亲自为杨再兴松绑,诚意地说:“我与尔是乡人,汝好汉也!吾不杀汝,汝当以忠义报国家。”感念岳飞之诚,杨再兴拜倒请降,后成为岳飞麾下得力干将,屡立战功。杨

  • 三国史上曹魏一代名将张辽:其实他原来本不姓张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张辽是吕布之后,最负盛名的魏国猛将之一,在逍遥津,以7000人众击败东吴十万大军,而更为奇特的,张辽的原名并不姓张,因为难得的一次军事行动,大败而归,从此隐姓埋名,几百年后,一代将星张辽出世。张辽,字文远,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期很著名的一位猛将,其实倒退五百年,张辽并不是老张家的人,他的祖先叫聂壹,是

  • 隋朝大将达奚长儒:以3000步兵打破10万突厥骑兵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达奚长儒,字富仁,代郡人,北周、隋朝将领。达奚长儒少有节操,胆略过人。十五岁时袭爵乐安公。西魏时,任奉车都尉、辅国将军、通直散骑常侍等。北周时,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渭南郡守等,晋爵成安郡公。进入隋朝,升任上大将军,封为蕲春郡公。后历任宁州刺史、鄜州刺史、夏州总管等,死后谥号“威”。多有战功达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