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蜀汉谋臣廖立简介:被诸葛亮评价为荆楚一带的奇才

三国时期蜀汉谋臣廖立简介:被诸葛亮评价为荆楚一带的奇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921 更新时间:2024/1/20 22:54:01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廖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廖立(生卒年不详),字公渊,武陵临沅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被诸葛亮评价为荆楚一带的奇才。

刘备的荆州南部三郡(长沙、桂阳、零陵)被吕蒙偷袭后,廖立脱身奔归刘备,刘备不责备廖立,任他为巴郡太守。刘备去世后,廖立自恃奇才,公然批评先帝(刘备)一再失策、导致荆州覆灭、关羽身死、夷陵之败损兵折将等等,他还诽谤众臣,最终廖立被废为民,最后在得知诸葛亮的死讯时,廖立郁郁而终。

人物生平

效力刘备

廖立是武陵郡临沅人。刘备兼任荆州牧时,征召廖立为州从事,当时他不到三十岁,就被提拔为长沙太守。刘备入蜀,诸葛亮镇守荆州地方,孙权派遣使者与诸葛亮进行友好交往,顺便问到蜀国士人中都有谁与他一起治政,诸葛亮回答说:“庞统、廖立,都是楚地优秀人才,他们能同我一起共兴治国大业。”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派吕蒙暗地袭取荆州南部三郡,廖立脱身逃出,径自逃归刘备身边。刘备一向赏识和礼待他,故没有过于责备,让他做了巴郡太守。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为汉中王,征召廖立为侍中。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去世,刘禅继位为帝,廖立被调任长水校尉。廖立自认为才能名气应当在诸葛亮之次,但实际上却游散在李严等人的位次下,所以心中常怏怏不乐。

贬论朝士

后来丞相掾李邵、蒋琬到他治所来,廖立为他们献计说:“军队应当远征,你们几位又擅长谋划军事。过去先主不取汉中,而前去与东吴争夺南方三郡,结果还是被吴人夺去,白白地劳累军士,无功而归。后失掉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巴地,几乎丢失整个州。后到汉中,又使关羽死后连骨头都收不回来,上庸又遭惨败,白白丢失一方土地。这是关羽仗恃自己的勇威声名,带兵作战无方,主观臆断任性而所致,故此前后几次丧师失众。如向朗、文恭,都是平庸之辈。文恭任职治中毫无章法;向朗过去信奉马良兄弟,吹嘘他们是圣人,现在任职长史,一向善于和稀泥。中郎郭演长,是盲目随别人打转转的人,不可与他共谋大事,却让他当上了侍中。如今处在衰微之世,要任用这三个人,确实不当。王连乃流俗之人,一旦聚敛贪狠,使百姓困苦不堪,以致闹到今天这种地步。”

李邵、蒋琬把这些话全告诉了诸葛亮。诸葛亮写了一份弹劾廖立的奏章,说:“长水校尉廖立,坐井自大,贬论广大朝士,公然指责国家不任贤达之士而用平庸之人,又说万军统率者都是些不中用的混小子;诽谤先帝,诋毁群臣。当有人说到国家军队简练、建制分明时,廖立傲慢地仰着脸望着屋顶,勃然变色叱责那人说:‘有什么可称道的!’诸如此类情况不可胜举。一羊乱群,都能造成危害,何况廖立官任高职,中层社会以下谁能分辨他的真伪?”于是下诏废廖立为平民,流放汶山郡。

郁郁而终

廖立便老老实实地带着全家人在那里耕养自给。

建兴十二年(234年),廖立听说诸葛亮去世,他双泪长流叹息说:“我们最终要成为异族的奴役呵!”后来监军姜维率领偏师经过汶山,前去看望廖立,称赞他意气不减当年,言谈自若。廖立于是老死流放之地,妻小返回蜀地。

人物评价

诸葛亮:①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②立奉先帝无忠孝之心,守长沙则开门就敌,领巴郡则有闇昧闒茸其事,随大将军则诽谤讥诃,侍梓宫则挟刃断人头於梓宫之侧。③长水校尉廖立,坐自贵大,臧否群士,公言国家不任贤达而任俗吏,又言万人率者皆小子也;诽谤先帝,疵毁众臣”、“立奉先帝无忠孝之心,守长沙则开门就敌,领巴郡则有闇昧闟茸其事,随大将军则诽谤讥诃,侍梓宫则挟刃断人头於梓宫之侧。

陈寿: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彭羕、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干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史书记载

《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刘琰简介:官居高位却不参与政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董卓对袁绍说刘氏种指谁,刘秀为什么废郭圣通,汉朝最高行政长官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琰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琰(?-234年),字威硕,豫州鲁国(治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刘琰于刘备在豫州时即开始

  •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霍峻简介:死后,刘备亲率群僚临会吊祭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蜀汉的谋士,蜀汉第一谋士,三国时期有诸葛亮吗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霍峻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霍峻(178年—217年),字仲邈,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其兄霍笃曾在故乡聚部

  • 明朝开国功臣汤和为什么躲过了一劫?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开国元勋的结局,明朝善终的开国功臣,明朝唯一善终的开国功臣

    明朝开国功臣汤和为什么躲过了一劫?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朱元璋原是穷苦的百姓,一步步走到皇位,不仅靠的自己才能,还有一开始就支持的拥护者,才导致立国后,开国功勋很多。但是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功臣呢?不仅是因为自己的残忍,还有替子孙铲除后顾之忧,建国后功臣的用处不大,

  • 朱棣登基后,朱标的子女后代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登基后,朱标的子女后代是什么结局?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一般而言,太子无缘当皇帝就在太子的兄弟另外重新找人,但明朝皇帝朱元璋却没有,因为在当时,朱元璋的思想是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嫡长子,嫡长子死了就只能传给自己的嫡孙了,但因朱标的嫡长子也去世了,所以就只能让朱

  • 除了姜维,蜀汉后期还有哪些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姜维之后是谁,姜维手下的将领,姜维是文将还是武将

    除了姜维,蜀汉后期还有哪些名将?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事实上,蜀汉后期除了姜维,就没有什么大将,这是为什么呢?在蜀汉历史上,我们最熟悉的当属“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这五位勇将了,他们可以是这个时代的翘楚,中期,也有天下闻名的征西大将军魏延和镇北

  •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霍弋简介:曾平定交阯、日南、九真三郡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时期有诸葛亮吗,弋阳郡,三国濡须口在哪里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霍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霍弋(生卒年不详),字绍先,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霍峻之子,三国蜀汉至西晋初时将领。刘备时为太子舍人

  • 崇祯杀袁崇焕是因为反间计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崇祯皇帝是昏君吗,崇祯皇帝后悔杀袁崇焕,崇祯为什么要杀死袁崇焕

    对崇祯和袁崇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皇帝决心处死袁崇焕,真的是因为他中了反间计吗?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明代著名抗清(后金)将领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其最重要的两条罪名就是擅自与后金议和以及擅自处死大将毛文龙。我们后世普遍认为崇祯帝诛杀袁崇焕是因为他中了皇太

  •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王连简介:提拔过吕乂、杜祺、刘干等贤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时期的官员制度,刘秀传武功排名,刘秀退功臣而进文吏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连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连,字文仪,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初事刘璋,拜梓潼县令。刘备攻取成都后,加入麾下

  • 袁崇焕为什么要杀毛文龙 袁崇焕真的是为明朝着想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袁崇焕为何诛杀毛文龙,袁崇焕为啥要杀毛文龙,江山风雨情袁崇焕杀毛文龙

    你真的知道袁崇焕杀毛文龙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袁崇焕除掉毛文龙,并不是真为大明着想,只是一己私利而已?当时的局面下,除非是毛文龙投敌,否则都不能杀,应该留着牵制后金,即便牵制不了也比杀了强。袁是读书人,骨子里看不起武人,又有点精神洁癖,杀之前也没有通盘考虑如何收拾残局,最后白白

  •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向朗简介:曾代理丞相册封张皇后及太子刘璿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武帝戾太子刘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三国蜀国文官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向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向朗(约167年—247年),字巨达。襄阳郡宜城县(今湖北宜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藏书家、学者。向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