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朝史上一代权臣严嵩:如何攀爬到权力巅峰?

宋朝史上一代权臣严嵩:如何攀爬到权力巅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641 更新时间:2024/1/24 9:50:20

导读:严嵩自幼非聪明,也十分好学。他的父亲因为自己一辈子功名无成,十分不甘心,所以更是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对他要求十分严格,一心指望儿子能圆他的仕途梦。严嵩也确实没有让他失望,写得一手好章,刚刚25岁就考中了进士,一举成名,也算是锐气早发的典型。

严嵩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了官,他决心要干一番大事,但是刚开始的几年,他当的都是一些没有实权的文官,如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等官职。这虽然说明他的学问得到了朝廷认可,但是却远远不能满足严嵩强烈的权力欲。当然这些也都是小事,官小了,慢慢来嘛!糟糕的是,严嵩中途得了一场重病,这一场病差一点儿要了他的命,万般无奈下,他只得请了长假回家调养去了。而且这种默默无闻的调养,一晃就是十年。明武宗正德十一年,严嵩终于病愈回朝了。这时他已将近不惑。此后的十多年中,严嵩先后在北京、南京的翰林院做官,虽然还是没有当上什么大官,但是多年的官僚生涯倒是为他将来的飞黄腾达奠定了深厚的经验基础,他自己从多年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规律,要敢于溜须拍马,敢于投机钻营,要熟于运用笑里藏刀,对上级下级绝对要用两幅面孔,等等。总之,全是一些做官必备的“金科玉律”。

一直当个不重要的小翰林自然不能使严嵩满足了,而且这么多年来,他也一直在寻找一条上爬的路,只是多年中苦无机会。经过对朝廷的反复观察和仔细推敲,终于有一天,他发现了一条绝佳的好路子,这就是礼部尚书夏言。当时,因为嘉靖帝为了给他的亲生父母争得一个皇帝的尊号,非常重视礼仪的缘起和制订,因此当时正在礼部尚书任上的夏言就非常受宠,因为他顺着皇帝的心思办事,皇帝也对他投桃报。夏言又是严嵩的同乡,虽然按照科考的时间算,夏言还是严嵩的后辈,但是在官场上,有实力,有权力的人才是真正的老大,严嵩自然深知其中的道理。此时面子根上算不上问题,只要能抓住这条快速升迁的路,做什么投资都是值得的。

严嵩借着和夏言的同乡之谊,经常设法讨好夏言,可是总是热脸贴上屁股,夏言对他并不感冒。夏言为人孤芳自赏,又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一个小小的翰林官,又岂能让他放在眼里呢?严嵩遭到这样的待遇,自然是怨恨在心了,但自己还没有爬上去,这一切也都得忍。他几次请严嵩到家赴宴,但夏言总是冷然拒绝。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严嵩决定连最后的一点儿面子也不要了,直接拿着请柬跪在夏言的家门口,大声说一些动听的邀请之辞,还表示如果夏言不答应,他就一直跪在门口不起来了。这一下,夏言见他如此谦恭,觉得很过意不去,总算答应了严嵩的请求去赴宴。严嵩一听喜出望外,费了这么大劲儿,终于见效了。在家中的宴会上,他更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专挑夏言爱听的话说,又极力表现自己的文才,想博得夏言的赏识与提拔。果不其然,这一顿饭吃下来,夏言居然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从此他将严嵩视为平生知己,还嫌相见太迟。等他见嘉靖帝时,又在皇帝面前大大地夸奖了严嵩。没有多久,严嵩就开始步步高升了,时间不长就做到了礼部右侍郎。看来这一跪确实比他在官场上奋斗二十年还要管用得多啊!

当上了礼部右侍郎,严嵩就有机会亲自接近皇帝了。嘉靖帝迷信道教,常在宫中开设道场做法事,严嵩写得一手好文章,正好以此来讨好皇帝。每逢宫中做法事,他都会精心写一篇请求神仙降临的文字呈现给皇帝,写的简单是妙笔生花,好像是只要神仙一听到他写的文章,就真会立马下凡一样。嘉靖帝也因此越来越喜欢严嵩了,把他视为亲信,每次作法事更是非要严嵩写请神文章不可。巴结好了皇帝,在朝中立稳了脚跟,严嵩可不想再继续做夏言的“知己”了,这时的夏言俨然已成为他登上权力顶峰的绊脚石。严嵩开始设法除掉夏言了。

夏言为人恃才傲物,对下属又极为严厉,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就是在面对皇帝的时候,也因为他自觉位高权重,所以也就表现出了一定的怠慢。这让皇帝很不高兴。严嵩的作法却与他截然相反,对待皇帝那就不用说了,极尽溜须拍马之能事,就是对待下属,他也能装出和颜悦色,谦恭有礼,这样他就在朝堂之上博得了满堂喝彩。没多久,他就笼络了一批人死心塌地地跟在他的身边。直到觉得自己真的羽翼丰满了,他终于决定动手除掉夏言了。借着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对夏言的不满,严嵩开始在皇帝面前添油加醋地编造夏言的不是了。不仅如此,他还让他手下人纷纷上疏弹劾夏言,嘉靖帝果然暴跳如雷,痛骂夏言,很快就把夏言罢官回家了。严嵩至此才真算是松了一口气,夏言一走,他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内阁首辅,这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最高官职了。严嵩为此努力了多年,此时他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

尽管这样,严嵩对失势的夏言还是不放心,总怕有一天他会东山再起。事实上,担心也确实是必要的,夏言后来确实又被用,可是此时的严嵩又怎会错失捣鬼的机会呢?夏言再次被启用,虽然他变了好多,但无论他如努力,他也在朝中呆不安稳。很快他又被严嵩赶了下去。这回严嵩决定要斩草除根了。他派人在宫中大造谣言,还找了一个借口给夏言定了个失职误国的大罪。嘉靖帝一怒之下,立即就下令,把夏言斩首示众了。严嵩自此再无后顾之忧,他只需哄好一理朝政的皇帝,朝中的大事一概都由他说了算的。一时之间,严嵩炙手可热,只可怜夏言这个老夫子到死都不明白,就是他自己的虚假清高、自命不凡的引狼入室,才最终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官员财产公开:严嵩抄家持续20年财产记录6万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官员财产公开”,这是一个持续多年的话题,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实早在我国古代,就有一些官员公开了自己的财产。他们是谁?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向世人公开的呢?在这部财产清单中,仅是记录的财产字数就有6万多字贪官的身后财产一般均为抄家所得,历史上这样的官员财产公开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唐代历史

  • 古代最不要脸的马屁精:老师跪学生,侍郎学狗叫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溜须拍马,自古有之。孔夫子曾经曰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马屁精之所以要腆着脸说一些肉麻的话,放下身段做一些厚颜无耻的事儿,还是因为对方手里有他们想要的东西。于是乎,昔日拍马者,后来往往成了贪官。跪出来的选票下跪,一般是弱势的人跪强势的人。最典型的,莫过于奴才见了主子时的那一声“喳”,然

  • 汉武帝的另一面:可以支撑长期作战的经济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前经过几十年治理,到了汉武帝初,社会安定富裕。经济的复苏,可以看看细节,汉初,刘邦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皇帝都找不到四匹同样毛色的马。这个情况从侧面反映了汉初的困难。文景之治后,改变了,百姓的财富也得到了积累。马不仅天子将相讲究,百姓也开始了。“众庶街巷有马,阡

  • 揭秘孙权的7个夫人:唯一的皇后竟还被宫女缢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孙权一生7个夫人,有大家闺秀、寡妇、官奴等。虽然形形色色,但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有绝美姿色。然而红颜薄命,在阴冷的后宫之中,女人的明争暗斗和战场上男人的厮杀一样残酷无情。最后的胜利者,唯一被立为皇后的还被宫女缢死,没有人笑到最后。第二个夫人是寡妇第一个夫人姓谢,是会稽郡山阴县世家,天姿国色闻名江

  • 清朝历史上慈禧太后和儿媳妇怎样过清宫“春晚”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把持朝政。虽然大清王朝政权濒临灭亡,但是后宫中却依然过着奢华享乐的生活。尤其是每年过年的前后,宫中个更是声色犬马,纸醉金迷。据说,大年三十前一个星期,慈禧太后就开始“放假”了,不再处理国事。国印封置,直到来年再拿出来使用。慈禧太后虽然放假了,然而,这时候宫中的太监宫女们就更忙

  • 三国历史解密:马超西凉起兵原是“被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马超(176—222),字孟起,司州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马腾入朝为卫尉,拜马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代领其众。在与曹操的战争中,马超的勇武曾让曹操畏惧三分,但最终利用离间计把马超等西北军阀彻底击溃。马超被迫投奔汉中,但在张鲁处被人诋毁,无法容身,之后又投奔刘备,帮助刘备拿下了成都。刘备得汉

  • 法国历史上拿破仑帝国覆灭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1.拿破仑在对外战争中大肆掠夺被征服国家的人民,抢劫财富,强征“血税”,力图把被占领国变成法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欧洲各国受到严重的压迫,从而引发了反拿破仑侵略的民族解放斗争。2.在帝国后期,连年的战争给国内各阶层带来了灾难,农业衰落,工人失业,与海外的贸易被截断。帝国的社会基础日益缩小。长

  • 三国时期曹魏官员邢颙简介:官至司隶校尉、太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邢颙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邢颙[yóng](?-223年),字子昂,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北)人,东汉、三国曹魏官员,官至司隶校尉、

  • 九子夺嫡结束之后 失败者各自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九子夺嫡”中的失败者,他们各自的结局都是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制王朝,清代自入关以来,出过几位能称得上是英主的皇帝,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在封建帝制下的争斗中,对于皇权的争斗向来是最激烈,也是最无情的。康熙作为

  • 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司马芝简介:历任河南尹中最杰出的清正官员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司马芝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司马芝,字子华,生卒年不详,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曾以遵守礼义著名。曹操平定荆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