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祁钰也是明朝皇帝之一 十三陵中为何没有朱祁钰的位置

朱祁钰也是明朝皇帝之一 十三陵中为何没有朱祁钰的位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771 更新时间:2024/1/30 9:26:31

朱祁钰和十三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朱祁钰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明十三陵没有他的位置?

古装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让许多观众对明代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在这部电视剧后期出现的一位重要人物——景泰皇帝朱祁钰,看看历史上的朱祁钰与《大明风华》中有哪些差别。

朱祁钰是宣德皇帝朱瞻基的次子,明英宗朱祁镇的同父异母兄弟。不过与《大明风华》有所不同的是,历史上的朱祁钰生母并非胡善祥,而是朱瞻基的妃子吴氏。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朱瞻基病逝,皇太子朱祁镇继承皇位,史称明英宗。二月,朱祁镇下诏册封朱祁钰为郕王。这一年朱祁镇九岁,朱祁钰八岁。

朱祁镇、朱祁钰早年感情非常融洽,这主要是因为两人是唯一的兄弟。而且一个为君,一个为臣,彼此间不存在权力纷争的问题。如果放在太平盛世,朱祁镇、朱祁钰两人可能会成为兄良弟悌的典范,然而一场意外却改变了大明王朝的国运,也改变了朱祁镇、朱祁钰两兄弟的命运。

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进犯。在大太监王振的怂恿下,朱祁镇决定率20万军队(一说50万)御驾亲征迎击瓦剌。当时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才刚满二岁,显然无法担负起监国重任。因此朱祁镇在出征前任命朱祁钰为监国,代替他在出征期间管理朝政事务。历史上的帝王大多防兄弟胜过防贼,朱祁镇却把这全天下最重要的位置临时交给自己兄弟打理,由此可见他对朱祁钰的信任。

朱祁镇原本的设想是带着明军主力与瓦剌人决战,毕其功于一役,然而这支宣称汇集了大明代举国精锐的王者之师却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遭遇瓦剌骑兵部队的突袭,全军折损过半,所有随军出征的明代高级将领和朝臣都当场被杀,朱祁镇本人也成了瓦剌的俘虏。历史上将这一明代最大的军事惨败事件称为“土木堡之变”。

朱祁镇被俘后,大明王朝群龙无首,遭遇了自开国以来最大的一场危机。关键时刻,以于谦为首的朝臣们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拥立朱祁钰登基称帝,次年改元景泰,因此后世称朱祁钰为景泰皇帝。

朱祁钰登基对稳定明代军心、民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多月后,瓦剌军队直逼北京,朱祁钰任命于谦、石亨等人组织北京保卫战。在经过了近十天的激烈战斗后,明军终于成功击退瓦剌军的进攻,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值得一提的是,后世许多人都将北京保卫战的主要功劳归结到于谦身上,却忽略了朱祁镇、石亨等人的重大贡献,这其实并不客观。

朱祁钰最初登基时表现得十分勉强和犹豫不决,但在打败了瓦剌后,他开始感受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美妙体验,因此决定保持他的权力。

北京保卫战胜利后,一个当务之急的问题就摆在了明代君臣之间,那就是得想办法从瓦剌人手中迎回已被遥尊为太上皇的朱祁镇。然而对朱祁钰来说,迎皇兄回家显然会威胁到他的皇位,因此他对此事没有丝毫兴趣。

在拖拉了一年时间后,一位叫杨善的明代大臣利用出使瓦剌的机会,变卖掉自己的全部家产作为赎金,终于从瓦剌人手里将太上皇朱祁镇赎回。朱祁钰对此举非常不满,但也无奈,毕竟迎回太上皇是政治正确的事情,即便他身为皇帝也不能公然拒绝。于是,朱祁钰便安排太上皇入住到南宫(洪庆宫),并派人严加监视,谨防复辟。在此后的整整七年时间中,朱祁镇都无法迈出南宫一步,俨然就像是一个没戴枷锁的囚徒。

朱祁钰在位期间,明代遭遇了不少自然灾害,南方边陲地区还多次发生了农民起义事件。然而这段时间虽然是多事之秋,但并不代表朱祁钰治理国家失败。事实上,在连续的天灾人祸面前,明代这一时期的总体形势还是比较稳定的。朱祁钰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军事防务、水患治理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然而无论他怎么努力,有一个无法回避的事情就是皇位继承问题。

朱祁钰在登基之初曾册封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为太子,然而没过多久他就将朱见深贬为沂王,改立自己的独子朱见济为太子。然而事与愿违,朱见济在景泰四年(1453年)就死掉了,这就使皇位继承问题产生了更多悬念。朱祁钰这一系列出于私利的举动严重损害了他的威望,也使得朝廷内部分裂成不同派系,取代他的密谋开始形成。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泰帝朱祁钰突患重病。手握大权的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看到机不可失,就发动了“夺门之变”。他们前往南宫将被软禁了七年之久的朱祁镇接出,并拥立朱祁镇重新登上皇帝宝座。朱祁镇复辟后下令废朱祁钰为郕王,将其软禁到西内永安宫。一个月后,朱祁钰去世,有人认为他是因病死亡,也有人认为他是被朱祁镇迫害。

明代共有十六位皇帝,其中有十三位死后都葬在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的明十三陵。例外的三人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葬在南京的明孝陵),一个建文帝朱允炆(失踪),还有一个就是景泰帝朱祁钰。朱祁镇复位后下诏斥责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因此在朱祁钰死后赐给了他一个恶谥“戾”,称“郕戾王”。由于朱祁钰的帝号被废,他自然就没资格入葬到明十三陵中了。最终他被按照亲王葬礼的规格下葬,其陵寝位于今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北麓的景泰陵。

参考文献:《明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赢得保卫战又坐稳皇位八年 朱祁钰为什么会被轻松拿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明代皇帝朱祁钰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祁钰打赢北京保卫战,又当了八年皇帝,为何轻易就被拿下了?朱祁钰最终黯然下台,是一件不太让人理解的事。为什么这么说呢?朱祁钰是力挽狂澜的国家统帅、民族英雄,他带领明代大军,抵抗住了瓦剌军的强力冲击,保住了北京城。照

  • 吴三桂不病死能打赢康熙吗 最后能消灭清朝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吴三桂和清代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假设吴三桂不病死,能否覆灭清代?如果吴三桂不病死,会不会将清代一举覆灭,这个问题一定有不少喜欢历史的朋友思考过。惋惜历史没有“如果”,就算有,我想吴三桂死或不死的下场都一样,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覆灭当时的大清王朝的。只

  • 吴三桂当初造反席卷半个中国 吴三桂最后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吴三桂造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吴三桂造反时,大半个中国响应且夹攻清代,为何最后还是失败?吴三桂起兵造反的时候,全国形势一片大好。王辅臣在甘肃起兵,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尚之信在广州起兵,孙延龄在广西起兵,吴之茂在四川叛变,蔡禄在河北叛变,郑经在台湾响应

  • 胤礽作为康熙时期的太子 胤礽的下场为什么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康熙和太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和他的太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太子的命运那么惨?在一般人的想象中,太子的命运一般是很好的,皇帝着力培养,当皇帝game over了,他就可以即位了。但是,实际上,太子的位子是充满危险性的,比如今天要讲的康熙皇帝的

  • 老三不关心政治 雍正上位后为什么将其囚禁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雍正和老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获得帝位后,将不关心政治的老三囚禁致死,原因是什么?胤祉到底是不是一个关心政治的人,其实这一点并不重要。但是他被雍正囚禁致死,完全就是因为他触犯了当时雍正的避讳。爱新觉罗胤祉,是康熙帝第三个儿子,由于他的文学和书法造诣是在康

  • 三国时期曹魏将领诸葛诞简介:在魏官至征东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诞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诞(?-258年4月10日),字公休,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汉司隶校尉诸葛丰

  • 三国时期曹魏将领王凌简介:历任扬豫二州刺史,治境有方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凌(172年-251年6月15日),字彦云,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司徒王

  • 三国时期曹魏将领王基简介:曾以奇兵夺取过孙吴粮仓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基(190年-261年),字伯舆。青州东莱曲城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王基文武兼备,才高于世,德溥于时,

  • 三国时期曹魏将领王昶简介:曾撰写《治论》、《兵书》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昶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昶(?-259年),字文舒,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太原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子。出

  • 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胡质简介:官至荆州刺史、征东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胡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胡质(?—250年),字文德,寿春(今安徽寿县)人,三国时曹魏大臣,官至荆州刺史、征东将军。年轻时与蒋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