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汉顺帝刘保:一个被宦官扶上了皇位的皇帝

揭秘汉顺帝刘保:一个被宦官扶上了皇位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772 更新时间:2024/2/2 7:50:50

【人物档案】

姓名:刘保

姓别:男

民族:汉

职业:东汉王朝第八任皇帝

生卒:公元115年~公元144年,享年30岁

工龄:19年(公元125年~公元144年)

父亲:刘祜

母亲:李氏

王位继承人:刘炳

最大爱好:不详

最大特长:哭

最大缺点:软弱

最大优点:有孝心

最大成就:推翻阎氏外戚集团

最大错误:太相信太监了

最大快乐:消灭阎氏,即皇帝位

最大痛苦:被废为济阴王

最大敌人:阎太后

当前住址:河南省洛阳市东北25公里(一说在市西某处)宪陵

个性签名:还是太监比较可靠。

【经典记载】

〖古文〗孝顺皇帝讳保,安帝之子也。母李氏,为阎皇后所害。永宁元年,立为皇太子。延光三年,安帝乳母王圣、大长秋江京、中常侍樊丰谮太子乳母王男、厨监邴吉,杀之,太子数为叹息。王圣等惧有后祸,遂与丰、京共构陷太子,太子坐废为济阴王。明年三月,安帝崩,北乡侯立,济阴王以废黜,不得上殿亲临梓宫,悲号不食,内外群僚莫不哀之(《后汉书·孝顺帝纪》)

〖今译〗汉孝顺皇帝名叫刘保,是汉安帝的儿子。刘保的母亲李氏,是被阎皇后害死的。永宁元年,刘保被立为皇太子。延光三年,安帝的奶娘王圣、大长秋江京、中常侍樊丰等人诬陷刘保的奶娘王男、厨监再创吉谋反,并将二人处死;太子刘保对此感到难过,几次因此事叹息。王圣(见刘保为此事叹息)恐怕将来刘保做了皇帝会报复他们,于是又与樊丰、江京共同诬陷刘保,结果刘保被废为济阴王。第二年三月,汉安帝去世,北乡侯刘懿被立为皇帝,刘保因为已经被废黜而被禁止上殿哭吊,于是悲伤痛哭不吃不喝,内外臣僚见此情景没有不同情他的。

〖古文〗是夜,中黄门孙程等十九人共斩江京、刘安、陈达等,迎济阴王于德阳殿西钟下,即皇帝位,年十一。(《后汉书·孝顺帝纪》)

〖今译〗当天晚上,中黄门孙程等十九人共共同斩杀了江京、刘安、陈达等人,迎济阴王刘保于德阳殿西钟下,即皇帝位,这一年刘保十一岁。

【人物故事】

〖正义的宦官〗

汉顺帝刘保,本来是安帝的独生子,依照常理,在安帝死后继承皇位,应当是没有任何悬念可言的。但历史偏偏在这里又转了个弯弯,刘保差一点就失去了帝位,原因就是刘保的母亲不是安帝所爱的阎皇后,而是一个普通的宫女李氏。刘保一出生,生母李氏就被阎皇后害死,而安帝对此却不闻不问。虽然由于邓太后扶持,刘保被立为太子,但邓太后死后随着邓氏集团的毁灭和阎氏集团权力的巩固,阎皇后终于找了个机会废掉了刘保的太子之位,贬为济阴王。

安帝驾崩,刘保听说消灭后立即要求进宫为父皇哭吊,结果被阎皇后阻止,理由是刘保已经被废,不算是安帝的儿子了。刘保见父亲已死,自己连最后一面都见不到,情急之下就在宫外号陶大哭起了。回府,不吃不喝,仍是不住渧哭。

汉朝号称“以孝治天下”,当时的社会风气就是注重孝道,刘保宫外哭吊,博得了很多人的同情,包括朝中的官员,也包括宫中的一些宦官。通常我们提到宦官,往往认为他们品质卑劣,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任何正义感。中常侍孙程,就是一个比较有正义感的宦官,他对刘保的处境非常同情。延光四年(125年)十月,少帝刘懿病危的消息在宫传开,孙程得到消息后,就和刘保的近侍长兴渠(复姓长兴,名渠)商议,一旦少帝不行了,就推翻阎氏外戚集团,拥护刘保继位。得到长兴渠的支持后,孙程又暗中联络了其他一些和他有同样想法的宦官。

少帝去世后,阎太后重演安帝死后秘不发丧的故伎,同时派人去征召其蕃王的儿子继位。阎太后此举,外朝自然被蒙骗得住,可是孙程等人身在宫内,当然很快知道消息。大家认为,如果等到外蕃的王子召来,刘保就彻底没机会了,现在是最后的机会,趁着少帝已死,外王子未到,帝们空缺的机会,推翻阎太后,大事可成。

十一月二日,孙程、王康、王国、黄龙、彭恺、孟叔、李建、王成、张贤、史汛、马国、王道、李元、杨佗、陈予、赵封、李刚、魏猛、苗光等一共十九位宦官聚集在刘保所居住的德阳殿西钟之下,割衣盟誓,准备举事。

十一月四日,孙程等十九人从德阳殿出发,直扑章台门,当时阎太后几个宦官死党都在,孙程等人突然冲到,也不多说,卟卟两刀,砍死了其中的江京、刘安和陈达,只剩下雍乡侯李闰,在一旁吓得发抖。孙程提着血淋淋的刀大声问李闰是否支持拥立刘保做皇帝,李闰哪敢不从,连忙表示坚决支持,孙程二说不说,拉上他回到德阳殿,就以李闰的名义拥立刘保。

孙程一面命人保护好刚刚拥立的刘保,一面亲率人马守住宫门,将阎太后软禁起来,并以刘保的名义调动禁军和外朝的大臣,镇压阎氏外戚集团。结果只一夜的功夫,就完全控制住了局面,曾经不可一世的阎氏集团,就这样覆灭了,刘保历经艰难,终于坐上了本属于他的皇位。

在整个过程中,以孙程为首的宦官们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同情刘保,不惜拼死一搏。相比之下,外朝大臣们普遍显得冷漠无情,虽然他们也对刘保的遭遇感到难过,但毕竟没有什么行动。因此,顺帝非常感激孙程等宦官对自己的恩情,一即位,就加封孙程等十九人为侯。而对于雍乡侯李闰,虽然他是阎氏死党,而且曾经积极参与诛灭邓氏和陷害刘保等事,但毕竟最后参与了拥立,所以不封不赏维持原状。

于是宦官集团的势力,进一步强大了。

〖谦和的外戚〗

虽然重用宦官,但是顺帝还是扶持了自己的妻家梁氏一族,而在顺帝时期,梁氏一族也一反历代外戚专权跋扈的作风,称得上是谦恭温和的外戚。早在章帝的时候,梁氏一族就嫁到宫中两个女子,就是和帝的生母梁贵人和梁贵人的姐姐梁大贵人。可是梁家是和帝舅家的事实,却长期被隐满,即使是和帝以霹雳手段清洗了窦氏一族以后,真相仍未揭开。因为和帝至孝,并没有因为窦家有负于自己而迁怒于窦太后,仍旧像从前一样孝敬窦太后。直到窦太后去世,梁家才将事情向和帝说明,梁家提出不要将窦太后与章帝合葬,以对得起蒙冤而死的梁贵人。和帝却因为窦太后对自己确有养育之恩而不忍这样做,只是追封了梁氏为太后,并且封赏了梁氏族人,梁太后的兄弟梁棠被封为乐平侯,梁雍被封为乘氏侯,梁翟为单父侯。

但是和帝在位时对外戚管束很严格,和帝以后邓氏外戚集团掌权,邓氏以后则是阎氏集团掌权,一直没有轮到梁家登场。而梁家人自己也选择了底调做人的态度,不求上进,只求安稳。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定,顺帝即位后,梁家开始得到重视,最终成为专权的外戚集团。

永建元年(126年),梁雍的儿子梁商继承父爵,永建三年(129年),梁商的女儿和妹妹进入皇宫做嫔妃。阳嘉元年(132年),梁商的女儿被册立为皇后,妹妹则被立为贵人。梁氏出了皇后,被贴上了专权外戚集团的第一张标签。顺帝显然很想和以前历代皇帝一样扶持自己的皇后家人做外戚,以平衡朝中势力。但是梁家似乎是在窦氏、邓氏以及阎氏家族的兴衰历程中看透了走马灯似的“外戚轮回”,对顺帝的提拔显得不很热情。顺帝曾经想封梁皇后的哥哥梁冀为襄邑侯,结果梁皇后的父亲梁商谦让不接受。顺帝又想加封梁商本人做当大将军,结果梁商干脆坚持说自己有病不上朝了。可是顺帝的下了决心要让梁家掌权,梁商在家泡了一年的病号,顺帝不仅没放弃,反而干脆派人捧着策书跑到梁商的家里来授官。梁商没办法,只好接受任命。

虽然最终还是被顺帝拉下水,可是梁家人坚持自己的处事哲学。梁商总是强调自己只是靠着裙带关系才当上了大将军,没什么真才实学,遇到有学问的人就虚心请教,发现民间有人才,就积极推举提拔。于是,很多人才,如:巨览、陈龟、李固、周举等人,都被梁商推举作官,这些人确实德才兼备,作了不少好事,于是天下人都说梁商是个好官。

既然梁商如此得人心,顺帝自然更加器重他了,这样难免引起一些人妒恨。永和四年,宦官张逵诬陷梁商和另外两个宦官曹腾、孟贲谋划废掉顺帝另立新君。见顺帝对此根本不相信,张逵竟然仿造假诏书把曹腾、孟贲捉起来。被顺帝知道此事后大怒,一面把曹、孟二人放出来,一面将张逵及其一伙都捉起来进行审问。张逵承认自己有罪的同时,又牵连了一批朝臣,事态有扩大化的危险。

张逵诬陷梁商的时候,梁商没有做什么辩解,现在却挺身而出,替受到牵连的大臣们进行辩护。梁商说“《春秋》里面说‘立了大功,只奖励主帅,犯了大罪,只处罚主犯。赏赐不能因超越本份而发得很多,施刑也不能因为过份而用得很宽。’这就是古代那些圣贤的君王可以治理天下以至于太平的缘故。臣下听说审查中常侍张逵等人时,他们的供词牵连到许多大臣。一旦大案兴起,必然就会累及无辜。把该判死刑的罪犯长期关押,把一些小问题演变成大案,这不是顺应天地、安定国家、教化百姓的办法。臣以为,应当把此案尽快了结,停止那些纷繁的搜捕。”

梁商言词恳切,入情入理,顺帝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一场可能发展成为大规模冤狱的案件,适时的停止了。

官场如此险恶,梁家自然更加谨慎行事,梁商在世的时候,每遇灾荒年成,就把自己田租收取的稻谷运到城门处,用来赈济那些没有粮食的灾民,但是不说是梁家的善举,只说是国家发放的救助粮。在梁商的带动下,梁家上上下下大都很注意自我约束,不敢利用权势干非法的勾当。只有梁商的儿子梁冀除外。

永和六年秋天,粱商临终之时告诫粱冀说:“我没有大的功德,却享受了许多福分。生前没辅佐好朝廷,死后却一定会耗费国家的钱财。穿上好的衣服,口里含着珠宝,对朽骨来说又有什么益处?百官劳顿,拥挤在道路上,更不过是增加了路上的尘土罢了。虽然说按照礼节该这么办,可礼节也该灵活处理。现在边疆有战争,内地有盗匪,怎么可以为我的丧事破费国家财富呢?我死之后,把我运到坟墓前,马上就装殓人棺。就穿平时穿过旧的衣服,别另外裁制新衣服。穿戴好后就立即把坟墓打开,坟墓打开后就马上下葬。祭祀时用的食物就像我在生时吃的一样,不要用猪牛羊这三牲的大祭礼。人们说,是孝顺的儿子就应该按照父亲的意愿办,你们不要违背我的话啊。”交待完,梁商就去世了。

梁商权高位重,却一生公忠体国,作为东汉历史上的掌权外戚,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的儿子梁冀却完全违背了梁商的作人准则,最终将梁家推向了毁灭的深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汉顺帝刘保:刘保太子之位被废为什么还能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顺帝简介,刘保下一位皇帝,刘病已下一个皇帝是谁

    东汉的皇帝列表中,除了汉光武帝、汉明帝还有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之外,其他的皇帝都是皇太后和太监手中的傀儡,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混到这份上也算凄凉了,他们中也有人去反抗,希望断掉太监和太后的联盟,重新启用文臣集团,其中第一个尝试的,就是东汉的第七任皇帝:汉顺帝刘保。他,靠太监取得了皇帝宝座,给了太监前所未

  • 潘金莲竟堪称巾帼英雄:和梁山好汉性情很相似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我国的巾帼英雄有哪些,马金凤梅兰芳,什么叫巾帼英雄

    《水浒》中巾帼英雄要有,也应该算孙二娘、扈三娘、顾大嫂什么的,潘美眉数百年来被选为“淫妇”的代表。虽然近年来,多有人为她翻案不平,但和“巾帼”二字并不沾边。细读《水浒》,发现这潘美眉虽不在天罡地煞之数,也没有什么武艺,但身上却自有一股梁山好汉都具有的气质。其实是和梁山好汉意气相投的,只不过追求略有不

  • 晁盖的死为什么如此蹊跷?真的是史文恭所杀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晁盖丧命的原因,晁盖之死的原因,水浒传史文恭

    水浒传中,自从宋江上山之后,屡次出征都是宋江主动请缨,从而壮大山寨,立下赫赫功劳,获得崇高的威望,以至于江湖上言必称宋江,不知有晁盖。晁盖欲出征,则宋江必称“哥哥乃山寨之主,不可轻动”。攻打曾头市,晁盖再次执意亲自出征,但是当年共同举事的吴用却并不随行。而晁盖在此次出征中大意轻敌、急功近利,不用林冲

  • 揭秘洪秀全的子侄和驸马们:竟能废柴到这种地步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洪秀全上帝的第二个儿子,洪秀全是民族罪人,洪秀全不杀杨秀清历史会怎样

    近代史学家王庆成先生曾经说,太平天国的上帝有两个家庭,即“大家庭”——因为人人都是上帝子女,所以包括天下每一个人,和“小家庭”——天父天兄、“天妈天嫂”,以及他们在凡间的代表洪秀全父子、杨秀清等。其实上帝还有第三个家庭,就是洪秀全和他的子侄、驸马们,这个家庭的大多数成员乳臭未干,甚至直到太平天国覆灭

  • 揭秘:小说水浒传中比李逵还要愚蠢的好汉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水浒传中的李逵,李逵是好是坏,水浒传真假李逵

    七星中最先出场的,是一个叫做刘唐的好汉,绰号赤发鬼。由于赤发鬼的形象很特别,所以大家都对他有着一定的印象。一般人的印象中,赤发鬼刘唐应该是顶着一脑袋红毛——赤发嘛,就是红色的头发。就连各版水浒传电视剧里,刘唐也是以红色头发的形象出现。实际上,这是误解。刘唐为什么被称作赤发鬼呢?并不是因为他有红色的头

  • 盘点:水浒传中的梁山十大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好汉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水浒传梁山好汉最后的结局,水浒传称得上好汉的,梁山战力排名

    水浒之美在于梁山好汉们为了一声 “兄弟”,不惜舍却性命,为了一 句“忠义”,置生死于不顾。只为了回荡在胸头的义气,只为了磕在地上的响头,甘愿献出这条命。这种朋友间的真性情,真义气,让人百读而不厌,千读犹如新。本文,姚看江湖将为大家盘点梁山好汉中十大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真好汉。TOP10 黑旋风李逵在李逵

  • 三国贾诩“跳槽”经验多 忠诚度从未受到怀疑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史上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东汉末年是个公司林立的时代,形形色色的大小公司走马灯似地起落兴衰,而那些应聘找活干的英才和庸才,也在其间走马灯似地转动,跳槽那是免不了的。然而,跳槽也是个技术活,要找到个人发展与公司发展的最大公约数,跳槽之际又要让新公司不怀疑自己的忠诚度,不鄙视自己的人品,这个分寸不好拿捏

  • 揭秘:三国历史上但哪些三国名士是不怕雷劈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人很怕雷电,常言说得好:好心得好报,歪心遭雷劈。可见中国人认为对人最大的惩罚莫过于雷劈。说书的说唐朝大将李元霸就死于雷劈,曾经打遍天下无敌手。三国演义在青梅煮酒中说曹操曾经和刘备论英雄,刘备一听曹操说自己是英雄,吓得激灵灵打一个冷战,于是筷子掉在地上,这时恰好天空响起了炸雷,刘备尴尬的笑了笑,

  • 揭秘东汉最能忍的完美皇后邓绥:邓绥的华丽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古时候的女子大都受命运摆布,在命运的河流上像一叶浮萍,被风吹到哪里就到哪里,她们无法预知自己的未来,更不知道如何计划自己的人生,在命运面前她们渺小得像一粒尘土,命运叫她们做什么她们就做什么,命运叫她们享福她们就享福,叫她们遭罪她们就遭罪,她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认命了,我就是这个命。而接下来出

  • 隋炀帝的计划:没有秦始皇的本事却做秦始皇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隋灭陈之后,开始进行建设。第一,兴建两都。隋文帝营建大兴城,不是今天北京南边那个大兴,是长安。隋炀帝营建东京洛阳。隋唐都是两京,“西京长安,东都洛阳”。第二广设仓库。这个仓库多到什么程度?有一个隋朝的粮仓叫含嘉仓,考谷学家在含嘉仓进行了挖掘,据不完全统计,含嘉仓有259个粮窖,其中一个粮窖里面就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