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上皇的退休生活:那些太上皇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太上皇的退休生活:那些太上皇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944 更新时间:2024/1/28 18:41:30

亲王嬴政打败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为了显扬自己的功业,将其传给子孙后代,他将帝号定为皇帝。他认为,上古有号而没有谥,到了中古才根据帝王生前的品行事迹给予谥号。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主,有违君父臣子的尊卑关系,因此废除了谥法。他将自己定为始皇帝,从他开始,后代就成为二世、三世直到万世,他的父亲庄襄王被追尊为太上皇。从此,中国历史上就多了一个比“贵不可言”还要尊贵的称号——太上皇。不过,这个庄襄王生前是个秦王,实实在在掌握着秦国的权力,有着国王的尊严,太上皇只是死后追封的称号,日后那些太上皇们和他没有什么可比性。那么,后世的那些太上皇们是怎样产生、又是怎么度过余生的呢?

汉高祖刘邦的老爹刘太

刘邦的老爹是第一个享受太上皇尊号的人。刘邦在当皇帝以前,老爹刘太公没有跟着这个儿子得济,反过来还的养活他。当了汉王,老爹也没有被接到汉中享福,倒是被项羽捉去作为人质,逼着刘邦投降。刘邦更是做得绝,说曾经和项羽结为兄弟,因此上说:“我爹就是你爹,你一定要煮了你爹,请给我一碗肉汤喝。”不管这个计策多么令人拍案叫绝,总有点儿把老爹豁出去的嫌疑。不过总算是熬出了头,刘邦当了皇帝,也把老爹接到京城去了,刘邦这时候也有条件孝顺了,刘太公也着实享福了。不过,这时候的刘太公还是一个平民,刘邦见他还是按照普通人家的礼节。被分配来侍候老太公的人出了一个主意,等刘邦再来时让他如此这般。刘邦再来,刘太公抱着扫帚,面对着门口倒退着走。刘邦大为吃惊,赶忙下车搀扶太公。太公说:“皇帝是万民之主,怎么能因为我乱了天下规矩呢!”刘邦自知疏忽大意,把老爹这一茬给忘了,于是尊奉老爹为太上皇。那个出主意的家令也得到了很重的赏赐。

刘太公原本是个庄户老头儿,根本就不知道朝廷是怎么回事儿,权力与他也更是毫不相干,有了这个太上皇的名号,解决了父子见面时的礼节,一切万事大吉。刘太公就是这样安享晚年,从汉高祖六年到汉高祖十年,当了五年太上皇。

晋惠帝司马衷

晋惠帝司马衷公元290年即位,是晋朝第二位皇帝。有一种说法是,晋惠帝是一个白痴,因而他的皇后贾南风专权乱政,乱杀皇室尊贵,被赵王司马伦杀死。司马伦自领相国之位,这是晋朝“八王之乱”的开始。淮南王司马允起兵征讨司马伦,兵败被杀。公元301年,司马伦篡位自立为皇帝,司马衷被改为太上皇。司马伦当皇帝不久,齐王司马冏起兵讨伐,受到成都王、河间王、常山王等支持,司马伦兵败被杀。晋惠帝复位。不过,这几个人个个自认为功劳最大,互相不服,又大打出手。这个傻皇帝倒成了香饽饽,个个都想把他抢到手,以便演一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戏。最终,光熙元年(公元306),东海王司马越平定了八王之乱,独揽了大权,晋惠帝又一次安定了下来。安定下来的晋惠帝又成了司马越的傀儡,尽管如此,司马越还是看他不顺眼。就在这年的十二月,司马衷吃了有毒的饼死了。一般认为,晋惠帝是被司马越毒死的。

司马衷虽然当太上皇不是很久,但这个人当太上皇和当皇帝没有什么大的不同,那就是都为傀儡。刚当皇帝,他是皇后贾南风的傀儡,当太上皇,他是司马伦的傀儡,复位后,他又是乱王的傀儡。从这个角度来说,司马衷这个太上皇不过是他人手里的一个玩偶筹码。

司马衷从当太上皇到复位再当皇帝,总共六年。

唐高祖李渊

李渊袭封唐国公,隋末天下大乱,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公元618年5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国号唐。不久之后,李渊统一了全国。武德九年(公元626),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兵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李渊被迫封李世民为太子,紧接着禅位,自己当上了太上皇。九年后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

作为太上皇,李渊内心有着十分的纠结,一方面,禅位并不是出于他的自愿,另一方面,唐朝的立国又是这个次子功劳最大,他也曾经有过将皇位传给李世民的许诺。同样,李世民也对这个太上皇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处置。一方面,李渊是他的亲生父亲,又是大唐的开创者,李世民不能对他太过苛刻;另一方面,父亲曾经许诺立他为太子又犹豫不决,因而原来的太子李建成要将他置于死地,李世民为了保命只好逼其退位。

总起来说,李渊这个太上皇有自由没权利,物质生活上不会很窘迫,精神生活上不会很舒畅。

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曾经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统治的初期,唐朝出现了繁荣的景象,被称之为“开元盛世”。但是到了后期,他骄奢淫逸,竟然把自己的儿媳杨玉环纳为妃子,后又封为贵妃。昏聩的唐玄宗重用奸臣李林甫,终日不理政事,只顾与杨贵妃玩乐。李林甫死后,他又任命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担任丞相,局面一发不可收拾。由于杨国忠和安禄山发生了冲突,手握重兵、早有野心异志的安禄山发动了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乱军很快攻到长安,唐玄宗仓皇出逃。当一行人马来到马嵬驿这个地方的时候,禁军士兵发生了哗变。哗变士兵砍死了杨国忠,又逼迫玄宗赐死杨贵妃。李隆基一路逃亡来到了成都,太子李亨则率领一部分禁军北趋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于天宝十四年(公元755)七月即皇帝位,改元至德,史称唐肃宗。李亨即位后,尊远在成都的李隆基为上皇天帝,即太上皇。叛乱平息后,李隆基被接回长安。

唐玄宗这个太上皇既不是自愿让位给自己的儿子,也不是被逼当上的太上皇,让人多少有点儿自己把龙椅扔掉的感觉。他的儿子李亨是在将领的拥戴下当上的皇帝,叛乱是这帮人平息的,太上皇李隆基也是人家迎回来的,这就决定了两人的关系不会是像他们的祖上那样,李世民虽然也是政变上台,但李渊认了。李隆基可是连个表态的机会都没有,就这么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的当上了太上皇。

回到长安后,唐玄宗住在城南的兴庆宫,唐肃宗对他心怀猜忌,冷漠少礼。一国不容二主,唐肃宗曾经想杀死父亲唐玄宗,他派了一队禁军骑马至兴庆宫外甬道,幸亏被高力士喝退禁军将士,玄宗这才保住一命。从此,玄宗禁言敛行,成了真正“退休”的皇帝——太上皇。但是,太上皇“退休”前毕竟是皇帝,唐肃宗还是对他不放心,他默许丞相李辅臣将兴庆宫的300匹马取走290匹,然后又逼迫他转移到太极宫,以便监控,实际上,就是把他软禁起来。这还不算,唐肃宗还把服侍了唐玄宗几十年的贴身宦官高力士流放,唐玄宗连一个说话的人也没有了。太上皇李隆基就这样在孤寂、凄凉、郁郁寡欢中死去,享年77岁。

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赵佶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在位期间过分追求奢华生活,任用贪官污吏,弄得宋朝民怨沸腾,农民起义接连不断。在对外关系上,宋徽宗也是应对失当,结盟金国共同对付已经百余年无战事的辽国,在辽国灭亡后,终于直接面对着更为强大的帝国——金国。公元1125年,金国借口宋朝君臣背盟毁约大举兴兵南下,对北宋都城汴京形成合围之势。在此兵临城下严峻时刻,朝内一些大臣们以为,赵佶必须退位,否则就难以平息金人之怒。被逼无奈,赵佶只好传位于太子赵恒,史称宋钦宗。然而,金国并没有因此罢兵,靖康二年(公元1127),太上皇赵佶和皇帝赵恒双双被金兵俘虏,先被押解到中京(今北京,公元1128年),后被迁往上京会宁,继而被解到韩州(辽宁境内),最后(公元1130)被掳至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县),五年后(公元1135年)死去。

宋徽宗这个太上皇有点儿特别,他既不是被儿子逼迫当得太上皇,也不是囚禁在自家皇宫里,而是死在异国他乡。用现在的话说,他是死在战俘营里的。顺便说一句,宋朝政权南迁后,史称南宋,他的儿子宋高宗赵构将哥哥赵恒也封为太上皇。当然,这个太上皇和他的老爹一样,也是个俘虏。有意思的是,这个赵构当了三十六年皇帝感觉有点儿厌倦了,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养子赵昚(音:shen),为南宋孝宗,自己当上了太上皇。实际上,这个赵构迫害抗金将领岳飞等人,重用奸臣,也是内忧外患,矛盾重重,迫于压力才不得不让位的。好在他的这个养子赵昚比较孝顺,死后被称之为孝宗也是事出有因,赵构没有受到难为,安安稳稳地当了二十五年太上皇病死,活到了81岁,是中国历史上长寿的帝王之一,当太上皇最长的一个人。

明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大概是他在做俘虏期间表现的还算“英勇”,所以死后被谥为英宗。朱祁镇1436年即位当皇帝,年号正统。1149年,蒙古瓦剌部进犯明朝北疆,前锋逼近大同。在宦官王振的鼓动下,明英宗朱祁镇亲率50万大军御驾亲征。朱祁镇和王振对军事都是一窍不通,由于两人的瞎指挥,军队行动迟缓,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境内)被瓦剌军包围,朱祁镇被俘。留在都城的兵部尚书于谦等人害怕瓦剌人以皇帝要挟大明王朝,于是拥立陨王朱祁钰为帝,这就是明代宗,明英宗朱祁镇被遥尊为太上皇。一年后,双方议和,瓦剌人觉得朱祁镇已经没有多少用处,就把他送还北京。回到北京后,朱祁镇被安置在南宫,有专人看管,仍然处于一种被囚禁的状态,就这样做了七年太上皇。1457年,大臣徐有贞、石亨等人发动了宫廷政变,史称“夺门之变”,复立朱祁镇登上了皇位。朱祁镇复辟成功,改元天顺,后又当了8年皇帝。

爱新觉罗·弘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于1736年即位,年号乾隆,由于习惯上以年号称清朝皇帝,所以,他被称之为乾隆皇帝。弘历25岁登基时,曾经烧香祷告上天,希望自己长寿,当皇帝不超过他的爷爷康熙。康熙8岁登基,在位61年,享年69岁。乾隆登基时已经25岁,如果当上60年皇帝,就到了85岁,历史上还没有皇帝活到这个年龄,他可能认为自己也活不到这个年龄。没想到,乾隆还真是能活,当皇帝60年,身体感觉还很好。如果不兑现诺言,实在没法向上天和臣民交代,乾隆帝只好将皇位传给儿子顒琰(即嘉庆),自己当上了太上皇。

弘历虽然当了太上皇,但他仍然牢牢掌握着皇权,嘉庆皇帝也很乖觉,事事请示这个老父亲,两人相处倒也算是平安。就这样,乾隆做了4年实权在握的太上皇,嘉庆伴随着父亲当了4年实习皇帝。

历史上共有二十几位太上皇,他们的命运结局和打发生活的方式,大概不外乎以上这么几种类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两汉二十九帝:盘点大汉王朝历代皇帝的生平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以后出现的第二个大一统皇权朝代,分为西汉(前202年-9年)与东汉(25年-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合称两汉。西汉为汉高帝刘邦所开创,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刘邦的九世孙)所建立,建都雒阳。其间有王莽短暂的新朝(9年-23年)与西汉更始帝时期(23

  • 郑和水师的三大海战胜利:攻破锡兰活捉了国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战:大败海盗,生擒大佬永乐5年(1407年)九月,郑和水师首度远航后班师回国,各国使者跟随进京朝见。郑和进献俘获的旧港海盗大佬陈祖义。旧港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巨港,永乐年间明朝曾在此设立大明旧港宣慰司,是为大明在南洋的最高行政机构。祖籍广东潮州的陈祖义,是当时最著名的海盗集团首领,明洪武年间

  • 绝色倾城的越南末代皇后:南芳皇后究竟有多美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南芳皇后,根据她的英文介绍可以推测出Nam Phuong的汉字应该是“南芳”,是位美丽贤惠的女子,也是本文介绍的重点。南芳皇后(1914-1963)大南帝国保大皇帝阮福晪第一任妻子。越南末代皇后,Empress Nam Phuong。 越南末代皇后南芳皇后,是第一位君主在位时就受封的王后。阮朝的惯例

  • 揭秘历史上4位窦皇后:扶风窦家缘何能出四位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扶风窦家出皇后”,流传西府地区的这句话并非空谈,而是确有其事,章德窦皇后、桓思窦皇后、太穆窦皇后、昭成窦皇后,这些窦皇后娘家都是扶风人。为何扶风县多出皇后?这些窦皇后又有着怎样的曲折故事?如今,扶风县有 4000多人姓窦,这支窦姓后人又是谁的后代呢?让我们跟随扶风窦氏文化探究者一起追寻那段窦家往事

  • 隋文帝有什么本事被骁勇善战的突厥人称为圣人可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立国之初,突厥屡犯边境,在反击战中隋文帝文武并用,既有挑拨分化,又有军事打击,把突厥生生地给分裂成两部,东突厥部启民可汗称臣,愿意内附,上隋文帝尊号“圣人莫缘可汗”,称赞他“自天以下,地以上,日月所照,唯有圣人可汗。今是大日,愿圣人可汗千岁万岁常如今日也。”的确,他也当得起这个称号。他执政的20

  • 中唐第一名将王忠嗣:他的死差点毁掉了整个唐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为战争而生的,以敢战、善战成名,古今中外的名将概莫例外;但是,伟大的军人与一般意义上的名将不同。伟大的军人不是为战争而生,而是为消灭战争而生的,是为和平而生的,这样的军人古今罕见。提起中国历史上的名将,人们立即就会想到一大串的名字:战国时代的乐毅、孙膑、吴起、廉颇,汉代的卫青、霍去病、李广,唐代的李

  • 中唐勇将来瑱:收复长安洛阳的功臣却被最终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来瑱是邠州永寿县人。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改豳州为邠州,治所在新平(今彬县),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彬县、长武、旬邑、永寿四县地。永寿县有“秦陇咽喉”之称,乃“古丝绸之路”第一站,来瑱是这个县的历史名人,当地人不应该忘记他。来瑱的父亲来曜出身行伍,因军功升迁,开元十八年(730年)以鸿胪卿同正员的朝衔,

  • 从一代英主到亡国之君:如何评价隋炀帝杨广功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从一代英主到亡国之君——隋炀帝杨广第一部分、一代英主隋炀帝----还原历史本来的面貌一、引言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一向被视为与殷纣、夏桀齐名的暴君;而且他两世亡国,连守成都做不到,更被看做是秦二世胡亥、蜀后主刘禅那样的庸才。由于李唐王朝对这个前朝皇帝蓄意进行了丑化,无视治国的复杂

  • 立于三国巅峰的最强者:改变三国命运的十大牛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10、贾诩贾诩号称三国时代第一毒士。这个称呼名副其实。董卓被杀后,西凉军团望风溃逃。司徒王允——就演义中献上貂蝉那家伙——非常自大,下了一道命令,所有追随董卓的西凉将士一律处死。董卓部下大将李傕郭汜想着抛弃军队,躲到山中去。这时候,随军的谋士贾诩劝说,若是现在就逃,随便一个村治保主任(亭长)就可以把

  • 默默无闻的抗金名将吴玠:独立支撑着四川大后方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刘锜(1098年―1162年),字信叔,吴玠(1093—1139),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南宋初年,宋金战争十分频繁而激烈,在南宋王朝的内部又有投降和主战之争。面对金人不断兴兵入侵中原的现实,吴阶力主抗战,并在抗金卫国战争中建树了重要功绩。他在西北秦凤地区,在关中、巴蜀的咽喉地带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