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永乐皇帝:操弄权力、阴谋和无赖行径的高手

明朝永乐皇帝:操弄权力、阴谋和无赖行径的高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073 更新时间:2023/12/27 22:13:20

提起明永乐皇帝朱棣,我们即刻会联系上皇皇巨著《永乐大典》的纂修与郑和七下西洋,同时也会想到朱皇帝通过发起靖难内战的形式,坐上了侄儿尚未坐热的龙椅。按儒家正统,此为叔谋侄位、篡国自专,当为逆贼。但当朱棣荣登大宝,自视礼仪为生命的儒家士子们,除鲠直而迂腐的方孝孺辈外,纷纷顶礼膜拜、效忠表诚。

朱元璋称帝后,虽孔武英明多年,但其为了朱明王朝的生命延续,屡屡制造借口枉杀曾一同打天下的兄弟战将,如此举措,却为接班人减少了不少干臣良将。而其所选中的小皇帝除了遗传父亲仁慈孱弱衣钵外,就是将制定政治与军事政策的权力悉数交与不知谋略治军的齐泰黄子澄之辈。齐、黄二氏,虽有不少识见和修为,但不长于管理,而且各怀心思;尤其是黄子澄食古不化,怂恿幼主重拾千百年前的汉代战略,宣扬天地演化论和圣王概念,大开法律规章的历史倒车。朱元璋封诸子王天下各地,旨在镇守朱家天下,而朱允炆上位伊始,不是大削叔叔们的王权封地,就是扣押堂兄弟为人质,甚至胁迫亲叔叔写下诬蔑、指控其他叔叔的所谓不法行为,并派员捕杀、迫害不少直系亲人。这般愚举,貌似巩固虚弱的建文政权,但过分地中伤并非坚韧的家族体系,无疑会激愤于表面恭顺、心怀不忿且能力强盛的燕王朱棣。

朱棣经过拘杀监视者、夺北平九门、援祖训起兵、兴靖难之师,三年过去,南面称帝。但受命于其父的老臣们虽有许多跪而迎之,但亦有不少“奸臣”逆天为之。一场惊心动魄但不可避免的流血政变,使得胆战心惊的老燕王新明主不由大开杀戒,株连甚广,为刑罚史制造了“十族”冤案。不论其后怎样励精图治,拯救了一个刚刚兴起慢慢弱化的帝国,但他难得片刻安宁,还想着不受责难做足够的弥补。

朱棣时常引用秦始皇和汉武帝为教诲范例,也如同二位前辈一般运用铁腕强制整个国家,多有成效,境内近乎安宁,经济渐趋繁荣,同时他放弃了隔代师尊们从事巫术和服食长生丹药的恶行。永乐的政治人生,可以说是中国史上一段富于戏剧性又意味深长的时期,它肇始于名不正言不顺的内战叛乱,也见证了北京城的建造、大运河的竣工、帝国官僚体系的巩固,以及中国版图向北方和南方的扩张。朱明政权的国家机器,在永乐皇帝庞大的野心和计划中,急速运转,其承继乃父的绝对主义发展了一个极致,随意可以罢免一个资深宰辅大员,操纵一切朝廷大事,哪怕是兴兵谋略近邻领土,或数度派人赴东南亚、印度洋宣扬国威。永乐授命郑和下西洋,传言为追杀匿逃在外的建文帝,是否可信,故作坊间轶事,但声势浩大地赴海外展转几番,换来了不少珠宝象牙,但没如后来达伽马、麦哲伦那般为本国开资本主义的大门。

曾骁勇善战的朱棣镇守朱元璋的北国,让父皇甚为安心,但因明太祖信守长子嫡系继承大统,而使坚强能干也睿智进取的燕王不得不长期备受冷落和放逐。几番争斗拼杀,永乐终于如常所愿,但仍属违背先皇旨意的谋反篡位,即便是他用武力威权慑服了政治情绪,用超常能力化解了种种大型危机,用忍耐宽容了许多不敢冒险有一事无成的庸俗人群,用绝对主义符合了传统中国的政治哲学……他也亟须有文字来彰扬其合法性和孝心,他选择了支持文艺计划和他的著述,以此宣传道德陈词,促进社会和谐。他以儒释道三家一身自居,支持编写美化马皇后的《天潢玉牒》、汇编佛家教义北方版《三藏》、辑选传播孝道的《孝顺事实》,还委派重臣解缙征募147名学者大规模、长时间地汇编《文献大成》。后经三年修整,《文献大成》经过2180位各种背景的学者、国子监监生等努力协作,终于成就了今日中国人仍在盛传的22877卷本的《永乐大典》,永乐欣然题写长序,但因不曾复写刊刻,仅抄写一部,存于皇宫深院中。其后几位继承者,唯嘉靖末年敕令摹写正副二本,正本后不知踪迹;副本清代收藏不善而续有遗失,近代又遭八国联军焚毁、劫掠,现于全球范围尚存400余册,其中223册存藏国内,虽为残存,但仍具重要的文献价值,堪称学界珍宝。

蔡石山1940年生于台湾嘉义,后为美国俄勒冈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美国阿肯色大学 历史系 教授兼亚洲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台湾交通大学讲座教授,为国际史学界享有盛誉。在他看来,“永乐这位有很强个性的奇伟男子,是一位非凡的、不辞辛劳的专制君主,也是一位苛求的皇帝;他是积极政府之理念的化身”,“对永乐来说,生命就是冒险和战斗,经常要冲破重重的困难。我们从他身上可以了解到一位权力、阴谋、怨恨和无赖行径的操弄高手之秘密”。他从精神分析的视阈,来观照有人称为帝制中国最好的君王、有人视作帝制中国最坏的皇帝的永乐,写实其在殚精竭虑之余灵魂的不断挣扎,也反映出他努力谋求国泰民安时愧对侄先帝的精神赎罪,引我们看到了挑战权威的朱棣如何重塑权威的转折与进展。

我们通过蔡石山《永乐大帝》,不但认识到明成祖朱棣是中国史上少有的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还在较深层次看清了他如何肇基永宣盛世的诸多举措。《明史》评价永乐时期:“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而入贡者,及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是文为清人著述,如此褒扬前朝,足见朱棣的不世之功影响后世深矣。但令人遗憾的是,朱棣有了锦衣卫再设东厂,又制八股文章钳制读书人的思想,还派太监监军,将朱元璋的专制更推进一步,也埋下了宦官乱政的祸根,对于这些,蔡石山也一一做了理性地审视与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禅继位时孔明如何辅佐?彼此能配合得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刘禅继位时,才十六岁。从来没有到前线打过仗,也没有参与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由此可见,刘备原先并没有称帝的野心,否则不可能不特别加以教导和训练。父亲样样强,儿子常常自认为不如。临终时又当大家的面,要兄弟皆以父事丞相。分明是孩子不懂事,要听孔明的话。就任之后,所有事情都由丞相裁决处理。甚至于指定张飞的女儿

  • 揭秘:建文帝朱允炆为何在“靖难”之役中落败?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建文帝朱允炆为解决各地藩王尾大不掉的局势开始了削藩。谁知,朱允炆的这一行动在解决其他藩王时显得很顺利,轮到燕王朱棣时却彻底把他的这位四叔逼上了梁山。也就是在这一年六月,久经沙场的朱棣设计解决掉了前来捉拿他的张昺、谢贵,并很快控制了北平及周边地区,后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

  • 后汉大将史弘肇:因为性格关系而导致身死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史弘肇(?-950年),字化元,郑州荣泽(今河南郑州西北)人,五代时期后汉名将。后梁末入禁军,后晋时为小校,归刘知远(后汉高祖),为武节指挥,领雷州刺史。治军有法,行兵所至,秋毫无犯。代州王晖不臣,弘肇征之,一鼓而拔,授忠武军节度使、后汉乾佑元年 (948),迁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领归德军节度使

  • 引发后梁垮台的重要人物朱友珪:轼父篡位引内乱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朱友珪(884年―913年3月27日),又名朱友球,小字遥喜,后梁太祖朱温第三子,母亳州营妓,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第二位皇帝。朱友珪初封郢王,历任左右控鹤都指挥使、莱州刺史。乾化二年(912年),朱友珪弑父登基,改年号为凤历。朱友珪继位后,大量赏赐将士以图收买人心,然众多老将颇为不平,而朱友珪亦荒淫无度

  • 曹操是为了诅咒才把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 曹操真正的动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曹操嫁女儿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当真为了诅咒,牺牲三个女儿嫁给皇帝?曹操为什么一下子把三个女儿同时嫁给汉献帝?关于这个问题,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各种说法都有。其中有一个说法,在一些研究文章中经常加以引用:曹操嫁女儿给汉献帝,目的是为了诅咒,为自己

  •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全琮简介:曾参与过多场重要战役的谋划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全琮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全琮(?-249年) ,字子璜,吴郡钱唐(今浙江杭州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全琮很有谋略,曾参与多场重

  • 裴炎:唐朝时期宰相,曾被唐高宗授为顾命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裴炎,字子隆,唐朝时期宰相,折冲都尉裴大同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炎出身河东裴氏洗马房,自小勤奋好学,精通《左传》。后以明经及第,起家濮州司仓参军,迁监察御史、起居舍人等职。调露二年(680年),授黄门侍郎、同三品,累迁至侍中,主持门下省事务。唐高宗去世前,授

  •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诸葛尚简介:与其父诸葛瞻同战死于绵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尚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尚(244年2月-263年11月),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的人物,诸葛瞻长子,诸葛亮之

  • 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诸葛瞻简介:与邓艾决战时,兵败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瞻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瞻(227年7月—263年11月),字思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丞相诸葛

  •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朱然简介:夷陵之战时,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朱然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毗陵侯朱治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