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王爷大多数都是闲散王爷 他们是怎么消遣生活的

清朝王爷大多数都是闲散王爷 他们是怎么消遣生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360 更新时间:2024/2/8 17:05:13

对清代王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王爷们是如何消遣的?捧戏子,斗蛐蛐?

清代的王爷大多数都是富贵闲散王爷,他们从出生下来就是衣食无忧,就由清政府给拨款用度,而且受限于皇帝的猜忌,大多数王爷都不会从政,所以他们都有大把时间去消遣,可以说清代王爷的业余时间非常丰富,也非常会玩。

王爷们大多培养业余爱好消遣时间

在清代王爷的品级是超品的爵位,但是清代历史上大多数王爷都是富贵闲散王爷,在政坛上没有太多权力,虽然待遇地位超品,比一品大员或者其他文武大臣都大得多,但他们绝大多数都并没有实际权力而已。

清代王爷的爵位传承除了极个别享受世袭罔替的亲王之外,其它的亲王爵位都是需要按级递降承袭。亲王的后代子孙继承爵位是需要递降的,也就是亲王的儿子继承爵位就是郡王,之后递降到镇国将军不再降级,而初始是郡王爵位则是递降到辅国将军不再降级。

所以这些王公贵族在政治上没有实际权力,再加上自由生活富贵无忧,就造成了他们很“闲”的感觉

尤其是在历经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对皇权的强化集权之后,包括铁帽子王和其他一些亲王爵位传承的后人大多都只变成了富贵闲散宗室,他们不差钱,但是却不用工作,有大把时间去消遣,说白了就相当于一个大地主而已。

清代这些皇室宗亲看似有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其实他们的压力也很大,像那些享受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后代还好一些,毕竟世袭罔替待遇谁也不能废了,而且他们传到后来大多与皇室都属于是远亲了,所以他们大多数时期也是绝少参与政治,大多只是享受包衣佐领的孝敬而已。

但这些皇室直系亲属晋封的亲王爵位就不那么好过了,他们或是皇帝子侄或是皇帝兄弟,按照皇位继承顺序来说他们排名还都比较靠前,所以他们最容易引起皇帝的猜忌,活的也是比较谨慎,包括连选择消遣时间的活动项目都要更加谨慎,不然很容易失去一切甚至是性命。

在雍正对待政敌弟弟老八胤禩这些当初与他争夺皇位的兄弟进行了严厉且残酷的打击迫害,这也使得让后世的皇室直系宗亲更加害怕和敬畏皇权。

所以在乾隆朝之后,皇室直系宗亲不管是亲王也好还是郡王或者贝勒、贝子这些有爵位的皇亲大多都是尽量不参与政治,通过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来消遣时间,转移皇帝对自己的猜忌。

清代的皇室成员自幼都会接受非常全面且系统的素质教育培养,因此很多皇室成员大多文武双全,在比如绘画和文学等方面都很高的造诣,清代的王爷们消遣时间的方式也有很多是比较高雅的,比如研究琴棋书画等各方面,所以皇室成员中出了很多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等人才。

当然这些都是好学之人,也有一些不好学的人,擅长吃喝玩乐的人,这样的人其实更容易让皇帝放心,比如斗蛐蛐、遛鸟、玩鹰、边品茶边听书等等,这些都是清代时期皇室贵族用来消遣时间的经典娱乐项目。

王爷们消遣时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荒唐,有的高雅

这些王爷消遣时间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的高雅,有的荒诞不羁,有的纯粹就是娱乐,可谓是多种多样,下面说一说清代最具代表性的两位王爷是如何消遣时间,他们二位一位代表了荒唐,一位代表了高雅,看看他们是如何消遣时间的。

乾隆的弟弟荒唐王爷和亲王弘昼是清代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荒唐王爷,乾隆总共有兄弟三人,一个哥哥和两个弟弟,他的哥哥弘时早年因为怜悯雍正的政敌胤禩,被雍正过继给胤禩为子,削除了宗籍,圈禁终身,弘时在被圈禁后不久就抑郁而亡。

所以当乾隆即位时,他只有五弟弘昼和最小的六弟弘瞻两个兄弟,他的五弟弘昼与乾隆是同年出生,只是生日比乾隆小了几天,因此他们哥俩年龄相仿。

乾隆的五弟弘昼见证过父亲雍正参与康熙朝晚年激烈的九子夺嫡事件,也见证过父亲雍正如何残酷打击迫害这些争夺皇位的兄弟,所以弘昼深知与皇帝做兄弟的风险。

他为了向乾隆表达自己无心皇位之意,他故意装疯卖傻,做荒唐事,比如弘昼曾经当着乾隆的面因为小事殴打议政大臣讷亲,表现出了弘昼为人鲁莽暴躁且不得朝臣之心。

除了故作不得人心之外,弘昼用来消遣时间的一大爱好也很另类,他非常喜欢活出丧,弘昼曾经说过:“人没有一百年还不死的,还有什么好忌讳的?”

弘昼的一大爱好就是办葬礼,他经常亲自指挥过丧仪,坐在庭院的中间,让府里的家人祭奠哀泣,自己在一旁岸然笑饮以为乐趣。而且制作冥器、象鼎、彝盘盂等物品,放在自己的塌前。

所以弘昼消遣业余时间的方式就是给自己举办葬礼,也就是活出丧,除了喜好给自己举办葬礼之外,弘昼还爱参加和主持葬礼,这个消遣时间的爱好可以说是非常另类了。

其实可以说弘昼这一切都是为了做给哥哥乾隆看,他就是想向乾隆表明自己无心争夺皇位,弘昼平时消遣时间多数以酗酒、举办葬礼和书画中度过。

弘昼曾经在酒后写过一首诗叫做《金樽吟》:

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

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这首诗被后世称为保命诗,正是弘昼给哥哥乾隆写了这首诗,才让乾隆对弘昼非常满意和放心,终弘昼一生乾隆都是赋予了他最高的富贵待遇。

除了这些,其实弘昼还善于书画,书法和绘画早已也非常高,这当然还是得益于皇家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了,而且弘昼的这一天赋都传给了他的后代,他的后人就是我国现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功先生。

可以说弘昼通过喝酒、办荒唐的活出丧以及书画来消遣时间,也赢得了哥哥乾隆的喜爱和信任,终其一生家族都是富贵非常。

爱新觉罗·昭梿是清代铁帽子王之一的礼亲王代善的后人,世袭铁帽子王礼亲王,他是嘉庆时期的礼亲王,也是清代历史上出了名的喜好文学,著书立作的王爷,是清代王爷高雅的消遣时间代表人物。

昭梿出生于铁帽子王府,一生可谓是富贵无忧,昭梿是绝少参与政治,他更多的是喜欢去茶楼喝茶听书,然后和市井小民侃大山闲扯淡,聊一些新奇的事情,每天把这些事干完,他就开始回家写书。

昭梿算是清代皇亲宗室中最好文学的宗室成员,他与当时的大文豪纪晓岚结为忘年之交,纪晓岚比昭梿大了40多岁,算是隔辈了,不过两人却以文学相交,成为了忘年之交。

除了纪晓岚,昭梿还与当时的大文人魏源、龚自珍以及袁枚等私交深厚,可以说昭梿一生就是喜好文学著书,这也是他消遣时间的主要方式。

即便如此昭梿最终还是因为某些事情丢了铁帽子王的爵位,这件事发生在嘉庆十八年(1813年),当时爆发了天理教林清起义,天理教一度攻占了紫禁城,昭梿与还是皇子的道光旻宁积极组织王公贵族镇压天理教立下大功。

但是平定天理教之后,嘉庆大大表扬了道光,却严厉斥责了昭梿等王公贵族,认为是这些王公贵族惰性太强才导致了天理教攻占紫禁城的耻辱。

本以为立下大功能落点恩赐的昭梿反而被嘉庆严厉斥责,这个换作谁都会发点牢骚,昭梿就因为私下里对嘉庆发了牢骚传到了嘉庆耳朵里,所以昭梿就丢了铁帽子王爵位。

嘉庆了解昭梿发牢骚之后,故意找昭梿的毛病,最终将昭梿革除了礼亲王爵位,礼亲王是世袭罔替的爵位当然不能被废除,但是可以换继承人嘛,于是嘉庆废除了昭梿礼亲王继承人的资格,改由他的族弟麟趾出任礼亲王,这就叫废不了爵位,可以废了你。

从此之后昭梿更是无心政治,闭门著书,没事就是逛茶楼听书和别人侃大山,然后再回家写书,这就是昭梿的消遣时光,现代人说起昭梿关注的不是他曾经是礼亲王的身份,而是他的《啸亭杂录》作者身份。

昭梿所著《啸亭杂录》和《啸亭续录》是属于笔记式文学作品,书中保存了大量有关清代道光初年以前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典章制度、文武官员的遗闻轶事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宝贵史料。昭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见闻著成此书,所记史事多不见于它书记载。

昭梿治学严谨,凡涉及历史事件多为亲历,如系道听途说则注明来源,因此错误不多,而且昭梿所处角度也非常可观,所以后来的《清史稿》中很多资料都是取自于《啸亭杂录》。

可以说昭梿利用著书消遣时间,还顺道给后人研究清代历史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所以这个消遣时间的爱好还是非常不错的。

昭梿除了著书之外,还有一大爱好,也是嘉庆朝之后这些皇亲王爷们用来消遣时间的一大方式,那就是痴迷于戏曲,昭梿算是清代最早期的票友王爷,他不顾身份愿意与戏子结交,甚至拜师学戏曲,自昭梿之后,清代出了不少票友王爷,通过学戏曲来打发消遣时间。

写在最后

其实像弘昼和昭梿还都算是比较有才华的王爷了,清代历史上还有很多不学无术的皇室宗亲,所以他们最后都是以娱乐消遣时间为主,比如包养戏子、遛鸟、斗蛐蛐、玩鹰等等玩法项目。

其实这些王爷们的消遣方式更多的是为了打消皇帝的猜忌之心,毕竟做皇帝的亲戚甚至是兄弟风险很大的,随时受到皇帝猜忌,爵位没了还好说,一不小心身家性命就可能都没了。

因此来说清代王爷们不管是有没有野心的都好,消遣时间的方式不外乎高雅的著书写作钻研书画,低级一些就是各种的玩了,总之一个是自顺治入关以后对这些皇亲贵族的打压,一个就是皇帝本身就猜忌这些近亲,所以皇室宗亲想自保就得换着花样消遣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曹魏官吏国渊简介:为曹操负责处理屯田事宜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国渊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国渊,字子尼,乐安郡盖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官吏。汉末经学大师郑玄的高足,曾跟从管宁、邴原避乱辽东,后来回归

  • 历史上清朝王爷到底过得怎么样 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代王爷,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清代的亲王过得如何?不敢攒钱有钱就花。清代末期,慈禧太后掌权,造成内外腐败落寞,欺压百姓,收取税费,百姓过得生灵涂炭。可是清代里的那些王公大臣过得还算不错,整日悠哉游哉。但是清代时期的那些亲王,过的日子就很难说了。亲王是没有自由的

  • 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何夔简介:为人孝友,容貌矜严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何夔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何夔,字叔龙,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西晋太宰何曾父亲。为人孝友,容貌矜严。汉末避

  • 雍正死亡的真相是什么 吕四娘真的把人杀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雍正之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雍正帝真的是被吕四娘刺杀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雍正死因,被列为清宫四大疑案。1735年10月8日,雍正突然暴崩,具体死因官书并无记载。仅仅在张廷玉的私人记录,提到当时雍正帝七窍流血,令他“惊骇欲绝”。据《清世宗实录》和

  • 历史上的悲情废太子杨勇: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太子杨勇——他败给了人品一朝天上人间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二日,杨勇看着隋文帝派来要他去武德殿的使者,惊恐地说了一句话:父皇难道真要杀我?许多天来听到的关于父皇对自己的失望和准备对自己采取的措施现在终于证实了。他跟着使者步履艰难地来到了武德殿,和他当初来武德殿相比,这一次简直就是去地狱。武德殿

  • 数一数唐朝那些出家当道士的公主:竟然有五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一说到大话西游上那个叽叽歪歪的唐僧,大家都会想起佛教。然后呢,多人自然而然地许会认为唐朝是以佛教为第一教派。然而事实上,李唐时期,政府支持力度最大的,却是道教。唐高祖李渊曾对三教排序:一是道,二是儒,三才是佛。封建帝王改朝换代时,总要为自己找一个合适的理由来宣传“君权神授”,如刘邦就宣称自己是老娘和

  • 杨贵妃不孕?唐玄宗的儿女们为何多次品易夭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宗有子女59人,生育能力超强。然而,高产并不一定优质,他生育的30个男孩中,母亲留下姓名的有3个夭折,母氏失传的7人夭折;29个女孩中,5个夭折。另外,最小的混血女儿寿安公主是个早产儿,永王李璘“视物不正”好像也不算什么健全儿,屈指算来,夭折和有生育缺陷的残次品至少有17人,将近三成,其比例之高

  • 52岁就英年早逝:唐太宗晚年腐败程度有多不堪!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浩浩盛世,一代明君,在52岁时就英年早逝,是天命还是人为?两征高丽,修造宫殿,毁魏徵墓碑,赐刘洎自杀,能不能说他晚年变成了昏君?传说中的辉煌圣殿或许早已蛛网盘结、荒草没膝,让我们穿越时光的迷障,展开贞观画卷,用智慧的心灵做出一个合理的评判。历朝历代的许多皇帝和英雄人物,一旦他们的根基逐步稳固、事

  • 揭秘:历史上杨贵妃马嵬坡后流落风尘幕后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杨贵妃故事,家喻户晓。有关她在马嵬坡的结局,说法很多,除正史记载被缢死之外,流落日本的记载近年也缕次被人拿出炒作。但我们今天要讲的却是一种更为可信的结局。当然,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民间流传的四种说法:一,正史载被缢死。二,刘禹锡诗《马嵬行》:“贵人饮金屑,倏忽蕣英暮。”谓吞金死。三,杜甫诗《哀江头

  • 揭秘:娶妻生子假宦官如何在皇帝身边红二十余年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唐文宗驾崩后,仇士良仍然对唐文宗怨恨不已,凡文宗生前亲幸者,都相继被贬或被诛。唐文宗生前宠幸的杨贤妃,曾请立穆宗子安王李溶为皇太弟,仇士良为了炫耀自己拥戴唐武宗之功,揭发此事,并劝说唐武宗赐死了杨贤妃、安王李溶与陈王李成美。不久,宰相李珏被罢免职务,枢密使刘弘逸等被诛。仇士良因翊戴之功迁任骠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