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性格上的格格不入:孔明为何总是和魏延过不去?

性格上的格格不入:孔明为何总是和魏延过不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971 更新时间:2024/1/23 12:22:39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三里店)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一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因而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 。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败逃,为马岱所追斩,并被夷灭三族。

关羽攻打长沙时,只领本部五百名校刀手。便跨下海口,要斩黄忠、杀翰玄。黄忠字汉升,南阳人,己年近六旬,却有万夫不当之勇。孔明再三叮咛,千万不可大意。韩玄是太守,性急多疑,不得人心。黄忠出战,果然名不虚传,与关羽斗一百回合,全无破绽。关羽虽然骄傲,十分好强。对真正勇敢善战的义士,却也十分敬重。他和黄忠交手后,已改变主意,要投降黄忠。

次日再战,黄忠战马失蹄,被掀在地下。关羽并不杀他,要他换马再来一决生死。韩玄知道黄忠射箭百发百中,问他为什么不射?黄忠心想关羽如此义气,不忍杀害,自己又怎么能够射他?韩玄怀疑黄忠作战不力,必有私心。因此喝令左右捉不黄忠,推出城门外斩首。 魏延平日就厌恨韩玄残景不仁,轻贤慢士。当日挺身而出,救下黄忠,教百姓同杀翰玄,向关羽投降。

关羽请黄忠相见,黄忠托病不出。刘备与孔明随后到来,待黄忠甚厚,亲自到府拜访,黄忠终于投降。关公引魏延来见,孔明却喝令刀斧手推出折了。原来他想起由樊城走襄阳的时候,魏延开门欢迎那一番举动。刘备惊问缘由,说魏延是有功无罪的人,为什么要杀他? 孔明说:“食其粮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所以先斩之,以绝祸根。”刘备说:“若斩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孔明指魏延说:“ 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魏延喏喏连声而退。黄忠和魏延同时归顺,命运却完全不同,这是什么道理?值得好好研究。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原本自襄阳就要投入刘备阵营,由于稍有落后,不得已来投韩玄。但是韩玄责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所以魏延很感委屈,这才趁机杀韩。孔明是不是由于这种原因,断定他不足不义,我们不便猜测。至少说他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我们觉得一眼看得出的东西,未必准确。以孔明的谨慎,又值需要大量人才之际,很可能只是借口,而不是真实依据。

孔明对刘备、曹操、孙权周瑜鲁肃,以及东吴群儒、刘备核心圈子的人物,当然知之甚详。魏延在当时,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不可能列入孔明个案研究的范围之内。这一次的事件,让我们明白:就算孔明这样神通广大的人士,对于不熟悉的人,仍然免不了“以 第一印象来论断”,而有所偏失。魏延虽然在刘备劝阻下,留在军中。却从今以后,一直隐隐约约,和孔明有一些芥蒂。实际上,这是两人的频率,并不相合。我们通称为不够投缘,以致难有默契。孔明最好不要当着魏延面前,尚未和刘备商量好,便独自做出判决。刘备事先同意,杀就杀了。不但不致留下后遗症,而且杀一儆百。叫某些心存不良的投机份子,少来这一套。

魏延呢?有了孔明这一道下马威,应该自做抉择,是改变自己,还是改变环境?两样都不改,迟早会丧命。看起来魏延真的是悲剧性角色,做好不得赏识,常常遭误解和委屈。孔明的原意,是当众给予难堪,希望他记住教训,改一改自己的态度。不幸的是,江山易改而本性难移。魏延一路走下来,虽然有起伏,终久不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曾国藩是如何锤炼李鸿章的?曾国藩与李鸿章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鸿章评价曾国藩迟钝,曾国藩跟李鸿章的关系,李鸿章和左宗棠谁厉害

    李鸿章是很有才气的,才可塑,才堪大用,但李鸿章毛病也是蛮多的,他是优点杰出、缺点突出的那类人才。李鸿章的缺点是,有一股傲气,还有一股不叫流氓气,最少也算是流里流气之气。这气李鸿章一直携带着的,比如他对下属,不太尊重,每提升一人,先要将这人训一顿,说的话很难听,国骂不断,骂完了,你一回去,嘿,他给你

  • 看看历史上那些大器晚成的名人:姜尚八十遇文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上大器晚成的例子,姜子牙80岁才当丞相,大器晚成

    6 齐白石这位在近代中国画坛享有盛名的艺术大师也是起步晚,基础差。齐白石从小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他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干,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养家。27岁才开始正式学画画。这个时候所有人恐怕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日后会成为一代大师,获得一连串的荣

  • 明朝史上第一功臣徐达为何能够躲过朱元璋迫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诏建立功臣庙,并亲自确定功臣的位次,以徐达为第一,下面依次是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冯国用等人。徐达能够成为明王朝的开国第一功臣,不只是因为他是朱元璋的老乡、少年时代的好伙伴,更重要的是他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明王朝的建立过程中,徐达开辟

  • 闪电将军夏侯渊:黄忠杀他为何是魏国重大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黄忠为什么可以斩杀夏侯渊,谁辅助黄忠杀了夏侯渊,正史黄忠亲手斩夏侯渊么

    夏侯渊,曹操老婆的妹夫,一生都是跟着曹老大混,为他坐牢、为他挡箭,因为善于发动闪电战而成为一代名将,可惜勇猛有余,而机智不足,最后黄忠发动突袭,被杀于定军山。夏侯渊是哪里人夏侯渊,字妙才,安徽亳(读 bo)州人,夏侯渊的老婆是曹操妻子的妹妹,读起来有点拗口,简单来说,夏侯渊和曹操是亲戚,当时夏侯家和

  • 曾国藩也曾是“北漂”:工资一半花在租房上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曾国藩是一位什么人,左宗棠和曾国藩什么关系,曾国藩原名

    十三年间,曾国藩总计搬家八次,其中仅道光二十年就换了五次住处。总的趋势是居住条件越来越好,租金也从月租四千文到八千文、十千文直至三十千文,不断上涨。京官租房总体情况没住房补贴,租房要体面清代京官在住房问题上不享有补贴。除了个别人享有皇帝的赐第外,京官解决住房问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建或者自购。二是

  • 吕布与项羽:吕布比孙策更称得上三国时期的霸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权和项羽是一个地方的人吗,吕布与张飞谁厉害,孙策为什么在袁术手下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千古流传,三国第一猛将的地位无人能撼动,吕布除自身武艺无人能敌之外,手下大将个个彪悍,尤其是高顺,带领数百人杀得夏侯渊数万大军,不得不说是神话。愣是谋有陈宫,猛将如云,但吕布落得个血染白门楼,就不得不说是太悲情了。为什么吕布不能纵横三国,称霸一方呢?我只能说吕布多情终误己,“情

  • 跳槽的没计划:吕布仅跳槽三次被骂三姓家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吕布被何人骂为三姓家奴,三国吕布是被谁杀死的,三国吕布到底有多可怕

    有人以为刘备曾经“十易其主”,挑出名的来说,先后追随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人。但是,却很少有人抨击刘备为什么什么家奴,这是为什么呢?第一,吕布两次跳槽,前任领导都被其祸害而死。我们说吕布不厚道,主要就是说当年董卓以高官厚禄引诱吕布归降,结果吕布一刀把丁原给咔嚓了。后来王允又联合吕布

  • 解析三国:诸葛亮哪一点超越了曹操、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就历史上的诸葛亮的“才”而言,比曹操、司马懿也强不了多少。明代学者胡居仁就曾指出:“诸葛孔明、司马懿智勇相等。”但为什么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而不是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哪一点超越了曹操、司马懿?这要从“根”说起。三国蜀汉集团,一直以正统自居。但这绝不是仅仅由领军人物的“汉室宗亲”身份所决定。不可

  • 亡国之君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不安的最后小朝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朱由榔(1623年—1662年),南明末代皇帝,在位16年。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明光宗朱常洛之侄,明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安宗朱由崧堂弟。父桂王朱常瀛,是明神宗第七子,封湖南衡阳,天启七年九月二十六日就藩,弘光元年十一月初四日病死于梧州。第三子安仁王朱由爱(左木右爱)承嗣。隆武称帝后,病重,不久由榔

  • 明朝历史解密:有机会南逃的崇祯皇帝应该南逃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由检为什么不跑,南明有没有可能翻盘,崇祯皇帝是昏君吗

    明朝京师顺天府失陷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一系列政权。 历经四帝一王,十八年。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清军入主中原,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政权抵抗清兵。包括弘光政权、鲁王监国、隆武政权及永历政权,前后共历18年。永历十五年(1661年)吴三桂率清军入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