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常洛是个怎样的皇帝?对于明朝而言是幸事还是悲哀?

朱常洛是个怎样的皇帝?对于明朝而言是幸事还是悲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176 更新时间:2024/1/15 17:57:17

明光宗朱常洛是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存在感很低的皇帝,他的一生乎是作为“国本之争”、“梃击案”、“妖书案”以及“红丸案”的陪衬而存在的。那么,真实的朱常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一月天子”的经历,对于明朝而言,到底是悲哀之举,还是一大幸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无才无德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 朱常洛无才无德,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怪朱常洛,这需要从他的父亲明神宗那儿找原因。

朱常洛生于万历十年年,当时中宮并无子嗣,他虽然贵为长子,但明神宗先是因为嫌弃他母亲的“都人”身份后又因为宠爱郑贵妃母子,所以对他的好感几乎为零。

甚至神宗一度想要立朱常洵为太子,为此还与朝臣展开了长达15年的“国本之争”,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明神宗对朱常洛的培养。

实际上,朱常洛出阁学习也随同“国本之争”一起,一直拖到了万历二十二年。因为如果同意皇长子出阁学习,事实上就是承认了皇长子为太子,这正是神宗极力回避的事情。

而且,即便神宗在群臣持续不断地上疏劝谏之下,最终同意了让他出阁讲学,对此也并不重视,相关的侍卫仪仗也一切从简。

据当时的讲官们说,先前进讲完毕,照例必定赏赐酒饭,所赐比常宴更为精致。而万历二十二年以后,给皇长子讲学,讲官们都自带饭盒,从不赏赐酒饭;早先常有的银币、笔墨、节钱之类赏赐,已成绝响。

在道德方面,朱常洛的表现也令人不敢恭维,我们且不说他在“红丸案”中嗜色如命之举,就来说说他的三任皇后之死吧。

据《明史》记载,朱常洛前两任皇后的结局都是一个“薨”字,第三任皇后朱由检的生母的结局多了几个字:“已,失光宗意,被遣,薨”,可怜朱由检连祭祀都不敢亲自公开进行。

三任皇后都是死因不明,难道当真与朱常洛无关?四木甚至以为,她们之所以死因不明,很有可能是因为朱常洛担心这些事情被神宗知道后,会名正言顺地废除他的太子之位。

如果说朱常洛在才能和道德上不尽人意,还能理解,我们甚至可以哀其不幸,但是他如此缺乏骨气,这就让人怒其不争了。

无骨气

众所周知,朱常洛的一系列不幸都与万贵妃的背后作妖关系密切,那么,从他与郑贵妃打过的几次交道,我们就能看出朱常洛不争气的一面。

万历四十三年的一天,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竟然手持枣木棍,闯入了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宁宫,他见人就打,伤及数人,一直打到了殿前的屋檐下。

事发后,经过审问,很显然幕后真凶就是郑贵妃。郑贵妃无奈之下,只得向皇帝哭诉,万历皇帝也很尴尬,让她自己向太子求情。

那么,面对此事,受害者太子朱常洛又是如何表现的呢?郑贵妃跪拜太子,太子慌忙回拜,好像自己犯了什么错似的。

当时所有的舆论都站在朱常洛这边,只要鼓足勇气去和郑贵妃摊牌就行了。但是,他看到父亲的态度后,却主动当起了和事佬,结果所有的过错都成了群臣在挑唆他们父子不和。

“回拜”,“和事佬”,人家都是无理还争三分,它却有理退三分,窝囊到这个程度,应该够气人的了吧?更气人的还在后面呢!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明神宗驾崩之前的最后一个晚上,给朱常洛留遗言,要他告知礼部进封郑贵妃为皇后。

群臣商量之后,一致反对,礼部官员要他首先追封自己的生母王恭妃,郑贵妃晋封的事情才搁置了起来。

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朱常洛又因为郑贵妃送的八个美女,纵欲过度,身患重病,又要给自己立遗嘱,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病重中的他依然没忘进封郑贵妃为皇后的事情。

后来,杨涟实在看不下去了,指出郑贵妃既不是前任皇帝的皇后,也不是现任皇帝的生母,怎么给他封皇后?这女人以前怎么害你,你都忘记了?这是不是说出了我们后来人的感慨?

连朝臣们都觉得郑贵妃封后这件事于情于理都说不通,朱常洛反而对此念念不忘。最终还死于“红丸案”,此事才在群臣的操纵下不了了之。

那么,问题接踵而来,朱常洛之死,到底应该是明朝之悲还是明朝之幸呢?

一月天子与大明之幸

朱常洛死后,他的长子朱由校继位,当时的朝廷是一个什么样的朝廷呢?答案很简单——东林党的天下。

如果朱常洛继续当皇帝,朝廷内部依然是东林党的天下,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是“国本之争”、“梃击案”还是“妖术案”都是东林党在背后为他撑腰,所以朱常洛继续当皇帝肯定会报恩的,甚至不得不报恩。

朱由校也是一样,他最初是很重视东林党的,但是,时间一长,他就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这批大量以正人君子自命的文官,每天不是批这个,就是斗那个,而对于真正的国家面临的问题(辽东溃败,全辽丧失),却提不出任何解决方案。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行政效率,造成严重的内耗。所以,四年之后,朱由校终于狠下心来,让魏忠贤等顶着巨大的压力和骂名把东林党的清流压制下去了。虽然手段有些毒辣,但是这也是为了社稷安危所采取的不得已手段。

试想,如果是朱常洛继续做皇帝,凭借他的能力和性格能处理好东林党的问题吗?如果处理不好,国家外部局势危艰,内部人士内耗太大,明朝的希望在哪里?

如果大家不相信,我们再把时间往后推,我们不妨看看大明末代皇帝朱由检的做法,他一上台就把魏忠贤等阉党分子连窝端了,可是之后呢?大明无人可用,无财可用,人财两空,如何不亡?

实际上,明朝灭亡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政府的财政危机。由财政危机引发军事危机,由军事危机又导致更大的财政危机。

换句话说,当时政府没有足够的财政解决农民的生存问题,所以才会发生民变,民变需要军队镇压,但是镇压又缺少军费,会产生军变,增加农业税又会导致更大的民变,相继也会产生更大的军变,这本身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而魏忠贤积极主张增加江南地区的商业税而不是农业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解决明朝财政危机的明智之举。所以,朱由校临死的时候还让他重用魏忠贤,只可惜崇祯根本没有听进去,直到死的时候,才意识到“文臣皆可杀”。

说了那么多,我们再回到朱常洛,以他的能力和性格,如果继续让他做皇帝,他可能既处理不了人的问题,也处理不了钱的问题,或许明代的灭亡时间还要早一些。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一月天子对于明光宗朱常洛个人而言确实是个悲剧,但是对于整个朱明王朝而言,未见得不是一件幸事!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文尽于此,一家之言,抛砖引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宗楚客:唐朝时期宰相,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宗楚客(?—710年7月22日),字叔敖,唐朝时期宰相、诗人,母为武则天同族姐妹。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宗楚客举进士出身,历任外官。武则天执政时,累迁户部侍郎。坐罪奸赃,流放岭南,岁余召还。神功元年(697年),升任宰相,得罪权贵武懿宗,贬为播州司马。长安四年(70

  • 庞统的计谋和子午谷奇谋相似 最后为什么都得不到刘备的认同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对庞统和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庞统的上策跟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类似,为何同样得不到刘备的赞同?刘备带着荆州军进入四川以后,按照约定,刘璋选择在涪城跟他会面。这在当时来看,已经是对刘备最高的礼遇了。刘璋不希望刘备的大军进入成都,希望他们直接从涪城北上,前往葭萌关对

  • 王方庆:唐朝武周时期宰相,也是一名藏书家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王方庆,本名王綝,字方庆,唐朝武周时期宰相,东晋丞相王导十一世孙,著名藏书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琅琊王氏。起家越王(李贞)参军,平定越王之乱,迁广州都督,转洛州长史,封石泉县子,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年老退居二线,授秘书监,监修国史。庐陵王(李显)

  • 蜀汉北伐的人如果是庞统的话 庞统会不会用子午谷奇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对蜀汉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北伐的是庞统而非诸葛亮,他会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吗?在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司马徽曾对刘备说:伏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但刘备却幸运地把这两大顶级谋士都招到了自己身边,不料就在他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庞统却在进攻益州时被刘璋的手下射死

  • 周允元:唐朝武周时期宰相,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周允元(636-695年),字汝良,唐朝武周时期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允元二十岁,考中进士,累迁御史中丞。得到皇太后武则天提拔,授检校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实质宰相。联合司刑少卿皇甫文备上疏弹劾五位宰相豆卢钦望、韦巨源、杜景俭、苏味道和陆元方附会于权相李昭

  • 杨再思担任宰相期间,有哪些施政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杨再思(634年-709年),名綝,字再思,东汉太尉杨震之后,唐朝武周时期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再思出身于弘农杨氏原武房,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玄武县尉、天官员外郎、御史大夫等职,并在武则天、唐中宗年间两次担任宰相,初授同中书门下三品,之后进拜中书令、侍中,爵

  • 历史上戚夫人做了什么事情会让吕后那么憎恨她?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戚夫人,山东定陶人,汉高祖之爱妃,赵王刘如意之母。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男女的社会不平等激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最为经典的例子便是男子妻妾之间的矛盾了。由于在中国古代的时候,男子可以三妻四妾,而女子只能依附男子生活,因此如何掌控男子之心意,就成为

  • 魏延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诸葛亮杀魏延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延和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看看他干的四件事,死一万次都不够。现在有很多人为蜀汉大将魏延鸣不平,认为他战功卓著,是刘备倚重的大将,在蜀汉后期本可以成为国之栋梁,然而,却遭到了顶头上司诸葛亮的算计,认为魏延是“脑后

  • 历史上曹操因何杀杨修?其父杨彪又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杨修,字德祖,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说话也是一门艺术。”自古以来,说话一直都是一门学问。有时候说对话能够名扬千古,而说错话则会酿成大祸,一失足成千古恨。因此,现代人们总是非常的重视说话的艺术,总会在任何时候都谨言慎行,小心说话。而不仅在现代说话是

  •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称布衣 诸葛亮家族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诸葛亮家族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究竟是不是布衣?他的家族到底是有多厉害?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他有着很多精彩的表现,在帮助刘备匡扶汉室的过程中,他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匡扶汉室倾尽自己一生的心血。诸葛亮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