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羽当初重用韩信的话 项羽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项羽当初重用韩信的话 项羽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252 更新时间:2024/2/4 9:01:39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信和汉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邦重用韩信建立汉朝,项羽重用韩信的话,能击败刘邦一统天下吗?

有句话叫“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意思是有才能的人,走到哪里也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自己的成绩,比如战国时期的吴起,在鲁国时能击败强大的齐国,在魏国时能打得秦国出不了河西,在楚国时能开创变法强楚,这就叫人才,放在任何地方,都能发光发热。

同样的道理,韩信无疑也是秦末时期的一个天才军事家,略不世出、功高无二,凭借一场又场的胜利,为刘邦打下整个黄河以北的诸侯国,同时在垓下一战击败战神项羽,最终为刘邦一统了天下,建立了汉朝,刘邦的胜利至少有一半韩信的功劳。

但是要把刘邦一统天下的原因全部归结于韩信,那也是不合理的,毕竟还有其他众多的原因,比如刘邦的用人,刘邦的政治谋略,刘邦在楚汉战争中用政治的手段瓦解了项羽的大多数政治盟友,比如英布吴芮臧荼,最后连楚国的大司马周殷也投靠了刘邦,再加上刘邦召集彭越、韩信等人合围项羽,才将项羽击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项羽是败在于刘邦的政治手段上。

包括韩信北伐的军事行动也是刘邦政治手段的延续,所以韩信的存在是加速了项羽的灭亡,但不是项羽灭亡的唯一原因,韩信原本是在项羽手下的,因为得不到重用才投靠了刘邦,项羽把一个好好的人才错过了,如果历史可以重新来过的话,项羽重用了韩信,那天下局势会如何发展?

刘邦

先说结论:项羽如果重用韩信来对付刘邦的话,项羽将短暂一统天下,然后不久,将会重新天下大乱,最后又归于一统。

注意以下内容的前提是项羽重用了韩信,项羽本人就是军事天才,巨鹿一战以5万楚军打先锋,把秦军粮道冲断,然后再一举击败了40万秦军,一战封神;彭城之战,项羽以三万骑兵迂回战术,大败刘邦56万诸侯联军,堪称最为经典的以少胜多战役,项羽本身军事水平没得说,就是政治能力差得比较远,用人方面也不如刘邦,只了解自己带兵到处奔波。

韩信

如果项羽重用韩信的话,刘邦估计连汉中都出不来,项羽分封完天下之后,回到封地,首先是田荣在齐地造反,接着是刘邦在汉中北上攻打关中,项羽权衡利弊后,选择了先攻打齐地的田荣,而没有派出有能力的人攻打刘邦,才导致刘邦迅速平定三秦,再说了,没有韩信的话,刘邦也没有这么容易出汉中,当时的张良也不在汉中而在彭城陪着韩王成。

刘邦就算敢出汉中,如果不能利用一次机会迅速冲出来,那么再继续冲出汉中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一旦陷入胶着,项羽可以派出韩信率领一支大军支援章邯,如果韩信和章邯联合起来,刘邦能赢吗?肯定不能,那个时候刘邦还没有张良在身边,光靠本身的力量,连可用之人也没有几个,当时陈平也没有投靠刘邦,刘邦只有萧何、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灌婴等一大批家乡人。

项羽与刘邦

就算刘邦有能力在韩信到达之前攻破章邯,那也没有能力能冲出函谷关,天下是项羽分封的,至少在当时,中原各地的诸侯王名义上还是要听项羽的,韩信作为项羽的手下,他是可以征调诸侯王的兵力,只要有韩信在,占据了整个中原地区,在函谷关一带阻止刘邦,刘邦和韩信正面对抗的话,军事能力还是差一点,刘邦加张良也许能与韩信在军事能力上持平,但这个时候刘邦没有张良,是铁定打不过韩信的。

局势如果下去就变成胶着了,等到项羽平定了齐地叛乱后,再率军前来支援,那么刘邦铁定就会失败,再说了韩信和项羽的年龄都非常小,刘邦比项羽大24岁,比韩信大25岁,就算不打仗,项羽和韩信都能耗死刘邦,如果刘邦不能速战速决的话,铁定是要被项羽+韩信打败,刘邦一败,整个天下再次回归项羽主导,当然将会多一个王,就是韩信,项羽会把韩信封为汉中王,取代刘邦的位置,把韩信封在汉中。

项羽战败

项羽主导天下后,就会面临当年刘邦一统天下后面对的异姓王问题,但项羽有超强的军事能力,但没有超强的政治手腕,况且项羽也盲目相信武力能解决一切,所以尽管项羽一统天下,但各地的叛乱不断,项羽像个救火队员一样,到处平叛,就这样过了几年。

身在汉中的韩信不断在谋士蒯通的建议下,开始反对项羽,韩信在经过几年的准备之后,终于开始北伐关中,攻打三秦,以韩信的军事能力,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击败了三秦王,并且开始东出函谷关,接着迅速收复中原,当时项羽还在梁地攻打彭越,彭越是游击战的鼻祖,根本不和项羽硬拼硬,总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根本消灭不了。

韩信成功

接着韩信会联合彭越、英布一起反对项羽,项羽虽然很厉害,如果光是跟韩信对战,项羽是不会输的,可是这么多年来,由于项羽不得人心,以及残暴的性格,天下很多诸侯王都开始反对项羽,最终韩信联合了一大批诸侯王才击败项羽,项羽一被打败,韩信与英布的矛盾大了起来,两人又开始发生战争,韩信最终也击败了英布,接着收拾那些小诸侯王,然后再次一统天下,韩信一统天下之后,打着前任汉中王刘邦的名义,建立了汉朝,于是韩信就成为大汉开国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康熙的五儿子能力那么厉害 五皇子为什么不参与夺嫡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康熙最好看的儿子,康熙没有参与夺嫡的儿子,康熙杀了几个儿子

    还不了解:康熙五皇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帝的五皇子能力超群,为何他没有参与夺嫡?是皇子也不一定有争储的资格,有些年纪太小,毛孩子自然被排除在外,有的皇子母亲是汉人,出身低微,在宫里资历太浅,她的儿子也不会有竞争的资格。后宫中,母凭子贵,子以母荣,母亲出身

  • 历史上姜维与魏延在蜀国是什么地位?二人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延斩王双,姜维是魏国人为何那么忠心蜀国,姜维vs魏延军事才能谁厉害

    蜀汉,即季汉,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时期,刘备之所以能从白手起家,建立蜀汉政权,成就帝业,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马超、黄忠等一大批文臣武将的辅佐。到了蜀汉后期,刘备去世之后,名将凋零殆尽,刘

  • 历史上一字并肩王是什么官职?权力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一字并肩王是几品官,唐朝最有实权的官职,县级官职

    一字并肩王,按字面意思即拥有与皇帝比肩的地位的一字王。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听戏曲时,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台词,册封你为一字并肩王。不得不说,这句台词经常在戏曲中登场,尤其是在小说典籍中,更是常常被运用在英雄身上。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曾经有过疑惑,一字并肩王到

  • 历史上的大阿哥下场是什么 和八爷党相比又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八爷1002八爷,康熙的大阿哥胤禔,十四阿哥为什么和八阿哥关系好

    对大阿哥和八爷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历史上的大阿哥下场有多惨?比起八爷党的结局如何?清宫剧中,最经常拿来改编的事情就是九龙夺嫡这出戏码了,最令人哭笑不得的就是康熙比较疼爱的的大阿哥胤禔,做出了很多令康熙认为不争气的事情,他的结局在很多人眼里算是很惨的,因为

  • 益州之战刘璋为何会败?他为何没有听取郑度的计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璋为什么打不过张鲁,长平之战杀降卒是谁的主意,郑屠为什么说打得好

    刘璋,字季玉,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之一。继父亲刘焉担任益州牧,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益州之战是东汉末年,刘备为夺取益州与刘璋发生的战争。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已经进入西川的刘备,正式与刘璋决裂,并发动战争。刘备一直向成都逼近,诸葛亮、张飞和赵云

  • 隆科多怎么说也是雍正登基的关键人物 雍正为什么还要弄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隆科多和雍正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隆科多是雍正皇帝的大恩人,雍正皇帝为什么要痛下杀手?隆科多是雍正初期的重臣,也是雍正登基的关键人物。但是隆科多的在雍正朝没红多久就被雍正给弄死了,下场和年羹尧差不多。历史上的隆科多可不像《雍正王朝》里的隆科多那样老实

  • 雍正当初拼命拉拢隆科多 他到底是什么样的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雍正为什么杀隆科多,雍正和隆科多,隆科多背叛雍正

    还不了解:雍正为何要拼命拉拢步兵统领隆科多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皇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是其在位后期还是暴露了很多问题的。比如晚年倦怠朝政,康熙皇帝晚年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待臣下多以仁君的形式出现,可是这样一来就是放纵了大臣,吏治腐败,经常有贪

  • 隆科多被清算的时候 最先告发的人为什么是自己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隆科多简介,为什么要重组而不直接破产,严介和有多少亿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隆科多和儿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隆科多遭到雍正清算时,为何最先站出来告发他的,是他的儿子?提起隆科多,他出身实在显贵。他是一等公佟国维的次子,他的姐姐孝懿仁皇后又是康熙的最爱。因此,在康熙掌权时,他便颇受器重,官居九门提督,在九子夺嫡中,更是众皇子争相拉拢的

  • 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是如何灭晋的?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杀了六个皇帝的刘裕,刘裕灭了多少国家,刘裕是哪个朝代的帝王

    刘裕,字德舆,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众所周知,在汉末以后按照正统来算的话,魏国应该是正统,因此历史有汉末之后魏晋南北朝之称。不过可惜,魏国虽然曾经以禅让礼仪接过正统,但是他的皇帝却一个比一个不靠谱,首先是好女色的曹丕,紧接着是一个好男色的曹睿,这两个人寿

  • 荀彧: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东汉末年谋士荀彧,荀彧忠于汉室为什么不投靠刘备,荀彧身在曹营心在汉

    荀彧,字文若,东汉末年时期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举孝廉出身,任守宫令。董卓执政后弃官归乡,率领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