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屡立战功的杨业归宋后为什么却不受重用?

揭秘:屡立战功的杨业归宋后为什么却不受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849 更新时间:2023/12/13 10:52:35

杨业简介杨业,并州太原人。其父杨信,曾任后汉的麟州刺史。杨业从小洒脱有侠气,善于骑马射箭,喜欢打猎,所得猎物比别人多好几倍。曾经对他的随从说:“我将来当将军带兵,也要像用猎鹰、猎狗追逐野鸡、野兔一样。”成年后辅佐刘崇,为保卫指挥使,因为骁勇善战出名。多次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多次立下战功,每次都能取胜,国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做“无敌”。

有功之臣不受重用

传说中,杨业是深受北宋重用的有功之臣,大宋江山若有十分,杨家担了七分。但事实是,杨业归宋时并没太受重用,也没受重赏。宋太宗封赏降臣之时,除了北汉主刘继元之外,马峰、郭万超等四人受的封赏最重,杨业根本靠不上边,所以都未在记录之列。归宋三个月后,因为要被派往边防前线,才有了对他的所谓厚赐。宋朝的用人之计是密赏,跟今天企业的密薪制相似,赏了些什么,赏了多少,别人无从知晓。

杨业在宋朝的地位不高,从没有成为宋军的主将。归宋时,杨业受封“左领军卫大将军”,说白点只不过是个“环卫官”的角色,而所谓的郑州刺史,也不过是个从五品的虚职。以这样的官位是无法近得皇帝身边的,离朝廷重臣相去甚远。他在北汉官至建雄军节度使,是二品以上大员。两相比较,天壤之别。

杨业在宋廷不过是位列偏裨的边将,入宋不足8年就战死在边关,《宋史》甚至连他的出生年月都搞不清楚。如果非要说杨业是受重视和被重用的,那就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了。杨业不受重用,事出有因。这既与他的家庭出身有关,也与宋朝军事体制的结构有关。

与他的家庭出身有关

首先,杨业的家世背景让他难获信任。杨业的父亲杨信原为麟州刺史,当时各种割据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杨家虽然也算是一方豪强,但势力相对较弱,只能于夹缝中求生存。

杨业20岁就被派给刘崇,这很可能是一种家族谋略。杨业年少英雄,很有才干,所以很快被刘崇赏识。但是,951年刘崇在晋阳自立为帝时,杨业的父亲已经归降后周了。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复杂难解的现象,杨业在北汉听差,他的父兄却在后周为臣,父子三人效力于互相敌对的两个国家。这样一种局面的形成,当然有事出偶然的不可控因素,但也不排除杨业父亲的预先设计。在那个时代,脚踩两只船,谁先到岸就靠谁的现象并不鲜见。按今天的话说,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也许更为安全。

杨信去世之后,杨业的弟弟杨重勋继承了麟州刺史的职位,因为杨业效命北汉与后周为敌,当然不可能返回后周继承父业。麟州地处北汉与后周边境,杨氏的武装力量有限,没有强大到足够自保或自立,为了保全自己、保存实力,杨重勋在北汉与后周之间不停地摇摆,他以麟州刺史的身份几次投降北汉又数次回归后周。

有这样的家世背景,杨业投降北宋之后,难免让人觉得不够放心,而他自己也会先虚上几分。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当监军责问他是否有异志时,他显得格外敏感。

降将的日子是最为难过的,在正统方看来,你既然可以弃城降我,在危急关头也可以降他。实际上,杨业并没有可值得怀疑的前科,与他的兄弟不同,杨业自跟随刘崇之后,30多年间,不管北汉发生什么样的变动,他一直忠心耿耿,从无二志。

但是,光自己觉得忠心耿耿还远远不够,对于降将而言,检验和考验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个过程可能足够漫长。降将很难被重用,这也是历朝历代的通例。看看《三国演义》赤壁大战中蔡、张二将的下场,也就不难理解身为降将的难处。

再者,以杨业在北汉军中的地位论,他也很难再受重用。他与北宋征战多年,积怨应该不浅。他在抗宋过程中获得了很高的声誉,现在又转过来依宋抗辽,难免会受到歧视或嘲弄。

重要的根源还在于宋朝的军事制度

杨业之所以不被重用,更为重要的根源还在于宋朝的军事制度。宋朝非常注意限制武将权力,从宋太祖开始,就对武将处处防范,决不会任由任何一员武将决定着朝廷的七分事务,更何况是能征惯战的降将。重抑武是宋朝的国策,后来慢慢形成一种制度,演变为一种文化。

宋太祖经历了皇位频繁更替的五代乱世,由陈桥兵变起家的他,对武将左右朝局的历史认识得非常深刻,为了确保大宋江山的长治久安,防治武将拥兵自立便是头等大事。于是他精心策划设计了限制武将权力的种种措施,杯酒释兵权之后,许多开国大将都被解除了兵权。

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则是在“烛光斧影”中上台的,他对手下的猜忌之心更重,即使是亲弟、亲子也概莫能外。每次大战之前,他都给大将赐阵图,让他们“各遵成算”,不能有丝毫变动。对嫡系将领如此,对降将是什么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对于北汉降将杨业来说,缺乏皇帝的信任当然是危险的事,但没有同僚们的信任,危机更会进一步加深,而且很可能加重皇帝的猜忌。杨业归宋后不久,因熟悉边防情况被派往前线,立了战功,受到提拔和封赏,由此受到一些人的嫉妒和非议,有的人甚至向皇帝告状,揭他的短。宋太宗的处理方式是,原封不动地将那些斥其短的奏折转给杨业。

这一招算得上高明,但并不是宋太宗原创,而是向唐太宗取的经。当年唐太宗曾用类似的手法处理过类似的事情。有人认为宋太宗这么做,表达了他对杨业的信任。事实可能并非如此,起码不是全部。宋太宗对杨业是不放心的,把告状信给杨业看,一方面表现自己的坦荡,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在警告杨业,你的一举一动我都是知道的,全在我的掌控之中,你要小心行事了。

宋太宗的这种警告还算温和,大体上是属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范畴,没有什么致命的危险。杨业虽然屡立边功,但生存环境不算太好。他不仅得不到充分的信任,还屡受排斥,诸如监军那样的上级领导前来,更是常常对他冷眼相看。这都是因为他是降将,在宋将看来他尚不是自己人,要想融入其中,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非常艰难。

其实杨业大可不必抱怨,在北汉降将中,他所受的待遇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宋在不同时期,对待降将的政策不同。平定太原之前,降将一直都受重用,目的很简单,在于发挥他们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将领投降。对于被擒获的将领,则大多不用甚至杀掉。杨业被闲置起来没有被杀掉,还是比较幸运的。如果不是边情紧急,杨业又对契丹情势了然于胸,估计宋太宗还不会想起杨业,他可能永远都会被闲置下去,毕竟他与北宋抗争了近30年,给了宋朝很大的威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人比黄花瘦:揭秘一代才女李清照一生不孕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清照漂亮吗,人比黄花瘦图片,李清照的诗词人比黄花瘦

    导读: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著名的女词人。她一生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大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不仅如此,即便史学方面她的《金石录》同样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然而,李清照的一生不孕不仅成为这位中国古代文坛红粉佳人的最大的遗憾,而且也成为了鲜为人知的千古之谜。其实,要

  • 纵欲时代:大明王朝历史上最难得的模范夫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明风华符合历史事实吗,大明风华里胡善祥被汉王睡了吗,明朝皇帝荒唐事

    导读:众所周知,明朝是一个纵欲的时代。自朱元璋开国之后,便发动了建妓院、增税收的“革命”,鼓励土豪劣绅召妓嫖娼,从此明朝便走进了放荡纵欲的时代。尽管朱元璋三令五申严禁官员嫖娼召妓,但是“革命”之下,怎么会有完卵存在?何况,朱元璋自己后宫也有三千佳丽?于是,大明王朝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无不积极

  • 揭秘:历史上埃及艳后的旷世性感是怎样炼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对埃及艳后的评价,埃及艳后历史人物,埃及艳后漂亮

    导读:古埃及人曾称颂自己的王后克莉奥佩特拉是无畏的勇士,因为她为弱小的埃及赢得了二十二年的和平。然而,历史上却有许多人说,克莉奥佩特拉是“尼罗河畔的妖妇”,是“尼罗河的花蛇”;也有的人说,克莉奥佩特拉是世界上所有诗人的情妇,是世界上所有狂欢者的女主人;还有的人说,她是一位旷世的性感妖妇,她曾使强大的

  • 悲情红颜: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哀婉的六大偷情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红颜的书,关于红颜一书的了解,历史上的悲剧英雄

    导读:红杏出墙,美人偷情,古往今来,比比皆是。然而同是出墙,同是偷情,结果却不一般。有因偷情而得福的圆满谢幕,更有因偷情而身败名裂的悲惨结局。现在各种媒体上都能常常看到历史上各个时期美女偷情的故事,这里选录古代美女偷情六大最哀婉的悲剧,古代女子的红颜悲情从中可见一斑。一、唐朝美人步非烟的结局无疑是中

  • 天子也难当:历史上被三个女人套牢的窝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为什么武则天之后再无女帝,嫁了五个皇帝的女人,历史上有没有皇帝只娶一个老婆的

    导读:天子,天之骄子也!手握乾坤,坐拥四海,既有生杀予夺大权可为所欲为,更有三千佳丽环侍左右。在古代,大概无人不梦想坐上皇帝的宝座。历朝历代的王者交兵,诸侯征战,父子恶斗,兄弟残杀,甚至农民起义,无不是想过一把当天子的隐。然而,有的人好不容易地当上了天子,却深感无所适从,寸步难行,更不要说胜其肩挑日

  • 揭秘:史上婚姻失败才是刘禅乐不思蜀的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禅后代下场有多惨,乐不思蜀啥意思,乐不思蜀与谁有关

    导读:刘禅,小名阿斗,刘备之子,于先主刘备去世后继位成为蜀国皇帝,是为后主。历来对后主刘禅各方面专家的评价一直不佳,不是说他囿于暗弱无能、贤愚不辨,就是说他不战而降,苟且偷安。而“乐不思蜀”一句成语更让刘禅被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使之成为后世公认的历史上最窝囊的皇帝之一,从而对其进行口诛笔伐。由

  • 揭秘:在天王洪秀全后宫嫔妃无数为何没有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皇太极喜欢海兰珠为什么还要大玉儿,洪秀全嫔妃,洪秀全妻妾

    导读:洪秀全自从道光二十三年,即公元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起,就以“天下多男子,全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平等思想作号召,广泛发动农村的贫困妇女参加,在广西桂平县鹏隘山区曾经涌现出以杨云娇为首的许多妇女积极参加。他还说过“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女如淫我妻”这样的话。在起义初期,太平军里

  • 谢尔曼:该死的日本人,三光专利是我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为什么以色列人要灭绝迦南人,科罗廖夫如果不死,光明会活人献祭

    格兰特给谢尔曼将军下达了那条著名的命令“create havoc and destruction of all resources that would be beneficial to the enemy。”明确要求谢尔曼对南方进行毁灭性的不计后果,不惜代价的摧毁。即不但消灭敌人军队,还要摧毁敌人

  • 揭秘:史上被自己老婆捂死在被窝里的最窝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上终身未娶的皇帝,窒息和捂死的区别,哪位皇帝差点被宫女勒死

    导读:历史上皇帝属于非正常死亡的高危人群,在中国有名有姓的四百多位皇帝中,被确定死于非命的就有六十人之多。比如南梁、北辽之类的短命王朝,其所有皇帝竟然全部非正常死亡。死亡的频率高了,花样自然也就五花八门,时常翻新,有像汉成帝一样死在女人身上的,也有像隋炀帝一样死在属下手里的;有像梁武帝一样被活活饿死

  • 左光斗是谁?进士左光斗为何斗不过文盲魏忠贤?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袁崇焕和魏忠贤关系,左光斗,左光斗是一个怎样的人

    左光斗简介左光斗(1575年-1625年),字遗直,一字共之,号浮丘。别名左遗直、左共之、左浮丘。汉族,明桐城人(今枞阳县横埠镇人),其父左出颖迁家于桐城县城(今桐城市区啖椒堂)。左光斗是明末东林党的重要成员,担任过内阁大臣,也是史可法的老师。为挽救明王朝做出了许多努力,却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而含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