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弃用清官海瑞的张居正:他为什么不用清流典范

弃用清官海瑞的张居正:他为什么不用清流典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164 更新时间:2023/12/21 6:11:30

张居正,号太岳,湖北江陵人,明代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如果没有当年明月认定王阳明为“明朝一哥”,估计明朝再没有比张居正更适合这个称号的人了。张居正由寒塘草舍经历近三十年的官场沉浮终于登上首辅的宝座,后人称他为“救时宰相”。

他在主政时期内大刀阔斧,破除一切阻力进行改革:实行“考成法”,去除吏治弊政,使得国家行政机器高速运转起来,提高了行政效率;经济上实施“一条鞭法”,使得大明的国库很快就充盈起来。在张居正呕心沥血、披肝沥胆的治理下,日益萎靡困顿的大明王朝犹如打了一针强心针,立刻精神起来,国家重新焕发出第二春生命,史称“万历新政”。张居正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青史留名与其用人之道有极大的关系,可以说是成功的用人之道成就了张居正。

张居正用人,打破了君子与小人的界限。总结他用人的经验,最核心的一点就是重用循吏、慎用清流。循吏,就是用脑子一根筋,只想把事情做好,把结果放在第一位,而不会有道德上的约束;清流则不同,总把道德放在第一,说得多,办成的事儿却少。关于这一点,在对海瑞戚继光的运用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关于海瑞,中国的老百姓,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海瑞抬着棺材给嘉靖皇帝上书的事。在那时,海瑞就已经成了一个清官的形象代言人。嘉靖皇帝看了海瑞的万言书,非常震怒。不过他没有处死海瑞,但也不放过他,就把他关在大牢里不闻不问。嘉靖皇帝死了以后,徐阶把海瑞从监狱里放了出来。

鉴于海瑞的名声,徐阶决定予以重用。他让海瑞到江南,当了应天府的巡抚,管南京周围几个最富的州府。海瑞在那两年期间,富人都很怕他,穷人和富人打官司,不管谁有理,肯定是富人输。大户人家都跑了,没有了税源,当地的赋税减了三分之二。他自己倒是非常清廉,八抬大轿也不坐,骑驴子上班。这样,他班子里的其他领导也很不满意,因为他是一把手,既然他骑驴子,那二把手岂敢坐轿?因此都想办法调走。海瑞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人物,但他对行政管理的确缺乏经验,工作搞不上去,海瑞气得骂“满天下都是妇人”,愤而辞职。

张居正当了首辅之后,让每一个三品以上的大臣都向朝廷推荐人才,其中有不少人写信推荐海瑞。当时的吏部尚书杨博就这个问题还专门找了张居正,希望他起用海瑞,但张居正就是不用他。为什么呢?他觉得海瑞是一个很好的人,做人没得说,道德、自律都很好,但好人不一定是好官。

好官的标准是:上让朝廷放心,下让苍生有福。海瑞做官有原则,但没器量;有操守,但缺乏灵活,因此有政德而无政绩。这一点,张居正看得很清楚。张居正不用他,还有一层原因:海瑞清名很高,如果起用,就得给他很高的职位,比他过去的职位还高,这才叫重用;如果比过去的职位低,那就证明张居正不尊重人才。话又说回来,如果你给他更高的职位,他依然坚持他的那一套做法,岂不又要贻误一方?张居正想来想去,最后决定不用海瑞。

那么对于戚继光的任用又如何呢?张居正用戚继光的时候,戚继光仅仅是总兵。当时的总兵虽然是部队一把手,但是上面还有一个总督。总督既是地方行政长官,又领导总兵。过去只要总督和总兵产生矛盾,朝廷一定是撤换总兵,而不会换总督,但是张居正却并非如此。在戚继光这个总兵和总督产生矛盾以后,他撤换的都是总督。而且每一个总督上任,张居正都会找他谈话,要他支持戚继光的工作。戚继光担任蓟辽总兵十三年,蓟辽没有发生一次战争,蒙古人也没有一次进犯。确切地说,这既是戚继光的功劳,也是张居正知人善任的功劳。

同样,张居正有一同年叫汪伯昆,安徽人,和另一位同年王士祯一起成为当时诗坛两大领袖。汪伯昆在湖北当了几年巡抚,张居正当了首辅后,把他调到北京当兵部左侍郎,也就是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汪伯昆履任之后,张居正给他一个任务,巡视整个西北的军事设施。

汪伯昆的巡边之旅,第一站就是蓟辽。当时的蓟辽总兵是大名鼎鼎的戚继光。汪伯昆到了以后,首先不是听汇报、探讨军事问题,而是和当地的文人一起吟诗作赋。张居正听到这个消息后有点不满。汪伯昆回到北京,给皇上写了一份奏章,汇报他视察边境军事的情况,字斟句酌,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张居正看了奏章以后,批了八个字:“芝兰当道,不得不除。”兰花芝草,都是最好的花草,但它长得不是地方。既然长错了地方,就得铲除。你汪伯昆是优秀的诗人,就到诗歌协会去,国防部是搞军事的地方,不是你吟诗的地方。就这样,他免了汪伯昆的官。

张居正是一个务实的人,虽然民族英雄戚继光收受贿赂,结交权贵,但是他确实有带兵之才,不管别人怎么攻击戚继光,张居正始终对他信任有加,长久对他委以重任;但是,不管别人怎么向张居正推荐海瑞,他坚决不用。

张居正对他们的态度却绝然不同,这就是其“重用循吏,慎用清流”的具体表现。正是因为张居正始终坚持的这一用人原则,万历前十年的朝廷大臣,凡是张居正亲自选拔的,大部分都是青史留名的人才。

这一点,时至今日仍然值得广大领导者和企业家思考。比如,在选用员工尤其是“一把手”的时候,固然要考虑资历、水平、名声等综合因素,但是如果缺少了一种勇于任事、敢于担当的“循吏”精神,很难想象一个管理能够真正肩负起造福一方民众、改变一方面貌的重任。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对于一名现代领导者和企业家来说,只有像张居正那样,敢于选拔那些思想敏锐,不安于现状,大胆改革创新,善于开拓进取,精明能干的人才,才能最终成就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海笔架和拗县令:明朝海瑞为何会成为清流模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海瑞真的是清官吗,小县令,清朝迁海令

    在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儒学担任教谕一职,是海瑞仕途的起点,而他在这一时期获得的“笔架博士”的外号正好彰显了他为人为官的性格特征,他后来的仕途发展和受挫大致上都是因为这种不事权贵不懂阿谀的性格。海瑞虽然性格狂狷、执拗,但是担任南平县儒学教谕四年的功绩有目共睹,因此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春天被擢升为浙

  • 揭秘真实包公:本是面目清秀白脸长须的白面小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戏台上的包公,是个大黑脸,黑额白眉,额心上描一白月,加上长长的黑髯口,乌黑的官帽蟒袍,唱起来声若洪钟,底气十足,整一个性情耿直,疾恶如仇的“黑煞星”模样!自宋以来,包公这粗犷豪爽的形象已被民间认可,成为百姓心目中的“包青天”。殊不料,我脑海的这个形象,竟在一次旅途中被推翻了。那是在开封,一千年

  • 侯景的悲剧:被南北三朝一起逼反的可怜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侯景这个人,会看相的“事后诸葛亮”这样解说他的相貌:“侯景个子矮小,上身长下身短,宽额头高颧骨,脸色暗红,没有胡须,眼神喜欢在地面上左顾右盼,声音喑哑嘶裂。此种相貌,请联想一种动物。答案是豺狼。豺狼有什么特征呢?吃人,也会被人吃!(景长不满七尺,长上短下,眉目疏秀,广颡高颧,色赤少鬓,低视屡顾,声散

  • 苦逼皇帝唐顺宗李诵:当太子26年 在位不足200天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顺宗在父亲德宗即位的当年,即大历十四年(779)十二月诏立为皇太子,到了第二年即建中元年(780)正月备礼册立。到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二十三日德宗遗诏传位,二十四日宣遗诏,他于正月 二十六日正式即位。这样算来,顺宗做皇太子整整25年,按照当时习惯,就是26年。顺宗被立为太子以前的生活状况,我们

  • 历史的悲剧:身死族灭的吴三桂如何走入死胡同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翻了翻《明史》,看完之后可谓是感慨良多,喟叹不已!尤其是当明帝国大势已去崇祯在煤山自缢身亡后,作为亡国孤臣辽东总兵吴三桂的人生抉择,以及因为这些抉择而给他带来的人生际遇更是让我感叹唏嘘……公元1644年3月19日的凌晨,明帝国走到了油枯灯灭的最后时刻。此时的大明皇宫里一片死寂,饥饿愤怒的农民军已经相

  • 名相狄仁杰受宠的原因:疑被武则天暗恋一辈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狄仁杰,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太原南郊区)人。他出生于官僚家庭,少年时就进入仕途,表现不凡;在一次被人诬告后,反而得到上司的赏识,从此进入法律界,逐渐升迁到一级大法官的位置。狄仁杰是个工作狂,一年内就处理了前任积压许久的诸多案子,释放了上万名冤枉的无辜百姓,顿时名扬海内外,成为明镜高悬的神探级青天

  • 陈平为何被刘邦看中:陈平善于离间项羽君臣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陈平是个谋士,不过以前在项羽手下做事。因为项羽肉眼凡胎,未能慧眼识才,致使好多有本事的人离开了自己。项羽刚愎自用,哪里会把这个陈平放在眼里,可他不知道就是这个陈平和先前离开的韩信,让自己一败涂地。事情还要从陈平被逼逃到汉王说起,陈平被汉王任命为都尉。不过周勃、灌婴等大臣都诋毁陈平说:“陈平虽然是个美

  • 同样都是刘邦的后宫女人 吕后和戚夫人谁才是刘邦的灵魂伴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吕后和戚夫人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后和戚夫人,谁才是刘邦的灵魂伴侣?《史记·张丞相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那一年,刘邦已经好老好老了,老得将要死掉了。这一年的刘邦,总是闷闷不乐,独自悲歌,群臣不知其所以然,还以为当了几年皇帝的刘邦留恋这繁华的人世

  • 刘邦和吕后的关系如何 刘邦称帝后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和吕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和吕后是什么关系,刘邦称帝以后两人关系好吗?刘邦当上皇帝以后,就冷落了吕后,心中不会有愧吗?实际上,刘邦对吕后,的确说不上有多好,但也不算太坏。刘邦是个利益至上的帝王,为了自己可以活命,他连自己的亲骨肉都

  • 东汉时期大臣陈球简介:少时即博览儒学,熟悉法令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陈球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球(118年-179年),字伯真。下邳郡淮浦县(今江苏涟水西)人。东汉时期大臣,广汉太守陈亹之子。陈球出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