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偏科生伤不起:朝堂上的问题首先是政治问题

偏科生伤不起:朝堂上的问题首先是政治问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527 更新时间:2024/1/24 4:05:31

我上高中的时候偏科,喜欢文不喜欢理,可还是遵从我爸的命令选了理科。经历过不平常的岁月的我爸对文科有恐惧心理,他认为学文太危险,还是学理又实用又安全,1+1=2,清楚明白不会有别的可能。

一看我爸就不了解社会,谁说学理安全的?就算想证明一个1+1=2,也一样要绕一个大圈子,绕不好,还就等于不了2。

天文学,算是标准的理科吧?一千多年前,为厘清一些类似1+1=2的数学问题,几个人绕了一辈子的时间。

隋朝快建立的时候,隋文帝打算“以符命曜于天下”,好给自己改朝换代制造一些舆论氛围,于是向全社会公开征召有识之士,打造一部历法。当时有好几个有识之士出现,其中就有担任过北齐历官的刘孝孙、著名的文化人和天文学家刘焯、天文学家刘晖,还有一个道士张宾。他们各自拿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交给皇帝评判。

这是一个纯粹的理科问题吧?但看看下面你就知道,再理科的问题,也要先文科——确切地说,先政治,再说。

隋文帝采用了张宾的《开皇历》,不是因为它有多好,而是因为张宾说隋文帝“有帝王之运”。自然科学工作者刘孝孙和刘焯出来反对,提出了很多很自然科学的道理,但打败他们的是又一个文科理由——“非毁天历,率意迂怪”和“妄相扶证,惑乱时人”,二刘因此被赶出了京城。另一个刘就比较识时务,或者说受过文科训练,刘晖迅速与张宾结成一党,而为皇帝宠信。

若干年后,张宾去世。刘孝孙辞去某县县丞的职务,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又来到京城,重提当年历书之争。他本以为张宾死了没人巧言令色,自己终于可以搞搞学术了,却没想还有个刘晖在。刘晖扣压了奏章,把刘孝孙搁在司天监中“累年不调,寓宿观台”。刘孝孙苦于自己的意见不能上达,一气之下用车子推了一口棺材,抱着他的历书在皇宫门前大哭,终于引起隋文帝的注意,并命人经过实测比较后再决定是否改历。实测证明,刘孝孙的历法和参与实测的另一部张胄玄的历法,都比《开皇历》优越。

水落终于石出,云开终于雾散。道理搞清楚了下面该很自然科学地研究一下了吧?没想到,刘孝孙爆发了多年的积愤,提出先斩刘晖,再议改历,这种不厚道的态度激怒了隋文帝,于是理科问题再次变成文科问题,皇帝暂停了改历之议。

不久后,刘孝孙去世。这时,几次日食的推算错误让隋文帝下决心重定历法,他这回让张胄玄、袁充等人负责,当年被赶出京城的刘焯此时再度出山,他在刘孝孙历法的基础上,增损改进,献上了《七曜新术》,也就是日后完善而成的《黄极历》以备选用。

二刘的共同问题是不问文科,不讲政治——这么大的事,不做铺垫,不埋人脉,光在招标的时候才出来,那怎么行呢?这和已经在皇帝那里做好各种理科之外的准备工作——编造了“日长之瑞”的假天象而得到皇帝宠信——的张胄玄、袁充怎么比呢?失败,当然就是必然的了。

从最初兴致勃勃参加历法海选到这时,已经过去将近二十年了,刘焯从一个四十岁的文化人变成了一个老者。近二十年的光阴却还没有让他明白文科先于理科、政治先于技术这个道理。他后来得罪人,被发配至成都充军,几年后再得以回京城,以花甲之年上书新皇帝隋炀帝,犹在要求与张胄玄辩论来争高下。他得到机会了,辩论了,赢了——这是理科的胜利,却比不上文科的动作。由于袁充等人的阻挠,他的历法终于还是被搁置了。二刘之二,也抱憾而终。

在这场持续三十年的争论中,理科人才二刘付出了一生的代价,终被文科人才阻挡住了通往庙堂的道路。好在文科人才擅长的政治斗争只存在于庙堂附近,在民间事情要简单得多。刘焯的《黄极历》由于成就突出,《隋书》打破只收颁行过的历法的框框,破例将该历收入《隋书》的《律历志》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苏秦的人生悲喜剧:只有发迹的时候家人才认识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苏秦励志,苏秦人生在世势位富贵,苏秦名言

    苏秦学有所成之后,待业在家,在钻研学问和服务社会这两条道路间抉择,此间他的同学庞涓、孙膑相继成名,两相对比之下,他对自己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看看人家!再看看你!”于是发愤图强。从他下定决心这一天起,这个社会自动形成了一套帮助他成功的机器。一年后,他跑官要官失败,盘缠花光,带着一颗破碎的心回到家中。

  • 高欢杀死检举通奸案的婢女:贵族家庭也要维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高欢是谁,皆大欢喜林玉露变小妾,高欢传

    人在年轻的时候,愿意捍卫自己价值观中认为重要的东西,愿意捍卫正义,即使面临危险。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往往不知道有多危险。北魏时,国家内乱,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两个。东魏的权臣高欢任丞相,封渤海王。和曹操类似,他主持着国内很多重要工作,还要经常带兵出征。出征期间,家里就由他的妻子娄昭君和世子也就是法定王

  • 三国历史上的曹魏的智囊荀彧为何找个剩女结婚?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如果荀彧跟了刘备,曹魏第一名将,田豫为什么不跟刘备

    导读:古人不注重恋爱,更不注重自由恋爱,他们注重的是门当户对,注重的是家庭,是香火的延续,男人三妻四妾不说,还常常有婚外情,所以有很多悲剧故事,很多痴男怨女。就拿荀彧来说吧,这可是曹操的首席智囊,因功高获得曹魏的最高殊荣,除封侯赏爵之外,曹操还额外将女儿安阳公主赏赐给荀彧的长子荀恽为妻,荀彧的孙子因

  • 晋朝历史上荀彧之子荀粲竟然贪图美色为色相殉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你肯定贪图我的美色,荀彧忠于汉室,荀彧唐氏

    导读: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男人找对象一般都注重女人的外表,第一眼漂亮,才让男人来电。所谓姿色,就是身段和仪态,肤色加脸蛋,有姿色的女人才叫女人,才有女人味。古时男女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个陌生人结了婚以后才慢慢有了恋爱。文人墨客是历代才子佳人的铁杆粉丝,郎才女貌是他们笔下境界最高的恋爱,

  • 三国时期钟会选择造反是因为什么?他为何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如果姜维和钟会谋反成功,如果姜维反间计成功了,周瑜反间计被谁识破

    钟会,字士季,颍川郡长社人,三国后期曹魏的一员将领兼谋士。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末三国时期,钟会之父为著名书法家钟繇,而钟会在书法上亦有相当造诣,唐朝时尚有作品传世。南齐王僧虔《论书》曰:“张芝、索靖、韦诞、钟会、二卫,并得名前代。古今既异,无以辨其优

  •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姜维简介:曾先后多次出兵北伐曹魏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黄忠,姜维北伐最成功一次,三国蜀国名将排名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姜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姜维

  •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魏延简介:作战勇猛,却性格孤傲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志战略版魏延厉害吗,三国魏延厉害吗,圣三国蜀汉传陈到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魏延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平氏(今河南桐柏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魏

  • 有哪些与齐灵公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齐灵公?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齐桓公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孟公瓜葛的典故,文公典故

    齐灵公,全谥为“齐桓武灵公”,姜姓,吕氏,名环,齐顷公之子,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在位共28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齐灵公在位期间,有名相晏弱、晏婴父子相继辅政,国事清明。齐灵公喜欢看女扮男装,为晏婴所谏止。齐灵公即位之初,尊晋为霸主,后来渐渐脱离晋国摆布,欲争霸于天

  • 明朝时期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时,又有哪些人躲过了屠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都把哪些功臣杀了,朱元璋真的杀了很多功臣,朱元璋大杀功臣的原因

    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朱元璋称帝之后,担心自己将来死去,子孙后代镇不住这些功臣和猛将,于是,大开杀戒,先后屠杀了大批功臣,比如蓝玉、李善长、冯胜、傅友德、周德兴等人,当然,徐达、常遇春和沐英等人,因为在朱元璋之前病逝,因此

  • 齐灵公:姜姓齐国国君,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姜氏齐国历代国君,姜氏齐国与田氏齐国,齐国为什么姓田

    齐灵公,全谥为“齐桓武灵公”,姜姓,吕氏,名环,齐顷公之子,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在位共28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齐灵公在位期间,有名相晏弱、晏婴父子相继辅政,国事清明。齐灵公喜欢看女扮男装,为晏婴所谏止。齐灵公即位之初,尊晋为霸主,后来渐渐脱离晋国摆布,欲争霸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