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晋时期将领桓伊简介:善于吹笛,宿有“笛圣”之称

东晋时期将领桓伊简介:善于吹笛,宿有“笛圣”之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704 更新时间:2023/12/16 15:21:13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桓伊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桓伊(生卒年不详),字叔夏,小字子野(一作野王),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东晋时期将领、名士、音乐家,丹阳尹桓景之子。

富有军事才略,参谋州府军事,迁大司马(桓温)参军事。出任淮南太守,御敌有方,迁建威将军、历阳太守。太和六年(371年),联合谢玄打败前秦将领王鉴和张蚝,受封宣城县子,迁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建元十九年(383年),参加淝水之战,大败前秦天王苻坚,进封永修县侯,加号右军将军。太元九年(384年),迁江州刺史,治理有方。入为护军将军,卒于任上,追赠右将军、散骑常侍,谥号为烈。

平生善于吹笛,宿有“笛圣”之称,笛谱改编成琴曲《梅花三弄》,桓伊唱的挽歌与羊昙唱的乐歌、袁山松唱的《行路难》辞,时人称为“三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桓伊十岁时,随父宦游蒸湘,寓居云绵庵,读书习武,观梅吹笛。 桓伊有军事才略,聪慧过人,简朴率真,为王濛、刘惔所器重,多次参与各州府军事,累迁至大司马参军。 当时前秦强盛,边郡多战事,朝廷选拔能御敌边疆的将帅,桓伊当选,被任命为淮南太守。因抚军御敌有方,晋升为都督豫州之十二郡、扬州之江西五郡军事、建威将军、历阳太守,淮南太守之职依旧保留。

累功升迁

太和六年(371年),前秦派王鉴及张蚝领兵救援据守寿春的叛将袁真之子袁瑾,桓伊与谢玄联合打败了他们,以战功封为宣城县子,又晋升为都督豫州诸军事、西中郎将、豫州刺史。 桓伊治理豫州十年,安抚边郡百姓,甚得人心。

太元八年(383年),苻坚率部南侵,桓伊与冠军将军谢玄、辅国将军谢琰一道在淝水一带大败苻坚,以战功封为永修县侯,晋号右军将军,赐钱百万,做袍表的布帛千端。

高歌进谏

太元八年(383年),谢安女婿王国宝专权擅利行为不检,谢安讨厌其为人,常对他加以约束限制。 王国宝因而忌恨谢安,便挑拨离间,使孝武帝与谢安之间疑心渐重,矛盾愈深。 一次,孝武帝召桓伊饮宴,谢安侍坐于旁。孝武帝命桓伊吹笛。桓伊神色顺从,即刻拿起笛子吹奏了一曲,然后放下笛子说:“愚臣弹筝不及吹笛,但也足以自成乐调,配合歌唱,请允许愚臣弹筝歌唱,并请一人来吹笛。” 孝武帝欣赏其乐调和谐通畅,便命令内宫歌妓吹笛伴奏。桓伊又说:“内宫歌妓与愚臣必定配合不好,愚臣有一奴仆,善于配合吹奏。” 孝武帝更加欣赏其性情的放达直率,便允许他召来奴仆。奴仆吹奏笛子,桓伊便弹筝而歌唱《怨诗》道:“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滕》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 歌词委婉凄凉,表达出曹子建受到皇帝猜忌,无法排解忧伤的无限愤懑之情,这与当时谢安的处境非常相似。谢安作为这支曲子的诉说主体,感慨万千,不禁抽泣流泪以致沾湿了衣襟,他起身坐到桓伊身旁,用手理顺桓伊的长须道:“仅就此举足见足下不同于常人!”而孝武帝听到这样的进谏,面露愧色,感到十分内疚。

治理江州

太元九年(384年),桓冲去世,朝廷任命桓伊为都督江州、荆州十郡、豫州四郡军事、江州刺史,将军职号不变,持符节。 桓伊到江州镇所,以为边境平静无战事,应以宽慰抚恤为当务之急,便上疏朝廷认为江州虚损过大,加上连年歉收,如今所剩住户只有五万六千,应合并小县,免除各郡拖欠的官米,将州府治所迁到豫章。 朝廷诏令将州府治所移迁到寻阳,其余主张皆依从桓伊。桓伊理顺荒政,拯济抚恤灾民,深受百姓信赖。在地方任职多年后,朝廷征召回京,拜官为护军将军,以右军府中千人跟随桓伊,配备到护军府中。

桓伊后来在任内去世,朝廷追赠右将军,加散骑常侍,谥号为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东晋时期名臣王坦之简介:曾任大司马桓温的参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坦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坦之(330年-375年),字文度,太原晋

  • 后世对楚庄王的评价如何?他的一生有哪些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楚庄王熊旅,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共23年,春秋五霸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楚穆王十二年(公元前613年),穆王去世,庄王熊旅即位,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

  • 同样是亡国之君,蜀汉后主刘禅和东吴孙皓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大举伐蜀,刘禅于是派遣张翼、廖化、董厥等前往拒敌。姜维率众将钟会十余万大军挡在剑阁,但邓艾却偷渡阴平直奔成都。最终,蜀汉后主刘禅放弃了抵抗。蜀汉灭亡后

  • “绝缨之宴”“一鸣惊人”的典故与楚庄王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楚庄王熊旅,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共23年,春秋五霸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轶事典故贤妃樊姬楚庄王即位时,贪恋酒色,不理朝政,终日饮酒作乐,通宵达旦。樊姬屡次苦口婆心地劝导,却收效甚微

  • 在经济外交等方面,楚庄王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楚庄王熊旅,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共23年,春秋五霸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楚穆王十二年(公元前613年),穆王去世,庄王熊旅即位,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

  • 楚庄王执政期间,在政治方面有哪些成就与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楚庄王熊旅,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共23年,春秋五霸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楚穆王十二年(公元前613年),穆王去世,庄王熊旅即位,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

  • 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曾问鼎中原实现自己称霸的愿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楚庄王熊旅,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共23年,春秋五霸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早年时期楚受封于周成王时,活动于汉水和长江中游之间,居于群蛮之中,一直排除在华夏之外,进入春秋时期不

  • 东晋时期官员郗超简介:太尉郗鉴之孙,会稽内史郗愔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郗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郗超(336年-378年),字景兴,一字敬舆,

  • 刘邦以前多次怀疑萧何有不臣之心 萧何又是怎么打消刘邦顾虑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邦和萧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曾经几次怀疑萧何有不轨之心,萧何是如何化险为夷的?萧何是西汉初年名相,也是汉初三杰之一(另外二杰为张良、韩信),江苏沛县人,早年曾任秦沛县狱吏。公元209年他随同刘邦起兵。在辅佐刘邦打拼天下、建立刘汉王朝的过程中,萧何“镇国

  • 东晋时期大臣郗愔简介:太尉郗鉴长子,书圣王羲之的内弟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郗愔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郗愔(313年-384年9月28日),字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