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末年吴国谋士张纮简介:曾建议孙权向秣陵迁都

东汉末年吴国谋士张纮简介:曾建议孙权向秣陵迁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016 更新时间:2023/12/31 19:14:17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纮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张纮(153年-212年), 字子纲,徐州广陵(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人)人。东汉末年吴国谋士,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

孙策平定江东,亲自登门邀请,张纮出仕为官。后来,张纮出使许都,任命侍御史。孙权即位时,返回江东,担任长史之职,运筹帷幄,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建安十七年,病逝,时年六十岁,孙权为之流涕。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张纮年轻时游学京都,曾曾跟博士韩宗学习易经和欧阳尚书,又到外黄跟濮阳闿学习《韩诗》、《礼记》和《左氏春秋》,后回到本郡,被荐举为茂才,当时大将军何进、太尉朱儁、司空荀爽辟为掾属,拒绝应召,避乱江东。

孙策创建基业时,张纮前往投靠。孙策表为正议校尉,跟随孙策征伐丹杨。孙策亲临战斗前线,张纮劝谏说:“主将是筹谋划策的角色,三军命运全依托于他,不可轻率行动,亲身与区区小寇对阵相斗。希望您能珍重上天授予您的才干,符合天下的愿望,不要让全国上下为您的安危而担心受吓。”

文理意正

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因之前在寿春会见马日磾时。中原士大夫嘲笑江东没有博学之士,孙策便想派遣虞翻前往朝廷,用才华折服中原人士,遭到虞翻拒绝。于是,孙策改派张纮奉献奏章到许昌,担任侍御史。少府孔融亲近友善。曹操听说孙策去世,打算趁江东举丧期间进行征伐,张纮进行劝谏,认为乘人丧事而用兵,既有违传统的道义,如果攻而不胜,还会使两方结仇而丢弃往日盟好,不如借此机会厚待江东。曹操听取了意见,表任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会稽太守。曹操想让张纮劝引孙权归降,外任张纮为会稽东部都尉。陈琳著有《武库赋》,张纮读后写信称赞陈琳的文才。陈琳说王朗(字景兴)与张纮及张昭两人相比,是小巫见大巫。

孙权刚刚统事时,正当盛年,吴夫人以外部多难,深怀忧虑劳苦,多次感谢张紘,嘱咐他们的辅助之义。张紘立即上书答谢,思索的唯有补过误。每当有秘密的计谋,与四方结交,经常由张紘和张昭负责起草。张紘以孙坚击破董卓,扶持汉室的功劳和孙策平定江东,建立大业写了一篇铭记颂扬。写完后呈给孙权,孙权阅读悲痛伤感,说:“君真了解我家的经历啊。”

孙权对群臣大多直接称呼其字,唯独称呼张昭为张公,称张纮为东部,可见孙权对二人的器重。

共施经略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任命张纮为长史,随军征讨合肥。孙权率领轻骑准备亲自前往突击敌人,张纮劝谏说:“兵器即是凶器,战争即是凶险。现如今您依恃旺盛雄壮的气势,轻视强大凶暴的敌人,三军将士,无不寒心,虽说斩敌将夺敌旗,威震敌军,但这只是偏将的责任,而不是主帅所干的事情。希望您抑制住孟贲、夏育那样的勇猛鲁莽,胸怀成为王霸的大计。”孙权接受了他的建议而放弃了行动。

回师后,第二年孙权准备再次出兵,张纮又劝谏说:“自古以来帝王是承受天命的君主,虽有皇灵辅佑在上,文德传扬于下,也要依靠武功来昭其勋绩。然而武功贵在因时而取,然后才建树威势。如今您正遭遇汉家四百年未有之厄运,有扶助危难之功业,理当暂且隐伏偃息军队,广泛开垦农耕,任贤使能,务须崇尚宽和仁惠政策,顺应天命来施行诛讨,这样就可以不劳师动众而天下平定。”于是孙权便停止了军事行动。

临终嘱咐

张纮建议应当离开吴郡移都秣陵,孙权依从其说。孙权让张纮回吴郡接来家眷,走在半路上张纮病逝。临死前,他授意儿子张靖给孙权留下书笺说:“自古以来有国有家之人,都想修治德政来兴隆盛世,至于他们的治理,大多没有理想的结果。并非没有忠臣良将相辅佐,不是不明白治国的根本,而是由于君主不能克服自己的好恶情感,不善于听取意见。人之常情是畏难趋易,喜好相同的意见而讨厌不同的意见,这与治世法则正好相反。《易传》有言‘从善如登山,学坏如崩山’,是说学好不容易。君主继承数代相传的基业,凭借自然的趋势,掌握着驾御群臣的八柄权威,乐于做好做的事、听好听的话,无须向他人索求什么,而忠臣心怀难于进用的治国之术,说出逆耳的忠言,两者不能相互合意,不也是理所当然吗?不合就会产生隔阂,巧言令色之人便乘虚而入,君主就会被假忠迷惑眼睛,贪恋小人的恩爱,于是贤愚混杂,长幼失序,这些情况产生的原因,是人情关系扰乱了正常的统治秩序。故此圣明的君主醒悟到这一点,如饥似渴地寻求贤才,不厌其烦地接受忠谏,克制感情、减抑情欲,为了道义而割舍恩爱,在上者无偏颇错误的任命,在下者也就绝了非分之念。您应当加以三思,忍受辱垢、掩藏锋芒,以成就仁义泽被天下的大业。”

建安17年,张纮卒,时年六十。孙权看了他的遗书涕泣交流。张纮著有诗赋铭诔十多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开国功臣谢成,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开国功臣谢成,他的一生是怎样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大家对电视剧《锦心似玉》中的永平侯徐令宜非常欣赏,然而在明朝历史上确实有一位永平侯,他不姓徐,而是姓谢,名成。谢成加入了朱元璋的军队后,参与了与陈友谅和张士诚的战争,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了大功。在他平定了洮州(甘肃南部)

  • 东汉末年大臣刘繇简介:曾被朝廷授为扬州牧、振武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繇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繇(156年

  • 历史上两位叫张嫣的皇后,为何都命运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两位叫张嫣的皇后,为何都命运坎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她们的名字叫做张嫣。一位嫁给了汉惠帝刘盈,一位则是嫁给了明熹宗朱由校。刘盈的父母就是鼎鼎大名的刘邦和吕后,正因为有这么强悍的母亲,所以刘盈的一生从来由不得他做决定。他六岁就被立太子,也和张嫣被指婚。但是如果论辈分来

  • 李世民当初靠兵马打天下 李世民打仗水平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世民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指挥打仗什么水平?他的套路实在太深!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手下有不少精通谋略、善于用兵的将领,诸如李靖、秦琼、尉迟恭等人,都是万中无一、千古称颂的良将。这样一来,李世民自己在军事方面的光芒也被掩盖了不少,甚至有人说,李世民

  • 康熙晚年最宠的妃子,穆嫔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晚年最宠的妃子,穆嫔结局如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中国封建社会,最不缺女人的恐怕就是皇帝了,后宫佳丽三千,可以说是幸福满满,比如说清朝的康熙皇帝,后宫中就有数不清的妃子,单是记录在册的就有55位之多,今天笔者要讲的是康熙生涯末期,一位非常宠爱的妃子,她还是一名汉妃,即

  • 历史上楚成王登基之后有哪些作为?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楚国,又称荆、荆楚,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楚国(前1115年—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楚宣王、楚威王时期,楚国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

  • 唐朝送出去的和亲公主为何都是假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送出去的和亲公主为何都是假公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朝送出去和亲的公主,基本上没有一个是皇帝的女儿。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是真公主。就算是赫赫有名的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也不是真公主。在历史记载中,文成公主只是一个宗室女。但具体是哪一位李姓宗室的女儿,史书上却并没有明确说明

  • 历史上关于李世民的相貌并不多 李世民到底长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李世民,到底长什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史书上,关于李世民的相貌着墨并不算多。这位中国最强盛帝国的实际建立者,到底长什么样呢?这是有待揭晓的历史之谜。不过,我们从史书遗留的片鳞半爪中,可窥见一二。李世民四岁的时候,一位自称会面相的书生

  • 李世民都已经是太子了 李世民为什么还逼李渊退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坐上太子之位,为何还逼迫老父亲退位?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震惊中国历史的玄武门之变,伤害自己的亲兄弟,逼迫父亲立他为太子,并让李世民监国,等于完全放权给李世民。那为什么那时候李世民才过了两

  • 历史上王陵是什么人?身为西汉丞相的他为何会被贬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王陵,泗水郡沛县人。西汉初年大臣。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王陵是继曹参而后的西汉丞相,在公元前190年曹参病逝于相位,依照刘邦当年关于王陵为相而陈平助之的吩咐,朝廷设左右丞相,右丞相的地位更为尊贵些,王陵担任这一职务。其时刘盈为皇帝,吕雉实际掌权用事。01反对吕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