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法正没有死的话 法正能帮刘备打赢吗

如果法正没有死的话 法正能帮刘备打赢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867 更新时间:2024/1/17 9:55:13

对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若法正不死,能不能帮助刘备打赢夷陵之战?

对于夷陵之战,大多数人的看法是刘备不管怎么打,都是打不赢的,因为这就是个死局!然而事实上,这是很多人低估了法正的能力,不了解法正的逆天之处!当年汉中之战,曹操也认为刘备打不赢,结果法正出手,直接帮助刘备击败曹操,把曹操惊得一愣一愣的!夷陵之战和汉中之战非常相似,曹操不信邪,结果在汉中之战被暴打一顿,若陆逊不信邪,法正未必不能在夷陵之战中暴打陆逊!

法正有多厉害?

很多人看三国,都是通过的三国演义,而三国演义中,蜀汉的谋士方面,着重描写的是诸葛亮,法正的戏份很少,所以大家对于法正了解不多,仅认为法正就是个普通谋士而已!然而事实上,正史中的法正非常厉害,他被称为刘备手下的谋主,连诸葛亮都对他敬重有加!

刘备打下益州后,对手下人进行了封赏,而这些人中,有四人的封赏规格最高,分别是关羽、张飞、诸葛亮、法正!关羽张飞非常好理解,毕竟他俩号称万人敌,在战场上出力极大,而且他俩从一开始就跟随刘备,和刘备既是君臣又是兄弟,他俩被封赏无可厚非!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大才,为他制定了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封赏诸葛亮也是无可厚非的,可法正是何人呢?他凭啥和关羽、张飞、诸葛亮齐名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看诸葛亮是怎么说的!

《三国志》: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幡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刘备打下益州后,让法正做了蜀郡太守,并让法正外统都畿,内做谋主,对法正非常倚重。而法正又是那种睚眦必报之人,当年他在刘璋手下时,曾遭到不少人刁难,现在他受到刘备的重用,立马开始报复当年的敌人了,甚至擅杀数人,引起了众人的愤慨。于是有人找到诸葛亮,向诸葛亮汇报法正的劣迹,请求诸葛亮报告刘备,处罚法正,结果诸葛亮并没有答应处罚法正,反而将打小报告的人说了一顿!

诸葛亮的意思是这样的:当年我们的主公刘备,在荆州的时候过得非常苦,北面有强大的曹操,东边有强大的孙权,身边甚至还有骄横的孙尚香,在那种情况下,主公刘备的日子非常不好过,处处受到欺压。然而自从主公得到了法正之后,他的情况就出现了好转,如果将主公比作翱翔的大鹏,那么法正便是大鹏的翅膀,也就是说,正是有了法正的相助,所以主公刘备才能翱翔千里,未来刘备想要争夺天下,也需要仰仗法正的辅助!所以说,此时不能去打法正的小报告,这不是自触霉头吗?

众所周知,诸葛亮这人是非常遵守法律的,很明显法正触碰了蜀汉律法,但诸葛亮却根本不处置法正,这其实就是对法正能力的认可!说白了,法正是刘备的谋主,诸葛亮和法正两人对于刘备来说,一个主内,负责国家的治理,后勤的维护,一个主外,负责战场出谋划策,击败敌人,而法正便是这个主外之人!也正是因为法正有超强的军事谋略,所以刘备才会如此器重他,将他放置于和关羽、张飞、诸葛亮同等地位,诸葛亮才会如此忌惮法正,宁愿法正胡作非为也不愿意去制止法正!

暴打曹操

上文中,我们从刘备、诸葛亮的角度来阐述了法正的厉害之处,接下来我们再从曹操的角度来阐述,看看法正究竟有多厉害?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法正见曹操打下了汉中,却不进攻益州,于是断定曹操后方出了问题,建议刘备立马进攻汉中,因为在法正看来,留守汉中的夏侯渊和张郃,才能并不是多强,不足以守住汉中。于是刘备听取了法正的建议,开始出兵汉中,不过在汉中之战的前期,刘备集团的用兵,一直不怎么顺利!

刘备先是让张飞、马超、雷铜、吴兰等人攻打下辩,结果被曹洪曹休、曹真击退。后来刘备又让张飞屯兵固山,做出要截断曹洪后路的样子,结果被曹休识破计谋,蜀军被打得大败,雷铜、吴兰等人战死,马超、张飞败退。之后刘备又让陈式去攻打马鸣阁道,打算切断汉中与许都的联系,结果蜀军被徐晃击败,死伤惨重。见手下人均不是曹军的对手,刘备无可奈何,只能亲自领兵上阵!

见刘备亲自动手了,曹操那边也没闲着,也亲自率军赶往前线,不过曹操走到长安就停住了步伐,并没有进驻汉中,因为曹操了解,阳平关易守难攻,只要夏侯渊坚守,刘备根本打不进去,所以曹操只需要呆在长安助阵即可!事实也正如曹操所料,面对坚守不出的夏侯渊,刘备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屡次强攻都没啥效果,反而是损兵折将。

期间,刘备让诸葛亮继续增援,结果诸葛亮对此战产生了怀疑,在考虑到底要不要继续增援,可见在诸葛亮看来,此战的胜率并不是很大,因为阳平关确实难打!阳平关这个局面,和后来的夷陵之战其实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易守难攻,都是守军坚守不出,吴军那边的名将是陆逊,曾帮助吕蒙偷袭荆州,曹军那边的名将是夏侯渊张郃,夏侯渊被评价为虎步关右,曾击败马超,张郃乃是五子良将之一,军事能力也是非常强。站在观众的角度来看,刘备确实没办法攻破阳平关,没办法杀进汉中,但法正却给此战带来了巨变!

在法正看来,既然阳平关打不下来,那么为何一定要坚持鏖战阳平关呢?何不换个地方进行突破呢?于是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刘备放弃了强攻阳平关,直接绕道杀向了阳平关的后方,来到了定军山。而夏侯渊见刘备绕到了阳平关的后方,也被迫率军前来抵挡,最终被法正略施小计,轻松击败!

《三国志》:二十四年,先主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正曰:“可击矣。”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

夏侯渊和张郃来到定军山下,修筑围城,准备阻挡刘备。法正识破了二人的用兵破绽,直接让刘备强攻张郃,逼迫夏侯渊分兵救援张郃,待夏侯渊分兵以后,法正又让刘备命人强攻夏侯渊,最终成功击败了夏侯渊,并将其斩杀,令人震惊!自此以后,汉中僵局被打破,刘备取得了优势。而曹操听说夏侯渊战死以后,也立马前往汉中,准备亲自带队迎战刘备!

《三国志》:曹公西征,闻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

曹操和刘备打了多年的交道,非常了解刘备,他认为刘备领兵打仗虽有一套,但使不出定军山这种妙计,所以他敢于大胆地呆在长安。而当他听说夏侯渊战死以后,他立马反应出来,这绝非刘备之计,刘备后面肯定有高人相助,而这个高人便是法正!之后曹操到达汉中战场时,又亲自见识到了法正的厉害,被法正暴揍一顿,最终灰溜溜地撤出了汉中,只留下了这么一句评语:“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 ?

曹操低估了法正,结果丢失了汉中,那么夷陵之战若法正在世,情况又会如何呢?

暴揍陆逊

事实上,在本文看来,若是法正在世,夷陵之战将会有很大的取胜可能!原因有二!

一、法正军事谋略超强。法正是刘备的谋主,是整个蜀汉最擅长军事谋略之人,比诸葛亮还厉害,若他跟随刘备出征,肯定不会轻易中计。另外,陆逊坚守不出,和当年的夏侯渊坚守不出,形势完全一样,而以法正的能力来看,他完全能够想出方法调动出吴军,予以歼灭。很多人低估了法正,认为他并非陆逊的对手,陆逊不会轻易上当,然而当年的曹操也是这么想的,也认为夏侯渊不会轻易上当,可真遇到法正这种对手了,哭都来不及!

二、曹魏并不会一直不动手。孙权之所以敢于和刘备在夷陵鏖战,乃是因为他吃准了曹丕,了解曹丕不见兔子不撒鹰。然而曹魏毕竟一直在旁边虎视眈眈,孙权不可能完全忽视曹魏,所以夷陵这边的战局非常危险。此战,吴军非但不能失败,更加不能长久地拖延下去,时间一长,谁了解曹丕会不会突然醒悟过来,提前发动对东吴的袭击。所以夷陵之战中,其实法正并不需要帮助刘备彻底击破吴军,只需要在小规模的战斗上击败吴军,亦或是帮助刘备弥补战场漏洞,不要让陆逊钻了空子,保持蜀军不败,那么吴军就已经败了!

结语

总的说来,法正是完全被低估了!正史中的法正,军事能力超强,完全有能力帮助刘备立于不败之地,或者击败吴军!汉中之战,曹操不信邪,低估法正,结果被法正暴打,丢失了汉中,夷陵之战,陆逊要是敢不信邪,他也极有可能被法正暴打!即便陆逊稳扎稳打,坚守不出,法正只要帮助刘备弥补漏洞,不被陆逊钻了空子,长久僵持下去,吴军也将大败!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武则天的母亲是谁?是什么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与高宗并称“二圣”,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女子的社会地位是比较低下的,因此著名的女子屈指可数,而武则天便算得上是一个,此人是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武则天的一生可谓是十分经典,她原本是唐太宗的妃子

  • 跟着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的侯君集为何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的侯君集为何造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他老爹唐高祖以后,他开创了一番盛世,将唐朝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也因为出色的政绩,一直以来备受史学家们的推崇。唐太宗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仁德之君,比如,他在位的时候,曾经有一

  • 历史上真实的夏侯婴是个什么样得人?他与刘邦是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夏侯婴,即汝阴文侯,又称滕公,泗水郡沛县人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夏侯婴是西汉初年的三世重臣,他与刘邦关系极深,可能是对刘邦为人处世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同时,他对于西汉初年的政治历史进程有一定的影响,是汉朝开国臣子中的顶梁支柱。01敦厚处世、宽宏待人夏侯婴与刘邦是老乡,最初

  • 历史上胯下之辱讲的是什么故事?韩信是如何对待那个少年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一般而言,世人对待往日的仇人,都是会怒目相对的,并且在自己飞黄腾达之时给予对方下马威。不过对于某些人而言,他们对待仇人的方式却令人意想不到的,不但没有报仇,反而感谢他们往日对自己的羞辱,从而给自己带来的激励,于是

  • 历史上周平王迁都的地点选择在洛阳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迁都表示国家将原来设立的首都,由另一个城市取代的意思。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平王东迁是东周初期周王室把都城由镐京迁到洛邑的历史事件。根据《春秋》、《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戏而不加理会。周幽王最后被

  • 历史上刘邦称帝之后,天天让父亲吃饺子,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他创立的大汉王朝成为中华民族的又一个巅峰时刻,他成为开国皇帝的同时,也让自己的老父亲刘太公获得了两个成就,其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未曾当过皇帝就成为太上皇的人,其二是中国历

  • 盘点三国时期死于话多的男人 许攸整天喊曹操小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三国哪些人因为话多而被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第一名,非祢衡莫属,我敬你是条汉子!祢衡这个人很有意思,大家都说他很有才华,可是真正拿得出手的作品,却没见着多少。不过跟祢衡交朋友的人,却都不简单。那个时候祢衡才20出头,是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孔融已经40出头了

  • 金屋藏娇讲的是什么故事?陈阿娇最后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阿娇,陈姓,出生于长安,祖籍东阳县,汉武帝刘彻第一任皇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倘若说起汉武帝,众人都会想起他的雄韬武略,想到他给汉朝带来的盛世景象。倘若谈起汉武帝的感情生活的话,人们更多想到的便是卫子夫了,此人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贤良淑德的真谛。很多人都认为,汉武帝对于自己的

  • 官渡之战许攸立下大功 曹操最后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曹操和许攸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为什么要杀在官渡之战中立下大功的许攸曹操为什么要杀在官渡之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许攸?在正史中,许攸确实是被曹操杀死的。我们认为许攸是被许诸所杀,实际上是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另一方面,像许攸这样为曹操做出了巨大的贡

  • 曹操生性多疑 曹操为什么还对许攸如此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许攸才投奔曹操,曹操为何对他如此信任,采纳他的建议偷袭乌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偷袭乌巢是关键性的一战。由于偷袭乌巢成功,使得袁军彻底溃败,曹操也因此获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为一统北方奠定了基础。乌巢是袁军储粮重地的情报是许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