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明太祖朱元璋的“复国主义”高在哪里?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的“复国主义”高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327 更新时间:2023/12/29 0:49:20

导读:从起事的时间而论,朱元璋参加“复国运动”时间是比较晚的,有点趁火打劫、“抢夺胜利果实”的意思。待他单独领兵时,不少“革命前辈”已经成了气候。韩山童打出“宋徽宗八世孙”旗号,他的忠实属下刘福通把国号定位“宋”,可谓华夏正溯,但到头来,为什么被无根无基的朱元璋继承了大统呢?朱元璋的“复国主义”高明在哪里呢?

在元末这场轰轰烈烈的民族独立运动中,朱元璋之所以能笑到最后,这不光是他的名字打眼——“诛元”之“男子汉”,最重要的,还在于他的“复国主义”旗号最鲜艳。其中核心一点,是朱元璋展现了“形象工程”大师的本领——把自己塑造为“仁道使者”、把自己的军队成功打扮为“正义之师”。

在朱元璋起事前,各路造反的农民军风起云涌,农民军的旗号与素质良莠不齐,相当多的军队名声并不好。“妖人”是很多官民对第一义军——“红巾军”的称呼。政府官员侮辱造反的反政府武装很正常,但为什么许多百姓也认为韩林儿、刘福通的军队是“妖”。这里,就有他们“自作孽”的成因了。作为“打响反元第一枪”的红巾军,其意义和影响力,任何义军无出其右。所以,就连志在天下的朱元璋,也不得不先期投奔于此,打着人家的旗号,一直做到“左副元帅”。但红巾军是以弥勒教起家,一开始就注入了“妖言惑众”的元素。也就是说,红巾军起点早、占得了造反的先机。但是他们的起点并不高,弥勒教的核心教义是什么?——“弥勒下生成佛”,“新佛”反旧佛“不杀生”之道,力倡杀人,认为“杀一人者为一住菩萨,杀十人者为十住菩萨”,“屠灭寺舍,斩戮僧尼,焚烧经像”,“又合狂药令人服之,父子兄弟不相识,唯以杀害为事”。

红巾军的创始人韩山童,虽自称宋徽宗八世孙,打起的是“重开大宋之天”的战旗。但使用的手段是散布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同时暗地“埋伏”独眼石人,自编自导自演。并在发布起义宣言里,有“蕴玉玺于海东,取精兵于日本”的内容,俨然是“天外飞仙”。这些手段,用于造反当初,浮动民心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用于愿景规划”,则必然“有限”,时间一长,甚至“过时”。因为“嗜杀”云云,“东海日本”的天兵,并不能给大家一个免于恐惧的更光明的未来。羽翼丰满、意欲独立创业的朱元璋渐渐悟到了红巾军的局限,这位左副元帅“单干”之际,随着军事胜利,政治的一大升华,就是意识到了红巾军这面精神旗帜的局限。当他初成气候,打出北伐檄文时,即刻意变脸、大造形象工程——

拯生民于涂炭。兵至,民人勿避。予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朱元璋最收揽天下人心的口号,是先于孙中山600年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拯救生民于水火”。“驱逐鞑虏”,就是推翻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元朝统治,“恢复中华”不是要压迫蒙古人、色目人,而是恢复中华的道统,恢复中华传统的政治理念和文化理念。“立纲陈纪”,就是要重新建立秩序,新秩序是什么?就是以三纲为核心的纲纪。“救济斯民”,是四句话中的最后一句话,也是最关键、最能吸引民心的一句话。就是把百姓从水深火热当中拯救出来,让他们过上安稳的日子。

朱元璋生活起于社会底层,曾经过着非常悲惨的生活,他在濠州,在“钟离之东乡”,房无片瓦,地无一垄,他看到过那些官员和富民是如何欺压百姓,他知道百姓生活的艰难,知道百姓的期望在哪里,所以他在口号中加上了这句话,宣扬要建立一个没有民族压迫的、有传统秩序的,能够使百姓过上安定生活的社会。为了标志“正统”,朱元璋自觉向“儒家标杆”改造自我及其军队。朱元璋身边有很多儒者,李善长、冯国用、刘基、宋濂、叶琛、章溢,都是饱学之士,是儒家学说的传承者,朱元璋通过他们,将军队注入了正统的儒家仁义之师基因。

朱家军与依托白莲社的红巾军渐行渐远,向着夺取全国政权、向着天下正统的继承者的方向大步前进。在统一中国的前一年,朱元璋派部将廖永忠将“名誉领袖”小明王韩林儿沉于江,不仅免除了“皇位争夺战”的隐患,也就此标志着朱家军与红巾军彻底决裂。由简单的民族复仇,种族灭绝,到恢复中华、一视同仁,民族大团结。这给朱元璋旗帜大添“艳丽”。成为“复国主义”最鲜艳旗帜。从而换来了无与伦比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朱元璋的复国主义旗帜,为他聚揽了百万雄师。公元1367年,朱元璋派大将军徐达率铁甲25万大军誓师北伐,出征前,为了鼓舞军队的士气,朱元璋在出征前对士兵和将领们慷慨陈词:“天道好还,人心效顺”。俨然已经成为复国主义的正统。朱家军奋勇北伐,振奋人心口号下所向无敌,北方汉族纷纷起义,迎接王师北定中原。公元1368年9月14日,朱元璋的大将军徐达率几十万大军冲进元大都,汉民族第一次光复时刻来临,崖山之后再现华夏。无疑,这是朱元璋“复国主义”取得的伟大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敌营十八年》江波的原型:两位廖师长两个110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敌营十八年人物原型,敌营十八年康瑛,廖师长起义

    1948年11月27日,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国民党第八十五军一一○师,在淮海战场的双堆集附近起义。领导起义的主官叫廖运周,是黄埔军校第五期的学生,少将师长。蒋介石既痛恨廖运周的叛逆,又爱惜嫡系部队的番号,遂将暂编第一师改编为第八十五军一一○师,少将师长叫廖运升,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学生。1949年5月4日

  • 南汉竟有变态皇帝:考上进士要先阉割才让做官!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隆基怎么夺得皇位的,张居正为何死后下场如此之惨,汉宣帝不进祖陵

    读书作官历来是中国读书人的理想,各个时代的统治者也非常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可是在中国古代,曾经有这样一个王朝,它的统治者规定:凡是作官的人都要阉割。这个奇怪的王朝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南汉位于中国南方,这是一个很荒唐的王朝。老国王刘晟吃丹药丧命之后,新国王刘继兴继位,他非常信任宦官龚澄枢,国家大政

  • 唐朝开国大将程咬金简介:历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虎城将军军衔,程咬金的武器,杨虎城将军哪里人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程咬金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程咬金

  • 唐朝大臣刘政会简介:告发王威、高君雅谋反,为太原元谋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王威百度百科,太原元谋功臣,大臣职位表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政会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政会

  • 是谁那么厉害,能差点让刘备沉溺温柔乡?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演义刘备三让徐州,刘备为什么这么冷门,三让徐州给刘备

    是谁那么厉害,能差点让刘备沉溺温柔乡?这个女人就是孙尚香,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备自赤壁之战后,终于摆脱了早年四处漂泊、四处流浪的日子,而有了自己稳固的地盘,其得荆州后,后又想蜀地发展,为他鼎足三分奠定基础。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得荆州是“借”东吴的,然

  • 三国东吴四大都督是如何看待关羽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志陈寿评价关羽,如何评价关羽,东吴四大都督谁最厉害

    关羽是一个妇孺皆知,浑身充满正能量的三国人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关羽是汉末三国名将,勇猛善战,在三国时代,关羽和张飞被曹操谋士程昱和郭嘉等人称为“万人敌”,这也是当时两个公认的,也是仅有的两个万人敌。那么,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他们都是怎么评价

  • 唐朝名将秦琼简介:一生与李世民南征北战,屡立战功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的名臣名将,李世民魏征的故事,李世民是名将吗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秦琼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琼(?

  • 唐朝大臣唐俭简介:李渊太原起兵之时,曾参与谋划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渊为什么要起兵,简述遣唐使的历史贡献,李渊什么时候起兵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俭(公

  • 费祎作为蜀汉的大将军 郭脩为什么要刺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蜀汉前将军,蜀汉最后的大将军,为什么很多人为赵括翻案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费祎被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蜀汉大将军费祎被刺杀的真相是什么?延熙十六年(253年)春正月朔日,蜀汉大将军费祎在汉寿主持岁首(春节)大会。当时费祎刚开府不久,人逢喜事,加上他性格洒脱,不禁喝得酩酊大醉。席间,魏降人郭脩突然发难,借敬酒之机

  • 唐朝时期宰相李峤简介:先后历仕五朝,趋炎附势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峤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峤(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