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民间传言赵云75岁病逝和80岁死于绣花针 赵云真实年龄是什么

古代民间传言赵云75岁病逝和80岁死于绣花针 赵云真实年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673 更新时间:2024/1/4 6:15:32

还不了解:赵云年龄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常胜将军”赵云,真实年龄为何成谜?

《三国演义》第91回“伐中原武侯上表”,诸葛亮北伐因赵云垂暮命其留守成都,赵云自比“廉颇之勇,马援之雄”以死威胁领军出征,民间有赵云75岁病逝和80岁绣花针失血而亡,诸多传闻赵云真实的年龄是多少岁?本文带您共同剖析赵云的年龄之谜。

赵云(影视剧照)

时间回到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东汉朝政被西凉军阀董卓所掌控,董卓以朝廷名义册封刘虞管辖北方幽、并、青、冀四州,刘虞宽仁体民使鲜卑等塞外部落不敢侵扰,却难以约束幽州公孙瓒与冀州袁绍,公孙瓒联合堂弟渤海太守公孙范驻兵界桥(今河北威县)。

常山郡真定(今河北石家庄),新莽末年真定王刘杨以十万精兵,作为外甥女郭圣通的嫁妆,助汉光武帝刘秀平定天下,随着刘扬谋逆与郭圣通被废黜,真定沦为侯国地区发展缓慢,汉末“黄巾起义”猝然爆发,汉朝授予州郡募集义军职权,真定城勉强抵挡战乱袭扰。

公孙瓒数万精锐距离真定仅百里,真定乡绅吓得魂飞魄散主动归降,《云别传》记载赵云“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义从”毫无争议便是招募的民兵,重点在“吏兵”包括城内官吏与驻兵,证明赵云绝非“布衣”而是官爵在身,再排除世族荫封唯有战场建功最有可能。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形势图

汉朝通常20岁行“弱冠之礼”,战事提前至少也要16岁,若赵云参与“守卫真定”和“围剿黄巾军”,公元184年向前推16年即公元168年,当然笔者的推论有三位证人做支撑:

其一、刘备参照:刘备明确为公元161年出生,刘备投靠公孙瓒(公元192年)首次见到赵云,赞誉姿颜雄伟的赵云为“少年将军”,刘备与公孙瓒年龄相仿同为卢植门生,若赵云较刘备年长公孙瓒必出言提醒,公孙瓒知晓赵云真实年龄默许“少年将军”,间接证明刘备比赵云年长。

不妨设想,赵云作为“白马义从”,纯色战马鲜亮铠甲,皮肤白皙未留胡须,24岁被称作“少年将军”勉强能够接受,公元202年刘备驻守新野时,赵云理论上34岁肤色黝黑,国字脸显得特别硬朗,岁月留下的痕迹无法掩饰,因此赵云公元154年出生的可能性被排除,公元168年出生已属极限。

其二、曹操参照:赵云曾生擒夏侯兰、斩杀曹仁部将吕旷、十数合击败李典等,曹操对赵云“只闻其名,未曾谋面”,长坂坡赵云单骑冲曹操军营,悍不畏死谓之“勇”,突围脱困谓之“智”,座下战马阵脚稳健谓之“精”,赵云智勇双全且精于骑射,曹操顿起招揽之心命曹军将士活捉。

曹操“白门楼斩吕布”有三点:其一、吕布卖主求荣且难以驾驭;其二、助刘备复仇避免转移仇恨;其三、吕布老矣难以再创造辉煌;徐州攻防吕布再未斩杀曹操高级将领,张辽由吕布亲兵成长为将领胜在30岁值得培养,若赵云“长坂坡之战”时54岁,曹操对须发皆白的赵云必定毫不留情。

曹操像

其三、刘禅参照:诸葛亮、关羽都驻守江陵,为何截江救刘禅的是赵云?因为这是刘备布的局,第一步,准许东吴船队抵达江陵;第二步,准许孙尚香携刘禅登船;第三步,留手谕以夫纲劝阻孙尚香;先礼后兵给东吴留足颜面,消除赵云军事拦截的顾虑,否则“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便是刘备。

刘备夺取荆南四郡初建基业,便物色日后辅佐刘禅的忠臣良将,文臣治国绝对首推卧龙诸葛亮,武将护国就唯有赵云适合条件,赵云两次舍命护刘禅建立坚定的情感羁绊,“蜀汉五虎将”赵云资历够且能力强更重要是年纪轻,确保刘备逝世后能辅佐刘禅到独当一面,所以赵云更多时候守护刘禅而非上阵杀敌。

刘禅感念赵云追谥顺平侯诏书:“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於危险。”

蜀后主刘禅

综述:赵云约公元168年出生,公元229年夏61岁逝世!

陈寿《三国志》所载《赵云传》仅两百余字,《注三国志》和《郝氏续后汉书》空缺较多,所幸裴松之《云别传》填补赵云生平事迹,《云别传》虽为野史但裴松之极为用心,求同存异“疑不能判,并皆抄纳,以备异闻”,《云别传》距蜀汉灭亡仅百余年史料可信度极高,完整呈现南朝刘宋史学界对赵云的看法。

且通过阅读《三国志》与《云别传》等史籍,三国时期蜀国医疗条件最为落后,蜀国将领年逾六旬者屈指可数,赵云若公元168年出生至公元229年,61岁逝世更适合史料碎片化的记载,75岁(公元154年)或80岁(公元149年)都只是民众美好期望罢了,感觉又被《三国演义》骗了一回。

史料参考:《三国志》、《云别传》、《郝氏续后汉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鲁为什么那么厌恶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张鲁为什么那么厌恶刘备? 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皇叔仁义之名天下皆知,因而不少文士名流都对他倍加推崇。孔融在北海任国相时,管辖区被黄巾军围攻,情势危急之下,他竟派人千里迢迢向刘备求助,可见刘备仁名远扬。刘备不仅被名士推崇,也被百姓爱戴,否则也不会在撤出荆州时,境内百姓拖家带

  • 三国时期东吴名医董奉简介:与华佗、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董奉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董奉(220年—280年),又名董平,字君异,号拔墘,候官县董墘村(今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龙田村)人,东汉

  • 汉文帝刘恒为了处死舅舅薄昭,都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汉高祖第四子,母薄姬,出生于长安,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高祖刘邦死后,他的皇后吕雉掌握了朝中大权,吕雉此人心胸狭隘,报复心极强,早年间刘邦曾经宠幸的女人都她被囚禁了起来。薄姬虽然也是刘邦的一个妻子,不过很少得到刘邦的临幸,甚至长时间都见不到刘邦一面

  • 揭秘:三国历史上是何许人要联合马超反叛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马超一生征战数年,最后走投无路投奔刘备,全家百余口人全部被曹操杀害,落了个孤家寡人,这个极其悲壮的三国英雄,在经历了几十年磨难之后本想在刘备的阵营里平稳度过一生,不曾想有一个人的出现,让他差点再次卷入政治漩涡蒙受不白之冤。彭羕字永年,广汉人。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姿性骄傲,多所轻忽。这是《三国志

  • 揭秘:三国历史上曹操都杀了哪些朋友和故交?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曹操很豁达,张绣杀了他的长子、侄子、侍卫长典韦,曹操都不记恨他,但同时曹操也很多疑,荀彧是他可靠的功臣,依然没能逃脱他的魔掌,曹操的多疑致使许多与之有恩有旧的亲朋好友成为刀下之鬼,其中不免枉死之魂。许攸是曹操老相识,宦官专权的时候,他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欲废掉汉灵帝改立合肥侯,联络曹操一

  • 魏文帝曹丕:三国史上妈和老婆先救谁的始作俑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妈妈和老婆同时掉进河里,你先救谁?前段时间,安徽肥东县小伙郭某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的选择是先救老婆。有人说他做的不对,因为妈妈养育了你,是给了你生命的人,应该先救妈妈,也有人说,当时的情况,他与妻子的距离最近,应该先救老婆。尽管各有各的道理,但依然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其实这个问题无需争论

  • 哪位韩国总统曾自称他的根在中国并赴华祭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1992年9月27日,也就是中韩建交一个月后,卢泰愚偕夫人和女儿访问了中国。1993年卸任后又过了8年,他作为中国政府的客人,以老朋友身份,偕妻女再次访华,专门回到卢氏先祖最初落户之地——山东省长清县卢庄村祭祖。由于历史原因,中韩两国隔绝40多年。1989年,朝鲜半岛北南双方政治、军事对峙依旧

  • 一把弹弓引发的血案:魏晋时期的少数民族很好玩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魏晋时候,中土之外有很多蛮夷,比如匈奴、鲜卑、羯、氐、羌,这几个民族后来进军中土,对中国产生了极大影响,但在魏晋时期他们还是没怎么开化,对中国(那时的中国也被外番们叫中国)充满景仰和畏惧,定期要来朝贡,并且常常把自己人送到中国来留学。有一年夏天,当时的鲜卑族的索头部落酋长拓跋力微派他的儿子,也就是王

  • 最良心的卖官业务员:忘记名字把所有同姓都提拔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唐朝时候有工商局,一定会给张昌仪颁发年度诚信经营商户。这三兄弟,不仅长得帅身体好,卖官也卖得那么敬业。张昌仪是著名面首张易之、张昌宗的弟弟,当时因为两位哥哥的关系,被任命为洛阳直辖市市长,三人合股经营了一家无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产品是官爵。他们诚信在何处呢?有一次,张昌仪走在路上,有个姓薛的候补

  • 北周皇帝宇文赟:父亲棍棒教育出的逆子“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南北朝时候北周皇帝宇文邕是个极其优秀的人才,文韬武略、道德品质、意志耐力……都是一等一的人物,要是他多活两年,统一大业就没隋朝什么事了。但只有在子女教育上,他是个失败者,而且后果很严重,以自己一个极其自律的个性,竟然培养出一个极端恶劣的儿子,在他死后仅两年,就把他历尽艰辛打下的江山败掉了。治国上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