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魏延在诸葛亮死后被杀:只有他敢用魏延

为什么魏延在诸葛亮死后被杀:只有他敢用魏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210 更新时间:2023/12/13 14:07:34

魏延应该是三国时代颇具争议的一位人物。在名著《三国演义》中,这位勇武过人的名将,只是因为同顶头上司诸葛亮的北伐意见不合,最后被冠以谋反的罪名,落个诛夷九族的下场。那么,历史中魏延是否真如演义所言,身陷诸葛亮的黑手,落个身败名裂?如若翻阅史料,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当然,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魏延的个人履历:魏延早年只是刘备帐下的一名小兵,负责喂喂马、带带小孩之类的散事(这和演义里战文聘、斩韩玄的说法有些不同)。当然,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魏延的理想绝不在于烧饭砍柴。后在,刘备部署入蜀战役,魏延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奋勇临阵,数有战功。这一切,自然被刘备看在眼里,不久,魏延就被提拔为牙门将军(一种较低级的军官编制)。

不久,刘备进位汉中王,政治军事中心将要迁到成都,这时候,需要一位独当一面的大将镇守军事重镇汉中,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必定是张飞,张飞也以为必定是自己。刘备却破格拔魏延为都督,领汉中太守。让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担此边防重任,一时间舆论一片哗然。为了消除大家的误会,刘备特地开了一个记者招待会。会上,刘备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这次成功的媒体见面会,给魏延的公众形象大大加分。

从打杂小兵到镇守一方的军区司令员,魏延在短短数年之间就完成了自己事业的三级跳。当然,急剧地蹿红也使魏延的个人心态发生了微妙变化,权力如此唾手可得,魏延不禁有些飘飘然起来。不过,魏延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老板”刘备伐吴失败,身死白帝城,蜀国的实权人物,也由刘备变成了诸葛亮。

文人出身的诸葛亮,在魏延眼里无非是个学院派人物,按现在话讲就是“砖家”、“叫兽”之流。不过,诸葛亮毕竟是顶头上司,尽管心中不以为然,但也不太敢造次。可自诸葛亮之下的一干同僚,魏延可就丝毫不给面子了(“延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三国志》)。这时,刘琰撞到了*口。这位刘琰同志,可是蜀汉政权的元老人物,早在刘备领豫州牧的时候,就已经随之南征北战(“先主在豫州,辟为从事”)。有趣的是,尽管久在军中,可刘琰同志却从不上阵杀敌,只是在后方做做心理辅导,搞搞文艺活动,丰富一下士兵的业余生活(相当于现在的文工团团长)。

对于刘琰这位文艺骨干,军旅出身魏延是很有偏见的:军人的职责是杀敌,要跳舞回家跳去。有次刘琰在军中准备文艺节目,恰被魏延撞见。一个大男人领着一干女子成天在舞台上骚首弄姿,成何体统,魏延气不打一处,破口大骂。中国人是很讲究排资论辈的,一位政坛元老被一名后生面叱,肯定是很难下台。不久,刘琰就在诸葛亮面前参了魏延一本(“与魏延不和,言语虚诞”)。其实,魏延平时的霸道作风,诸葛亮是有耳闻的,但奈何蜀汉后期将星凋零,魏延又是个人才,因此一直未有问罪(“凭魏延之骁勇”《三国志》)。刘琰的密本,让诸葛亮左右为难。权衡再三,诸葛亮觉得北伐在即,搞娱乐应该让位搞军事的,于是给刘琰安了一个造谣的罪名,遣送回了成都(“亮责让之,於是遣琰还成都”)。

如此看来,正是诸葛亮这把无形的幕后保护伞,魏延得以躲过刘琰的“政治挑衅”。不过,魏延同志嚣张的气焰并未因此收敛,反而愈发目中无人,甚至连诸葛亮的秘书杨仪,竟也不能幸免。《三国志》有这样一段记载:“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毎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虽然开军事会议并非要求一味地斯文端坐,但拿刀在别人头上晃,行为显然有些不妥。杨仪是文人出身的,“小宇宙”比较脆弱,经此恐吓,往往都是梨花带雨(“仪泣涕横集”)。每每遇此剑拔弩张情景,诸葛亮总会拉着委屈的杨仪,蹲在军营外的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不发一语,然后再回营吃饭,当没事发生过。

魏延若是只在刘琰、杨仪等一干文人面前耍耍横,那倒也就罢了,可他却把跋扈的作风带到了军队,这自然引来了军界同僚的不满(“平日诸将素不同”《三国志》),王平就是其中最大牌的一位。这位王平同志,是蜀汉后期少有的将才,马谡失街亭正是他的临危不乱,才使得北伐队伍不致溃不成军。更可怕的是,在他的手下,还掌管着蜀汉精锐特种部队“无当飞军”。恰王平这人又“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三国志》),也就是性情狭隘,对轻视自己的人心怀怨恨。对于这样一位权重人物,魏延依然是我行我素,一副颐指气使的派头,王平苦于诸葛亮这把保护伞的庇护,也只能隐忍不发(后来杨仪能平息魏延的“叛乱”,正是得到军方王平的大力支持)。

更有意思的是,魏延的嚣张行径不仅在蜀汉军政两界引起“公愤”,甚至连远在东吴的孙权也忍不住插上两脚(在信息相对闭塞的冷兵器时代,魏延的离奇“事迹”居然风传到了东吴,可见官员意见之深)。有次,孙权宴请蜀汉的外交使节费祎,酒欢之余,忽然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魏延,牧竖小人也。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三国志》)。孙权的话讲得相当有艺术:魏延是个祸害,应该尽早除之,不过,这是你们蜀汉的内政,我也就是借个酒兴说说罢了。当然,对于孙权的这通“酒后胡言”,诸葛亮又一次充当了魏延的保护伞,只是一笑了之,并未对其有所惩治。

但是,世界上没有一把万能的保护伞,五丈原上诸葛亮终于大限将至。对于自己仙去之后魏延的命运,诸葛亮很是揪心。于是,秘密地招来长史杨仪、司马费祎和护军姜维等人,开了一个通气会:你们几个赶快回去赶紧动员各部整装退兵,魏延同志负责断后,如果魏延不肯听命,就随他的便吧(这个语境有点类似当年毛主席讲: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林彪如要叛变就随他去吧)。此外,诸葛亮还担心个性偏激的杨仪事后会对魏延进行政治清算,于是飞鸽传书给成都的后主:退军之后剥杨仪军政权力,命温和派领袖费祎掌管政府事务。(“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为尚书令,仪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

可以看出,充当保护伞的诸葛亮为保存魏延,可谓设下重重机关。如果事情顺着诸葛亮的安排,魏延也许会得到善终的。可是,诸葛亮陨落五丈原,愚蠢的魏延天真认为自己展示才华的机会来了,居然打着北伐的旗号胡来。殊不知,他最大靠山已经倒了,没有诸葛亮从中周旋,杨仪、王平终于开始秋后算账,一刀拔了这个“眼中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古代最励志的屌丝逆袭:卫青逆袭娶了平阳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重生之逆流岁月王寒何雨婷,秦小兵的逆袭之路,乱世花魁的奋斗人生

    西汉时攻打匈奴立下大功,而名垂千古的两个大将军是卫青和霍去病,卫青正是霍去病的舅舅哩!卫青其实应该叫郑青,这句话怎么说?卫青的母亲卫媪,本来是给汉武帝的姊姊——平阳公主当婢女。后来嫁给了卫氏,生下一男三女。卫氏短命,很早就去世了,卫媪只好再到平阳府里当佣人,她的小女儿卫子夫长得很漂亮,歌声更是如出谷

  • 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李泰为何没当上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世民立太子难,李世民与李元吉什么关系,李世民为什么不立李恪为太子

    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李泰为何没当上太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643年,大唐的朝堂风云变幻,原本当太子当得好好的李承乾,突然被唐太宗李世民贬为庶人。此时的李世民年纪已经很大了,况且国家不可一日没有储君。所以在废掉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后不久,李世民就将他的第九子李治立为太子。唐太

  • 曹操和司马懿都架空过皇帝 曹操为什么比司马懿更受推崇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曹操和司马懿都曾经架空皇帝为什么曹操更受推崇?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我们都知道在三国时期曹操算得上是存在争议比较多的一个人物,有人说他奸臣贼子、乱世之枭雄也,在当时一帮扶汉的人来看,曹操就是一个妥妥的汉贼,

  • 汉和帝废阴皇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汉和帝废阴皇后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和帝刘肇,东汉第四位皇帝,光武帝刘秀和皇后阴丽华的曾孙子。巧的是,刘肇的第一位皇后,也姓阴,是阴丽华的哥哥阴识的曾孙女。可是,这位小阴皇后,没有阴丽华的好本事,不但皇后之位,被一个贵人抢了去,还祸及了整个阴家。而打败这位小阴

  • 曹魏攻打蜀汉三次,为何失败了两次?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曹魏攻打蜀汉三次,为何失败了两次?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势力。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

  • 李世民的韦贵妃为何有两段婚史?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的韦贵妃为何有两段婚史?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来西安旅游的人,往往会去秦始皇陵了解兵马俑的恢宏大气,会去咸阳原的阳陵追忆文景时期的清静无为,或者去武则天的乾陵,寻觅女皇拼搏奋斗的足迹。反观唐太宗的昭陵,却不是许多游客的首选,因为它远离城区,地理位置偏僻,玄宫所处的九嵕山

  • 曹操篡权和司马懿都篡权了 两人的结局为什么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曹操和司马懿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篡权,司马懿也篡权,结局为何大不同?说起“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那的形象会第一时间浮现到我们的脑海当中。这个成语的典故的最早出处是《后汉书·袁绍传》,当时沮授劝说袁绍迎接汉献帝:“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

  • 名将王忠嗣为何是唐玄宗的养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名将王忠嗣为何是唐玄宗的养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玄宗和杨贵妃有两个非亲儿子,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一个是杨贵妃的干儿子安禄山,实际上安禄山比杨贵妃还大16岁;杨贵妃虽然名号被封贵妃,其时王皇后被唐玄宗废了以后,就没有再立皇后,杨贵妃被宠爱的地位实际已到达皇后的地位;安禄

  • 三国时期刘备是在何时称帝的?有哪些人的官职是最高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即季汉,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公元219年,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并派遣刘封、孟达等

  • 李自成的首席谋士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的首席谋士最后什么结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明朝晚期,因为天灾不断,而又要持续不断地增税派饷,导致人心浮动,流民四起,李自成等人趁机揭竿而起,不久便成了可以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强大势力。在李自成的智囊团中,宋献策显得格外有意思,他虽然学识渊博,但却对四书五经地正儿八经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