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宪作为皇帝 李宪为什么会让出皇位给李隆基

李宪作为皇帝 李宪为什么会让出皇位给李隆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718 更新时间:2024/1/23 23:02:22

李宪和李隆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让皇上”李宪为何会心甘情愿把皇位让给李隆基?结局如何?

唐代有很多有名的皇帝,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女皇帝武则天,以及唐明皇李隆基,他们都对历史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其中有一位“让皇上”,他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很低,生前没有做过皇帝,死后却也被追谥为皇帝。

他就是唐睿宗李旦的长子,李宪。

说起李宪,大家可能觉得很陌生,但提起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哥,大家肯定会发出惊叹“哦,原来是他啊”。

一、为什么李宪心甘情愿把皇位让给李隆基?

李显,又名李成器,他爹是唐睿宗李旦,唐睿宗一共有6个儿子,李宪是唐睿宗的长子。

早在文明元年(684),唐睿宗第一次做皇帝的时候,李宪被立为了皇太子,当时才6岁。

后来武则天改唐建立武周,自己称帝做皇帝,唐睿宗从皇帝被降为皇嗣,李宪也就从皇太子变成了皇孙。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洛阳发动兵变,逼迫在位15年的武则天退位,而当时的武则天已经81岁。

武则天退位后,唐中宗李显复位。

可唐中宗是个很懦弱的人,他在位时多方势力争权夺势,安乐公主为当皇太女,让中宗废掉太子李重俊,韦后也多次对李重俊多加欺辱,为此李重俊被逼无可奈何发动兵变,最后却兵败身死。

李重俊死后,安乐公主和韦后更嚣张,母女俩为了权力竟把唐中宗给毒死了。

唐中宗死后,韦后等人立李重俊为皇太子,实则韦后临朝称制。

李氏宗族和韦氏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时候太平公主果断站在了李氏这边,联合相王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一起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势力。

正是因为这场政变,李隆基为李唐江山立下了赫赫功劳,李旦复位后,李成器这个长子反而失去了原有的优势。

因为太平公主也参与了“唐隆政变”,李旦复位后,太平公主的权势达到唐代公主的巅峰,国家一切大小事务,李旦必定会询问太平公主的意见。

在发动“唐隆政变”时,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是站在同一战线的,但后来太平公主发现李隆基年轻有为,为了保有自己的权势,她一度挑拨李宪和李隆基之间的关系。

李隆基不是“嫡长子”,按理皇太子之位轮不到他。

而李宪是嫡长子,在唐睿宗第一次做皇帝时,他就是太子,现在唐睿宗复位,他继续做太子顺理成章。

可此一时彼一时,李隆基有了军功,不容小觑了。

就在唐睿宗想要立太子时,李宪识趣地选择了退让。

李宪认为储君是国家的重要职务,如果正值太平年间该以嫡长子为太子,而国难时李隆基有平叛韦氏之功,所以该让李隆基为太子。

李宪坚决推辞太子之位,言语恳切,诸王和群臣也觉得李隆基做太子更为合适,于是李隆基就被立为了太子。

李隆基成为太子后,太平公主恐怕权势不保,有异动,李隆基果断先下手为强铲除了太平公主的势力。

当太平公主有异动时,为了断绝太平公主和李宪联络,姚元之等人请求将他和申王李成义调出,于是李宪被调任为蒲州刺史。

为了表达对兄长的情义,李隆基曾特意送李宪一床被子和一个长枕,唐睿宗了解后大为高兴。

总之,李隆基对李宪还不错,两人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兄友弟恭”。

二、李宪的结局如何?

唐睿宗禅位,李隆基继位后,李宪得到了李隆基的善待。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李宪被晋封为司空,等到李隆基讨平萧至忠等人,李宪又被任命为太尉,兼任扬州大都督之职,加封一千余户,之后不久加授开府仪同三司,但太尉和扬州大都督的职务被停了。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为了避昭成皇后窦德妃的尊号,李成器就改名叫了李宪,被封为宁王,这时候他的实封加起来有五千五百户之多。

李隆基在兴庆坊的西南置楼,他经常登楼,听到诸王府中的乐声,就召他们前来宴饮,有时候还登临他们的宅第,赐下金银和绸缎,这是李隆基认为的兄弟之间该有的最好的情谊。

值得一提的是,李隆基前期最宠爱的武惠妃生下的儿子李瑁,被寄养在李宪家中,被李宪养大。

李瑁在十几岁的时候才入宫,受封为寿王。

武惠妃一心为李瑁夺嫡,污蔑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要谋反,爆发了当时震惊的“一日死三王”的政治事件,这之后武惠妃因病而死,李瑁的太子之位也就落空了。

武惠妃死后,李隆基又看上了李瑁美貌的妻子,那就是杨玉环。

李隆基抢了儿子李瑁的老婆,李瑁亲娘刚去世,老婆又被抢,跌入人生低谷,更让人痛心的是养父李宪也差不多这几年去世了。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1年),李宪卧病在床,唐玄宗李隆基让中使不间断地送医药和珍膳给李宪,李宪的病一度有好转。

可等到开元二十九年,那年冬天京城特别寒冷,李宪预感到自己要死了,果然他的生命就停在了那年冬天。

当时,申王等人都已经去世,只剩下李宪,为此李隆基很关心他,每年李宪过生日,李隆基都会亲自前去庆贺,和他一同宴饮。

各地进贡上来的东西,只要李隆基觉得好吃的,也都要拿去给李宪尝一尝。

李宪一生谦虚谨慎,从不做逾矩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他得以善终的原因。

李宪去世时63岁,李隆基了解后悲痛万分,嚎啕大哭。

因为李宪品德高尚,以皇帝之位让之,故李隆基追谥他为“让皇上”,同时追谥李宪的王妃元氏为恭皇后。

李宪生前虽没机会做皇帝,但死后却享受了皇帝的殊荣,由此可见,李隆基对他真的是情深义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司马光的社会关系怎么样?复杂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对司马光的评价,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司马光人品不好

    司马光的社会关系怎么样?复杂吗?历史上司马光为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君王,所以人缘不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其实他的长辈、同辈、晚辈和亲戚朋友的关系网体现了宋朝最基本的社会状况。在司马光一生对待下层百姓亲切爱护,不歧视压迫人民,受到人民的普遍拥护,在统治阶级中司马光也是令

  • 西汉时期军事家卫青简介:与霍去病迫使匈奴不敢南侵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霍去病破匈奴,卫青和霍去病谁功劳大,谁提议删除历史书卫青霍去病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卫青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卫青(?-前106年),本姓郑,冒用母姓卫,字仲卿,河东平阳(

  • 李元吉为什么和李建成那么亲近?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李建成的老婆,李建成李元吉断子绝孙

    李元吉为什么和李建成那么亲近?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七月,当时的大唐秦王李世民于玄武门发动政变,干掉了两位亲兄弟,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李世民也借由这次政变,真正走上了人生巅峰,两个月后,他就变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事变”之前,李世民在皇位

  • 西汉时期将领卫伉简介:因牵连巫蛊一案而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36位开国著名军事家,巫蛊真的存在吗,周朝活人殉葬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卫伉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卫伉,西汉汉武帝时期人,生年不详,卒于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

  •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是真的吗 李隆基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隆基一日杀三子,李隆基为什么杀三个儿子,唐玄宗一天杀死三个儿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玄宗李隆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传言唐玄宗曾一日杀三子,是什么原因?我们要了解唐玄宗李隆基到底是杀了哪三个儿子,我们就一起来捋一捋,首先就是太子李瑛,这些兄弟是真的小心翼翼,历来太子都是一个高危的职业,当时他并没有飞横跋扈,总是小心翼翼的

  • 朱元璋真的抢了陈友谅女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抢了谁的天下,历史上陈友谅的老婆,朱元璋娶了陈友谅的老婆了吗

    朱元璋真的抢了陈友谅女人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朱元璋有个叫达兰的妃子,原为陈友谅的妾,大明建立后偷偷藏着陈友谅的玉玺,准备为陈友谅复国,最后不幸被朱元璋发现,惨死在寿诞之上。由于朱元璋自撰的《大诰》中曾说:朕在天下尚未平定时,攻城掠地,与群雄并

  • 西汉时期名将周亚夫简介:以善于治军领兵,直言持证著称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春秋名将,朱元璋时期的名将,至塞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周亚夫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亚夫(公元前199年-前143年),沛郡沛县(今江苏丰县)

  • 北宋司马光是忠臣吗?历史是怎么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如何评价司马光这个人,北宋灭亡始于司马光,司马光当过宰相吗

    北宋司马光是忠臣吗?历史是怎么评价他的?他堪称践行“修齐治平”的典范,《宋史》对他的评价是:“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历史评价林时对:国之任相,犹室之任栋;用匪其材,鲜不颠覆。虽云大厦将倾,非一木能支;然转亡为存、图危于安,不乏斡旋补救

  • 九子夺嫡中,有哪几个阿哥没有参与?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九子夺嫡十七阿哥,九子夺嫡是哪九个皇子,九子夺嫡为什么没有五阿哥

    九子夺嫡中,有哪几个阿哥没有参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清圣祖康熙帝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这位皇帝不只是在位时间长,在文治武功上也表现不俗,是智擒鳌拜,平三藩、三征准噶尔、收台湾、拒沙俄。牛人的一生,不只是文治武功不俗,其他方面也很厉害,据史料记载康熙帝

  • 西汉时期名臣公孙弘简介:为后来“以丞相褒侯”开创先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名臣一览表,崇祯皇帝时期的名臣,东汉名臣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公孙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孙弘(前200年—前121年),名弘,字季,一字次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