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史上的卧龙诸葛亮神机妙算背后的四位高参

三国史上的卧龙诸葛亮神机妙算背后的四位高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295 更新时间:2023/12/19 9:59:58

导读:历史把诸葛亮写成一位神机妙算的神人,但诸葛亮却说他和崔州平、徐庶董和、胡济四人“始终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因为这四个人能使他“少过”﹝《蜀志蜀志》卷五〈诸葛亮传〉注引〈袁子〉,说诸葛亮“治实不治名”。这句话概括了诸葛亮一生活动中最根本的东西。

可惜千百年来,很少有人注意到。诸葛亮不仅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个哲学家。和汉代“天人合一”、“神人合一”说相反,诸葛亮声称:“造化在乎手,生死在乎人”﹝《诸葛亮集视听〉﹞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反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求全面地观察问题。他曾感到法正的思想有片面性,在〈致法正书〉中,指出法正“知其一,未知其二”。﹝〈蜀志先理身,后理人。”之所以分先后,是因为“理纲则纪张,理令则罚行,理近则远安,理内则外端,理本则末通,理强则弱伸,理大则小行,理上则下正,理身则人敬。”但绝不能只顾先,不顾后。

熟悉历史的,都知道诸葛亮以丞相身分,自校簿书。评论者往往说这是诸葛亮的“事务主义”的表现。下这种评论,表明未深究诸葛亮的思想。殊不知诸葛亮极端重视兼顾事物的两个方面,大事像“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他抓得很紧;小事,像自校簿书,他也不忽略。他知道大小之间是相通的,治实不能忽视小事。关于自校簿书,丞相府主簿杨颙曾用“坐而论道谓之三公”、“邴吉不问横道死人而忧牛喘”、“陈平不肯知钱谷之数”等话劝过他﹝《蜀志杨戏传》注引〈襄阳记〉﹞。但在他看来,这些是治名不治实。丞相府的簿书能反映国家各个方面的情况,诸葛亮要治理好蜀国,怎能不翻?

在治实上,诸葛亮还有一个可贵的地方,他懂得一个人的所见所闻毕竟有限,提出了“集众思,广忠益”﹝集思广益﹞的思想。集思广益是诸葛亮的一句带有民主性的名言。他说他在隆中,初交崔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徐元直,“勤见诲”。并且用了“处兹不惑”的话,称赞徐庶﹝元直﹞做到了集思广益﹝《蜀志诸葛亮传》附〈董厥传〉注引《汉晋春秋》﹞他是古代一个少有的懂得“集众思”的好处,具有民主精神的人。集思广益的目的,正是为了求实,治实。从他所说的在隆中、在益州都力求做到集思广益,可知他的求实、治实精神是一贯的。

这就可以解开早在隆中的时候,诸葛亮对形势的分析,为什么那样准确之谜了。他在隆中所以能熟知北方曹操、江东孙权、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的情况,所以能预见到“鼎足之势”可以争取实现,所以能提出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等一系列制胜方针与政策,是因为他始终一贯地“治实不治名”,研究问题,分析问题,集思广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历史上科举考试中名落孙山的历史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科举考试名人故事,科举制度选拔出的著名人物,科举考试中别称秋闱的是

    导读: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科场如战场,有人春风得意马蹄疾,自然也有人愁云惨淡万里凝。多位历史名人都曾三度名落孙山。韩愈:接连应考霉运多被苏轼评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的韩愈,从20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一连三次,当他那字字珠玑的答卷到了考官手里,却

  • 揭秘唐文宗:为何说唐文宗有帝王之道无帝王之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晚唐皇帝为什么那么惨,帝王之制,有帝王之道又有帝王之才

    唐文宗李昂,初名涵,与敬宗同年,出生于元和四年(809)十月十日。他以穆宗次子、敬宗二弟的身份即位,并不是既定的继承人选。而他为什么能够承继大统?简单地说,乃是错综复杂的宫廷矛盾斗争的结果。刘克明与苏佐明杀害敬宗后,假冒敬宗旨意选立了宪宗的另一个儿子绛王李悟“权勾当军国事”。这样做本来也是多年来宦官

  • 清史上最严厉的皇帝也会冷幽默:雍正奏折中趣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雍正帝批示奏折也很认真,有的还很睿智幽默,读来令人发笑。如有个官员犯了罪,在狱中给雍正写悔过书,以期得到赦免,内有“辜负天恩,羞惧交并”两句话,雍正在一旁批道:“知道你害怕得要死,不过羞愧与否倒不一定(知汝惧死实甚,然羞则未也)。”有次宫里邀请了个戏班子,欲在宫中搭台唱戏,有个御史认为此举有失

  • 揭秘:不得自由的清朝光绪帝一生中的八大不幸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爱新觉罗·载湉,清德宗光绪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岁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慈安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宫独裁,直至光绪帝十八岁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绪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挟制,未曾掌握实权。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

  • 唐宫秘史:李治和武媚娘是如何扳倒长孙无忌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长孙无忌是太宗留给李治的大唐江山的守护神,理由即为李治年少柔弱,恐难以维系太平盛世的辉煌。可是,再小的鸭子也会嚷嚷,再弱的病猫也会抓人。长孙无忌坏就坏在太在乎大唐江山永固,太贪恋权力富贵,一旦天子舅父、开国元勋、顾命大臣、当朝太尉、首席宰相的光环一闪,就完全把好哥们(太宗皇帝)和好妹妹(文德皇后)的

  • 儿子杀父亲!盘点历史上被亲生儿子杀害的六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皇帝们是一个危险系数及高的群体,大体上各个朝代都有被杀的皇帝在不断上演,其中儿子弑君的这种常伦之事也时有发生,历史上共出现了六位:一、南宋文帝刘义隆被长子元帝刘劭杀害宋文帝刘义隆(公元407年-公元453年),小字车儿,中国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刘裕第三子,公元424年即位,

  • 揭秘: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天下第一的车夫?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暴君,天下第一汤安宁,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神秘的人物

    导读:皇帝坐马车出行,需要一个赶车的,这个赶车的可不是一般人,他除了赶车技术高,还得是皇帝信任的人。为皇帝服务又被皇帝信任,升官肯定是早晚的事情,到了汉代,这些人当中竟然有人成为了九卿之一,这就是太仆。既然这官职高到了这种程度,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封建时代,这样的官肯定也会更迭频繁,但汉代的夏侯婴却是

  • 揭秘柳宗元的不幸婚姻: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美龄大传(上下),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柳宗元是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中国古代有续家谱的传统,这不但是借此光宗耀祖的事,其实是一种家庭、家族文化的传承。古代社会是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家庭、家族传承,对人的思想、行为、品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至自觉不自觉影响后人的生活。家庭、家族的传承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一种DNA。柳宗元一生受此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河东柳氏的来源我们

  • 在《水浒传》中晁盖和宋江谁更懂得临阵打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吴用为什么背叛晁盖,晁盖想让谁当梁山之主,水浒传晁盖和宋江的关系

    导读:梁山泊有一个奇特的现象,自宋江上山后,带兵出征打仗的总是“二哥”宋江,作为大哥的晁盖,每一次都是在家里守摊摊。宋江攻打祝家庄、高唐州、青州、华州,中间虽说有一些波折,但总的来说都取得了胜利,实现了战前的目的。而晁盖自从宋江上山后,几乎是没有仗可打。听说曾头市要与山寨做对头,晁盖一心要拔掉这颗钉

  • 揭秘笼罩了明朝三十余年的一条魔咒:二龙不相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罗布泊之咒,刘伯温斩断龙脉,罗布泊之咒各人物结局

    皇储魔咒明朝有一位十分奇怪的皇帝,他是朝野公认的皇储,却从没当过一天太子。十七年的王储生涯中,他的头上只有一个亲王头衔,直到继承皇位的前一天,他依然是个亲王。这个皇帝就是大懒鬼万历的父亲——隆庆帝朱载垕。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是因为他的父亲嘉靖的心里始终有一条让他不寒而栗的魔咒——二龙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