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开国名将朱祐简介:先后封为安阳侯、堵阳侯、鬲侯

东汉开国名将朱祐简介:先后封为安阳侯、堵阳侯、鬲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928 更新时间:2024/1/15 23:15:59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朱祐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祐(?~48年),字仲先,汉族,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自幼与刘演、刘秀兄弟相识,关系极好,自刘演、刘秀起兵就一直跟随左右,从平河北、围困洛阳,镇压农民起义。虽讨伐邓奉被俘,没有影响刘秀对他的信任,历任护军、偏将军、建义大将军,先后封为安阳侯、堵阳侯、鬲侯。建武二十四年,病逝于家中。

人物生平

少年相交

朱祐少年丧父,随母亲回到清河郡复阳县(今河北省故城县)外祖父刘氏家中居住,经常往来于舂陵之间,所以他与刘演、刘秀兄弟自小便相识,在长安一起与刘秀求学,在刘氏兄弟起兵前,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新莽末年,社会动乱,绿林军、赤眉军相继起义,刘演、刘秀兄弟也起兵于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号称“舂陵兵”, 朱祐也参加了刘氏兄弟在南阳起兵。刘演被更始帝刘玄任命为大司徒之后,刘演任命朱祐为他的护军。此后,朱祐以护军将军的身份,一直跟随在刘演左右。刘演被刘玄杀害之后,朱祐只身一个人跑去找刘秀报信。此后,便一直留在刘秀身边。

从平河北

公元23年(更始元年),刘玄遣刘秀行大司马事北渡黄河,镇慰河北州郡。朱祐又被刘秀任命为所部护军,从此朱祐与刘秀一起开始了平定河北的征战。

刘秀对朱祐非常关爱信任,经常见面商谈,同吃同住。当时汉军的主要作战对象是割据河北的王郎,朱佑在与王郎军的交战中非常卖力,常力战陷阵,屡立军功,刘秀就拜朱祐为偏将军,封安阳侯。

刘秀消灭王郎之后,河北的数十支农民军,成为刘秀占据河北的主要障碍。刘秀向农民军发动了一系列的进攻,朱祐随刘秀参加了这些军事行动。在消灭农民军主力之后,刘秀率军回蓟,命令朱祐与耿弇、吴汉、景丹、盖延、邳彤、耿纯、刘植、岑彭、祭遵、王霸、坚镡、马武、陈俊十三将军继续追击农民军残部,朱祐诸将在潞东、平谷,连续重创敌军,斩首一万三千余级,最后一直追到右北平郡的无终县(今天津蓟县)、土垠县(今河北丰润县)、俊靡(今河北遵化市),将农民军残部消灭得干干净净。

平定河北之后,公元25年(建武元年),刘秀即皇帝位,拜朱祜为建义大将军。大将军者,可节制数路将军,可见刘秀对将才一般的朱佑相当器重。

围困洛阳

为了夺取中原重镇洛阳,公元25年(建武元年)七月,刘秀以吴汉为大司马,统率朱佑、刘植、坚镡、岑彭、王梁、万脩、贾复、侯进、冯异、祭遵、王霸等十一员将领围攻洛阳。

当时镇守洛阳的是更始皇帝刘玄的大司马朱鲔,朱鲔曾参杀刘演的事件,因此固守不降。汉军久攻不下,正苦于无法破城之时,洛阳防守东城门的将领决定投降,私下里与坚镡达成协议,于次日清晨打开上东门。坚镡马上向朱祐报告,次日清晨,城门一开,朱祐与坚镡乘机率军而入,与闻讯赶来的朱鲔部队在武库相遇,双方大战,杀伤很多,直到早餐时终因不能击破敌军,撤兵回营。坚镡、朱祐虽然没有攻破洛阳,但朱鲔对部队的忠诚产生了怀疑,失去了死战的决心,随后刘秀又派岑彭劝降,朱鲔最终投降。

定都洛阳之后,公元26年(建武二年)春,刘秀第二次大封功臣,更封朱祐为堵阳侯。

剿灭民军

公元26年(建武二年)春,残余的五校农民军与檀乡农民军合兵进扰魏郡(郡治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东)、清河郡(郡治清阳,今河北清河东南)。在刘秀的命令下,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祐、执金吾贾复、偏将军王霸、杜茂、扬化将军坚镡、骑都尉刘隆、马武、阴识等九将军随大司马吴汉去清剿。汉军与农民军大战于邺东漳水之上,农民军战败,被斩首、投降的有10余万人。

为了巩固洛阳,剿灭洛阳西、南一带的流民军,公元26年(建武二年)春,刘秀命令朱祐与王常、景丹、朱祐、祭遵、王梁、臧宫一起统领大军南出箕关(中国古代太行八陉之一——轵关陉上一处著名关隘),向南进军,去清剿盘踞在洛阳西南地区的弘农、厌新、柏华、蛮中等流民武装,经过一年的苦战,平定了这些地方。

公元26年(建武二年)秋,建义大将军朱祐与景丹、吴汉、建威大将军耿弇、执金吾贾复、偏将军冯异、强弩将军陈俊、左曹王常、骑都尉臧宫等击破五校军于羛阳,迫降其众五万人。

兵败被俘

朱祐等人一路顺利,可这时后方南阳却先后发生了董訢、邓奉叛乱,公元26年(建武二年)十一月中旬,刘秀任命廷尉岑彭为征南大将军、南征大军主将,又令建义大将军朱祐、执金吾贾复、建威大将军耿弇、武威将军郭守、越骑将军刘宏、偏将军刘嘉、耿植等人为副将,率领汉军数万,南下讨伐邓、董。这一次,朱祐遭遇了自己军事生涯的滑铁卢,他率部在淯阳(今河南省新野县东北)与邓奉交战时,兵败被俘。朱祐和邓奉及他的叔叔邓晨(刘秀的姐夫)早年就相识,又一同随刘氏兄弟起兵,因此邓奉没杀朱祐。

公元27年(建武三年)夏天,刘秀御驾亲征去增援前期南下的汉军,邓奉见汉军势力大,决定投降,于是他就请朱祐请出来,由朱祐押着他一起来到刘秀大营中请罪。

刘秀赦免了朱祐被俘之罪,并且以劝降邓奉有功为由,恢复了朱祐所有的官职、爵位。并继续派他领兵作战,朱祐先后带兵攻占了新野、随县。

生擒秦丰

为了消灭割据荆襄一带楚黎王秦丰,公元27年(建武三年),刘秀派遣岑彭、傅俊、臧宫、刘宏率军南征,但汉军进攻受阻,迟迟不能突破敌军防线,六月末,刘秀又令朱祐为主将,祭遵为副将,率领第二拨汉军南下,朱祐见了岑彭,两人作了分工。朱祐负责北线,对付延岑、张成。岑彭负责南线,对付秦丰、蔡宏。

分工之后,朱祐率领征虏将军祭遵与延岑大战于东阳,大破延岑,临阵斩了秦丰的大将张成,延岑率军败走,去投秦丰。这一仗朱祐缴获的印绶就有九十七件。

随后朱祐挥军进攻黄邮城(今河南新野东),黄邮城守军望风而降,听到南线捷报频传,刘秀非常高兴,赏赐朱祐黄金三十斤。

朱祐、岑彭会师合围秦丰的都城黎丘(今湖北宜城西北)之后,刘秀下令岑彭、傅俊率军南下,转攻盘踞在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的田戎。围攻黎丘的任务,交给了建义大将军朱祐,又命破奸将军侯进、辅威将军耿植率领本部汉军协助朱祐围困霍丘。朱祐接手围困的任务之后,挥军击破蔡阳,擒杀了秦丰的守将张康,打掉了秦丰最后的支援。

为了尽早结束战斗,刘秀亲自到黎丘,派御史中丞李由为使者持玺书来到城下招降,秦丰却仍然不降,还口出恶言,刘秀大怒,回京之前告诉朱祐,一旦拿下黎丘,立即诛杀秦丰及其三族,无需押解回洛阳治罪!

经过长期围困,秦丰粮尽,朱祐乘机猛攻,公元29年(建武五年)六月,秦丰终于撑不下住了,只好领他的母亲妻子九人肉袒出城投降。按照刘秀的旨意安排,对负隅顽抗的秦丰应该就地处决,并灭其三族。然而朱祐心地善良,不忍这百口无辜这就样被杀,只是将秦丰及家属收监,然后用槛车送往洛阳报捷。

朱祐违旨的事情被吴汉知道了,吴汉上奏刘秀,弹劾朱祐废诏接受投降,违反了将帅的使命。但刘秀只是下令将秦丰处斩,并没有怪罪朱祐。而是下令将朱祐调回洛阳。朱祐返回后,与骑都尉臧宫联合围剿被延岑余党所盘踞的阴县、酂城、筑阳三座县城,全部将其扫平。

防守匈奴

东汉初年,因为长期战争,力量比较薄弱。使东汉政府对匈奴无法在战略上采取积极反攻的行动,只能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和策略。

公元33年(建武九年)春天,骠骑大将军杜茂与雁门太守郭凉出兵讨伐依附匈奴的卢芳,因为匈奴骑兵万余人前来救援,杜茂大败,被迫率军退入楼烦城(今山西省娄烦县境内)。刘秀得报,急调大司马吴汉、横野大将军王常率领部分汉军主力从关中就地北上,又令建义大将军朱祐、破奸将军侯进、讨虏将军王霸三人率部从洛阳北进,星夜驰援楼烦。汉军集结完毕之后,公元33年(建武九年)六月中,大司马吴汉亲率朱祐、王常、侯进、王霸等四将,总计大军五万余人,与卢芳的部将贾览、闵堪在高柳展开了决战。卢芳急向匈奴请援,匈奴骑兵来增援,又下起了大雨,汉军再次大败,损失惨重,吴汉南归洛阳。留朱祐屯常山郡,王常屯涿郡,侯进屯渔阳郡。王霸屯上谷郡。此后朱祐屯兵于常山郡的南行唐一带(今河北行唐县南桥乡故郡村),以防备匈奴和卢芳。

辞官闲居

公元37年(建武十三年),光武帝刘秀增加他的封邑,受封鬲侯,食邑七千三百户。

公元39年(建武十五年),朱祐主动上交大将军印绶,并留在京师。同时朱祐上奏:自古以来,大臣受封赏都没有加王的称号有,所以可以把诸王的王爵改为公爵。又上奏:应该把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的官职都被去掉了“大”字,以合法理。这些建议都被刘秀采纳。

辞官之后,刘秀顾念旧情,多次赏赐朱祐。公元48年(建武二十四年),闲居十年的朱祐在家中去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清朝初期名臣于成龙有过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开国五大功臣后人,清朝历史上有于成龙这个人吗,清朝最廉洁官员于成龙的故事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清朝初期名臣于成龙的故事。于成龙是清朝初期名臣,他做过罗城县知县、合州知州、黄州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史、巡抚、江南江西总督。于成龙于各地任职期间,施惠于民、政绩颇著,深受百姓爱戴和朝廷的嘉许。他曾

  • 历史上袁绍麾下的最强武将是谁?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袁绍大戟士,袁绍战败后把谁杀了,吕布的麾下有哪些将领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袁绍(?-202年6月28日 [1] ),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

  • 东汉开国名将岑彭简介:曾随光武帝攻破天水郡,灭亡隗嚣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岑彭和来歙,光武帝刘秀几个妃子,东汉末年起义首领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岑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岑彭(?—35年),字君然,南阳棘阳(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列云台二十八将第六位。原是新莽

  • 俗话说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三国时期为什么只有诸葛亮缺粮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粮草先行是什么意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由来,给诸葛亮送粮草耽误的是谁

    对三国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为何其他人不出现缺粮,但诸葛亮北伐时候经常缺粮的事情?兵马不动,粮草先行,意思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战争之中一旦出现缺少粮草的事情,往往这场战争就很难取胜,看三国作品时候的不了解你有没有发现一

  • 东汉开国名将耿弇简介:将围点打援等战术发挥到了极致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围点打援是谁发明的,围点打援与围尸打援,东汉马援生平简介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耿弇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耿弇(yǎn)(3年-58年),字伯昭,汉族,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

  • 历史上就鲁肃、郭嘉和庞统而言,对三国格局的影响最大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上的庞统厉害吗,李儒和郭嘉谁厉害,庞统跟诸葛亮谁更聪明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末三国,曹操、刘备和孙权为了逐鹿中原,多次大战,在这三个军事集团中,曹操的实力最强,孙权次之,刘备最弱。值得注意的是,周瑜向孙权推荐了鲁肃,荀彧向曹操推荐了郭嘉,诸葛亮向刘备推荐了庞统,那么,这三个人推荐的人当中,鲁肃、郭嘉和庞统,谁

  • 东汉开国将领铫期简介:刘秀落难洛阳之时少数心腹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秀的五虎上将排名,东汉开国第一谋士,汉朝开国功臣谁得善终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铫期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铫期(?—34),字次况,汉族,颍川郡郏县(今属河南郏县)人。东汉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铫期在冯异的举荐下投

  • 赵武灵王如果没有禅让的话 赵国最后能消灭秦国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武灵王会秦王,赵武灵王禅让,赵武灵王与李兑

    还不了解:赵武灵王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赵武灵王没有禅位,赵国有可能灭秦吗?三家分晋后,魏国在魏文侯的带领下率先进行改革,一跃成为战国初期第一强国,而赵国在战国早期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并没有多大作为,甚至经常遭受周边诸侯国的侵扰。到了赵武灵王成为赵

  • 五代张全义为什么成了刘皇后的干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五代张全义为什么成了刘皇后的干爹?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刘皇后虽然由郭崇韬进言而得立中宫,但她对郭氏并不感恩。这又是为何呢?原来一切都是因为那位朱梁旧臣张全义。张全义与朱温一样,原是黄巢旧臣,初名言,做过大齐政权的吏部尚书、充水运使。降唐后,唐昭宗赐名张全义。投降唐朝之后,几经反复,曾经差点被李罕

  • 揭秘:哪个朝代的男子最不想当驸马?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揭秘:哪个朝代的男子最不想当驸马?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公主是天子的女儿,其尊贵程度可想而知,同时她们身上也背负着很多责任。有的时候为了国家安定,她们不得不被送去和亲。可和亲的公主也就那么几个,大部分的公主还是嫁给了自己国家的人。唐朝是我国最繁荣的朝代,在这个时期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