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文臣范仲淹为何成为了彻底治住了西夏的那个人?

文臣范仲淹为何成为了彻底治住了西夏的那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155 更新时间:2024/1/26 17:38:38

一场庆历新政,虽败犹荣,为其后王安石变法拉开序幕,后人知其为政治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古流传,为后世文人立下处世之标准,后人知其为文学家。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范仲淹还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其军事成就也并不逊色。

宝元元年(1038),党项族首领元昊脱离宋朝,另立西夏。从此,安定了几十年的西北边境烽火不断。面对元昊所率的十万大军,宋军狼狈不堪,毫无战斗力,延州北部数百里边寨多被洗劫、掠夺。而这,震动了京师,也改变了范仲淹的命运。

仁宗任命夏竦为前线主帅,又依韩琦的意见调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尹洙同行。

两鬓霜染,仕途艰辛的范仲淹进京面圣后即刻西行。在韩琦、夏竦的眼中,二十万宋军,当与西夏寻求决战,一举击溃之。而同为文人的范仲淹却不盲目乐观,亲身视察后他发现,宋军军备废弛,久不经战,早已疏弊不堪;且在“强干弱枝,重文轻武”政策的指导下,兵不识将,将不知兵,军队凝聚力不足,战斗力低下;以文人统军之术,决定战争之方略,不能真正了解敌情,更不能依情而变,难以制胜。

庆历元年(1041)正月,宋军大败于西夏。十六名将领阵亡,万余人惨死沙场。归途之中,阵亡将兵家属数千者夹道痛哭,韩琦掩面而泣。他不是佞臣,只不过才不堪其任,能不胜其位。

事实证明,当时的宋军急需改革。古者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宋与西夏的国情分析之后,范仲淹确定了针对西夏的全面战略,即:定守局。以经济为后盾,政治上孤立,军事上改制,凭借北宋巨大的经济实力消耗西夏国力,逐步反攻。凭借“重文轻武”政策给予文臣的极大权力,范仲淹开始了他对西北边防军的整顿。

范仲淹采取种世衡的建议,筑延北城。然后封堵夏宋边境,以堡寨相连,相互联系,形成一条严密的封锁线。精兵去冗,从当地猎户中挑选身强力壮之人,裁汰内地老弱冗兵,最终选出一万八千人,分六部,每部三千,成为边防军主力。改革更戍法,取缔按军阶高低先后出阵的机械临阵体系。以各个将领统率各部,使将兵之间形成稳定的关系,增强凝聚力。临阵按情况出战,便于将领灵活指挥,应对多变的军情。尤为可贵的是,对待边疆少数民族,范仲淹坦诚相待,慷慨优惠,严明赏罚,使其归顺宋朝以孤立西夏,从而巩固了边防。

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成效,北宋政权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得以维持,而西夏由于经济不支引发了政治变动,国力削弱。

庆历二年(1042),范仲淹令长子纯佑与蕃将赵明引兵袭西夏军,夺回马铺寨。与此同时,他本人率军深入西夏军防地,就地筑城,仅十天便筑成新城。这便是锲入宋夏边境的著名孤城——大顺城。西夏来攻之时发现,宋军已形成以大顺为中心与堡寨相呼应的坚固体系。西夏军无功而返,自此,范仲淹被誉为“胸中有数万甲兵”。

西夏由于连年战争,国力损耗,向宋投诚者越来越多。庆历四年(1044),双方最终达成和议,西北安定。范仲淹以最小的代价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也赢得了他政治变革的机遇。

一代名儒,未经战,却可战。范仲淹堪称有宋一代文人治军的典范。遗憾的是,如范仲淹这样能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儒将毕竟不多,书生带兵并不能扭转北宋军事羸弱的局面。“国虽大,好战必亡,虽处盛世,忘战必危”(《司马法》),北宋虽盛,忘战轻武,乃能不危!这对于今天,也是极大地警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才华令人生畏的废太子胤礽:康熙为何最宠爱胤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出类拔萃的嫡子康熙皇帝宠爱自己的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他们感情深厚。赫舍里氏很慈祥,她先后为康熙皇帝生育过两个儿子,但两个儿子都情况不妙。第一个儿子叫承,一直身体不好,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夭折。一年后,皇后再次怀孕,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三日,在坤宁宫产下了她和康熙皇帝的第二个儿子胤礽。

  • 中国古代历史上死于“举重比赛”的君主是哪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一位君主以大力气而闻名。作为一个君王,他虚心纳谏,任用将帅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因此有人说他是有道明君;可是他又喜好搬拳弄脚、崇尚武功、好勇斗狠,因此也有人说他只是一个莽夫。他死后谥号为“武”,他的死也与他好“武”有关——他死于一场“举重比赛”的意外,有人为他的英年早

  • 战神韩信的成名战:率残兵北伐平定三个诸侯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在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彭城之战中,刘邦的56万联军不敌项羽的3万精兵,刘邦的军队一直败退到荥阳才站稳脚跟。但防线稳固后,刘邦的后方却出了问题,诸侯联军的赵国、代国、西魏国相继叛汉。刘邦派韩信北上平叛,但刘邦又在韩信平叛的过程中,不断抽调韩信的精兵去补充荥阳的兵源。那么,韩信带领剩下的老

  • 名著《水浒传》中的大反派高俅梁山上的三大仇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水浒传中的高俅大家太熟悉了,实在是坏啊,害王进,害林冲,简直是迫害教头专业户。今天我们就来讲讲高俅是如何与水浒英雄结仇的!先说王进,其实王进本人和高俅本无仇怨,这事得从王进的爸爸王升说起。上一篇不是说高俅爱刺枪使棒么,有这手艺之后,高俅曾与王升比武切磋。没想到实力相差悬殊,高俅被王升一棒打翻,

  • 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位历经了七朝的宰相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中国历史上,能历经三四朝的宰相,已经是相当少见了。若要历经七朝,不说是唯一的,起码是极为罕见的。可裴度的一生,就经历了唐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和文宗七朝,史称七朝元老。所以史书称他“威望德业”,为世所重;宰相之中,“推度为首”。裴度所在的裴氏家族,世居闻喜裴柏村(今山西闻喜县),

  • 王羲之被称为“书圣”:源于李世民的帝王意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张钟二王”,指四位书法家:东汉张芝,曹魏钟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除王羲之外其他三人尤其是张、钟,不为普通大众所知。但在唐宋之前的书法史中,该四人通常被连并提及,有“四贤共类,洪芳不灭”之誉。那么,为什么会这样?以往学者对于这一问题多集中在晋末至唐初的时间范围内探讨,并将四家书法地位此消彼长的过程

  • 盘点:谁是三国时期最无法无天的四大色鬼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三国时期英雄很多,如果评价谁是最大的色鬼,可能会有争议。因为站的角度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其一,色中魔鬼董卓据史料记载:此人身材魁梧但生性却极度的残忍。董卓的军队每到一地,就要大肆地杀掠和抢掠。他把抢掠来的年轻女人任意奸淫随意宰杀,他每晚都要残忍地奸淫一个年

  • 揭秘:三国历史上受尽千夫所指的大恶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董卓是一个可怕的名字,他会使我们自然地想到桀、纣等上古暴君,一个西方读者读到《三国演义》时,脑海里恐怕也会浮现出古罗马皇帝尼禄、卡利古拉的形象。虽然董卓并不是暴君,他没有君王的名份,但把他说成暴君也没什么大错,因为就这家伙生性的狼戾狠毒及造成危害的深度、广度而言,似乎只有最暴虐的帝王才可以与他

  • 揭秘朱祁钰的悲剧一生:朱祁钰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祁钰在位几年,朱祁钰的爹是谁,朱祁钰是不是好皇帝

    导读:明景帝朱祁钰支持于谦反对南迁,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重用正统朝被迫害的忠直大臣,挽狂澜于即倒,并对明朝战后的恢复做出了贡献,但对待迎回英宗的问题上他显得过于小气,同时在太子问题上他又显得得寸进尺,最后他的一生以悲剧告终。明景帝朱祁钰(公元1428-1457年),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弟

  • 三国时期曹魏谋士程昱简介:为曹操出谋献策、征战四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程昱是武将还是谋士,荀彧和程昱哪个厉害,诸葛亮五次北伐详细经过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程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程昱(yù)(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东阿)人,东汉后期至三国时期曹魏谋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