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天翻地覆1644年:1644年中国同时出现了哪三个皇帝

天翻地覆1644年:1644年中国同时出现了哪三个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073 更新时间:2023/12/22 15:03:38

公元1644年,也就是——

大明朝崇祯十七年

大清朝顺治元年

大顺朝永昌元年

紫禁城的黄昏

时间:1644年、大明崇祯十七年,元旦

地点:北京紫禁城太和殿

这一年的元旦,皇帝朱由检比平时更早就上朝了,除了近身侍卫和太监外,御座旁只有一个手执金吾的礼官站班,皇帝诧异地看了他一眼。

奏万岁,群臣因为没听到钟鼓声,以为圣驾还没有出来,所以迟到了。”执金吾者躬身启奏。

“那就立刻鸣钟,开启东西门让他们马上进来!”皇帝不悦地宣谕。

执金吾者下去传旨,钟声响彻了紫禁城,文东武西列班进入的两扇门也敞开了。但是等了一会,文武百官仍然不见一个进来。皇帝有点焦躁地对身边的司礼太监说:“那就先去谒太庙,然后再回来受朝贺吧!”这是年年元旦例行的礼仪。

司礼监去到长安门外传旨时,发现御驾外出所需的銮舆驾马和仪仗队的一百多匹马都还在御厩中,没准备好。但是皇帝已经传下谕旨要先去谒太庙,金口一出,怎能等待,于是,只好把长安门外文武朝臣所骑来的马一齐驱赶到端午门里,打算暂时用以代替循马。没想到这些马各有其主,而且完全没受到训练,嘶喊杂沓,跳跃不受羁勒。司礼监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回禀,为了皇上的安全,还是等一等吧!

这样的情况是从来没发生过的,既然如此,皇帝只好无奈地又改变了他的旨意——还是先受朝贺再谒太庙。他端坐在太和殿正中的御座上,第一次亲眼目睹冠带煌然的文武百官,在持续不断的钟声中,从东西二门梭巡而入,仓皇跪拜,乱作一团。这是他继承皇位十七年来所仅见的。

经过一番折腾,皇帝对于这看不出有丝毫喜气的元旦日朝贺大典已经完全失去了耐心;接着,一阵突然而起的大风狂卷而来,黄沙扑面,天色昏暗,对面不见人,于是决定连太庙也不去了,宣谕退朝。满怀心事,郁郁不乐地在风沙中摸索着回到寝宫去。

他屏退了妃子和太监们,依照近年来每遇到拂逆时的惯例,沐浴更衣,焚香祝祷,虔诚地请求天上神佛降临乩坛指示国事。

这就是1644年,大明崇祯十七年甲申,皇帝朱由检所度过一生中最后一个元旦日的早晨。

从上面所说的经过,看起来似乎很不成体统,不像一个已经立国二百多年的王朝所应出现的状况。但是,比起隔不到一百天后的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的大顺军前儿锋已破京师外城时,皇帝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亲手撞钟而文武百官不见一人到来,要好多了。

相对的,再过三天,也就是三月二十一日,大顺王李自成攻占北京,进驻紫禁城,崇祯皇帝朱由检已在煤山自缢。同样的这些文武百官,从前一晚就露立在长安门外,天色甫明,不待钟响就争先推挤蜂拥而前,要争得首先朝贺新君的头筹。由于人数太多,争先恐后太过猴急,这一群侯王将相还被守门的闯王兵卒乱棍扑打。

短短不到一百天,紫禁城的皇宫中,同样的场景,同样的人物,出现如此不同的演出,这就是所谓的“改朝换代”。

东北方的一颗彗星

时间:1644年、大清顺治元年,元旦

地点:大清国新建的都城沈阳皇宫崇政殿

天还没亮,才刚满六岁的小皇帝福临还在半睡半醒之间,就被母亲孝庄皇太后给叫起来,在宫女的围绕下梳洗和更衣。虽然福临在三个月之前就已经被拥戴为大清国的第二代皇帝,但今天是他当皇帝后的第一个元旦,有十分繁复而隆重的礼仪在等着他主持。

大清王朝的开国皇帝皇太极,在前一年的八月九日晚“无疾而终”(以今天的说法应该是脑溢血或心肌梗塞),在经过一番宫廷内的斗争后,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福临当上了皇帝,他的两位叔叔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成为辅政王。事实上,能征惯战、实际掌控大部分兵权的“九王爷”多尔衮才是名副其实的“摄政王”。

元旦的早晨,小皇帝福临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到“堂子”里去祭天和拜祖先。“诣堂子”是女真族特有的风俗,凡是出征或凯旋以及逢年节大事,都要由大汗(后金时称谓)或皇帝(大清时称谓)率领诸王、贝勒、大臣等到“堂子”行礼祭天。

经过一番折腾,小皇帝已经完全清醒了,他一边穿戴,一边听着母亲的仔细叮咛,等一切都妥当了,才在叔父多尔衮和侍卫们的族拥下,首次以皇帝的身份去“堂子”拜天和祭祀祖宗。接下来就是接受诸王大臣和外藩使节(也不过是蒙古与朝鲜而已)的朝贺。至于一年一度的上表祝贺和进献贡物都免了,连例行的集体筵宴也停办了。

今年清朝的元旦如此冷清和明朝的凄凉完全不同。明朝是因为李自成的大军已愈来愈逼近京城,情势日益危殆;而清朝则是由于开国之君太宗文皇帝皇太极甫于三个多月前驾崩,朝野思念之情犹深,哀戚之情未减所致。皇太极继父亲努尔哈赤之后更开新局,把一个小小的后金汗国扩展成为一个和大明王朝分庭抗礼的大清王朝,再加上朝鲜受降,蒙古来归,临终前松锦一战更扫除了入关征明的障碍。这一切,都给人们留有浓郁的去思,自然不可能在新丧之际为了元旦而大肆铺张。

过去的一年多里,明清之间的战斗略有进退,但总的来说,却是清的赢面多。一场决定性的“松锦之战”,不但把明朝在万难中悉索币赋的十余万大军和数十百万粮饷全部搞光,连总督洪承畴、大将祖大寿等仅有的能臣勇将都投降了大清王朝(这些降将后来随清军入关南下,在定鼎中原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锦州、松山、塔山和杏山四个军事重镇,全为清军所破,明朝在关外的辽阔土地上,只剩下了距山海关不过二百里的宁远一座孤城了。

前几年,被称为“流寇”的李自成、张献忠等反明民间武力还在国内腹地四处流窜时,大明朝廷里从皇帝到群臣都以为不过是癣疥之疾,要集中全力对付的是东北关外已经立国称帝,而且多次闯入关内烧杀抢掳威胁京城的大清国。因此在战略上采取的是“先攘外然后安内”。没想到“攘外”既连番挫败,而内部被称为“流寇”的民间反抗武力则日益壮大,攻城掠地,已有烽火燎原之势。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下,政策急转弯,决定“攘外必先安内”。

明朝的君臣们以为清国去年八月刚有大丧,内部又有皇位之争,短时期不致对明朝有大动作;而李自成则从去年正月连续攻占湖北的襄阳、荆州、怀安等地,然后北上河南,破洛阳,入潼关,取道陕西商洛地区,在十一月十一日占领了古都西安。明朝可以用来对付所谓“流寇”的惟一王牌陕西总督孙传庭所统率的精锐全数被歼。整个情势已经到了完全失控的地步。于是决定改用对清采取守势,争取和议;对“流寇”则全力围剿的“攘外必先安内”对策。

因此,崇祯皇帝颁下诏旨,命令吴三桂立即率领所属军马以及宁远的百姓全部撤到山海关以内。易言之,也就是整个放弃关外这一大片土地。

由于清朝对于关内明朝廷与“流寇”之间互动情势的急剧变化未能掌握,既不知道李自成等反明武力的动态和发展,也没有体察到明朝的外境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因此在“入关伐明”的这一大战略上还没有具体的规划,更没有想到一粒熟透的果实已经快掉到自己的嘴里来了!

这就是为什么大清顺治元年的元旦竟然如此平静、冷清的缘故。

西北刮来的狂风沙

时间:1644年、大顺朝永昌元年,元旦

地点:西安古都秦王府

当前一年的十月,李自成占领了古都西安后,在持续的攻击中,轻易地取得了大明江山西北部大片土地。大明王朝明显呈现了土崩瓦解之势;李自成当仁不让想取而代之。

这一年元旦,李自成正式在西安成立他的新政权,建国大顺,改元永昌,自己也改名为李自“晟”,并且以明朝分封在西安的秦王府为新顺王府,发动大量民夫修整长安城,把城墙加高加厚,壕堑加深加宽,比原来更加壮丽。这时,按照军册所载,大顺皇帝李自成已拥有步兵四十万,马兵六十万,的确有实力可以立国称帝,与大明和大清分庭抗礼,鼎足而立了。

李自成是在1630年离开家乡米脂县,参加所谓“流寇”的反明武力。经过十四年的时间,当他再回到故乡时,已是与大明王朝分庭抗礼的大顺国王。古人曾说过: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李自成也未能免谷。但他有更深刻的感受。

两年前,大明朝廷将他的祖茔掘毁,为的是传说他家的祖坟埋在“龙脉”上,将要取代大明江山。因此他在戎马倥偬中一定要回来了解究竟,以便修复原状。于是他召集当地父老集议,精选工役,完全按照原来的地形、地貌和地脉形势,甚至坡坎树木,一切都要恢复原状,不能有半点差错。墓地竣工后,举行了一次隆重的祀典,才返回延安,并且改延安为天保府,米脂为天保县。

这一年的正月里,北京城还发生了一件怪事。

帝都北京,每年都要热热闹闹地过元宵节。从正月初八开始燃灯,一直要闹到十八日止,一共十天,九门不闭,灯火通明,金鼓震天,游人如织。

每天从外地进城的民众以千百计,都说是进京城来“闹元宵”的。三五天后有守门的官兵感到奇怪,为什么每天进城那么多人而第二天却没几个出城的?

等过了三个月,当李自城大军兵临北京城下时,不但守城的官兵大多不加抵抗,城内且有数千百人鼓噪开城接应。原来正月闹元宵进城的那些人正是大顺军的前锋,他们带了不少的金银,入城以后,大量收买守城将士。因此,官兵不但不盘查他们,更掩护他们在大顺军攻城时作内应。三月十九日北京城如此轻易失守,这也是原因之一。

这就是——

公元1644年

也就是——

大明朝统治中国二百七十六年的最末一年

大清朝入主中原二百六十八年的第一年

大顺朝建立的一年,也是灭亡的一年

虽然大明朝连续出了三个烂皇帝,政治、军事、经济都连续烂了六七十年;

虽然长城外的女真族在辽东地区连续扰攘了近三十年;

虽然大顺军在广大中原和西北地区已经窜扰了十几年;

但是,直到这一年——1644年,才真正到了决定性的关键时刻。

这一年头一百天里,大顺军兵不血刃攻下了大明朝帝都——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身亡。大清军得到明朝骁将吴三桂邀请,在山海关一战后,把登基才一天的大顺朝皇帝李自成赶出北京城;六岁的小皇帝福临轻而易举登上了紫禁城中元、明两代二十四个皇帝坐过的宝座,开创了历时二百六十八年的大清帝国。

这就是1644年,一个天翻地覆的年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古代历史上最令男人心惊肉跳的三大狐狸精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上著名的狐狸精,中国历史的顺序顺口令,心惊肉跳的是什么意思

    导读:说起狐狸精不能不说狐狸,其实狐狸在先秦两汉的地位最为尊崇。它与龙、麒麟、凤凰一起并列为四大祥瑞。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常有九尾狐与白兔、蟾蜍、青鸟并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祯祥。还有人总结说狐狸有三德:毛色柔和,符合中庸之道;身材前小后大,符合尊卑秩序;死的时候头朝自己的洞穴,是不忘根本。由此可以

  • 揭秘:先秦历史上四大荒唐绝伦的好色国君大盘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先秦儒家三位代表人物,先秦四大水利工程

    导读:春秋战国,是一个战乱蜂起的时代,也是一个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更是一个好色成风的时代,就连堂堂一国之君的齐宣王就毫无隐讳地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而“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则成为广为流传的历史典故。在当时争先恐后声色犬马、穷奢极欲的春秋战国的国君中,有四大荒唐绝伦的好色国君脱颖而出成为最

  • 关胜为什么能坐上梁山第五把交椅?关胜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江是如何坐上第一把交椅的,关胜为什么排在第五位,大刀关胜怎么上的梁山

    关胜简介:关胜,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泊英雄中排第五,马军五虎将第一位。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代,使一把青龙偃月刀,故人称大刀关胜,又精通兵法。上梁山之前是蒲东的巡检,因梁山攻打北京,宣赞将其推荐给童贯,领兵攻打梁山以解北京之围。关胜一人大战林冲、秦明两人,在即将落败之时,宋江怕关胜战亡叫停。呼延

  • 揭秘:被历史所遗忘比武则天更有成就的高端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如何成为武则天一样的女人,武则天改变女人的地位,武则天时期女人地位

    导读:提起一代女皇武则天,人人都知道她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二手女人,其实,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比武则天成就更高的二手女人。然而,这位女人在朝中大臣推举她效仿武则天做女皇的情况下,却不愿意坐上女皇的宝座,被人称为胜过武则天却不做武则天的高端女人。这个高端女人就是北宋真宗赵恒的皇后,也是宋朝第一位临朝摄

  • 揭秘:史上唯一历5朝11君的“狐狸精”宰相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上唯一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史上死得最窝囊的十大皇帝,包拯历经几朝

    国学大师钱穆曾指出,中国古代最无耻的时期就是唐末的五代。确实,五代是一个纷乱的时代,在这乱哄哄的氛围中,各色人等都容易显示其本色。出身低微 仕宦史上的奇迹我们都知道,五代时期出了一个臭名昭著的不要脸的“儿皇帝”石敬塘,而这里我们要看的是那个历事五代而不倒的官场不倒翁,老狐狸精冯道。冯道的出现确实是中

  • 吴王僚:吴国第23任君主,最后被刺客专诸刺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刺王杀驾出处,吴国怎么被灭的,吴国刺客流

    吴王僚,姬姓,名僚,号州于,吴王夷昧之子,春秋时期吴国第23任君主,在位共12年。公元前527年,吴王夷昧去世,吴王僚继位。公元前515年,吴王僚被其堂兄弟公子光的刺客专诸刺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拥立继位公元前527年(吴王夷昧四年)正月,吴王夷

  • 吴王余祭:春秋时期吴国国君,最后为何被越俘刺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吴国越国后来哪去了,春秋时期吴国国君,春秋吴越国被谁灭的

    吴王余祭,姬姓,又称吴安王,吴王寿梦之子,诸樊之弟,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在位共17年。公元前548年,诸樊去世,余祭继承王位,以公元前547年为元年。公元前544年,余祭被越俘刺死,其弟余眛(一作夷末、夷昧)继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吴王余祭,姬姓,

  • 朱祁镇被称为战神 朱祁镇打仗是不是很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祁镇昏庸吗,朱祁镇厉害吗,六冲神将朱祁镇

    朱祁镇被称为“大明战神”是他打仗很厉害吗?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近日,大明风华这部电视剧在网络中火了起来,相信在座的各位有不少人都看过吧。然而在电视剧中有这么一个人,他不会打仗,不懂兵法却被网友戏称为“大明战神”,这个人就是明代的第六位皇帝朱祁镇,他的父亲是曾开

  • 吴王寿梦:始称吴王的国君,奠定吴国的强盛基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吴王,吴王阖闾,公瑾雄烈

    吴王寿梦(公元前620年―公元前561年),姬姓,名乘,字寿梦。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在位共25年,吴侯泰伯十九世孙,吴侯去齐之子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周定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86年),正式继位。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和兵车力量,打楚国,会盟诸侯,朝礼

  • 朱祁镇打仗能力还没有比宋徽宗强 朱祁镇为什么还能称为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为什么称朱祁镇为大明第一战神,朱祁镇城外被辱,赵构与朱祁镇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战神朱祁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明代皇帝朱祁镇,打仗还没有宋徽宗能力强,为何被称作大明战神?其中明英宗朱祁镇,尤其失败。不过朱祁镇的经历倒是传奇的很,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皇位失而复得的皇帝。但就这样一个没啥能力的皇帝,在大明风华这部电视剧中,